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吧 关注:6,181贴子:89,564

回复:噙泪悼于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秋夜赏月》
明 于谦
风清月白水无波,不饮其如良夜何。
美酒千钟舒逸兴,洞箫一曲和高歌。
香浮绮席飘丹桂,影落金杯浥素娥。
沉醉却疑霄汉近,乘槎直欲泛银河。


50楼2017-02-22 16:21
收起回复
    春日客怀
    明 于谦
    年年马上见春风,花开花落醉梦中。
    短发轻梳千缕白,衰颜借酒一时红。
    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
    萧瑟行囊君莫笑,独留长剑倚青空。


    51楼2017-02-22 16:25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52楼2017-02-22 17:36
      回复
        于谦从24岁中进士,到50岁丧父(翌年丧母),其间26年,是他居官清正廉明、心受“烈火焚烧”的时期。贪官当道,做名清官不仅要严于正身律己,而且要严防群小诬谤。明代另一位保卫京师的民族英雄袁崇焕有段名言:“勇猛图敌,敌必仇;振刷立功,众必忌。况任劳之必任怨,蒙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劳不厚;罪不大,功不成。谤书盈箧,毁言日至,从来如此”。在众贪独清之时,谤书盈箧,毁言日至,自古至今,概莫能外。所以,专制时代,做名清官,既要净化自我,更要战胜群魔。于谦为官、任事,志在抚民、锄殄:“豺狼当道须锄殄,饿殍盈岐在抚巡”,“寄语郎官勤抚字,循良衣钵要人传”。他在河南,屡布大政,生平《行状》,列举十端:劝籴粮米,备物堰水,减价粜卖,诚祷祈雨,税粮折色,种树浚井,分豁差遣,修筑堤岸,抚赈流民,减征粮布。于谦任官江西、河南、山西时,昭雪冤囚、兴修水利、疏解流民、落狱论死,都是在烈火中焚烧其身。
        ------于谦--太忙了 太累了 


        IP属地:广东53楼2017-02-22 21:35
        回复
          于谦之为官、为人,恤民公廉,品行高洁:“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正如元好问在《薛明府去思口号》中所说:“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于谦之所以能居官公廉,是缘于他“不辞辛苦出山林”,走出书斋,踏上仕途,便立下《咏煤炭》中的官箴偈言:“但愿苍生俱饱暖”。他一生清素,廉洁方正,“食不重味,衣不重裘,乡庐数椽,仅蔽风雨,薄田数亩,才供饘粥”。籍没之时,家无余赀。他步入仕途,众醉独醒,官场生涯,险象环生。廿年官宦,洁不同污,烈火焚烧,视若等闲。一个做官人,不经烈火焚烧其身,不能成为公廉清官。
          古今中外,英烈雄杰,不经过烈火焚烧,不经受三灾八难,不能战胜群魔,也就不能成佛。
          于谦成为清官,百姓景仰,建祠祀之,标明他将承担大任,生命升华到一种新的境界。
          ------忠有事实可据,奸有嘴脸呈现!用忠于政,喜奸逍遣!七情六欲,人性的弱点!


          IP属地:广东54楼2017-02-22 21:44
          回复
            于大人端坐---敬茶与你 鲜花与你 放歌与你
            伟大的是你的忠诚 - danny jung(danny j...



              你与日月同辉


            IP属地:广东55楼2017-02-23 08:30
            回复
              有一个人需要连带介绍一下,此人姓罗名通,比于谦还要大几岁。有一次,他是居庸关守将,为了抵挡瓦剌人进攻城池,在那刺骨的大冬天,他居然知道利用条件,让军士们往城墙上泼水,天气寒冷 水泼到墙上便结成冰 再泼 再结 结果瓦剌人大炮攻不破 人也上不去 犹如在外表镶上一层钢化玻璃 从此此人名声大振。他还是永乐十年的进士,算得上是一位老臣,由于有点名声 不就犯了贪淫之错 被开除党籍 双规了 第二次再次在征用人才的时候,于谦出于对国家衷心大胆起用罗通 举荐他去镇守居庸关 此人还真是争气 在几次打仗当中吉吉胜利 于是得到朝中大臣们的一致认可 加官论赏 按理说 他应该好好感谢于谦才是,可此人也被徐有贞收买,后来也做出不少对于大人不利之事,恩将仇报。于谦平时根本不从这些拉拢 立帮派去考虑,到了关键时刻总是正直的忠臣吃亏。虽然后来有人说---吃亏是福  这也没错 于大人的坟头烟雾缭绕 到了祭年睡过去了560年人还有很多后人不忘先烈。可是----那些只知道尔虞我诈的小人,骨头可能狗都不闻。一番闲言碎语 算作练练手指 不至于指关节僵硬。


              IP属地:广东56楼2017-02-25 12:47
              回复
                喜雨二首 其一(明·于谦)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气成甘雨,沾濡意转深。一犁通地脉,万物识天心。
                花柳滋春意,山川起夕阴。农夫咸喜悦,点滴直千金。
                喜雨二首 其二(明·于谦)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花外锦鸠啼,催来雨一犁。眼前生意足,头上暖云低。
                红透花枝重,青涵草色齐。明朝出城郭,走马踏春泥。


                IP属地:广东57楼2017-02-26 11:44
                回复
                  于谦被杀后,明英宗就已经开始后悔了。宪宗登基之后,先是赦免了于谦之子于冕,于冕上疏讼冤,宪宗只给于谦复官赐祭,其中就有说到“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但当时并没有追谥。弘治二年,用给事中孙需言,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赐祠于其墓曰“旌功”,有司岁时致祭。万历中,改谥忠肃。杭州、河南、山西皆世奉祀不绝。(明史·于谦本传》)
                  作者:何足道
                  来源:知乎


                  IP属地:广东58楼2017-02-26 21:44
                  收起回复
                    除夕(明·于谦)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
                    爆竹惊残梦,寒镫照独眠。
                    风霜催腊尽,梅柳得春先。
                    抚景情无限,那能不怅然。
                    ---今天三十晚 明天年初一
                    今晚包饺子 明晨煮汤圆
                       今晚看春晚 明早鞭炮燃 ---总之没有于大人的诗好 真的学不好。


                    IP属地:广东59楼2017-02-28 11:27
                    回复
                      祭拜于少保忠肃公,于少保千古


                      60楼2017-03-02 11:11
                      收起回复
                        于大人向皇上递交了辞呈,星夜收拾一下,整个家当也就一小车铺盖卷,皇上带御林军赶了三十里路程,还是想挽留他。可是心意已决。回到杭州后,和贞姑娘一起去杭州游玩,去到岳武穆墓前看到很多人在那向奸臣吐口水,一吐为快。不由得勾起大人的一番感慨。后被岳墓的看守老夫认出,这之间听一听老夫和于大人的对话:
                        老夫:比起岳将军一生都未能把钦、徽二宗迎回始终是终身憾事。而你于大人的功绩足以名垂千册了。
                        于谦:在下可不敢和岳将军相提并论啊!
                        老夫:还有一桩,岳将军是宋朝的少保,于大人你是明朝的少保,你们二位实有不少相似之处。
                        于谦:岳将军为江山社稷不惜牺牲生命,岳将军的丰功伟绩在下也是敬佩的很啊!
                        老夫:于大人你也不逊色啊,抗击瓦剌、稳定朝政、挽狂澜于既倒,保卫悬于一旦的北京城,救百姓于水火,并且迎回了太上皇。今日得见于大人,想留下墨宝不知可否?
                        贞姑娘:于大人拜谒半天了,他正有话要说呢。
                        老夫:那就最好不过了,于大人和岳将军惺惺相惜,必定有感而发。于大人请----
                        此刻于谦提笔写了四个大字------风孰与高
                        贞姑娘:这是写给岳将军的精忠报国啊!壮怀激烈,世人谁能比肩?
                        老夫:于大人意犹未尽,且看下一句。
                        于谦微皱眉头,挥笔又写下四个大字----血不曾冷
                        老夫:佳句妙对 佳句妙对啊!


                        IP属地:广东61楼2017-03-04 16:05
                        收起回复
                          于谦就义1457年,时隔不久,石亨、徐有贞、曹公公因谋逆罪案为英宗所破,徐有贞被贬流放,石亨死于诏狱,曹公公被处斩。三个败类最终落得遗臭万年的下场。八年后,英宗之子朱见深继位,为于谦平反召雪。


                          IP属地:广东62楼2017-03-06 00:16
                          回复
                            时隔八年,于谦的忠魂仍在,而那些奸佞小人都已经成为不齿于人类的渣渣,新皇登基后仍不忘于谦,为其平反,恢复于冕的职位把圣旨送到杭州于谦墓前由守墓人贞姑娘以及家人于康接旨并还有皇帝亲笔祭文:袁彬是当年抄家到于谦府上见到那种清片寒酸忍不住落泪的军爷他在目前有一段话:于大人:皇上知道你受冤屈了,特下旨为你平反昭雪。还特地写了一篇祭文表彰你的功绩:《卿以俊伟之器,经济之才,历事我先朝,茂者劳绩,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
                            女贞:于大人,现在终于可以告慰你的在天之灵了。
                            是啊--我也在这里告慰于大人,500多年了寨里60周年祭的时候有那么多人去为你点烛焚香,有美酒佳肴,有鲜花也有泪水,有人为你躬身致敬也有为你叩首祈祷这是你两袖清风的必然 是你留得清白在人间的终结。世人 后人 有良知的人 感怀于忠诚正义伟大的人都应该明白---忠贞才会得以被尊重。最终都会流芳百世 天日昭昭也!


                            IP属地:广东63楼2017-03-06 18:42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64楼2017-03-06 18: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