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全川的保路运动的保路同志会,由搞和平请愿的文斗要转变为武装起义的保路同志军?为何要选在现在看来偏僻而不起眼的小小罗泉井来召开秘密会议呢?
其实在清末罗泉井不仅盐业兴旺商贾云集,而且是资州的一个派出机构所在地——罗泉分州。那时不仅无铁路,也无公路,官民们均是走石板路。罗泉因运盐而有四通八达的大路,在当时算交通方便的繁华大镇。
首先须回顾清末的洋务运动之一——川汉铁路。
川汉铁路股票竟会成为爆发辛亥革命的导火索(2007,9月,老李的博客)
据中国历史大辞典记载;“川汉铁路公司”是1904年,由四川总督锡良倡议创办.
初为官办.不招洋股,不借外债.自办川汉铁路.章程暂定资本为5000万两.因筹款困难,改为官督商办.由冯煦为督办.改组为商办川省川汉铁路有限公司.。川境、鄂境开始分别发行大小两种股票。大股每股五十两白银,小股五两。
各省各属城镇成立股东分会.筹资方式主要有抽租之股、加征捐厘、摊派认购等,名为商办,实则由官府强制推行。
无论是绅士,商人,佃农还是自耕农都要买股票.并鼓励多买,可送一股红股.川汉铁路共集资1670余万两.,仅为预算的十分之一。
川汉铁路股票(大股正靣):

大股背面:

(这是铜梁县刘XX持有的一张大股票)
这笔渗透着川民血汗的款项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跟洋务派的官办企业一样,川汉铁路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混乱,任人唯亲,贪污腐化,效率极低,直接用到修路上的资金并不多,钱也没了.
直到1909年川汉铁路才象征性地在宜昌动了工,两年间才修了15华里,铁轨没有铺出多远就戛然中断。宣统三年(1911年)清廷诏收川汉铁路,粤汉铁路为国有.为向外国银行借款修路,与美英德法四国银行签订了1000万英镑的借款合同。将筑路权出卖给了外国洋人.取消商办.对于因经营不善所造成的亏损,清廷不承担.。 因而,并不换回全部股款.对有的股票打6折回收,对所送红一股不回收.这种做法激起了股民的不满.,两湖、广东、四川均掀起了保路运动,尤以四川波谰壮阔。
6月17日,川汉铁路总公司发起动员大会,成立“保路同志会”,要求拒债废约保路,会上哭声震天,,人人情绪高昂,.绅商和全省民众掀起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四川护督王人文饬巡警弹压,巡兵听者也相顾挥泪。王人文上书请求朝廷收回成命。
清廷没有理会他的请求,而是派来人称“赵屠夫”的赵尔丰接替王尔文的职务。赵尔丰到任后,深感形势激荡,也两次要求清廷收回诏命。
——————————————————————
在这以和平请愿无果的情势下,才有了以龙鸣剑等二十余位同盟会骨干及川境各区域哥老会头领假借到罗泉井开盐商“攒堂大会”,实则秘密策划商定保路运动由请愿转为武装起义的各项实施细则。
〔未完,下楼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