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鄂军与资州同志军配合以杀端方为中心的革命行动,史称“资州起义”。应当指出鄂军起义并非孤立现象,一则是四川的同盟会员与之联系支持;二则是资州本地的同志军将端方围困在此走不动了,走不脱了。不仅是鄂军反对他,也是四川革命党人和资州同志军所造成的这样一个好形势所致。诛杀端方所起的作用真是妙绝了。他从湖北带走了两千新军使武昌清军的防御大为减弱,极有利于武昌起义成功。而带兵人川本是为成都解围的。但一到资州被围困,到不了成都,又何谈解围呢?既杀端方之后,成都的反动势力感到无望了,只好把政权交出。四川成立了军政府,宣布四川独立。起义鄂军应重庆军政府之邀去至重庆,知府在革命党人压力下,非投降不可。因而在朝天门把自个辫子剪了,交出官印,重庆也宣告独立。近代史学家魄流涛比喻说,清朝在四川的势力象一根扁担,一头在成都、一头在重庆,而资州在中间起义,一刀砍断,两头完蛋,促进了四川的独立。在资州杀端起义,其意义是很大的。这不是地方性事件,而是全国性的事件,在辛亥革命中是事关全国的大事,是资州人民在历史上的一个大贡献,在近代革命史上具有突出的历史地位。
〔转引自〈资中回忆录〉〕
〔转引自〈资中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