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主旨是和大家分享B&O与中国的渊源的,不是为比谁是老大的,看帖的或许还会有大昌和郎万的吧友呢
如果非要说耀莱是老大,那就体现在销售量最大 !对,没错,没有什么捷径,还得辛辛苦苦一个一个卖货,拿销量来说话。销售量为啥最大?把耀莱和其它两家的背景对比一下,很容易理解,这就如拿你和含着金汤匙的富二代比对,看谁更容易登上人生巅峰,一个道理
话说销量大又算哪门子优势?有啊,B&O对经销商开发市场有资金赞助的,卖的多,赞助的多。这个也没什么好说的,多劳多得嘛。和消费者直接相关的优势,补货速度快,产品种类和型号丰富啊
(这个有啥好赞的?因为有时候它家的需求如洪水般,直接把欧美的配额给挤掉了,给B&O造成了甜蜜的烦恼
)
除此以外, 作为B&O的第一大股东,耀莱还能占什么优势呢?我不知道了, 我只知道B&O的管理层还是董事会和CEO,不是某个股东
价格还是由B&O统一定的,不打折的情况下,你从耀莱买,能比从大昌和郎万便宜吗?不能吧
三家的供货时间都是同步的。例如新款上市,产品同时从香港仓库发货,3天左右到其它世界各地。但是因为中国海关关务流程问题,离香港最近的大陆市场反而要至少10天左右,在这个期间,耀莱能悄悄地比其它两个经销商早收到货吗?不能吧
其它两个经销商能比耀莱早到货吗?有可能。(为啥?有空了,下次开贴再介绍,暂时留个悬念
)
总之,对于B&O,从销售战略来说,这三家都是同等重要的合作伙伴,都是一视同仁的。中国的国土面积相当于整个欧洲的,但是相比在欧洲的影响力(600个直营店+超过50个经销商,B&O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是非常低的,五个指头可以数过来的经销商加不超过50个还随时有可能关掉的直营店(某宝的销售和B&O无关),几个国际B又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目前还没有哪家可以快速独自拿下中国市场,让三家各占一角江山,一起把B&O市场占有率拿下,扩大知名度,联手来与竞争对手抗衡,对B&O和所有利益相关者来说,才是上上策。如果给某家特权,在大陆市场产生内斗,造成恶性竞争,只给了其它品牌扩张的机会。记住,贪心蛇吞象

如果非要说耀莱是老大,那就体现在销售量最大 !对,没错,没有什么捷径,还得辛辛苦苦一个一个卖货,拿销量来说话。销售量为啥最大?把耀莱和其它两家的背景对比一下,很容易理解,这就如拿你和含着金汤匙的富二代比对,看谁更容易登上人生巅峰,一个道理



除此以外, 作为B&O的第一大股东,耀莱还能占什么优势呢?我不知道了, 我只知道B&O的管理层还是董事会和CEO,不是某个股东




总之,对于B&O,从销售战略来说,这三家都是同等重要的合作伙伴,都是一视同仁的。中国的国土面积相当于整个欧洲的,但是相比在欧洲的影响力(600个直营店+超过50个经销商,B&O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是非常低的,五个指头可以数过来的经销商加不超过50个还随时有可能关掉的直营店(某宝的销售和B&O无关),几个国际B又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目前还没有哪家可以快速独自拿下中国市场,让三家各占一角江山,一起把B&O市场占有率拿下,扩大知名度,联手来与竞争对手抗衡,对B&O和所有利益相关者来说,才是上上策。如果给某家特权,在大陆市场产生内斗,造成恶性竞争,只给了其它品牌扩张的机会。记住,贪心蛇吞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