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吧 关注:11,975贴子:35,594

回复:【老照片】将军家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建青少将一家
王建青,曾用名王铭绅,1911年生于山东省新泰市羊流镇官桥村。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八路军,伴随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基层抗日游击队成长起来的老一代军事革命将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1年去世,享年81岁。(王少将二子王洪光中将退役前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IP属地:青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3楼2017-03-04 23:33
回复
    李克农上将一家
    李克农(1899.9.15~1962.2.9),汉族,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参加长征后,任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抗战时,在国民党统治区协助周恩来、叶剑英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外交部副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情报部部长。1953年起,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62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



    IP属地:青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4楼2017-03-07 22:47
    回复
      王诤中将一家
      王诤,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武进区)人。原名吴人鉴,字凤岗,号雨峰,曾用名王铮。1931年2月任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校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无线电通讯事业创建者、新中国电子工业的开拓者和卓越领导人。


      IP属地:青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5楼2017-03-22 18:20
      回复
        钟华农将军一家(受衔前去世的将军)
        钟华农(1913.9―1955.1),原名钟化龙,江西瑞金九堡人,192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瑞金绵江中学,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开创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五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从战士、宣传员、政治指导员、股长干起,一路擢升,历任大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旅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军代政治委员等职。他虽英年早逝,但党和国家仍给予他极高评价:“钟华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军事业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IP属地:青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6楼2017-04-01 04:38
        回复
          潭善和少将(1915--1991)一家
          谭善和,湖南茶陵人,1915年出生于贫农家庭,曾用名毅峰。著名湘籍将领,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工兵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乌鲁木齐军区政治委员。历任独立师二团特派员、红八军二十三师政治部党支部书记、宣传干事、红十七师五十团、四十九团特派员、红六军团保卫局一科科长、红十六师特派员。谭善和同志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全国五届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二届、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IP属地:青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7楼2017-04-01 05:09
          回复
            戴克林少将一家
            戴克林(1913—1990),浙江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原名戴道驹。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他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长、团宣传队长、政治指导员、连长、科长、团长、师长、副军长、华东工程纵队司令员等职。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IP属地:青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9楼2017-04-21 06:18
            回复
              戴克明少将一家
              戴克明(1915—1986)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黄冈县区委书记,黄安县特务大队大队长,中共河南省光山县县委书记。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电台警卫队队长,支队供给处会计科科长,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中共伊川县委书记兼独立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八团政治委员,鄂豫军区演川军分区第四团政治委员,河南军区演川军分区副司令员,洛阳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西军区宁都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第五步兵学校政治委员,信阳步兵学校校长,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人物轶事
              一门双虎将、兄弟两将军
              1939年7月,戴克明作为新四军四支队的代表出席了在皖南泾县云岭石头尖村召开的中共新四军第一次代表大会。报到后,戴克明与新四军三支队一位名叫戴克林的侦察参谋分在了一间房子里居住。他内心感到很奇怪,怎么这位同志的名字与自己只有一字之差?巧!这个世界上的事还真是巧。但接下来的事就更“巧”了。
              戴克明进屋后,戴克林已经住进来了,双方在打过一声招呼后,都相互打量起对方,也许在戴克林的心里同样也感到奇怪。这时,戴克林主动的给戴克明递了一支烟,拉开了话匣子:“伙计,听你的口音我们好象还是湖北老乡啊!”
              “是啊,这么说你也是湖北人了?”戴克明顿时觉得双方的关系又近了一层。
              “是啊,湖北黄安的,1932年随红四方面军去了川陕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了!”戴克林感慨道。
              “哦?那你是黄安哪个地方的人?!”戴克明更加惊奇了。
              “紫云区檀树乡戴家塘村,唉!别提了,全家人当年被国民党基本上杀光了,有一个小堂弟被我带出来参加革命,也不知道还在不在这个世上……”戴克林显然被戴克明的问话激起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你是道驹哥哥吗?”戴克明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道奎兄弟!”戴克林上前一把抱住了弟弟。
              戴克明原名戴道奎,戴克林原名戴道驹,按红安的话说,二个人是共爹(大别山人将爷爷称为爹)的兄弟。大革命失败后,戴家由于参加革命的人多,家里的妇孺老幼被国民党杀了一大半,戴克明与母亲侥幸逃得性命后,四处流浪,1929年才回到故乡,


              IP属地:青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1楼2017-04-21 06:36
              回复
                程启文少将一家
                程启文少将与戴克明少将是表兄弟,程启文
                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二十五军政治部宣传员、巡视员,第七十三师二一七团总支书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政治部总务科科长,江北指挥部独立第四团副团长,第二师四旅十团副团长、团长,淮南军区路东军分区来(安)六(合)支队司令员,第二师四旅十二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松江军区哈东军分区参谋长,哈北军分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七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一五二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玉林军分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副军长,解放军体育学院副院长,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IP属地:青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2楼2017-04-21 06:44
                回复
                  李达上将一家
                  李达(1905—1993)原名李德三,陕西省眉县人。早年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后考入冯玉祥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师参谋长、军参谋处处长、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湘赣苏区反“围剿”,参与创建湘鄂川黔苏区和长征。抗美援朝期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1954年 11月,李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计划部、监察部部长。197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1993年 7月12日,李达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IP属地:青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3楼2017-05-06 13:15
                  回复
                    叶飞上将一家
                    叶飞,福建省南安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 、代书记,福州中心市委书记,中共闽东特委书记,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师长、师政治委员。参加了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 支队六团团长,江南抗日救国军副指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 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一旅旅长兼旅政治委员,第一师副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苏浙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十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福建军区司令员,中共福建省委第 一书记,福建省省长,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省军区司令员 、第一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 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八、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99年4月18日12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IP属地:青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4楼2017-05-06 13:20
                    回复
                      殷国洪少将一家
                      殷国洪(1911—)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十一军第二六二团连政治指导员,第二六八团特派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第三团特派员,冀南军区第九旅政治部保卫科科长,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冀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晋冀鲁豫军区第十纵队政治部保卫部部长,桐柏军区第一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湖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青岛基地干部部部长,海军炮兵学校政治委员,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政治委员。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IP属地:青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6楼2017-05-27 02:19
                      回复
                        张文碧少将一家
                        张文碧(1910~2008.10.4)江西省吉水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军区建黎泰军分区司令部特派员,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苏浙军区第一纵队三旅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三野战军二十军五十九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装甲兵政治委员,军区工程兵政治委员,浙江省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IP属地:青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7楼2017-05-27 15:56
                        回复
                          徐介藩少将一家
                          装甲兵少将徐介藩;原名徐齐邦,字介藩,1901年6月6日(阴历)出生于安徽省固镇县前马场村圩子(今石湖乡徐祠村前马场圩子)。其父徐恩初是清朝的贡生,安徽省参议。自幼读私塾,1917年,入固镇县高等小学学习。他聪明好学,胸怀大志,经常对同学说:“班超投笔从戎,建功立业,令人仰慕,我必步其后尘!”
                          1961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升的218位少将中,徐介藩参加革命的时间最早:20岁就和我军名将许继慎、彭干臣一起成为安徽学运领袖;徐介藩的军校生涯最早: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毕业,比林彪还早一期;学习航空技术最早,是我党历史上首批飞行员之一(后娶林彪前妻张梅为妻)


                          IP属地:青海148楼2017-06-03 17:28
                          收起回复
                            赖传珠上将一家
                            赖传珠(1910.4.3—1965.12.24),江西省赣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在革命生涯中,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党代表,第三十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三十七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军团组织部副部长,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六科科长,中共陕甘宁省委军事部代部长,新四军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东满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政治委员,第十五兵团政治委员。参加古田会议,参加长征,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解放海南岛、解放万山群岛等战役战斗。
                            建国后,历任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


                            IP属地:青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9楼2017-06-04 18:54
                            回复
                              杨永松少将一家
                              杨永松,广东大埔县人,1919年出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12军101团文书、红一军团3师3团收发、2师政治部技术书记。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政治处技术书记、师直政处教育干事、师政治部秘书、师直政处教育股长、特务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秘书长、教导2旅5团政治处主任。1944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抗大总校秘书科科长。解放战争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副秘书长、第四野战军战车师政委。建国后,历任华北军区装甲兵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工程兵副政委、政委。1955年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IP属地:青海150楼2017-06-24 15: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