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吧 关注:60,980贴子:1,283,871

品读曹操诗词、文章,感受他的心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虽不能穿越到曹操身边,却可以在他写的诗词、文章中与他同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2-23 13:08回复
    《步出夏门行》 又名《陇西行》
    夏门,是洛阳的一个城门。 是乐府旧题的组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 ,北征乌桓胜利时。全诗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 (河朔,地区名,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章。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2-23 14:30
    回复
      《艳》是组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首
      主要介绍,写这一组诗的原因。
      步出夏门行·艳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
      临观异同,心意怀豫,不知当复何从?
      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2-23 14:52
      收起回复
        伴随着滚滚黑云,大雨瓢泼而下,江水上涨,漫过了九江的堤岸。
        临行时观察形势,部下对北伐和南征两种不同意见,便犹豫起来,不知如何是好…
        行军至碣石山,心中忧郁难解。于是,登山观海以慰愁情。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2-23 14:53
        收起回复
          九江:水名,在洛阳夏门附近。
          皋:岸,水边高地。
          临观:临行时观察形势。
          异同:指部下对北征乌桓还是南征刘表意见不一,事见《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游豫:同犹豫,拿不定主意。
            碣石:山名,一说为《汉书.地理志》所载右北平郡骊成县(今河北乐亭西南)西南的大碣石山,一说在河北省昌黎西北。
          东海:指渤海。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2-23 14:53
          收起回复
            以恶劣的环境烘托渲染内心的不畅。希望能借登山望海一解愁怀的愿望。这首诗将写景、叙事、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风格古朴,韵味悠长。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2-23 14:54
            回复
              当局者迷,该何去何从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2-23 14:56
              收起回复
                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 大军行至碣石山,登山散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2-24 09:33
                收起回复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作于建安十二年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2-24 09:36
                  收起回复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石:山名。碣石山, 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据说,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 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何:多么
                    澹(dàn)澹:水波动荡貌。
                    竦峙(sǒngzhì):高高直立。竦,通"耸"。
                    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星汉:银河,常用作星辰的总称。
                    "幸甚"二句:乐府本是用来配乐歌唱的,这两句是配乐时附加的,不属正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2-24 09:56
                    收起回复
                      曹操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这时,曹操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草木生长的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2-24 10:09
                      回复
                        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 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 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他觉得自己的雄图伟业犹如这树木百卉一样,生机勃发。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的运行好象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象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真是太壮观、太奇伟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2-24 10:11
                        回复
                          《观沧海》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篇保存最完整全篇描写自然景色,山水风光的诗篇。
                          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2-24 10:17
                          回复
                            《浪淘沙·北戴河》 这首诗让我最有感觉的一句,“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和曹操有着一样的心境,站在同样的地方,眺望大海,秋风萧瑟,穿越了时空,换了,人间。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2-24 10:59
                            回复
                              这首诗写于初冬十月,时间比前首稍晚。
                              走过了秋冬~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2-24 16: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