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殿原始布局揭秘】我以前发过一些占满月台的三大殿复原图,有些人认为保和殿太大了,尤其是歇山顶正脊本来就长,这下比太和殿的屋脊还长,有些前小后大,我私下里也颇感困惑,最近故宫吧另一位吧主arnocrash提出一种新看法,我觉得很值得重视。
图一是卫星图,

我们可以看到在最上层平台的边缘有一圈白边,其实这是三层台阶,如图二所示。

我把这些白边用线连起来就是图三,

是一个类似武英殿台基的工字型,北部边缘就是封火墙那条线,从图四可以看出,

保和殿在这条线南北的地面散水不一致,北半部分的边缘似乎与“白边”一致,说明这个地方是向北凸出的抱厦或者月台。鉴于向北出月台无先例可循,我仍然认定它是抱厦。抱厦前面就是曾经占满台基的保和殿(明初谨身殿),进深大大小于太和殿但宽度相同,这个做法可以从太庙的后殿上看到。

由此我们可以设想,今天保和殿东北角和西北角那两块平地不是原始设计就有的,但具体补上的时间无法确定,有待对台基部分的考古发掘。
图五是复原图,

这个布局思路是,保和殿后面的抱厦其实相当于和太和门对称的建筑,两侧与斜廊相接,抱厦北面出三道台阶。不知何时,也许是万历,也许是嘉靖时期,重建三大殿时缩小了体量但导致三大殿相互距离不能协调,因为太和殿虽然缩小了,但不能太过靠后,于是向北拓展平台面积,让保和殿位于当年抱厦的位置,而中和殿偏离了两侧台阶的居中位置向后移,以保持前后距离相等。中和殿(华盖殿)具体形制不清楚,姑且如图处理,可能南北还有廊庑相连,但我觉得不好看,没有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