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吧 关注:83,326贴子:791,509

回复:明初紫禁城三大殿复原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挤的这么紧吗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265楼2020-03-20 21:46
回复
    第二种方案图靠谱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266楼2020-03-20 21:49
    回复
      确实是明代故宫


      来自手机贴吧268楼2020-08-08 11:11
      回复
        华盖殿到底是第一种方案,还是第三种方案啊,怎么感觉第三种方案才是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


        来自手机贴吧269楼2020-10-07 12:21
        回复
          正觉寺的后抱厦


          IP属地:河北270楼2020-10-19 22:19
          回复
            个人不太懂古建的普通爱好者最新修改的想象图,10月版本,很多地方不太成熟还需要继续修改。
            此图汇集了本吧内很多网友和吧主的意见和研究成果,还有个人的一些看法。
            三大殿就是两个面阔近百米的大殿夹着一个明堂,由非常宽阔的穿廊相连组成工字殿建筑群落。
            个人猜测后左门和后右门还有左右崇楼的位置在后期修缮时移动过。
            永乐时的后左右门应该在现有位置北侧4-6米位置。连接的不是谨身殿而是云台门。
            谨身殿两侧修改(朵殿?),避免歇山顶的正脊太长,与奉天殿的庑殿顶不协调的问题。
            这样奉天殿和中左右门、谨身殿和后左右门还有文武二楼基本组成对应
            后朝三殿的形式。(等于中、后左右门充当了奉天、谨身二殿耳殿??)
            以上均为个人的不成熟猜测。






            IP属地:北京271楼2020-10-25 17:35
            收起回复
              吧主,今年9月我的图纸也是台基背面也有凸起月台。这个图上传于本吧9月的一个帖子里:https://tieba.baidu.com/p/6890658388?fid=9325&pid=134696978985
              等于现存台基是经过后期填角。那么必然后左右门及其崇楼是通过斜廊连接谨身殿进深的梢间。但是这样有个问题,就是三大殿东西两侧的廊子的坡道(尤其是最大的那个)和华盖殿的东西台阶对不上(当然,现存的也对不上)。
              如图:先忽略谨身殿本身形制错误。

              我后来近期有想法,会不会后左右门及其崇楼通过斜廊连接的并不是谨身殿进深的梢间,而是面北的抱厦?这样两个门加上崇楼向北移动数米。三大殿两侧的廊子被适当拉长,廊房最长的那个坡道完全对准华盖殿东西的台阶。就如同上边楼层里图片所示。

              但这样的话后左右门需要向北移动数米和抱厦对齐。根本够不到谨身殿侧面了。因为谨身殿的进深较小,所以我也想后左右门是否是通过斜廊连接的是抱厦。那这样现有台基(保和殿东西墙北面两侧后有空地)就相对成立了。等于是否谨身殿后边有和乾清宫类似的构筑物来连接后左右门的斜廊。同时这两个构筑物也连接抱厦?


              IP属地:北京272楼2020-10-27 15:29
              收起回复


                按照大家的意见成果和您的指点,我现在的想法就是后左右门及其崇楼的原位置在哪里,直接决定了斜廊连接谨身殿侧面还是抱厦,也就决定了台基的样子是原本向北突出的还是就是现存的样子。我个人也倾向于连接抱厦。但现在有个小疑问就是谨身殿如果是常规整体歇山大殿,他的歇山顶正脊是否(相对奉天殿)太长了。当然,现在基本可以确定,不管怎么改顶部形制,谨身殿建筑群的面阔与奉天殿相同,进深和高度小一些。


                IP属地:北京273楼2020-10-27 18:52
                收起回复
                  吧主,我斜廊宽度取的是图中两个柱子之间的间距。(图1 红色柱子),我图纸上的尺寸为约7.4米。(图2 A-B点),当然,图纸上的数据是我纯粹卫星上上手量的。误差很大。只能大致体现柱子之间的关系。



                  IP属地:北京274楼2020-10-27 21:44
                  收起回复
                    故宫 奉天殿 纸模型 1:800 底板:92X37cm 详细请看:
                    https://tieba.baidu.com/p/6677137956?pid=132134224944&cid=0&red_tag=3372873083#132134224944


                    275楼2020-10-28 05:03
                    回复
                      我觉得后左门和后右门 以及崇楼往南移动过
                      理由是 后左右门北面的坡道末端与三台最北缘并没有对齐 而是靠南
                      反观中左右门南边坡道末端 与三台的最南缘几乎是一条线 略微向南凸出一点
                      其次 隆宗 景运二门南北两侧的大墙 北短南长 一开始就设计成这样?似乎不太对劲
                      而且 如果以现在的后左右门向中央延伸出斜廊 其北侧仍然留有大量空地

                      如果把后左右门和崇楼往北移动一下 与中左右门南面坡道位置对称
                      则后左右门的斜廊可以直接插在谨身殿后抱厦的两侧
                      而且我觉得 后抱厦(云台门)和后左右门 跟太和门及其左右门是对称的南北布局
                      是整个三大殿院落的前后门 所以后左右门的斜廊应当与抱厦(云台门)连接 而不是与谨身殿连接


                      IP属地:河北277楼2020-10-30 08:59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北279楼2020-11-10 18:40
                        收起回复
                          云台门应该与今太和门面阔尺寸一样,为谨身殿后接一字型抱厦型殿宇,谨身殿北台基为后凸型,应和奉天殿南台基前凸型为相同宽度的对应折回关系。谨身殿两侧与斜廊相接,与奉天殿与斜廊连接的对应关系与尺寸一致。猜测乾清门初建时,没有外侧围墙、花墙及养心殿、斋宫最南端的大库,当初都是谨身殿北广场的一部分。华盖殿应为上圆下方建筑,和北海五龙亭中间的龙泽亭一样。现在用卫星图测距,今太和门与保和殿面阔尺寸基本相同,猜测是在云台门的位置上改建的保和殿,所以采用了云台门的宽度,这样只能补齐台基北面的后凸型。


                          285楼2020-11-29 12:25
                          收起回复
                            问下大佬们,这个位置的角楼在明代的时候是工字型的还是上面那种十字型的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86楼2020-12-29 23: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