01
金珉锡接到张艺兴电话的时候不过凌晨三点。
自己那个平时冷静自持又年轻有为的上司语无伦次地向他转述了一个事实——
金珉锡被NIS暂时停职了,廉政公署正准备上诉有关他的“4.22枪击案”,要求他三天后到S市高级人民法院参加公开庭审。
金珉锡出奇地冷静,更像是松了一口气一般,内心平静毫无波澜,反而柔声安慰比自己还年轻的上司。
“艺兴呐,没关系的,”电话那头的人似乎在平复自己的呼吸,“最坏不过转为刑事案件处理。”
“珉锡,你知不知道自己的处境?!”金珉锡听出张艺兴一向温和的语调竟变的愠怒,“你知道你现在情况多糟糕吗…可恶…我从一开始就该想到的,为什么会派你去缉毒行动,NIS真是给我下了好大一盘棋……”
“总之,我会尽量找关系帮你疏通陪审团那边,”张艺兴的语调缓和了一些,“你别害怕。”
沉默了许久,金珉锡挂断了电话。
人言可畏,确实是这样的。
造谣不计成本,看图说话而已,知道真相的又有几个?
点开网页上那张转发数将近一百万的图片,金珉锡愣了神。
图片上他举着那把DP51手枪,正是他在训练场无数次抬起的那把,弹已出膛,迎着子弹的那个妇女抱着孩子,看上去无辜又无助。
不得不说,抓拍得太到位了。
坏事做尽的大毒枭成了弱势的无辜群众,保卫国家安全的NIS探员成了残忍的杀戮者。
舆论总是一边倒,几乎每一个人都希望NIS站出来给个说法,都在声讨金珉锡的所作所为,谩骂声不绝于耳,所有人都在企图凭语言充当正义的使者。
这次任务牵扯到的不仅仅是韩国,毕竟是一个韩国人在菲律宾击毙了一个缅甸女人,任务的保密级别很高,公众根本无从得知实情。
叹息着关掉了电脑,金珉锡躺在沙发上闭上了眼睛。
第二天他就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人约他在金珉锡家附近的咖啡店见面,虽然不知道是谁,鬼使神差的,金珉锡去了。
清晨的咖啡店人很多,但所谓大隐隐于市,金珉锡很快就在靠窗的卡座那里发现了那个男人。
金珉锡脱下了西装外套挂在旁边的衣帽架上,自然地坐在他的对面,那个人握着手机看也不看金珉锡一眼。
“你好?”金珉锡试着开口,沉默了半晌,那人终于放下手机。
“金探员,”男人抬起头,金珉锡细细打量他的外表,十分斯文帅气的长相,眉眼柔顺。
“很巧的的是,我也姓金,我是金俊勉,是NIS下设刑案组的组长。”
金俊勉将皮质的证件摊开在桌子上,然后推到金珉锡面前。
金珉锡忍不住颤抖了一下,刑案组他太熟悉了,每一个成员放在外面都会是特别出色的刑警,是NIS行动最频繁的小组,精英中的精英,现在那个刑案组的组长正坐在自己对面。
金俊勉看到对面那人错愕的模样不禁觉得好笑。
明明很惊讶的瞪大了眼睛,表情还在强装镇定 ,真像只容易受惊的小松鼠啊。
“你…我记得就算提前收押也轮不到NIS吧?廉政公署——”
“你别紧张,”金俊勉打断他的话,依旧带着那笑容,仿佛刑案组那个杀伐果断的金组长不是他,“我只是来找你帮个忙,最近有个棘手的案子。”
“什么案子?”
“你知道都暻秀吧?”
金俊勉看他没什么反应,自顾自的讲着接下来的话,
“五年前被判多重谋杀罪的都暻秀,因重度精神分裂和反社会人格障碍从而躲过枪决,现在收押在S市精神病院。”
“他杀人的手法残忍,有六个受害者死在他手上。”
“我想你一定没忘记,三年前你的论文——”
说到这里金俊勉停顿了一下,眯着眼睛看金珉锡,似乎是在示意由他本人来继续下去。
金珉锡深吸了一口气。
“是的,三年前我有幸获得探望都暻秀教授的机会,他是个极富魅力的人。”
“他不愧是曾经在国际心理学界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所以我以心理学家的精神病发病率为题,写了一篇论文——”
“是的,问题就在这一点,你是唯一一个和都暻秀说话超过半个小时的人,”金俊勉打断他的话,“金探员,你知道《沉默的羔羊》吗?”
金珉锡点头肯定。
“你是说,要我去和都暻秀交流,”金珉锡反应很快,“是模仿犯罪?”
金俊勉赞许地点点头,“没错,两天前汉江口又发现了一具女尸,加上前两起案件,杀人手法和五年前的都暻秀几乎一模一样,甚至有些未公开的细节也一样,我们认为不是简单的模仿犯罪。”
“尸体是被群众发现的,影响太大了,S市刑警局把这块烫手的山芋丢在了我们手上……”
“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金珉锡。”
金俊勉叫了他的全名,看向他目光带着纯粹的赏识,恳切又真诚,难以拒绝。
“S市政法大学犯罪心理科教授,擅长犯罪侧写,我记得你还在实习期的时候枪法就是局内数一数二的,各方面都很出色——”
“停,客套话不必多说,”金珉锡抬手打断他的话,“我现在正面临一起刑事诉讼,你忘了吗?”
“你要知道‘4.22枪击案’是由刑案组交给廉政公署的。”
“廉政公署确实掌握了许多对你不利的信息。他们企图通过这次事件杀鸡敬猴。”
“NIS探员是否拥有就地枪决的权利需要重新审视——这才是廉政公署真正的目的。”
“NIS不会让他们如愿的,我们手上掌握着让你翻盘的决定性证据。”
“选择权在你,如果你愿意继续留在NIS就要从后勤调到刑案组,如果你不愿意,NIS也会帮助你胜诉,但是你之后恐怕就不再是‘金探员’了。”
好一个一石二鸟的计划,NIS为了让廉政公署永远闭嘴,主动将金珉锡制成陷阱送给他们,让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如果‘4.22枪击案’廉政公署败诉,不仅会让公众认为他们无能,那个“决定性的证据”也会让舆论风向彻底改变,到时候金珉锡一旦被洗白,廉政公署的口碑就会倒塌。
但被洗白的金珉锡,要留在NIS的话无论如何都要被调到刑案组。
进NIS这么多年了,金珉锡不争不抢,一直留在后勤部门是有原因的。
后勤部门负责文书工作,平常空闲的时间相对较多,也有很多机会接触到机密档案,偶尔人手不够才会出现场。
他一直留在后勤的原因是他心里一直有个解不开的结——五年前有他参与的一个未破的积案。
所以他离不开NIS,只得接受他们的提议,怎么看都是NIS获得更大的好处。
金俊勉停了下来,似乎在等金珉锡开口。
“好…我答应。”
金珉锡接到张艺兴电话的时候不过凌晨三点。
自己那个平时冷静自持又年轻有为的上司语无伦次地向他转述了一个事实——
金珉锡被NIS暂时停职了,廉政公署正准备上诉有关他的“4.22枪击案”,要求他三天后到S市高级人民法院参加公开庭审。
金珉锡出奇地冷静,更像是松了一口气一般,内心平静毫无波澜,反而柔声安慰比自己还年轻的上司。
“艺兴呐,没关系的,”电话那头的人似乎在平复自己的呼吸,“最坏不过转为刑事案件处理。”
“珉锡,你知不知道自己的处境?!”金珉锡听出张艺兴一向温和的语调竟变的愠怒,“你知道你现在情况多糟糕吗…可恶…我从一开始就该想到的,为什么会派你去缉毒行动,NIS真是给我下了好大一盘棋……”
“总之,我会尽量找关系帮你疏通陪审团那边,”张艺兴的语调缓和了一些,“你别害怕。”
沉默了许久,金珉锡挂断了电话。
人言可畏,确实是这样的。
造谣不计成本,看图说话而已,知道真相的又有几个?
点开网页上那张转发数将近一百万的图片,金珉锡愣了神。
图片上他举着那把DP51手枪,正是他在训练场无数次抬起的那把,弹已出膛,迎着子弹的那个妇女抱着孩子,看上去无辜又无助。
不得不说,抓拍得太到位了。
坏事做尽的大毒枭成了弱势的无辜群众,保卫国家安全的NIS探员成了残忍的杀戮者。
舆论总是一边倒,几乎每一个人都希望NIS站出来给个说法,都在声讨金珉锡的所作所为,谩骂声不绝于耳,所有人都在企图凭语言充当正义的使者。
这次任务牵扯到的不仅仅是韩国,毕竟是一个韩国人在菲律宾击毙了一个缅甸女人,任务的保密级别很高,公众根本无从得知实情。
叹息着关掉了电脑,金珉锡躺在沙发上闭上了眼睛。
第二天他就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人约他在金珉锡家附近的咖啡店见面,虽然不知道是谁,鬼使神差的,金珉锡去了。
清晨的咖啡店人很多,但所谓大隐隐于市,金珉锡很快就在靠窗的卡座那里发现了那个男人。
金珉锡脱下了西装外套挂在旁边的衣帽架上,自然地坐在他的对面,那个人握着手机看也不看金珉锡一眼。
“你好?”金珉锡试着开口,沉默了半晌,那人终于放下手机。
“金探员,”男人抬起头,金珉锡细细打量他的外表,十分斯文帅气的长相,眉眼柔顺。
“很巧的的是,我也姓金,我是金俊勉,是NIS下设刑案组的组长。”
金俊勉将皮质的证件摊开在桌子上,然后推到金珉锡面前。
金珉锡忍不住颤抖了一下,刑案组他太熟悉了,每一个成员放在外面都会是特别出色的刑警,是NIS行动最频繁的小组,精英中的精英,现在那个刑案组的组长正坐在自己对面。
金俊勉看到对面那人错愕的模样不禁觉得好笑。
明明很惊讶的瞪大了眼睛,表情还在强装镇定 ,真像只容易受惊的小松鼠啊。
“你…我记得就算提前收押也轮不到NIS吧?廉政公署——”
“你别紧张,”金俊勉打断他的话,依旧带着那笑容,仿佛刑案组那个杀伐果断的金组长不是他,“我只是来找你帮个忙,最近有个棘手的案子。”
“什么案子?”
“你知道都暻秀吧?”
金俊勉看他没什么反应,自顾自的讲着接下来的话,
“五年前被判多重谋杀罪的都暻秀,因重度精神分裂和反社会人格障碍从而躲过枪决,现在收押在S市精神病院。”
“他杀人的手法残忍,有六个受害者死在他手上。”
“我想你一定没忘记,三年前你的论文——”
说到这里金俊勉停顿了一下,眯着眼睛看金珉锡,似乎是在示意由他本人来继续下去。
金珉锡深吸了一口气。
“是的,三年前我有幸获得探望都暻秀教授的机会,他是个极富魅力的人。”
“他不愧是曾经在国际心理学界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所以我以心理学家的精神病发病率为题,写了一篇论文——”
“是的,问题就在这一点,你是唯一一个和都暻秀说话超过半个小时的人,”金俊勉打断他的话,“金探员,你知道《沉默的羔羊》吗?”
金珉锡点头肯定。
“你是说,要我去和都暻秀交流,”金珉锡反应很快,“是模仿犯罪?”
金俊勉赞许地点点头,“没错,两天前汉江口又发现了一具女尸,加上前两起案件,杀人手法和五年前的都暻秀几乎一模一样,甚至有些未公开的细节也一样,我们认为不是简单的模仿犯罪。”
“尸体是被群众发现的,影响太大了,S市刑警局把这块烫手的山芋丢在了我们手上……”
“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金珉锡。”
金俊勉叫了他的全名,看向他目光带着纯粹的赏识,恳切又真诚,难以拒绝。
“S市政法大学犯罪心理科教授,擅长犯罪侧写,我记得你还在实习期的时候枪法就是局内数一数二的,各方面都很出色——”
“停,客套话不必多说,”金珉锡抬手打断他的话,“我现在正面临一起刑事诉讼,你忘了吗?”
“你要知道‘4.22枪击案’是由刑案组交给廉政公署的。”
“廉政公署确实掌握了许多对你不利的信息。他们企图通过这次事件杀鸡敬猴。”
“NIS探员是否拥有就地枪决的权利需要重新审视——这才是廉政公署真正的目的。”
“NIS不会让他们如愿的,我们手上掌握着让你翻盘的决定性证据。”
“选择权在你,如果你愿意继续留在NIS就要从后勤调到刑案组,如果你不愿意,NIS也会帮助你胜诉,但是你之后恐怕就不再是‘金探员’了。”
好一个一石二鸟的计划,NIS为了让廉政公署永远闭嘴,主动将金珉锡制成陷阱送给他们,让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如果‘4.22枪击案’廉政公署败诉,不仅会让公众认为他们无能,那个“决定性的证据”也会让舆论风向彻底改变,到时候金珉锡一旦被洗白,廉政公署的口碑就会倒塌。
但被洗白的金珉锡,要留在NIS的话无论如何都要被调到刑案组。
进NIS这么多年了,金珉锡不争不抢,一直留在后勤部门是有原因的。
后勤部门负责文书工作,平常空闲的时间相对较多,也有很多机会接触到机密档案,偶尔人手不够才会出现场。
他一直留在后勤的原因是他心里一直有个解不开的结——五年前有他参与的一个未破的积案。
所以他离不开NIS,只得接受他们的提议,怎么看都是NIS获得更大的好处。
金俊勉停了下来,似乎在等金珉锡开口。
“好…我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