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776,545贴子:12,574,705

回复:专业明粉解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后发一个贴,谈谈我对明末那万分无奈的看法。首先我不喜欢明朝,但为很喜欢明朝皇帝,除了朱棣外,我觉得明朝皇帝都很仁慈,太祖对百姓吧,尤其是崇桢,为对他真的是十分敬佩也十分同情,不幸生在那样动乱的年代,却拥有那样远大的抱负,只可惜最后那番志气凌云搬的理想换来的确实万念俱灰的无奈,上吊景山,以死殉国,我无法想象在国破的那一瞬间,他那内心的悲痛。每当看到这里,我都想掉眼泪。以前,在明军与清军的战斗中我都希望明军能胜,可后来当我知道清朝对中国做出许多不可磨灭的贡献后,我又改变了看法,虽然明末时期清军没对中国做什么贡献,还杀了很多人,但当时败了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那些贡献,更没我的大爱康熙黄帝什么事。还有李自成,毕竟是那个年代的底层人物,没有饭吃,没有地种,万般无奈只得起义,后来喊出平均土地的愿望,喊出了古代多少劳苦大众的心声啊。所以大顺,大明,大清,我希望谁都不要败,能够和好相处。只可惜,历史就是这么残酷


来自手机贴吧167楼2015-08-24 21:30
收起回复
    我想你并不知道热蔗兰海战,屯门海战,还有利玛窦。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8楼2015-08-26 16:09
    回复
      围观,我都懒得与鞑子斯逼了
      身不在高,百六就行,胸不在大,有型则灵,斯是萝莉,为吾是侵。洋装猫耳朵,小嘴大眼睛。短发很俏丽,长发也飘逸。可以给糖果,玩亲亲。无八卦之乱耳,无血拼之劳行。学校游泳室,公园小凉亭。古人云:能萌就行。西泠松柏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9楼2015-10-10 21:52
      回复
        这id别侮辱了我魏太祖


        170楼2015-10-10 22:07
        回复
          @忠君报国曹孟德
          清朝前期的反封建起义比较重要的有: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的吴球起义,170I年(康熙四十年)的刘却起义,1721年(康熙六十年)的朱一贵起义,1732年(雍正十年)的吴福生起义,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的黄教起义,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的林爽文起义,1795年(乾隆六十年)的陈周全起义,1796年(嘉庆初年)的黄斗奶起义,1805年(嘉庆十年)的林瓶起义,1823年(道光三年)的林永春起义等,其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有朱一贵起义、林爽文起义。
          不包括反清復明白蓮教天理教少數民族起義我個人統計是從康熙二十七到乾隆末期有45次有組織有目的的農民起義(不是單純的打家劫舍的土匪)


          IP属地:印度来自iPhone客户端175楼2015-10-10 23:40
          收起回复
            @忠君报国曹孟德
            吕思勉《中国通史》对满清“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地”的评述:
            吕思勉《中国通史.第八章.赋税》第135—136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8
            “一条鞭之法,起源于江西,后渐遍行于全国,其事在明神宗之世。从晚唐役法大坏至此,约历八百年左右。亦可谓之长久了。这是人类不能以理智支配事实,而听其自然迁流之弊。职是故,从前每州县的丁额,略有定数,不会增加。因为增丁就是增赋,当时推行,已觉困难;后来征收,更觉麻烦;做州县官的人,何苦无事讨事做?清圣祖明知其然,所以落得慷慨,下诏说,康熙五十年以后新生的人丁,
            永不加赋。到雍正时,就
            将丁银摊入地粮了。这是事势的自然,不论什么人,生在这时候,都会做的,
            并算不得什么仁政。
            从前的人,却一味歌功颂德。不但在清朝时候如此,民国时代,有些以遗老自居的人,也还是这样,这不是没有历史知识,就是别有用心了。清朝因有圣祖之诏,所以始终避免加赋之名。但后来
            田赋的附加很多,实在亦与加赋无异。”


            IP属地:印度来自iPhone客户端177楼2015-10-10 23:41
            回复
              《1600_184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估算》,作者:刘逖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从1600年—1840年的240年,中国实际GDP仅仅增长55%,年均增长率为0.18%,而人均GDP则是负增长,下降了25%,年均增长率为负数,-0.12%。人均GDP负增长也就是民众越来越穷、再加上满清的沉重赋税压榨、残酷的种族压迫、种族歧视,满清时期民众生活痛苦。
              ————“实际GDP”是用“当期购买力平价法”调整过的GDP,能较好地体现经济发展的真实状况,因为存在通货膨胀等因素,比如现在1000元,看起来数字挺大,实际上可能还不如以前100元钱买的东西多,1600年1两白银约相当于1840年3两白银,文中说“按当期购买力平价调整后,1600年一两白银约相当于1990年的85.7美元,1840年相当于29.6美元”,换算下来1600年1两白银约相当于1840年3两白银,所以要用“当期购买力平价法”来调整数字,才能进行客观的比较。
              而满遗们和一些所谓专家最喜欢拿一些数字吹嘘满清多么多么有钱,但是数字里边的那些水分,他们是不会说的(以及钱是通过多么残酷的压榨得来的)。
              文中“1600年,中国人均GDP大约为银4.5两,到1840年下降到了约3.4两”,是指经过当期购买力平价法调整过数字,是挤掉了水分的数字,是实际GDP,如果按照带水分的数字,也就是“名义GDP”,1600年人均4.5两(因为选择1600年人均GDP为比较的基点,所以1600年数字不变),1840年人均10.8两,调整之后,10.8就变成3.4,可见如果不调整,水分有多大,也掩盖了人均GDP实际上下滑的真相。@忠君报国曹孟德


              IP属地:印度来自iPhone客户端182楼2015-10-10 23:48
              回复
                不看鸦片战争以后,就看离明朝最近的尼布楚条约,清狗是怎样以正规军精锐部队在兵力几十倍于俄罗斯杂牌探险队数量情况下,花了那么久打出个平手,然后签订割让土地协议的。这个和最近的明朝对日本 葡萄牙 荷兰等当时的强国战斗的结果。对比一下吧。
                被不被艹,不看武器,看对付的态度。


                IP属地:上海185楼2015-10-10 23:53
                回复
                  @忠君报国曹孟德


                  IP属地:印度来自iPhone客户端186楼2015-10-10 23:58
                  收起回复
                    @忠君报国曹孟德


                    IP属地:印度来自iPhone客户端187楼2015-10-10 23:59
                    收起回复
                      @忠君报国曹孟德


                      IP属地:印度来自iPhone客户端188楼2015-10-11 00:00
                      收起回复
                        @忠君报国曹孟德


                        IP属地:印度来自iPhone客户端189楼2015-10-11 00:03
                        回复
                          无知小儿,头顶建奴皮,当去通古斯啃雪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5楼2015-10-17 20:47
                          回复
                            借楼牵狗,阎崇年率领满清十二酋长梅毒花柳晚期轮草你狗妈狗娘全体雌性全洞开发。 @上帝之杖EN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196楼2015-10-17 20:59
                            回复
                              借楼牵狗,阎崇年率领满清十二酋长梅毒花柳晚期轮草你狗妈狗娘全体雌性全洞开发。 @上帝之杖EN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197楼2015-10-17 2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