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和快门是照相机中控制曝光的关键装置,也是学习摄影首先要弄清楚的两个十分重要的
概念。
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装置, 因为影像由穿过镜头的光影投射到软片上,为了能使
到达软片的光量得到控制, 便由开启光圈大小来进行调节。光圈中心开口的大小代表光圈的
数值,通常用F+数值来表示。数值愈小,孔径的开口愈大,进光量愈多,反之进光量愈少。
通常在拍摄时所说的“开大光圈”, 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小, 把光孔开大的意思, 如从F5.
6调大一级到F4、或二级到F2.8等。同样,“关小光圈” , 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大, 把光
孔关小的意思, 如从F5.6关小一级到F8、或二级到F11等。这种习惯上的说法是和镜头上
所标示的光圈数值正好相反的, 注意不要弄错。
快门是照相机中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 常用的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一般都采用焦平面
快门。焦平面快门一般拥有前幕和后幕两张帘幕,它们是靠一个上紧的弹簧装置来驱动水平
或垂直地通过胶片平面,以往水平走向的焦平面快门较多,现在几乎都被垂直走向的快门所
取代。当按下快门钮时,前幕开始自上往下走动,然后依照快门速度留下一定的空隙,后幕
紧跟着追赶下来,光线就从前幕和后幕之间所预留的空隙投射到胶片上,使胶片感光。空隙
越宽,通过的光量会越多,空隙越窄,通过的光量便会越少。快门速度越快,空隙便会变窄,
速度越慢,空隙便会变宽,焦平面快门就是这样以时间长短来调节光量的。在快门速度的标
示序列中可以看到,如1/4、1/8、1/15、1/30、1/60、1/125等。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是倍
数关系,是指几分之一秒的曝光时间。譬如说,1/30秒是1/60秒的两倍时间,而通过快门
的光量也是两倍。反过来1/30秒是1/15秒的二分之一时间,而通过快门的光量也是倍减。
光圈和快门是调整和控制曝光量的装置,它们是倍增或是倍减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不
同的组合来得到相同的曝光量。例如说,光圈F8、1/30秒为正确曝光值时,如果用光圈F5.
6、1/60秒,或是F11、1/15秒来组合,它们所得到的曝光量也是一样的。这样,摄影师可
以根据自己的目的来选择光和快门速度。
光圈和景深有密切的关系,因为通过调整光圈的大小可以直接控制景深。景深是指在镜头聚
焦调节中,所能清晰成像的最远部分和最近部分之间的距离。光圈的孔径最大(F值最小)
时景深最小, 孔径最小(F值最大)时景深最大。
当我们知道光圈不但能控制光量, 而且还能控制景深时, 在摄影表现中, 便可以有效地利
用它。在实际拍摄中, 譬如以开大光圈, 选用小景深, 就能从距离不同的诸多物体中突出某
一物体, 使它能够得到强调, 而它的前后的景物便不在清晰的焦点之内, 从而避免喧宾夺
主的现象。另一方面, 如果收小光圈, 选用大景深, 这时照片中的前后景物都将控制在清晰
的焦点之下, 相片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和细节。在初学摄影时,可以用大光圈和小光圈来练习
拍摄一些照片, 看看是否能达到同表现的内容有效地相结合, 力求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多作这方面的练习, 日积月累, 便会熟能生巧, 在日后的摄影创作中自然地应用自如。
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中, 一般不论光圈的实际设置值为多少, 为了方便取景对焦, 通常镜
头总是在最大光圈的情况下取景和对焦的, 只是在拍摄曝光时光圈才自动处于设置值。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 收小光圈有利于增加景深, 但并不是拍摄时把光圈收得越小越好,
如果孔径太小, 镜头会产生衍射现象, 影像的细节会受到影响而变得模糊。事实上, 对于大
多数照相机镜头来说,从最大光圈收2~3挡,也就是F8左右为最佳光圈孔径值, 因为在这
时镜头的像差和衍射会有着最佳的折衷。
同光圈一样, 快门除了能调整和控制曝光量之外, 还能控制被摄体的清晰度。因为快门速度越快, 通过镜头的光线(影像)在胶片上停留的时间越短, 因此能够把瞬间的动作记录下来。
如拍摄运动物体或体育比赛时, 只要使用高速快门, 就可以把运动中的一瞬间定格下来,
这也是摄影所特有的表现语言之一。相反, 快门速度越慢时, 光线(影像)在胶片上停留的
时间越长, 移动中的被摄体就会留下流动的影像, 这也是摄影中表现动感的一种独特方法
之一。但对于不同的运动物体, 到底用多少快门速度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这就得在实际拍
摄中去积累经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