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吧 关注:11,229贴子:396,107

回复:悼韩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坟墓,的确如此。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他在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相比,后世子孙就可以享祭不绝。可是,他没能致力于这样做,而天下已经安定,反而图谋叛乱,诛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么。


IP属地:广东106楼2017-11-16 21:24
回复
    韩信的出身贫寒,在投军之前生活很惨淡,连肚子都填不饱,更不用说什么尊严。此时的韩信,活着就是最大的尊严。人在穷困的时候,还是要辱身下志的。俗话说的好,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这是常态,普遍行为。韩信曾经在有地位的人家做过食客,也曾在好心的贫苦人家蹭过饭,还经常受到地痞无赖的欺侮(胯下之辱)。这些掉架子的事,韩信似乎不以为然,天才的心态不可以常人揣度。


    IP属地:广东107楼2017-11-16 21:43
    回复
      国士无双:  秦朝末年,韩信因得不到项羽的重用,而改投奔刘邦,
      开始也没有得到重用,因滕公推荐给萧何,萧何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荐给刘邦。
      刘邦敷衍应付,韩信不辞而别,萧何月下追韩信,对刘邦说他是国士无双,刘邦拜他为大将。


      IP属地:广东109楼2017-12-01 17:00
      回复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拔帜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拔帜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


        IP属地:广东110楼2017-12-01 17:22
        回复


          IP属地:广东111楼2017-12-01 17:26
          回复
            好厉害!!我来凑个人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2楼2017-12-11 00:42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6楼2018-01-29 18:24
              回复
                相比于项羽,韩信才是真的了不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7楼2018-01-29 18:26
                回复
                  淮阴侯诗
                  谈笑纵横事,举手国士风
                  今朝饮酒醉,何处得滕公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8楼2018-01-29 19:56
                  回复
                    Dddddddd
                    Dddddddd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0楼2018-02-01 02:51
                    回复
                      艾侯人物似芝兰,不数淮阴裤下韩。
                      笔底波澜惊浩渺,胸中书传想萦蟠。
                      厉施固自无妍丑,楚越何曾异胆肝。
                      一笑相从亦何事,共看明月上云端。
                      注:这一首七律 是宋朝诗人---周紫芝所作。


                      IP属地:广东122楼2021-05-15 23:53
                      回复
                        韩侯岭淮阴侯祠 清末 民国 缪荃孙
                        功成不作赤松游
                        便合将身齿属镂。
                        国士一言扶汉鼎,
                        孤儿九死窜蛮陬。
                        芝吟黄绮悲真主,
                        瓜熟青门感故侯。
                        末路英雄同一哭,
                        萧萧泜水自东流。
                        这首诗的作者缪荃孙 字炎之,又字筱珊,晚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申港镇缪家村人。中国近代藏书家、校勘家、教育家、目录学家、史学家、方志学家、金石家。我国文化教育科技界尊称他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鼻祖。


                        IP属地:广东123楼2021-05-16 09:56
                        回复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诗仙李白是怎么用他的神笔来描写兵仙韩信的。
                          斗酒十千恣欢虐的诗仙在《赠新平少年》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还有在另一首叫做《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诗中写道: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在猛虎行这首诗中写道:张良未遇韩信贫 刘项存亡在两臣 当然还有很多首写了韩信的,仅从这三首就能看出诗仙对兵仙的敬佩之情。


                          IP属地:广东124楼2021-05-17 20:37
                          回复

                            文官下轿 武官下马


                            IP属地:广东125楼2021-05-19 22:25
                            回复
                              过漂母墓 元末明初·唐肃
                              昨日下,淮河船,河流滚滚不见天。逆风一日行十里,黄牛黑驴牵不前。今日过,韩信城,城边芜荒田不耕。人传韩信此发迹,至今城留韩信名。当时乞食向漂母,母哀王孙心独苦。一朝富贵报千金,不记淮阴少年侮。我来不吊韩将军,悲歌独吊漂母坟。英雄贫贱少知己,不在男儿在女子。


                              IP属地:广东126楼2021-05-20 07: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