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书屋如如吧 关注:4,165贴子:286,668

回复:<道德經>八十一章 * 談玄重整。編序。解譯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談衛那 解譯 老子道德經 *****************
.....................................................老子道德經 * 第 30 章.........................
.....................................................****** 獻大道 ******
大道
是萬事 萬物 萬人 萬理 的
城堡
是一心 從善之人 追尋 的
法寶
連惡人也都會受到 大道的
提高
給予百姓美妙正向的言詞
就會得到百姓的尊重
領導百姓行善
表示看重人民
不懂善行之人
又怎能拋棄他呢?
淳淳善誘 身體力行
要以大道行天下為公
天子之下
設立大臣
縱然百姓要送美玉 或車輛
倒不如你把<道>先獻上
古代人之所以重有求即得
那可是有罪惡纏身之人
一心妄想只要有求就能免去罪刑?
這個問題呀!
真值得讓大家來思考跟討論的。


94楼2017-01-14 09:09
收起回复
    ..............................@ @ 談玄 讀老子道德經 第 11 章 @ @
    原文: 虛 中
    三十輻 共一轂 (轂 : 唸 谷 音)
    當其無 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 (埏埴 : 唸 言直 音)
    當其無 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 (牖 : 唸 有 音 )
    當其無 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 無之以為用
    轂(車輪,音:古)。埏埴(水拌陶土,音:山直)。牖(窗,音:有)


    95楼2017-01-14 09:12
    回复
      .................................************** 談衛那 解譯 老子道德經 *****************
      .....................................................老子道德經 * 第 31 章.........................
      .....................................................****** <有><無>共生 ******
      <有><無>共生
      車輪要靠三十根直木來支撐
      集中在中央空心的軸承上
      才能有力的形成了運轉的車輪
      車子從此發揮載運的功能
      卻必須空了車身才能用。
      正如搓揉陶土來製造器皿
      切記要保留空間,才有盛物的可能。
      想要開鑿門窗來蓋棟房子
      房中也要保留適當空間
      才有居住的作用。
      所以
      「有」帶來便利
      「無」帶來功用。
      這正是<無>爲體
      <有>爲用
      <有無>共生有
      大用。


      96楼2017-01-14 09:25
      回复
        ..............................@ @ 談玄 讀老子道德經 第 37 章 @ @
        原文 : 無 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97楼2017-01-14 09:28
        回复
          ................................************** 談衛那 解譯 老子道德經 *****************
          .....................................................老子道德經 * 第 32 章.........................
          .................................................****** 無為, 無所不為 ******
          無為, 無所不為
          <大道>看來就是無為的
          其實他真的無所不為嗎?
          原來世上一切人 事 物 理
          樣樣都是
          他 所為
          君王之下
          人人都抱著無為之心
          連萬物都會自動的向他歸一
          歸順之後
          往往貪欲又會發作
          就要用無名來鎮服
          除絕他貪婪的慾念
          沒有了過分慾望
          自然得到了清靜
          人心安定了
          天下成一家
          世界自然就穩定
          滅了------亂象。


          98楼2017-01-14 09:34
          回复
            ..............................@ @ 談玄 讀老子道德經 第 33 章 @ @
            原文 : 盡 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99楼2017-01-14 09:37
            回复
              ................................************** 談衛那 解譯 老子道德經 *****************
              .....................................................老子道德經 * 第 33 章.........................
              .................................................****** 智 者 < 壽 > ******
              智 者<壽>
              能認知他人的人
              這人有智慧屬於 智者
              能認識自己的人
              這人有自知之明
              當屬於明者
              能戰勝別人的人
              這人處世很剛強
              應屬於有力量的強盛者
              能戰勝自己缺點的人
              就稱做莊敬自強
              懂得知足的人
              就是幸福 屬於富有的人
              堅持力行實踐的人
              必然志氣高昂
              不迷失自己本性的
              就能長長久久永恆的活著
              這些人縱然死了
              都不會被人遺忘
              都可稱他們是------
              智 者 壽。


              100楼2017-01-14 09:42
              回复
                ..............................@ @ 談玄 讀老子道德經 第 26 章 @ @
                原文: 輜 重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01楼2017-01-14 09:44
                回复
                  ................................************** 談衛那 解譯 老子道德經 *****************
                  .....................................................老子道德經 * 第 34 章.....................
                  .................................................****** 權 衡 輕 重 ******
                  權 衡 輕 重
                  重是輕的根本
                  靜是動的前提
                  所以領導者和聖賢之人
                  時刻不離開車輪的軸心
                  縱然他們有極豪華的生活
                  卻不會沉溺其中
                  身為大國的君主
                  如很輕率地對待天下的事情
                  而他的輕率
                  必然會傷失了治國基礎
                  輕舉妄動
                  必然會喪失主宰一切的
                  權力。


                  102楼2017-01-14 09:53
                  回复
                    ..............................@ @ 談玄 讀老子道德經 第 50 章 @@
                    原文 : 生死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
                    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凶虎,入军不被甲兵。
                    凶无所投其角。
                    虎无所用其爪。
                    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103楼2017-01-14 09:56
                    回复
                      ................................************** 談衛那 解譯 老子道德經 *****************
                      .....................................................老子道德經 * 第 35 章................
                      ................................................ ****** 生死之悟 ******
                      生死之悟:
                      從我們出生到死
                      長命百歲的佔十分之三
                      短命的也佔十分之三
                      本來可以命長的
                      卻早早死去
                      也佔了十分之三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長命
                      生活卻過於優厚了
                      尤其是一些愛惜生命的人
                      只肯在陸地上行走
                      以為不會遇到危險
                      能過著幸福無憂的生活
                      在平地總以為不會遇到牛跟老虎
                      遇到戰爭也不會遭到傷害
                      像牛卻用不上他的角跟腳來出力
                      老虎也用不上他的爪子來捕物吃人
                      連兵器都用不到他的利刃來打仗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不敢到有死亡危險的地方去。


                      104楼2017-01-14 10:05
                      回复
                        .....................................上卷: A. < 大道常經 >卷 (共四卷37章節)
                        上卷: A. < 大道常經 >
                        第一卷: < 大道創世 >卷-----共10章 ( 已完成 )
                        第二卷: < 領袖貫道 >卷------共11章 ( 已完成 )
                        第三卷 < 聖人典範 >卷------共14章 ( 已完成 )
                        上卷: A.第三卷<人典範 >卷-------重點:
                        @@ 給已俱有文化修養的聖人或在位的從政者之<治國典範>
                        .......................................2017年元月14日談衛那完成於溫哥華


                        105楼2017-01-14 10:19
                        回复


                          106楼2017-01-14 10:28
                          回复
                            A. < 大道常經 > 第 四 卷
                            第四卷: 領導修養卷------(共九章)
                            綱要:
                            是給在生活與開創事業的人! 他要扮演的是怎樣入道的領導腳色!
                            他該有的基本概念與實踐的準則:
                            【第四卷 九 章 * 編序目次】
                            36. <大道>之行
                            37. 壬者無敵
                            38. 領導者特質
                            39. 領導者的風範
                            40. 領導者的修為
                            41. 足不出戶能知天下事
                            42. 以<道>取勝! 以<仁>服人
                            43. 不病之道
                            44. 天、地、人合道
                            (共九章 )


                            108楼2017-01-14 10:49
                            回复
                              ..............................@ @ 談玄 讀老子道德經 第 34 章 @ @
                              原文 : 成大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09楼2017-01-15 00: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