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友竹智惠子没有了消息之后,又已经过去多久了呢?”夜里,安冈在家中自斟自饮时,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
每隔几年,电视台就会播放一次“搜寻通缉犯”的特别节目,友竹智惠子是通缉犯之―。她从医院脱逃的“有趣”经历,以及身为女人、却屡屡躲过警察追捕的离奇“事迹”,的确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眼球。但随着时效到期的临近,人们对她的关注程度,想必也会越来越高。
她能否坚持到十五年时效到期的那天呢?虽然她是杀人犯,但她身上,却具备了引发民众同情的要素。
逃亡前的照片、整形手术前的照片,以及想象中的整形后的照片——这三者并排在一块儿,不用说女人,就连男人,也对她最终变成了什么模样,充满了兴趣。实施手术整形的医生,提出悬赏五百万日元;搜査本部所在的狭山东警察署,也悬赏一百万日元,奖励向警察提供有力情报协,助抓捕的人。如此一来,赏金共计达六百万日元。
安冈刑警认为:大多数日本人都会同情弱者,希望智惠子能够坚持到时效到期。如果这真的实现,媒体多半又会大肆炒作吧。从某种意义上说,杀人犯智惠子,被民众奉为悲剧中的女主角,她的不幸遭遇,饱受大众同情。
可是,她杀了人,这是雷打不动的事实。安冈决不允许她熬到时效到期,否则将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在凶杀案层出不穷的当下,如果让逃犯躲过了追捕,警察势必会颜面扫地。安冈对智惠子的逃脱负有责任,他在这一点上,认识尤为深刻。
每年的9月15日,都是他苦涩的纪念日。退休之后,他总是独自喝闷酒,默默度过这一天。虽然搜查本部保留了下来,但人员却逐年递减,而且,再无专人跟进,只是兼顾而已。
友竹智惠子仍在潜逃,却再也没有任何关于她的消息。时效到期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尽管2005年之后,杀人案的追诉时效,延长到二十五年,但她的追诉时效,仍然只是十五年。可能的话,他希望新的标准,能应用在智惠子的案子上。
“不知道我还能活多久。我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她落网,最好由我亲手抓住她,这是我的梦想。可是,这肯定无法实现了。”
饮酒的时候,安冈总会发一些牢骚,虽然没有人听得见,但他还是自言自语下去。最近,这种现象越来越频繁了,可能是一种衰老现象。
“另外,我还有一件事,放心不下。”安冈坐在供桌前,双手合十,对着亡妻的遗像说话。
妻子过世时,安冈五十七岁,离退休还有两年。某天早上,安冈在上班,妻子却倒在了玄关里。死因是脑溢血。她走得很平静,没有经历多少痛苦。
遗像使用的是妻子快五十岁时拍的照片。遗像中的妻子,尽管也在微笑,却是一副疲态,仿佛已经厌倦了人生。
遗像是由小女儿大学毕业时,抓拍的照片放大而成。葬礼前,殡葬人员请他提供一张往生者的照片,他这才发现,妻子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照片,最后还是女儿从自己的相册中,取出了一张,尽管照得不是多么清晰,但经过殡葬人员出色地调整,放大成遗像。
当警察的时候,自己从来没有给妻子做过一件事。两个孩子都是妻子在管。后来两个女儿都搬了出去,相继结婚成家。
大女儿在盂兰盆节和正月时回家,给母亲献花上香,不过夜就回去了;小女儿则几乎不回家。她们都在忙着过自己的生活吧。见识了父亲这个反面教材,她们肯定全心全意地,把自己奉献给了家庭。
哎,随她们去吧。安冈早就释然了,他并不觉得自己的人生有多么凄凉。
“只要我死的时候,她们祭奠一下我就可以了,”
“喂!……你怎么了,老公?”
闭着眼睛,他听见有人在说话。睁开眼,是妻子在对他笑。
“啊,是你啊。”
“你怎么一脸疲倦的样子?”
“我想起我从未给你做过什么事,心里很愧疚。”
“你突然这么说,让我不知如何是好了。”
“你以后都能像这样陪我说说话吗?”
“你说什么呢?咱们是夫妻呀!”
“谢谢!……”
“对了,你刚才说你‘还有一件事放心不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啊,我那是自言自语罢了。”
“**!到底是什么事?……”
“唔,就是那个流窜犯,最近又突然消失了。”
“这难道不是好事吗?说明你的巡逻起效了啊。”
“是么。真没劲。”
“老公,难道你认为出了案子才好?……你的想法太奇怪了。立不了功就无聊?”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哇?……”
“唔,我自己也不知道。”
“你这人可真怪哦。”
远远地传来巡逻车的警笛声,安冈的耳朵,一下子竖了起来。即使退了休,过去的职业本能,他却没有丢。
“抱歉,我出去看看。”安冈离开供桌,朝玄关走去。
02
“错失了抓住智惠子的绝佳机会,你一定追悔莫及吧?”
友竹洋司靠在椅子上,长叹一声:“唉,我后悔死了。那样的机会,再也不会有了,想到这一点,我就捶胸顿足啊。”
“她可能要等时效到期后,才会再度现身。到时候,你还会想杀掉她吗?”
“现在说不准。只有到时候再看看了。”
“你想见到她吗?”
“想。她毕竟是我的‘好前妻’嘛。”
“她应该不想见到你这个暴力狂丈夫吧?”
“哼,随你怎么说,我无所谓!”
“你想在时效到期之前见到她?”
“不错。”
“你认为,她从你手中逃脱之后,会去哪儿呢?”
“我手上有存折,能大致掌握她的行踪。她一取钱,我就能通过存折上的信息,知道她是从哪儿取的。所以,我并不急于找她,而是静静地等待其变。只要她按捺不住,去银行取了钱,我就会赶去,把她揪出来。”
“你都去过什么地方找她?”
“智惠子逃亡后,有两年音讯全无。后来,她终于在仙台和盛冈取了钱。看来是逃到本州东北去了。我通过她留下的痕迹,就能顺藤摸瓜。”
“你为什么没有通知警方?”
“通知了会被指责知情不报的,更何况警察没什么用。我曾打匿名电话,告诉警察,智惠子在青森——啊,那是1998年9月的事吧。我那样做,是为了看看警察有多大能耐,结果令我大失所望。安冈刑警与智惠子,住在同一个旅馆,却仍然让她逃掉了。”
“你认为,她在音讯全无的两年里,身处何地?”
“这我哪里知道?……不可能知道。不过……”友竹洋司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
“我曾经差点见到她。”
“哦……在什么时候?”
“在2006年。”
“也就是说,2002年10月,她在林田亮子的公寓,摆脱了你之后,又过了四年……”
“不错。”
“不论她变成什么模样,你都相信自己能识破?”
“我同那家伙生活过那么多年啊。不是吹的,我们只要对视一眼,就能互相认出对方来。在新大阪车站,她与我相隔两条轨道,我照样发现了她。但我的反应慢了几秒,让那家伙逃掉了。”
“就是她做了整形手术、从新大阪前往福山那次?”
“正是。但2006年的情况,跟新大阪那次完全不一样……”
“请你务必详细介绍介绍一下那年的情况。”
对友竹智惠子来说,2002年11月16日夜间,同林田亮子和丈夫洋司的直接对决,是她逃亡生活的最高潮。她在那一役中,耗尽了精力,此后只能像冬眠的蛇一样,安安静静地活下去。那种生活不能用“恍如梦境”来形容,但她整日浑浑噩噩,感觉就像磕了药一样飘飘忽忽。
与其四处亡命,不如一直待在某个安全的地方。但没有剌激的日子很难熬。
她有时候会出远门,其中最让她开心的旅行,是重访那些曾与她结缘的地方。她去那里,是为了感谢那些在她逃亡过程中,帮助过她的人。不过,直接向他们致谢的话,有可能会被举报,所以,她只想远远地观看他们,在她走后过得如何。
“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儿?”
“应该是新潟吧。武田胜七郎先生,真的是个温柔的好人,如果我能早点认识他,命运或许会大为不同了……不,这不可能!如果没有那个案子,我就不可能去新潟,也就不可能认识他。我这个人,命运女神几乎从来没有眷顾过。”
“不,你是个相当幸运的女人。你在逃亡之中,都会获得身边的人的喜爱,这说明你的性格很好。”
“是这么回事么?”友竹智惠子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个点。一只大黑蜘蛛,正在天花板上慢慢爬行。她慢慢地将右手挪到腿上,揉了揉膝盖,疼痛让她想起了自己被诅咒的命运。
……
智惠子的腿剧痛起来。那是右膝曾被撞伤的后遗症。
那年从林田亮子的公寓里脱逃时,她不慎摔倒,右膝盖被狠狠撞伤。当时她满脑子都想着逃亡,根本没有察觉到,自己受了伤。到第二天才感到疼痛,膝盖肿得都快把裤子撑破了。虽然没有骨折,但看来骨头可能摔出了裂缝。
她没有健康保险证,无法去看医生。就算有保险证,一看到上面她的本名,医院就会报警吧。如果支付现金,反倒会被怀疑“事出有因”,引起医院的注意。另外,在候诊室里,还可能会被其他病人认出来。虽然她变换了容貌,但在原居地,还是有不少熟人,刚好撞上一、两个也不稀奇。
即便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可能性,她也必须打起百分之百的精神,万万不能掉以轻心。被抓住的话,一切就完了。
如果逃了十四年又三百六十四天,但在最后一天被捕,那她之前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将白费。对逃亡功亏一篑的结果,她无比惧怕。
现在走路的时候,她的右脚有点跛,倘若情报公布出去——通缉犯友竹智惠子右腿负伤,行动不便——那她无论逃到哪里,都有可能会被人发现。
全国应该有许多人知道,抓住她,便可获得六百万日元的赏金。专门为这笔赏金而去的人,在这座城市里为数不少,要躲过他们贪婪的搜寻目光,简直难如登天,所以她很少外出。
不过,对饱尝逃亡之苦的她来说,偶尔进行的长途旅行,能让她放松心情,甚至在旅行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有一种幸福感。
2006年的晚秋,她重新返回新潟市;前一年,即2005年,凶杀案的追诉时效,从十五年延长到二十五年,但她的案子,仍然是十五年。
离时效到期还有四年。在这段时间内,她心情抑郁,神经麻木,甚至害怕看见镜中自己的模样——如果看到了,一定会被自己形销鹘立的模样,吓一跳吧。
她碰到一个机会,可以乘车离开东京。她首先想到的目的地就是新潟。沿着关越自动车道①,就能直达新潟,不用担心中途走上岔路,对于向东远行的人来说,相当方便。
①从东京都练马区,到新海县长冈市的高速公路.
驾驶证放哪儿了呢?对,在警察手上。警察在林田浩之被杀的现场,发现了她的驾驶证,但她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遗失的了。那东西还在由警察保管吧。不过,应该早就失效了。
11月中旬,空中没有一丝云彩。东京正是红叶时节,满街的银杏漂亮极了。空气清冷澄净,很久没有见到这样的蓝天了。
汽车驶上了关越自动车道,不一会儿,便清晰地看见富士山,矗立在西边的天空下。左侧是奥武藏,秩父的群山连绵起伏。行至熊谷附近,富士山被秩父群山所遮挡,但正西的妙义山、正面的榛名山、右侧的赤城山,又陆续赫然入目。
她己经很久没有如此近距离地观看过赤城山了,尽管高二就离开了故乡桐生,但自己毕竟是沐浴赤城的山风长大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她从狭山的医院逃脱后,是坐夜里的列车,前往新潟的,所以,根本没有看到山。如果看到了,她说不定会在新干线上,潜然泪下。
她裹着厚纱巾,但眼泪还是涌了出来,沿着脸颊滑落到膝上。看到后视镜中自己丑陋的容貌,她再次默然泪流,最后禁不住呜咽起来,身体随之震颤。
“痛痛快快地哭出来吧,反正也没有人看见。”她看了看镜子中的自己。她在哭,镜中的她也跟着哭。如此反复,脸形都哭得皱了。
“离时效到期还有四年,你还撑得下去吗?”镜子里的自己问。
“嗯,既然走到今天这步,怎么说也要坚持下去。”
“时效到期之后,你首先想做什么?”
“回故乡给外婆扫墓吧。”
“你要向她汇报自己成功逃脱?”
“也有这个意思,然后,我打算过平静的生活。”
“友竹智惠子没有了消息之后,又已经过去多久了呢?”夜里,安冈在家中自斟自饮时,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
每隔几年,电视台就会播放一次“搜寻通缉犯”的特别节目,友竹智惠子是通缉犯之―。她从医院脱逃的“有趣”经历,以及身为女人、却屡屡躲过警察追捕的离奇“事迹”,的确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眼球。但随着时效到期的临近,人们对她的关注程度,想必也会越来越高。
她能否坚持到十五年时效到期的那天呢?虽然她是杀人犯,但她身上,却具备了引发民众同情的要素。
逃亡前的照片、整形手术前的照片,以及想象中的整形后的照片——这三者并排在一块儿,不用说女人,就连男人,也对她最终变成了什么模样,充满了兴趣。实施手术整形的医生,提出悬赏五百万日元;搜査本部所在的狭山东警察署,也悬赏一百万日元,奖励向警察提供有力情报协,助抓捕的人。如此一来,赏金共计达六百万日元。
安冈刑警认为:大多数日本人都会同情弱者,希望智惠子能够坚持到时效到期。如果这真的实现,媒体多半又会大肆炒作吧。从某种意义上说,杀人犯智惠子,被民众奉为悲剧中的女主角,她的不幸遭遇,饱受大众同情。
可是,她杀了人,这是雷打不动的事实。安冈决不允许她熬到时效到期,否则将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在凶杀案层出不穷的当下,如果让逃犯躲过了追捕,警察势必会颜面扫地。安冈对智惠子的逃脱负有责任,他在这一点上,认识尤为深刻。
每年的9月15日,都是他苦涩的纪念日。退休之后,他总是独自喝闷酒,默默度过这一天。虽然搜查本部保留了下来,但人员却逐年递减,而且,再无专人跟进,只是兼顾而已。
友竹智惠子仍在潜逃,却再也没有任何关于她的消息。时效到期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尽管2005年之后,杀人案的追诉时效,延长到二十五年,但她的追诉时效,仍然只是十五年。可能的话,他希望新的标准,能应用在智惠子的案子上。
“不知道我还能活多久。我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她落网,最好由我亲手抓住她,这是我的梦想。可是,这肯定无法实现了。”
饮酒的时候,安冈总会发一些牢骚,虽然没有人听得见,但他还是自言自语下去。最近,这种现象越来越频繁了,可能是一种衰老现象。
“另外,我还有一件事,放心不下。”安冈坐在供桌前,双手合十,对着亡妻的遗像说话。
妻子过世时,安冈五十七岁,离退休还有两年。某天早上,安冈在上班,妻子却倒在了玄关里。死因是脑溢血。她走得很平静,没有经历多少痛苦。
遗像使用的是妻子快五十岁时拍的照片。遗像中的妻子,尽管也在微笑,却是一副疲态,仿佛已经厌倦了人生。
遗像是由小女儿大学毕业时,抓拍的照片放大而成。葬礼前,殡葬人员请他提供一张往生者的照片,他这才发现,妻子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照片,最后还是女儿从自己的相册中,取出了一张,尽管照得不是多么清晰,但经过殡葬人员出色地调整,放大成遗像。
当警察的时候,自己从来没有给妻子做过一件事。两个孩子都是妻子在管。后来两个女儿都搬了出去,相继结婚成家。
大女儿在盂兰盆节和正月时回家,给母亲献花上香,不过夜就回去了;小女儿则几乎不回家。她们都在忙着过自己的生活吧。见识了父亲这个反面教材,她们肯定全心全意地,把自己奉献给了家庭。
哎,随她们去吧。安冈早就释然了,他并不觉得自己的人生有多么凄凉。
“只要我死的时候,她们祭奠一下我就可以了,”
“喂!……你怎么了,老公?”
闭着眼睛,他听见有人在说话。睁开眼,是妻子在对他笑。
“啊,是你啊。”
“你怎么一脸疲倦的样子?”
“我想起我从未给你做过什么事,心里很愧疚。”
“你突然这么说,让我不知如何是好了。”
“你以后都能像这样陪我说说话吗?”
“你说什么呢?咱们是夫妻呀!”
“谢谢!……”
“对了,你刚才说你‘还有一件事放心不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啊,我那是自言自语罢了。”
“**!到底是什么事?……”
“唔,就是那个流窜犯,最近又突然消失了。”
“这难道不是好事吗?说明你的巡逻起效了啊。”
“是么。真没劲。”
“老公,难道你认为出了案子才好?……你的想法太奇怪了。立不了功就无聊?”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哇?……”
“唔,我自己也不知道。”
“你这人可真怪哦。”
远远地传来巡逻车的警笛声,安冈的耳朵,一下子竖了起来。即使退了休,过去的职业本能,他却没有丢。
“抱歉,我出去看看。”安冈离开供桌,朝玄关走去。
02
“错失了抓住智惠子的绝佳机会,你一定追悔莫及吧?”
友竹洋司靠在椅子上,长叹一声:“唉,我后悔死了。那样的机会,再也不会有了,想到这一点,我就捶胸顿足啊。”
“她可能要等时效到期后,才会再度现身。到时候,你还会想杀掉她吗?”
“现在说不准。只有到时候再看看了。”
“你想见到她吗?”
“想。她毕竟是我的‘好前妻’嘛。”
“她应该不想见到你这个暴力狂丈夫吧?”
“哼,随你怎么说,我无所谓!”
“你想在时效到期之前见到她?”
“不错。”
“你认为,她从你手中逃脱之后,会去哪儿呢?”
“我手上有存折,能大致掌握她的行踪。她一取钱,我就能通过存折上的信息,知道她是从哪儿取的。所以,我并不急于找她,而是静静地等待其变。只要她按捺不住,去银行取了钱,我就会赶去,把她揪出来。”
“你都去过什么地方找她?”
“智惠子逃亡后,有两年音讯全无。后来,她终于在仙台和盛冈取了钱。看来是逃到本州东北去了。我通过她留下的痕迹,就能顺藤摸瓜。”
“你为什么没有通知警方?”
“通知了会被指责知情不报的,更何况警察没什么用。我曾打匿名电话,告诉警察,智惠子在青森——啊,那是1998年9月的事吧。我那样做,是为了看看警察有多大能耐,结果令我大失所望。安冈刑警与智惠子,住在同一个旅馆,却仍然让她逃掉了。”
“你认为,她在音讯全无的两年里,身处何地?”
“这我哪里知道?……不可能知道。不过……”友竹洋司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
“我曾经差点见到她。”
“哦……在什么时候?”
“在2006年。”
“也就是说,2002年10月,她在林田亮子的公寓,摆脱了你之后,又过了四年……”
“不错。”
“不论她变成什么模样,你都相信自己能识破?”
“我同那家伙生活过那么多年啊。不是吹的,我们只要对视一眼,就能互相认出对方来。在新大阪车站,她与我相隔两条轨道,我照样发现了她。但我的反应慢了几秒,让那家伙逃掉了。”
“就是她做了整形手术、从新大阪前往福山那次?”
“正是。但2006年的情况,跟新大阪那次完全不一样……”
“请你务必详细介绍介绍一下那年的情况。”
对友竹智惠子来说,2002年11月16日夜间,同林田亮子和丈夫洋司的直接对决,是她逃亡生活的最高潮。她在那一役中,耗尽了精力,此后只能像冬眠的蛇一样,安安静静地活下去。那种生活不能用“恍如梦境”来形容,但她整日浑浑噩噩,感觉就像磕了药一样飘飘忽忽。
与其四处亡命,不如一直待在某个安全的地方。但没有剌激的日子很难熬。
她有时候会出远门,其中最让她开心的旅行,是重访那些曾与她结缘的地方。她去那里,是为了感谢那些在她逃亡过程中,帮助过她的人。不过,直接向他们致谢的话,有可能会被举报,所以,她只想远远地观看他们,在她走后过得如何。
“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儿?”
“应该是新潟吧。武田胜七郎先生,真的是个温柔的好人,如果我能早点认识他,命运或许会大为不同了……不,这不可能!如果没有那个案子,我就不可能去新潟,也就不可能认识他。我这个人,命运女神几乎从来没有眷顾过。”
“不,你是个相当幸运的女人。你在逃亡之中,都会获得身边的人的喜爱,这说明你的性格很好。”
“是这么回事么?”友竹智惠子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个点。一只大黑蜘蛛,正在天花板上慢慢爬行。她慢慢地将右手挪到腿上,揉了揉膝盖,疼痛让她想起了自己被诅咒的命运。
……
智惠子的腿剧痛起来。那是右膝曾被撞伤的后遗症。
那年从林田亮子的公寓里脱逃时,她不慎摔倒,右膝盖被狠狠撞伤。当时她满脑子都想着逃亡,根本没有察觉到,自己受了伤。到第二天才感到疼痛,膝盖肿得都快把裤子撑破了。虽然没有骨折,但看来骨头可能摔出了裂缝。
她没有健康保险证,无法去看医生。就算有保险证,一看到上面她的本名,医院就会报警吧。如果支付现金,反倒会被怀疑“事出有因”,引起医院的注意。另外,在候诊室里,还可能会被其他病人认出来。虽然她变换了容貌,但在原居地,还是有不少熟人,刚好撞上一、两个也不稀奇。
即便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可能性,她也必须打起百分之百的精神,万万不能掉以轻心。被抓住的话,一切就完了。
如果逃了十四年又三百六十四天,但在最后一天被捕,那她之前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将白费。对逃亡功亏一篑的结果,她无比惧怕。
现在走路的时候,她的右脚有点跛,倘若情报公布出去——通缉犯友竹智惠子右腿负伤,行动不便——那她无论逃到哪里,都有可能会被人发现。
全国应该有许多人知道,抓住她,便可获得六百万日元的赏金。专门为这笔赏金而去的人,在这座城市里为数不少,要躲过他们贪婪的搜寻目光,简直难如登天,所以她很少外出。
不过,对饱尝逃亡之苦的她来说,偶尔进行的长途旅行,能让她放松心情,甚至在旅行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有一种幸福感。
2006年的晚秋,她重新返回新潟市;前一年,即2005年,凶杀案的追诉时效,从十五年延长到二十五年,但她的案子,仍然是十五年。
离时效到期还有四年。在这段时间内,她心情抑郁,神经麻木,甚至害怕看见镜中自己的模样——如果看到了,一定会被自己形销鹘立的模样,吓一跳吧。
她碰到一个机会,可以乘车离开东京。她首先想到的目的地就是新潟。沿着关越自动车道①,就能直达新潟,不用担心中途走上岔路,对于向东远行的人来说,相当方便。
①从东京都练马区,到新海县长冈市的高速公路.
驾驶证放哪儿了呢?对,在警察手上。警察在林田浩之被杀的现场,发现了她的驾驶证,但她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遗失的了。那东西还在由警察保管吧。不过,应该早就失效了。
11月中旬,空中没有一丝云彩。东京正是红叶时节,满街的银杏漂亮极了。空气清冷澄净,很久没有见到这样的蓝天了。
汽车驶上了关越自动车道,不一会儿,便清晰地看见富士山,矗立在西边的天空下。左侧是奥武藏,秩父的群山连绵起伏。行至熊谷附近,富士山被秩父群山所遮挡,但正西的妙义山、正面的榛名山、右侧的赤城山,又陆续赫然入目。
她己经很久没有如此近距离地观看过赤城山了,尽管高二就离开了故乡桐生,但自己毕竟是沐浴赤城的山风长大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她从狭山的医院逃脱后,是坐夜里的列车,前往新潟的,所以,根本没有看到山。如果看到了,她说不定会在新干线上,潜然泪下。
她裹着厚纱巾,但眼泪还是涌了出来,沿着脸颊滑落到膝上。看到后视镜中自己丑陋的容貌,她再次默然泪流,最后禁不住呜咽起来,身体随之震颤。
“痛痛快快地哭出来吧,反正也没有人看见。”她看了看镜子中的自己。她在哭,镜中的她也跟着哭。如此反复,脸形都哭得皱了。
“离时效到期还有四年,你还撑得下去吗?”镜子里的自己问。
“嗯,既然走到今天这步,怎么说也要坚持下去。”
“时效到期之后,你首先想做什么?”
“回故乡给外婆扫墓吧。”
“你要向她汇报自己成功逃脱?”
“也有这个意思,然后,我打算过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