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吧 关注:49,831贴子:563,574

回复:站桩趣事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站桩趣事07
站桩不如学猫。
不知道大家观察过猫没有,都说猫有九条命,喜欢猫的人会明白这个是什么道理。以前就听说过老人讲,谁家的小孩子从楼上三层四层的掉下来,没摔死,有好多回,不是特别信的。自从见了小猫,就知道这个是有道理的。猫周身都是松软的,全身上下从屁股到后背几乎没有它舔不到的地方。我家就有一只猫,一天见它把一条腿伸直了贴脸抱着睡觉,引起了我多少羡慕嫉妒恨啊!记得一次生气了把它从窗口扔出去,它落地跟没事猫似的就跑着玩去了。科学家说如果猫从三层楼掉下,可能会死,但如果从七层以上,生存率就大幅提高了,呵呵!原因是它有了充分的调整身体姿态的时间。从这一点上类推,小孩子从楼上掉下来生存的道理也可以生硬地讲通了。
孩子一生下来,中医说是人阳气最足的时候。“哭声洪亮而不哑,小手抓握紧巴巴;呼吸全在肚腹间,闭眼也能找妈妈。”阳气足就能护体,阳气足就有直觉,也让身体最柔软,这个和我们后天的认识有些不同,很多人以为硬邦邦的才是阳气足,实际恰恰是相反的。孩子小时可以随随便便把脚趾头放到嘴里,有了意识,开始活动,开始走,开始用手吃饭,开始思维,开始发育,就慢慢僵硬了,他的阳气就从十几岁开始慢慢衰弱了。
小猫很懒的,起身后一定要抻懒腰,这个是人最需要学的,一个要学动的作松柔,一个要学抻筋拔骨的形态。练易筋经也不如学学猫抻懒腰。我注意观察过猫的习性,看起来十分怕狗,但骨子里却一点也不怕,说白了就是装怂。当你见了猫闻大狗的臭屁股,从它们身上纵越而过挑衅的样子,就知道猫从来就不怕狗狗的,它们只是懒得理睬而已。
过后,还会谈猫,谈谈我所悟出的“虎豹雷音”,呵呵!
站桩时要学会放松,像猫那样柔软,像婴儿那样呼吸。


26楼2017-01-18 12:59
收起回复
    站桩趣事08
    发力要学狗抖毛。
    小狗狗身上的毛被雨淋湿了,会全身抖起来甩掉毛上的水滴。它们的动作非常漂亮连贯,离心力非常完美,是从头部脖颈到腰身屁股尾巴,一体的螺旋甩动,整得很。
    站桩的目的是蓄力,为的是以后发力做准备,如果能学会这个动作基本上发力就不成问题了。
    我们人类有一种本能是打冷战,遇到突降的寒冷感我们的身体会不自觉地收缩,然后以哆嗦的放松再发散出来。冬天在温度低的地方撒尿就常能体会到这种感觉,呵呵!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受了惊吓,人会不自觉地哆嗦一下,下意识地做出应对。这个能力是人的先天本能,慢慢在后天的磨灭中渐行渐远。传统武术中有一种叫做“惊劲儿”的,实际就是这个东西。如果有一个可怕的虫子突然落在你的肩上,你这时的反应就是本能的,自动化的,甩劲儿也是非常惊人的。
    老话说,百练不如一站,百站不如一颤,说的就是这个东西。站桩时也要偶尔地轻轻地抖一抖,有好处,但要注意,抖之前越放松越好,否则抖不起来的,抖得不利索就变成了扭,涩叽叽皱巴巴的可不行,呵呵!腿上松了,腿能颤,腰上松了,腰能抖。手上一颤,就是发出的就是寸劲和弹抖劲。这些都是站桩中求得的。


    27楼2017-01-19 18:23
    收起回复
      站桩趣事09
      站桩必须调形。
      一说这个话题,可能会有吧友立刻跳出来反对,呵呵!其实没有这个必要,只要静心看完这一节,就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说了。
      站桩的目的无非是要强身,不管你是要养神、养气、益智还是要蓄劲,都是一样的,这些全是站桩带来的成串的、而非单一的益处。需要明白的是站桩强身的基本道理——站桩要改变的是人的坏的运动习惯和主观的思维习惯。这两者都是源于人类的智力的高度发达,呵呵!听起来很玄是不是?其实一点也不玄。人有了超强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后,就开始对自己与生俱来的先天形成的本能进行改革,首先,改变了人体的整体性非常完美的运动本能,直立了起来,改变了脊柱的形态,形成腰部和颈部脊柱的弯曲,来缓冲承受垂直重力,支撑越来越大的脑袋。其次,由于大脑的支配能力超强,开始将植物神经的指挥权夺取过来,进行越级指挥局部肌肉来完成某些动作,并自信地放弃了其它部位的自我协同,来开展主观控制的协调工作,在欲望的驱使下不断加强一些可以获得好处的局部动作和单一练习。听起来,似乎很难理解,举个栗子可能会简单易懂些,就像人类自以为可以通过计划经济来掌控社会的发展,呵呵!结果造成经济危机、战争危机、雾霾危机、核危机、太空危机等的越来越难以用计划管理来掌控的后果。
      站桩的原理是让人的自我康复能力去调节身心状况,调身是希望降低人体局部紧张造成内循环不畅来设计的,放松实际上就是解放肌肉对关节的束缚,减少肌肉对韧带筋膜造成的应力集中和排挤,降低血液循环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阻力。调身,说白了就是要改掉后天形成的坏习惯。我家小孩刚开始学写字时,本子是斜放着的,身子是微侧的,头低向右侧,有时还趴在桌子上写。这个时候就是越早“调身”校形越容易,越放纵越难改变为端正。当然,存在一种让孩子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按照这种教育方法提倡少去纠正孩子错误,多去鼓励孩子的优点。我想,孩子有一天会突然就坐正了也有可能的,呵呵!
      调身还有一个买一送一的好处就是调心,呵呵!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武术家军事家戚继光说,我不会入静,我只知道集中精力干好一件事。当然这是我的译文,原话不是这么白话的。站桩就是这样,只要你集中精力反复揣摩调形的松紧,就是在调心调心调心啊!想一下画家、书法家和音乐家等,都是静心沉迷于一件自己喜欢的事,而得到长寿的附带嘉奖。站桩时,你越是想入静,越是无法入静,你越是希望不胡思乱想,那件让你烦心的事在潜意识里更加猖獗,不断地在被重复提及。再说你想“什么都不想”这件事本身就是在想一个东西啊,这就是欲求不求之求!最有意思的是意拳老前辈就说,站桩就是大冶烘炉,是专门来对付杂念的,有杂念时不是回避,而是索性就想个明白,呵呵!
      再送一个超级红包!就是调息。一直说站桩不要调息,但通过站桩调身,身形调整顺达,周身气血通畅,胸腔中的气与腹部的气上下相接,呼吸自然深远悠长,不调自调。这和调心是一个道理。
      因此,调身二字,说起来似乎是初级地不能再初阶的说法,可却是一条至简之大道。人体的形如果调整到位,会有一种浑然一体的模糊感、舒适感和静定感,甚至会有立体时空感,身心高度统一自然入静。这就是“肌肉若一”的浑圆感,自然才知“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的奥妙。形调整到位,心必然是和顺平静的,息自然调成,气定神闲,健康智慧也就到位了。


      28楼2017-01-20 19:45
      收起回复
        这是干货,以上都是前奏和插曲,感谢师兄!分析干货。师兄能详细说一下,如何调身、调心、调息?最好详细点!


        30楼2017-01-21 11:15
        收起回复
          谢谢大帝,2017年刚开始就这么给力。
          我也做回伸手党,坐等更新。


          IP属地:澳大利亚31楼2017-01-21 12:48
          收起回复
            站桩趣事10
            站桩之魔鬼定律。
            当我们在车站等公共汽车来的时候,越着急盼车快来,来的那一路一定不是要等的。呵呵!这个比喻在帖子里回答问题时说过,当时没有把这个话题扩展开来讲,今天就稍作深入的探讨。为什么会有这么讨厌的现象呢?答案是我们的急切的心情把时间给缩短了,等的那路车到站的平均间隔时间根本就没到。这个魔鬼定律说出来都可以理解,甚至有人会觉得没有讨论的必要。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在站桩时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这个定律的魔咒之中。
            有些朋友立帖为证,天天记录站桩时间和感受;有些朋友每天必须站上多少多少时间才算是完成修炼;有些朋友天天苦练站桩,盼望早日战胜病魔,实现新的人生;有的朋友到处寻找武功秘籍,希望尽快掌握神功的奥秘。凡此种种,都难有宏大建树。我这么一说,一定会激怒不少桩友,所以平时我可不敢随便开口戏说的,因为这里有点儿开玩笑的意思,就说说我一家之言。
            站桩的修习过程,和我们平日里习惯的处理事务的方法不太一样。以前常见文学作品和电影上说得道的老师傅见了身负血海深仇的小子,不愿不收为徒弟,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样的徒弟眼界是很难放开去的,心境也不够宽,练成杀人技非常容易,但要继承衣钵则绝无可能。虽然电影中最后还是勉强收了,也练就一身绝世武功,终报大仇,也只是文艺化的处理。姚仲勋老先生就说,培养一个打手三个月就可以,但要培养一个拳术家一辈子也很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在最早的帖子里就说,站桩就是休息和玩儿。听起来轻描淡写,懂的人在阅历方面必然具备了一定的素质。要想在某个方面有深刻的体悟,一定要先把这个修习过程当作一种享受或者说是非常喜欢甚至痴迷。“行家怕专家,专家怕玩家”。想当玩家不是那么容易的,哪一行的玩家都是造诣极高的,因为他没有执著于“某一路车”,而是笑看人间的车水马龙。姚老师在指导一个学生练拳的时候说,太紧了,你不能把这个当成玩儿吗?玩味一个东西、爱好一个东西和把一个东西当作工具、当作必须克服的困难是截然不同的。
            比如你每天苦练站桩,要求自己必须一次数小时,当有一天你心情不好或遇到事情,只站了一个小时,想必心情会是多么的沮丧,并且对站桩的效果大加否定。但事实上,你比大多数人站得还长呐!至少比我每天站得长啊,呵呵!付出更多的努力,由于内心情绪的不佳,得到的效果却大打折扣,一般来讲,坚持下去是相当艰难的。再者说来,站桩一旦在某个时段没有达到你预想的目标,很快就会丧失吸引力。“功夫在桩外”,这个真的是有道理的,必须进得去,也必须随时出得来才行。
            曾国藩上学时为了戒烟,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发誓,结果也没戒掉。如果戒烟不是对他来说是个天大的难以忍受的事,也不必这么倒逼自己。
            同样的道理,如果希望身体健康,就不要每天发誓要治好病,想着病,这本身就是从心理暗示上肯定了病的存在。
            我们每天都说,“放松、放松再放松”,不是只说放松身体,远离肉体的紧张,更重要的是放松身心,远离执念。没有了执念,人心就静了,不求速成,不恋绩效,不寻捷径,走上了一条真正的捷径。“放下聪明站傻桩”的真正含义就是想说这个捷径。


            32楼2017-01-21 16:09
            收起回复
              站桩趣事11
              站桩为何膝盖痛?
              有一回教了教同事站桩,因为见他受糖尿病的困扰,每天坚持长时间的走路锻炼,就说站桩的效果不错。他说他天天晚上在广场边上站,看着广场舞,开始感觉还是不错的,但有一天听人说站桩伤膝盖,立马就要戒掉站桩,让我哭笑不得。也想健康,好多好多的坏习惯比如抽烟、喝酒、快步走不戒掉,倒要戒掉站桩?看来凡事都要看悟性和机缘,芸芸大众缺乏正确理念的事儿比比皆是。你就是再苦口婆心地想让人接受好的东西,一个闲人的一句想自我体现存在感的话,却发挥了超常的作用。
              我自己小的时候可能不太注意腿部的保暖,常常淌水玩什么的,有时膝盖会痛,痛点在膝盖下方胫骨隆起的地方,这明显是受寒造成的,但经过很短时间的站桩就好了,再没有疼过。初学站桩的人膝盖痛也有一些由类似原因引起,以前受过寒湿侵袭的,站桩后由于气血开始流通活跃起来,膝关节有问题的地方相对不通畅的感觉就显现出来了,感觉站桩后膝关节比原来疼痛或酸胀,严重的可能还会感到膝盖或足部的冰凉感,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站桩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顺便说一句题外话,这种冰凉感或酸痛感从强烈到慢慢消失,不是“排寒”、“排病”现象,就是气血循环从受阻到逐步通畅的过程,只要我们不玄虚化以及感性化这些传统的健身术,让其得到现代医学的支持,是有利于其健康推广和发展的。
              更多的人站桩膝盖痛,是在此之前对伤害膝盖的运动乐此不疲造成的,还有缺乏适当运动造成的。膝关节是软组织构成,神经系统不发达,循环系统也不发达,营养供应主要依靠关节液和细胞间液体传递完成,对摩擦、撞击以及缺乏运动造成关节液分泌不足等不良习惯非常迟钝,常常造成不可逆转的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或退行性病变。人老腿先衰,上了年纪膝关节就是首先发难的部位。疼痛部位也是有神经分布的膝盖周边,直接损伤部位除了积液仍感觉不明显。关节液的分泌对膝关节的健康至关重要,关节液的分泌依赖于我们选择良性运动对关节软组织的挤压和松弛来刺激,保持良好的润滑并促进物质交换。站桩就是这样一种良性运动。首先,人体的基本静止状态,使得关节的相对摩擦运动减至最少,冲击更是基本不存在,膝关节微小的压力和舒张变化对关节软组织的营养和润滑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练习太极拳的人反应膝关节疼痛的比站桩还要多得多。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周身放松后地练拳膝关节是承压最小的,越是绷着劲儿练,膝关节越容易出现酸胀甚至是疼痛感,这样由于紧张造成了过度的挤压加摩擦。第二,是因为脚尖的方向没有保持与膝盖尖方向一致。其三,是重心或膝盖超出了脚尖,前瘫。这几个原因,也是大家站桩时膝盖疼的原因,只不过大多数人以为只要做到膝盖不超出脚尖就应该没问题了,忽略了不能膝盖绷劲儿和脚尖与膝尖方向要一致的要领。然而,最有意思的是,太极低架,是可以在桌子下面打的,打低架时违反了几乎所有保护膝关节的原则。所以还要补充一点,就是人的膝关节的运动能力和耐受能力还是有差别的。


              35楼2017-01-22 21:02
              收起回复
                楼主讲得很好,谢谢分享。南无阿弥陀佛。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7-01-22 21:31
                收起回复
                  站桩趣事12
                  走路与站桩。
                  陪媳妇逛商场是一件苦差事。我的一位朋友评价他媳妇到购物中心不是去买东西去了,是去“点货”去了,每一件商品都要过过眼,要买的还要反反复复比对。这位朋友抱怨说,逛久了腰跟折了似的。
                  记得很早以前看过一个关于体育锻炼的纪录片,是讲登山的,教练就说要想象屁股后面像有人在推着就会轻松。懂得站桩的人,不难明白这个教练是个行家,推着屁股就是在松腰啊!我也是被这样一个提点就明白了站桩和内家拳里的不传之秘,呵呵!“传拳不传步,传步打师傅”,拳术里重心移动的功法是精髓。八卦绕着圈子走趟泥步,太极拧转着走猫步,这两种拳不是太推崇站桩,最推崇站桩的是形意,形意原来就是“行意”,在长途奔袭和步法上有独到之处,看过《逝去的武林》的朋友一定对李老关于唐师、尚师腿上功夫的描述印象十分深刻。意拳对步法练习更是重视,一步可以走上一两分钟,走起来像是在草丛中搜索,脚十分敏感,随时防止被扎到或被蛇咬到似的,是典型的脚试力。
                  我们平时散步时如果能结合桩法练习,因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又不太耽误功夫,是练功生活化最好的方法之一。走起来,不能急,先从晃晃悠悠地踱步子开始练,支撑腿要能稳住全身重量,让伸出的腿完全自由,可进可退随意改变才算到位。脚跟先着地,这是跷脉的点,滚过去脚掌再脚趾着地。脚步落下去一定要轻,有点儿提着走的意思,就像小猫走路一样。有人走起路来,咣当咣当地震天响像,砸夯一样,身体猛地一看还不错挺结实的,但实际上一定要关注健康预防隐疾突袭。走路要有坐着走的感觉才对,最早时我的意念是屁股坐在一个下面有轮的棍子上,后来索性想成一条尾巴始终支在地面,反正怎么想你自己决定好了,怎么真实感好就怎么做意念。这样子走,腰是松的,走一天也不会腰酸,腿部会感觉热乎乎的,这种热感传到腰部人就更舒服了。
                  站桩一定要懂得静是为动做准备的,动为用,否则我们就真的变成没用还碍事的木桩了。桩功的练习,一定要把胯揉开,把腰站松,这里松活了,干什么怎么动都是对的,腰胯不松活,越动越有问题。走路时,支撑腿侧的胯有松沉之意,虚腿侧胯有提升之感,这是我练习太极得到感悟,有阴阳虚实之分。如果走路时这个体会不出来,可以多练练“罗汉伸腿”,就是把虚腿尽量往外送。看过《叶问》电影的应该记得叶问的那个威力很大的低腿,就是这样用胯送出去的,实际上意拳里也有同样的一脚,兼有拦截敌腿和攻敌下盘之用。
                  走路练功还有以腰带腿的走法,以后兴许哪天高兴了,再和大家聊聊这方面的事。
                  站桩站久了,走路走对了,如果腿上的功夫没有随之练出来,那我只能跪服了。


                  37楼2017-01-23 22:20
                  收起回复

                    回复大吧主的爱猫情节,上传家咪特写,呵呵!


                    39楼2017-01-24 22:18
                    回复
                      我感觉像楼主说的那样走路会磨蛋不知道走对没有


                      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17-02-03 18:45
                      收起回复
                        走慢点会感觉地好硬


                        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7-02-03 18:49
                        收起回复
                          您能练练我自发桩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7-02-10 03:42
                          回复
                            您好,能教教我自发动桩咋站吗,就是您帖子里讲的那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7-02-10 04:40
                            收起回复
                              我也走路练,我是把走路当打拳的,走到畅快处,那感觉真是爽呆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7-02-10 21:2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