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篇
二王一马整整统治了一个时代,然而最终令人扼腕的是,三人之间相互掣肘,竟然谁也没能拿到大满贯的称号。相比而言,刘孔和科龙两对双子星真的很幸运。刘孔时代,与外国高手抗争颇多,而科龙时代,却主要以队友之间的竞争为主,难免会惹出很多争论。在此简单叙述一下对两人交手情况的认识。本人实战水平极差,很多东西理解也许不够到位,也有很多东西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
继科的身体和力量一向是毫无争议的,他在国家队最初作为陪练,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用以模仿欧洲力量型打法。而马龙的特点,台内控制细腻,上手抢攻能力强,对拉稳定,预判能力出众,最重要的——速度快,多板衔接好。
早期两人的交手,马龙的确占了上风,他的风格显然有克制继科的地方。马龙在09到11年左右成绩就已经比较突出了,那时他的风格非常鲜明,就是一个字“快”。我觉得最典型的比赛,是11年德国公开赛对阵陈玘(其中有一局打到23比21),那流星闪电一般的出手令人印象非常深刻,有一球正手连续拉,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动作在极短时间之内连打两遍——普通球员的近台球一板发力之后,一旦被防回来第二板即使跟上也未必能充分发力,打出第一板的质量,然而马龙那时虽然单板绝对质量不算最高,却可以做到连续多板质量极高,这就相当于可以摁着对手打,很占便宜。
二王一马整整统治了一个时代,然而最终令人扼腕的是,三人之间相互掣肘,竟然谁也没能拿到大满贯的称号。相比而言,刘孔和科龙两对双子星真的很幸运。刘孔时代,与外国高手抗争颇多,而科龙时代,却主要以队友之间的竞争为主,难免会惹出很多争论。在此简单叙述一下对两人交手情况的认识。本人实战水平极差,很多东西理解也许不够到位,也有很多东西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
继科的身体和力量一向是毫无争议的,他在国家队最初作为陪练,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用以模仿欧洲力量型打法。而马龙的特点,台内控制细腻,上手抢攻能力强,对拉稳定,预判能力出众,最重要的——速度快,多板衔接好。
早期两人的交手,马龙的确占了上风,他的风格显然有克制继科的地方。马龙在09到11年左右成绩就已经比较突出了,那时他的风格非常鲜明,就是一个字“快”。我觉得最典型的比赛,是11年德国公开赛对阵陈玘(其中有一局打到23比21),那流星闪电一般的出手令人印象非常深刻,有一球正手连续拉,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动作在极短时间之内连打两遍——普通球员的近台球一板发力之后,一旦被防回来第二板即使跟上也未必能充分发力,打出第一板的质量,然而马龙那时虽然单板绝对质量不算最高,却可以做到连续多板质量极高,这就相当于可以摁着对手打,很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