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语吧 关注:452贴子:11,432
  • 11回复贴,共1

“过渡性”——常被提起的一个字眼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某妹同学在大作博士论文里如此描述我兴化这古老而悠久的语言,今天疏理各家观点,看到这个我不禁又火冒三丈。
盖兴化地狭而“人口”看起来并不那么多,于是大家“一致”认为我兴是“xx语”与“xx语”的“过渡性”方言。
此论调一出,学界各个都奉为“圭臬”。本帖专门收集某些专家论调,并号召本吧吧友共同来结构此种思想逻辑上的“谬误”。


IP属地:福建1楼2016-06-11 15:13回复

    这个同志理论水平很高,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IP属地:福建4楼2016-06-11 15:26
    回复

      这位先生言之凿凿说早期兴化话应该属于“闽南方言”,然而举的例子却十分“宽泛”:“语音上所保留的文白读音系统可以得到验证”。好比堂兄弟两个长得像,那一定是因为其中一个“年长”的又有“财”的“堂兄弟”生了另外一个一样。


      IP属地:福建5楼2016-06-11 15:34
      收起回复
        这位先生可是鼎鼎有名。然而有名并不代表着知识水平高。与上层一样,就不多说了。


        IP属地:福建6楼2016-06-11 15:41
        收起回复
          来,再看其明白无误提出所谓“过渡性质”的词句。
          第一张图与上几层话差不多,不赘评。第二张图中他还不忘批评别人,坚持“莆仙方言是闽南方言和闽东方言的‘儿子’”的观点。


          IP属地:福建12楼2016-06-13 01:54
          收起回复
            本來想引用本地研究者對於“過渡性”問題的論述,然而看到下面這個人的論證,哥不禁又火冒三丈:這種論證方法堪稱“神論”——竟然出自某臺清的博士論文里!瞎掰也有底線吧!


            我也來個比喻,有三種動物,猩猩、狒狒和人(人也當成動物吧)。猩猩比狒狒聰明,但猩猩和狒狒渾身都是毛。那麼,我們可以認為,猩猩的腦袋是“借用”了人的腦袋了嗎?有沒有存在一個“猩猩”借貸者跑到“人群”里“選擇它所需要的東西,再回去改裝給大家用呢?顯然這是一個非常滑稽的假設。那我們應該怎麼解釋猩猩的智力更接近人這種現象呢?比較合理的解釋是:他們來自同一個祖先,在分離之後,他們碰巧在智力方面表現的比其他靈長類高。也就是說,這是他們“共同演化”出來的特征,而不是什麼借貸論能解釋的。
            這種論調的邏輯錯誤在於,沒有充分考察各種可能性,而是一味地以“某種理論或觀點為前提”再配上各種“花哨”的理論(如“優選論”);在花哨的理論解釋不了的情況下,就展開自己的“腦洞”加以“解釋”。呵了個呵。


            IP属地:福建16楼2016-06-15 02:47
            收起回复
              好,现在要谈来到“本土”研究者的言论了。第一个大牛,首当其冲就是不停“灌水”支援“过渡论”的某优秀博士生。


              IP属地:福建17楼2016-06-16 01:19
              收起回复
                下面这个是个不出名的人(我只有他一篇关于兴化话的文章)。比上层的大博士“头脑清楚点”


                IP属地:福建18楼2016-06-16 01:29
                回复
                  “过渡性”认识导致的一个后果:很多研究者并不拿兴化话当回事。举一个例子(出自台大博士)。
                  竟然有人是这么批评他人的做法:仙游话作为闽东话与闽南话的过渡方言,似乎也不宜作为主要研究根据。呵了个呵。


                  IP属地:福建21楼2016-06-21 00:32
                  回复
                    贴出一个没有发表以上类似“脑洞”言论的观点。作者是hjy先生。


                    IP属地:福建22楼2016-06-23 00:29
                    收起回复
                      下两层总结上几层两个“名头大”的博士论文中的观点,再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来分析反驳。


                      IP属地:福建23楼2016-06-23 01:16
                      回复
                        丁邦新的观点。


                        IP属地:福建26楼2016-07-17 17: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