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吧 关注:83,326贴子:791,509

回复:明初紫禁城三大殿复原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入跸图卷》中的华盖殿样子是可以参考滴。


73楼2017-07-19 21:39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北74楼2017-07-20 21:09
    收起回复
      帮顶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75楼2017-07-21 00:33
      回复


        IP属地:河北77楼2017-07-24 17:44
        回复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17-07-26 00:25
          回复
            帮顶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79楼2017-07-26 00:30
            回复
              【三大殿原始布局揭秘】我以前发过一些占满月台的三大殿复原图,有些人认为保和殿太大了,尤其是歇山顶正脊本来就长,这下比太和殿的屋脊还长,有些前小后大,我私下里也颇感困惑,最近故宫吧另一位吧主arnocrash提出一种新看法,我觉得很值得重视。
              图一是卫星图,

              我们可以看到在最上层平台的边缘有一圈白边,其实这是三层台阶,如图二所示。

              我把这些白边用线连起来就是图三,

              是一个类似武英殿台基的工字型,北部边缘就是封火墙那条线,从图四可以看出,

              保和殿在这条线南北的地面散水不一致,北半部分的边缘似乎与“白边”一致,说明这个地方是向北凸出的抱厦或者月台。鉴于向北出月台无先例可循,我仍然认定它是抱厦。抱厦前面就是曾经占满台基的保和殿(明初谨身殿),进深大大小于太和殿但宽度相同,这个做法可以从太庙的后殿上看到。

              由此我们可以设想,今天保和殿东北角和西北角那两块平地不是原始设计就有的,但具体补上的时间无法确定,有待对台基部分的考古发掘。
              图五是复原图,

              这个布局思路是,保和殿后面的抱厦其实相当于和太和门对称的建筑,两侧与斜廊相接,抱厦北面出三道台阶。不知何时,也许是万历,也许是嘉靖时期,重建三大殿时缩小了体量但导致三大殿相互距离不能协调,因为太和殿虽然缩小了,但不能太过靠后,于是向北拓展平台面积,让保和殿位于当年抱厦的位置,而中和殿偏离了两侧台阶的居中位置向后移,以保持前后距离相等。中和殿(华盖殿)具体形制不清楚,姑且如图处理,可能南北还有廊庑相连,但我觉得不好看,没有做出来。


              IP属地:河北81楼2017-08-25 17:38
              收起回复
                1.三大殿被火烧后,需要重建时的地面建筑要缩小,说明预算外的资金有限。不可能再在台基的东北西北角填补工程。所以,还是支持现有的台基为原台基。
                2.谨身殿南边占满台基,符合三大殿建筑的布局。谨身殿北边如有抱厦,可称“云台门”。
                3.小三台阶是石条,作为滴水是合理的。


                82楼2017-08-25 21:38
                收起回复
                  确实在防火墙北面没有小三台阶。


                  83楼2017-08-25 22:19
                  回复
                    2017年8月25日三大殿彩图


                    84楼2017-08-25 23:34
                    回复
                      我ps的保和殿后抱厦图
                      那两个挝角如果扩大为你那样的平台
                      只需要增加三层夯土 而无需增加新石栏杆


                      IP属地:河北87楼2017-08-26 18:48
                      收起回复
                        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谨身殿也就是保和殿后面的大丹陛以及两侧的台阶是否应该分别对应明间和次间的跨度呢?这样再外推到九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8楼2017-08-27 00:34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北89楼2017-08-28 15:27
                          回复
                            谨身殿北面建筑姑且称为云台门,其屋檐高度应该低于谨身殿屋檐。
                            如果北面三台基是凸形,为什么建保和殿时不保留凸形原状?保和殿宽正好塞入凸形台基,滴水也可在栏杆外。填平台基这两块又没有使用。


                            90楼2017-08-28 16:26
                            收起回复
                              1.根据以上讨论,画了两张桩柱分布图。
                              2.抱厦屋檐低于大殿屋檐,才能利于排水。两屋檐并齐,五十多米宽的两坡度雨水是不能排水的。





                              91楼2017-08-28 20: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