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玉管吧 关注:6贴子:384

回复:【曲玉管】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画眉】: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15-10-03 18:47
回复
    【金乌】: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唐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5-10-03 18:48
    回复
      【连理枝】: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的树枝,比喻恩爱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15-10-03 18:49
      回复
        【桑榆】: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5-10-03 18:49
        回复
          【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说“行不得也哥哥”,后多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5-10-03 18:50
          回复
            【黍离】: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唐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5-10-03 18:50
            回复
              【琴瑟】(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小雅·常棣(dì)》:“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5-10-03 18:51
              回复
                【螟蛉】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蜾蠃(guǒluǒ)(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蠃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蠃养螟蛉为子,因而把螟蛉作为养子的代称。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15-10-03 18:51
                回复
                  【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官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因此后来称媒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15-10-03 18:52
                  回复
                    【秋水】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15-10-03 18:52
                    回复
                      【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15-10-03 18:53
                      回复
                        童孺:儿童。
                        垂髫[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龆[tiao]:儿童换牙。龆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龄:童年。
                        束发:是指青少年。
                        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孝经圣治》:“故亲生只膝下。”
                        孺子:儿童。《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15-10-03 18:53
                        回复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15-10-03 18:55
                          回复
                            【逐鹿】 《汉书·蒯(kuǎi)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15-10-03 18:56
                            回复
                              【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15-10-03 18: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