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的男单决赛已经打完了整整一个月,作为一个纯球迷,原本只想看到名载史册的精彩对决,却不想亲眼见到他们两个,乃至整个国乒一夜之间成了网红,如今奥运结束,更有向娱乐明星发展的态势。不由得感慨,常年不温不火甚至遭人诟病的国球,在里约中国军团整体发挥平常,社交媒体能量又如此巨大的背景下,猛然火爆成这副情景,还真是有些不适应……想起上届奥运会结束,以及之后一段时间,有人断言在中国,乒乓球的明星效应远不如羽毛球,现在看来,倒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然而伴随着比赛,争论和探讨以及各种段子,甚至CP卖腐蜂拥而出。也难怪,两个年龄相仿,水平相当,先后登上世界乒坛顶峰,性格球风与人生经历却完全不同的人,难免引人注目,也难免吸引大批懂球或是不懂球的人成为粉丝,争论是注定要有的,甚至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
有时却也下意识会想,那些慕名而来的“迷弟”“迷妹”们,究竟有多少人是真正熟悉并热爱偶像们的事业呢?
其实无所谓,但愿大家都像那句话所说的一样:“惊艳于颜值,折服于实力,忠实于精神”……也算是不辜负运动员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拼搏了。
在这里,来回顾一下我印象当中的两人吧。
然而伴随着比赛,争论和探讨以及各种段子,甚至CP卖腐蜂拥而出。也难怪,两个年龄相仿,水平相当,先后登上世界乒坛顶峰,性格球风与人生经历却完全不同的人,难免引人注目,也难免吸引大批懂球或是不懂球的人成为粉丝,争论是注定要有的,甚至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
有时却也下意识会想,那些慕名而来的“迷弟”“迷妹”们,究竟有多少人是真正熟悉并热爱偶像们的事业呢?
其实无所谓,但愿大家都像那句话所说的一样:“惊艳于颜值,折服于实力,忠实于精神”……也算是不辜负运动员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拼搏了。
在这里,来回顾一下我印象当中的两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