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吧 关注:153,376贴子:1,664,044

回复:商君书的真实面目:一本军国主义书(用干货说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得了吧,民不知法,不知法律可畏!商鞅变法加速了历史的车轮。后世汉朝的法律在萧何以秦律为基础上修订废除了酷刑是谓汉律。影响力到至今,可谓千秋功业。到你嘴里成军国主义了,别侮辱了先贤。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17-10-29 10:24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7-11-03 11:32
    回复
      商鞅变法是那个时代非常适时的,那个时候儒家就是笑话


      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7-11-03 11:36
      收起回复
        商君书几乎百分之九十是假的,你可以查一下,这在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也集体研究过。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7-11-23 23:29
        回复
          秦就像一个东施,几百年酱油,自卑而心焦,按捺不济。商鞅戏法只是扮以红灯区迎客而谋富,虚荣而搔首弄姿。落下暗病,终自毁而万劫不复。
          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商鞅戏法似乎效果很显著,但看透了却只是短暂的表面强盛现象,而其实是遗祸无穷的。
          殃法的实质就是要让百姓始终贫困,以维持在国家序列里。商鞅不过是一个冷血的“国家主义”打手,是一个中国历史长河中从未消失过的恐怖幽灵。无论国家有钱还是没钱,都必须时刻处于战争状态,如此才能强盛,才会不被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和平所侵害。铲除仁义和平善良孝悌,按军功受爵,国家才会强盛。 让人民只敢做政府让他们做的事,国家才会大治。百姓只许务农,从事其他职业者,以及懒惰而致贫困者,全家没收为奴。强制百姓互相告密,有不告者腰斩。老百姓所受的盘剥比重非常之大,始终在生存线上下挣扎就会有求富的动力;百姓富有之后国家就会就不能强盛。所以,国家必须想办法在百姓富裕后“合理”拿走他们的财富,让他们再度陷入贫穷。如此,才会重新激发百姓的求富动力,他们为生存疲于奔命。
          这是赤裸裸的自阉割的灌输劫掠概念,无论是嬴秦,还是羯胡,还是匈奴,还是蒙元等等,即使一时猖獗,那也只是被灭绝前的回光返照,终将消亡,且永远被钉死在历史文明发展史的耻辱柱上。
          商鞅思想自秦时到文*革几次冒泡,都被历史所淘汰,现在也只有在北朝鲜尚苟延残喘。 愚民盘剥,劫掠分赃,依法剥回,这老鼠会式的轮回,就是商鞅之所谓的强国大计。


          IP属地:上海59楼2017-12-10 06:28
          收起回复
            秦殃之法,其本质根源是脏的,表皮即使修饰搓得再光溜,那也只是骗骗无知的鸡血史盲。
            秦律之下,秦人的产不重要,秦人的智不重要,秦人的命不重要,秦吹儿的脸更不重要了。于是,老秦人的朴实血性不见了,在圈养皮鞭加肉骨头的原始驯兽式的调教下,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族群出现了。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耳。此天下之所同知也,非所施厚积德也。秦用卫鞅计制爵二十等,以战获首级者计而受爵。是以秦人每战胜,老弱妇人皆死,计功赏至万数。天下是谓之上首功之国,皆以恶之也。
            秦制很成功,因为这很适合秦人(像日本人)这是褒义。秦强,是强于本无;本无则各国人才皆可来填空;秦原多国填充,可速大但一大就撑死。秦本土少才,因为秦没有好的文化基础没有好的系统教育,外才填充而更强。
            也是因为缺少本位文明,一对昏庸的君臣,就遭绝灭,福兮祸兮。
            秦王,鞑后爹倡己母,冠绿帽绝宗亲。后爹干妈认了,兄弟姐妹杀了,这处事方式太现实。
            秦士,有赏则亡命奋勇,无饷则乞降叛国;秦民,只要有命活,管你王侯将相是哪国的。
            独有利,祖嗣社稷都算个糗,这是秦独特前卫的唯利文化,难怪秦的先进多是舶来骗来抢来的。
            六国多有臣民敢造反,秦独有太监乱国,莫非秦人只有阉割后才有种?
            无耻则无敌,诠释了秦所谓的强大。


            IP属地:上海60楼2017-12-10 06:31
            回复
              除去政治宣传所添加的所谓历史节点象征意义,而秦所谓统一只是六国各阶层精英假借秦壳,以自噬的方式完成一次并不成功的统一彩排。秦,只是地理名词。
              真正统一中国概念的是汉武帝借以儒家思想来完成的。而泛滥的秦粉群体却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口号标榜自己是秦粉,只知道口水假称自己不是秦粉。
              秦人有啥自发的护国复国行为吗?没有。
              秦人有啥冒死起义不服命吗?没有。
              秦人听命集体投降的,很多。
              过了千多年,好不容易那旮旯出了个带把的,细看还是党项人。
              所以说秦人多奴性,会自己权衡个人短暂得失的,统治者要死就是死,统治者要降就是降。换谁来统治都行,管他是楚国人还是卫国人。族群没有本土文明,就没有凝聚力,终难传承,没有自己文明的土地,其意义多是地理名词。
              秦国重利轻义不择手段不知羞耻,以致国家形象都猥琐相。失信,反间,欺诈,残虐,屠老幼病残孕,废华夏二王三恪之统续。。。。天下人皆知秦已不可信,这就直接导致了新安坑,导致咸阳焚,导致了秦的绝灭。
              如此一个人为的怪胎,迅速被历史给无情的淘汰消亡了。


              IP属地:上海61楼2017-12-10 06:33
              回复
                楚以止戈为武,没有像秦那样穷征民力的习惯。然申息兵损无颜见两县父老,子西自杀以殉社稷谢国人;八千子弟不返无颜过江东 ,项羽自裁以殉社稷谢国人。
                再看看秦,长平几十万秦灰还没散,再征几十万陨邯郸;南岭五十万秦军伏尸,再发几十万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城父二十万秦军哀嚎,吕政李信都不介意没多大的事不就是死些人么;新安二十万秦卒被坑,章邯等像没事人似的回来了;萧何悉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旨军赴死,留秦父老们还感恩着要死。秦人生命贱不贱?
                秦人重短利而轻节操。巨鹿战后王离军刚破,而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秦人性格贱不贱?
                秦重利而轻生,那么结果如何呢。前221年关中少男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于咸阳皆复不事十岁。前212年关中少男丁,因迁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前198年关中少男丁,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以利田宅。前195年关中少男丁,置长陵县迁入万户。等等等等。关中少男丁,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十余万口实关中,令丰人徙关中皆复终身。
                秦变法图强,所愚民奴化的结果却是绝嗣绝社稷,这难道是秦想要民族战略么。。。。


                IP属地:上海62楼2017-12-10 06:35
                回复
                  即使没有人头授爵,赵人依然有毁家纾难拱守邯郸;
                  即使没有人头授爵,韩人仍然有新郑反秦昂然赴死;
                  即使没有人头授爵,楚人仍然有自发起义光复宗稷。
                  秦有人头授爵,却反倒是将降相降君主降几十万卒降举国全民笑颜降,还被断子绝孙的,真是奇怪反常的现象。
                  弱民易治,奴化秦人。穷征炮灰,内噬华夏。
                  全盘舶来,国体已伪。关中空壳,祀绝稷绝。
                  商鞅之法,秦殃之始。楚不绝秦,天也绝秦。
                  所以不战常言,秦人命贱,秦吹更贱。秦人命贱是源自于秦法之圈养刑重之奴性,秦吹自贱是源自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故意错认祖宗。


                  IP属地:上海63楼2017-12-10 06:39
                  收起回复
                    @不战屈人99
                    说什么商鞅变法是戏法。依据何在?
                    楚国才是短暂辉煌,最后连同整个贵族时代的灭绝而同去。
                    商君之法的是一种政治学说,我们称之为“法胜民思想”,就是让法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以便彻底滴贯彻“主权者”的意志。
                    让人民始终处于相对贫困的地步,不让他们“小富即安”丧失发家致富的动力。
                    就像现在“万元户”不稀奇了,人们需要住房、汽车、私立学校、出国旅游一样。
                    国家合法滴“拿走”人民的财富,这是一种统治的艺术,而不是“戏法”,人性总是有“懒惰”的弱点,所以需要商君那种“严酷”的政治家来推动他们,
                    为什么国家有钱还是无钱,都需要处于战争状态,才能强盛?
                    这也不难理解,这是商君的“抟力”“杀力”理论。
                    就像现在的美国一样,为了自己的超级大国的地位与利益,必须有大量的军费开支,用来发展各种新式武器,但老旧的武器怎么办呢?又不能埋了,所以需要每十年发动一次中小型战争,同时也实现自己的某个利益。
                    国家通过动员集中力量“抟力”,发动战争取得土地或其他利益“杀力”。多个轮回,逐步上升,臻于强大。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17-12-27 20:36
                    回复
                      @不战屈人99
                      商君反对“礼乐诗书孝悌贞廉”之类的旧思想旧道德,是因为他要提倡服务他“耕战”“农战”思想的新道德。让人民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高度吻合,政策是人民利益的“卷扬器”,通过一系列的排列组合,做到“民欲万则利出一”,只有了解国家的政策做符合国家发展利益的事,人民才有可能发家致富,产业才能做强做大。
                      如我们上海人就喜欢读报看新闻联播,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提倡电信房产互联网,就有许多年轻人去读这些专业,连下网工人也要当“房嫂”(房屋中介),这些人就是通过洞察国家政策做到了“民欲万则利出一”。这才是真正的的商君所说的“利出一孔”。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17-12-27 20:50
                      回复
                        @不战屈人99
                        商君书里提到了国家的存在需要官吏,也就是公务员,如云阳秦简的小官“喜”(从秦简的记载看他当过兵上过战场),同时文信侯长信侯有大量的门客,所以说,只准人民当农民是不可能的。
                        还有大量的工匠存在。
                        从事末业以致全家贫困破产,成为债务奴隶是很自然的,连钱都没有了,只能执行人身喽。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17-12-27 20:56
                        收起回复
                          商君之法是国家初创时期之法,与罗马法是双峰并持,交相辉映。
                          一个是民法之巅,一个是刑法之辉。
                          有人说,秦法残忍,上首功,但同时期的银雀山出土的齐简同样说明,齐国也是斩首为功。只是六国还存在着其他知识分子上升的空间与通道。
                          秦国家庭的各种利益分明有如现在的民法时代的夫妻财产分别制度,西汉的人说,父问子借劳动工具子同意借,子有“德色”。就说秦人不讲亲情道德了。
                          这算什么话?这不是头条新闻里的“道德绑架”吗?非要儿子儿媳的钱算是公婆大家庭的才算符合道德才算孝顺。所以,我说“不战屈人99”有要求儿媳的工资上交公婆的农村妇女一样的思维方式。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17-12-27 21:12
                          回复
                            历史只选择最狠的。秦国人很富。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别的国家谁敢割太傅的鼻子?


                            IP属地:陕西69楼2018-10-02 16: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