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吧 关注:8,379贴子:96,177

回复:征途 南征风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买镜头的时候,光圈的F值越小,说明进光量越大,那么在进光时间短的情况下,就越容易
拍出不模糊的照片。比如说,孩子在屋子里乱跑(在照片上产生不可见的位移的限制是1/10
秒,换言之,快门时间要在1/10秒以内)。这时有两个镜头,一个的光圈是1.4,一个是
5.6。1.4的镜头的镜头的进光量是5.6的镜头的16倍。那么,获得相同的曝光量,1.4的
镜头需要的时间就是5.6的镜头的16分之一。就是说,如果1.4的镜头可以在1/16秒之内
曝光完毕,但是5.6的镜头就需要1秒钟。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在跑),1.4的镜头就可以
得到一张清晰的照片,而5.6的照片一定要不是黑的(曝光不足)要不是模糊的(曝光时间
过长)。
另外一点,镜头的光圈值都是最小F值。所以,F1.4的镜头可以产生F5.6的大光圈,但是
F5.6的就不能产生F1.4的小光圈。注意,光圈的大小指的是光圈F值的大小,所以大光圈
事实上是进光量小。
非单反相机(我的理解就是镜头不能换的相机),由于镜头面积有限,很难做到大光圈。所
以用傻瓜相机在室内拍孩子,除非用闪光灯,基本上照片都是糊的。而单反相机的镜头当中,
变焦镜头由于变焦的限制(具体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小E!!!快来呀),光圈也不会做到
很大。所以,小光圈要定焦镜头(就是焦距不能变的)才能做到。比如说佳能50mm F1.4,
就是光圈最小1.4,焦距固定50mm的镜头。
2.2 焦距
一个镜头的成像距离,是由镜头和成像面之间的距离决定的。我们通常所说的60mm, 18mm,
200mm,说的就是镜头中心到胶片(或者数码感应面)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叫焦距。一
个镜头的焦距决定了这个镜头的成像距离,亦即这个镜头能正确聚焦的最小距离,从这个距
离往上,都是可以对准的。
所谓变焦是指焦距可变,直观一点说,就是镜头本身可以伸长伸短,镜头通过拉近拉远可以
放大或者缩小被摄物体,同时改变成像角度。跟能在哪里 Focus关系不是很大。除非螺一
定需要万人迷占据画面的巨大比例,或者万人迷总是往螺前面凑超过最小成像距离(这个各
个镜头不同,要查一下),否则不一定需要跟着万人迷满屋子跑。偶尔也可以拍一些万人迷
的小人像儿嘛~~
【以上焦距部分乃是拷贝小e的原文,请e徒们早晚背诵各一次】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物体距离成像面(胶片,或者数码感应面)距离一定的情况下,焦距越
大(镜头中心距离成像面的距离越大),(请自己画辅助线两条)物体在成像面上成的像也
越大。换言之,拍东西的时候,把焦距拉长,那么那个东西在照片上就变大;把焦距拉短,
东西就变小。
我闲得,自己列公式算了一下。如果一个傻瓜机有5倍光学变焦,那么最大焦距与最小焦距
的比值应该是:(a + b)*5/(5a + b)。这里b是物体的高度,a是成像面的高度。一般而言,
成像面的高度远远小于b,那么这里就可以把a当0看。所以基本上就是,最大焦距是最小
焦距的5倍。
除了一些特别贵的镜头(比如U忽悠的一镜走天下,两千多块),一般成像好的变焦镜头,
最大焦距是最小焦距的3倍。比如佳能经典的70mm - 200mm的小白,小小白,大白 —— 同
学们,我语重心长的说,就算对于摄影啥也不懂,也要把这些昵称记牢。这样说起来就会显
得很内行的样子。傻瓜相机会配两千块钱的镜头么?不会。所以,号称5倍10倍变焦的傻
瓜相机,不可能在所有的焦段都成像质量好 —— 虽然有可能在所有的焦段都成像质量不
好。。。
用定焦头拍照片,没有办法改变人在照片上的成像大小,所以孩子要是跑远了,照出来就小;
孩子要是离得近,那么照出来的就大。即使这样,定焦头因为光圈大,室内拍出来的照片会
更加不容易模糊,所以如果嫌孩子占画面的比例不够大,后期把照片裁小就可以了。


176楼2015-07-04 13:42
回复
    镜头对某物体对焦时,以物体为中心,从前方到后方的一定距离属于景深。就是说,不光这
    个物体清楚,它前前后后距离内还能有一些是清晰的。光圈愈大则景深愈长。
    这个景深有什么用呢?景深越浅,那么背景和前景(如果有前景的话,比如人物前面好不好
    居然有个垃圾筒)就越模糊。这就是著名的“人物清晰,背景模糊”的效果。光圈(的F
    值)越小,景深越浅,效果就看起来越讨好 —— 可以把孩子身后乱七八糟的玩具呀被子呀
    大人呀,都模糊了。所以,用50mm F1.4的定焦头的自动档,在室内拍照片(这是相机一般
    会自动选择用小光圈),都应该可以做到人物清晰背景模糊。
    更加详细的关于景深的解释,可以看Depth of Field。
    2.4 快门速度,曝光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和曝光(exposure)是同光圈相连的两个概念。
    快门速度的单位就是秒。除了拍星星(那个需要好多秒),平常说的就是几分之一秒。比如
    1/60秒之类的。
    一般相机上面快门的组合就是: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甚至很多专业相机快门值达到30-1/16000。跟光圈一样,每一个相邻的快门值之
    间都有「一格」(或说是「一档」)的差异。例如1/8跟1/15两个快门相差了「一档」、
    1/125与1/250也有「一档」的差距。每一段快门时间,都是以倍数的方式在增减,也就是
    说每一段快门的时间都是次一段快门的两倍。越大值的快门进光时间越长,相对的让底片接
    受光量的大小就会越多,快门跟光圈组合搭配起来,就是每一次我们拍摄底片曝光组合。
    咱们平时看到某些镜头就有IS(image stabilizer)(防抖)功能的。为什么要防抖呢?
    手持相机拍摄时,手会有抖动,如果曝光时间太长(快门速度慢),就会因这种抖动导致拍
    出的图像不清楚,IS功能就是补偿这种抖动,使手持拍摄时可以用更低的快门速度。举例,
    某人用某个焦段的镜头拍照时,最低只能用1/60秒,低于这个速度,就会因手抖而导致拍
    出的照片不清楚,而开启IS功能后所谓“快门速度降低三档”就意味着它可以用1/8秒的
    曝光时间手持拍摄而能保证照片基本清晰。
    这个快门速度同快门时滞是不同的概念。快门时滞指的是,按下快门之后,具体成像要过一
    点点时间。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给孩子拍照片,孩子在,比如说,扭头当中。用傻瓜
    相机拍,自己看着是孩子脸朝自己的时候按下去的快门,结果照片上就是孩子的脸已经侧过
    去了。感觉就是相机的反应慢。
    2.5 ISO
    ISO的概念十分简单,指的是成像的质量。ISO值越高,颗粒越大,质量越差。有人问了,
    既然这样干嘛不把ISO干脆就都设得值低低的,质量高高的?
    这个问题貌似简单,事实的含义非常深刻。这个吧,世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所有的好,也
    都是相对的。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好”的标准就是人眼睛看着觉得好。如果不是要把照片
    放大做成42寸的照片挂墙上,那么只要人眼睛看不到的颗粒,就无关紧要。而且,要想ISO
    低,那么无非就是:光圈值小,快门速度大。这种两全其美的好事,很难做到,尤其是在室
    内。所以,在室内的时候,光圈有限,那么可以适度的把ISO的标准降低一些,这样好歹能
    拍出不模糊的照片。


    177楼2015-07-04 13:43
    回复
      在传统摄影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也不容易掌握的色温问题,在数码相机中已不复
      存在,因为数码相机可以通过白平衡来调整解决,而无需考虑光源色温与底片的关系了。这
      又是数码相机的一大优点。而数码相机比起传统感光材料,尤其是新的染料型感光材料,数
      码相机在曝光宽容度指标上并无优势,所以拍摄时的准确曝光仍是数码相机获得良好影像质量的基本原则。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数码相机对光线的要求更高,在室内拍摄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在室内拍摄时若不可外另照明时,就应尽量使用闪光灯。
      6、 几个误区
      习惯使用UV滤镜
      对于传统的摄影师,UV镜是必备之一。但由于DC光灵敏度区间向长光波端偏移,
      就是说对红光及红外光敏感而对蓝紫光(尤其是紫外光)并不敏感。所以在数码相机上加用
      UV镜将得不到所期望的有利效果,而光学性能不好的UV镜还会对成像产生负面影响。所
      以就,UV就不必了。
      三脚架已是昨日黄花
      别以为除了专业的摄影师或那些狂热的摄影爱好者,三脚架对于数码相机没有武
      之地。因为要拍摄清晰的图像,拍照时必须绝对握稳照相机,即使最轻微的抖动都会造成模
      糊不清的图像,而且对于这种结果我们往往束手无策,无法通过后期制作来消除这种影响。
      当然,用普通胶卷相机也存在这个问题,但是由于数码相机的光灵敏度低,并需
      要一系列的电路处理、存在快门延时的毛病,如:S75的快门延时近0.1S,比用快速胶卷
      的胶卷相机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在光线较弱时,更是如此。为了稳住相机,拍摄时应尽量
      夹紧胳膊肘,并应放置到人的最稳定部位--额头上,并轻轻地按下快门。但最好的办法是将
      相机装在一个三脚架上,或者将它放在一张桌子、柜台或其它不会移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
      拍摄特写或微距摄影时,使用三脚架会得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漠视后期处理
      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数字图像,只有极少数看上去是完美的,事实上,用普通的胶
      卷相机拍摄也是如此。 当然,数字图像的优势就在于可以进行后期加工,但有人会认为这已失去"保真"的真
      实含义了。其实它仍是在摄影创作的基础上,经创意构思,运用各种数码技术手段,将摄影
      素材优化或组合,从而化平淡为神奇的重新创作的艺术作品。
      只要适当利用图像编辑工具,诸如:PHOTOSHOP等等,你就可以让那些并不出
      众的照片变得颇具水准。你可以使曝光不足的图像加亮、校正色彩均衡,剪裁掉分散注意力
      的背景,覆盖住一些小的缺陷(比如反射光造成的热点),甚至将几张照片或图像进行合成
      (见图)。能够进行照片编辑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主要优点之一。
      7、知识在运用中体现价值--运用在于实践
      不一定是"工多艺熟",但要想"艺熟"就必需要"工多",数字摄影也不例外。所以,
      尽可能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多拍一些照片。拍摄时,注意记录拍摄时所用的相机设置和光线
      条件,然后研究结果,看看哪种条件下哪种设置最佳。专业摄影师在拍照时对同一图像总要
      拍摄好几次,每次改变一下拍摄角度或曝光时间等设置,我们也应该这么做。大多数的数码
      相机都有LCD显示屏,你可以利用它轻松地观察并删除你不喜欢的图像,所以不必担心会
      因"滥拍"而造成存储量不足,尽管放心地去拍摄多种曝光的图像吧,这样,最终至少会有一
      张好照片。


      178楼2015-07-04 13:43
      回复
        以前胶片相机拍摄微距,要么使用微距镜头,要么使用大长焦镜头,两者价格都不菲,而对
        数码相机来说,即使是很多民用级的低端数码相机,都配置了微距、甚至超微距功能,虽然
        与专业的微距拍摄无法相比,但会让你一试微距世界的美丽。如果你还没尝试过拍微距,请
        跟我来。 微距世界很美丽,因为微距可以放大微观世界,获取的是我们日常视觉看不
        到的东西,所以更有视觉冲击力。 微距题材很广泛,盆养的花、厨房菜板上被切开的
        菜、家中的小饰品、屋檐落下的水滴、楼下草地里的昆虫世界…… 拍摄时的注意事
        项: 如果是拍摄花草类的静物,那么可以很用心地考虑用光与造型。大光圈可以助你获得极好的浅景深,并且有大的透光度,片子不容易虚掉,同时可以获得艺术美感的效果。但
        因为是微观世界,相机镜头与被摄物间已经离得很近,极有可能遮住部分光线,所以辅助光
        是不可少的。如果在室内拍摄,请使用大功率家用台灯之类,至于是白炽灯还是荧光灯并不
        重要,因为DC都带有白平衡调节,大不了多试几次。另外,一张白板纸用来补光也是很好
        的建议。为了获得清晰的照片,辅助架稳相机的三脚架、独脚架是必不可少的。导 读
        对数码相机来说,即使是很多民用级的低端数码相机,都配置了微距、甚至超微距功能,虽
        然与专业的微距拍摄无法相比,但会让你一试微距世界的美丽。如果你还没尝试过拍微距,
        请跟我来。微距世界很美丽,因为微距可以放大微观世界,获取的是我们日常视觉看不到的
        东西,所以更有视觉冲击力。 以前胶片相机拍摄微距,要么使用微距镜头,要么使用大
        长焦镜头,两者价格都不菲,而对数码相机来说,即使是很多民用级的低端数码相机,都配
        置了微距、甚至超微距功能,虽然与专业的微距拍摄无法相比,但会让你一试微距世界的美
        丽。如果你还没尝试过拍微距,请跟我来。 微距世界很美丽,因为微距可以放大微观
        世界,获取的是我们日常视觉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更有视觉冲击力。 微距题材很广泛,
        盆养的花、厨房菜板上被切开的菜、家中的小饰品、屋檐落下的水滴、楼下草地里的昆虫世
        界…… 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如果是拍摄花草类的静物,那么可以很用心地考虑用光
        与造型。大光圈可以助你获得极好的浅景深,并且有大的透光度,片子不容易虚掉,同时可
        以获得艺术美感的效果。但因为是微观世界,相机镜头与被摄物间已经离得很近,极有可能
        遮住部分光线,所以辅助光是不可少的。如果在室内拍摄,请使用大功率家用台灯之类,至
        于是白炽灯还是荧光灯并不重要,因为DC都带有白平衡调节,大不了多试几次。另外,一
        张白板纸用来补光也是很好的建议。为了获得清晰的照片,辅助架稳相机的三脚架、独脚架
        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拍摄对象是怕惊扰且行动迅捷的小昆虫,高速快门是第一要素。获
        取高速快门有三种途径,一是使用大光圈,通光量足了,快门速度就可以相应提高。二是使
        用高ISO,但高ISO会造成画面较粗糙,颗粒感加强,因为表现微观世界一定要细腻一些好,
        所以除非在高阶ISO还能获得足够精细的画面(像Canon 300D在ISO800下还可以获得通透
        的片子来),否则不建议使用。三是使用闪光灯,例如为了拍一只纵深感清晰的蝗虫照片,
        只有通过小光圈才能获得,但是小光圈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透光量的减少与快门速度的降
        低,而行动快捷的小动物不会给你机会打辅助长明灯光,闪光灯是唯一选择,而且行动要快。
        为了避免直射过曝,请在闪光灯上加柔光罩。 1.遥控或快门线的使用有助于获得清晰的照片,或者使用相机的定时自拍功能。 2.测光与聚焦模式尽可能不用点测,因为在点测
        时反而测焦不准。一般的消费类DC手动聚焦功能较弱,而在被摄物较小不易准确聚焦时,
        可以在同距离处手持手表之类的大一点的物件来辅助对焦。 3.使用液晶屏取景,因为拍
        微距本身就要与被摄物离得很近,再使用取景器取景不仅姿势不雅,关键是不易端稳相机。
        而使用液晶屏取景,可以让拍摄者很从容地构图,并方便看到最终的浅景深效果。


        179楼2015-07-04 13:44
        回复
          4.
          注意背景。尽管微距一般都可以很好地虚化背景,但也要留意背景物体间的接缝处,有时一
          不小心就会破坏整体效果。 5.巧妙搭配不同摄影器材。同事中有人成功使用E20P配标
          头反接,这时反接的标头就成了一个放大镜,可以获得更好的微距效果,尽管成像中带有黑
          圈,使用大分辨率做裁剪就可以了。 6.适当尝试逆光效果.特别是边缘薄且透的植物花、
          叶之类,逆光下会表现出特别的美感。 7.旅游景点中,像风蚀的石刻、锈迹斑斑的门锁
          之类,在微距拍摄中会表现出强烈的质感。 随身必备物品: 黑布:方便人工布置背景,
          突出主体摄影。 白布、白卡纸(有一定硬度)、小夹子:一是可以方便补光,二是可以
          挡风,以防花草在风中摇摆。 水、小喷壶:拍花草时特有用,喷洒点水会使照片特灵光,
          简单一点的解决方法就是带矿泉水,口含水喷一下最方便了。
          “虚化背景“的拍摄方法
          在室外进行器物摄影,经常会遇到主体物虽好,但背景却过于杂乱无章,严重妨碍画面结构
          整体美感的情况。设法让杂乱的背景虚化,使之成为“虚化背景“,以虚托实,虚实相衬,将
          会产生良好的画面效果。
          背景影像的虚实,取决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镜头焦距的长短,光圈的大小,背景器物
          距离主体物的远近等。镜头焦距越长,光圈开得越大,背景器物距离主体物越远,背景影像
          就越虚化;反之,背景影像的虚化程度就比较小,甚至不虚化。因此对主体物的主要部位对
          焦应该非常精确,调焦工作可以通过三脚架的前脚作轻微的前后移动来进行,这种调焦方法,
          既方便又准确,不妨一试。
          生活人像的拍摄
          人,是各民族社会生活的主体,是物质民俗、精神民俗和社会民俗的创造者,因而是民俗
          摄影所反映的主要对象之一。
          生活人像摄影,是区别影室人像而提出的。主要表现的是各民族各种人物及其活动情节,
          反映的是一定的民俗生活主题。但也十分强调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在人物摄影创作中,要
          表现好人物的形象,必须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这就要抓好人物的神态、姿态、皮肤质
          感等。一幅好的生活人像作品,不是就人照人,一般地表现民族的人物,而是表现出比真实
          的人看起来更美、更生动、更有民族特色和民族气质,为此,在实践中应注意掌握以下要领:
          1 . 要注意脸部表情的处理
          通过人物的脸部表情及神态,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其精神风貌,是拍摄生活人像时
          应掌握的一条重要原则。 这就要特别注意拍摄的瞬间,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被摄人物的生动神态,运用自
          己的摄影技巧熟练地拍摄下来。人物典型神态的流露,往往只在一瞬,抓住了这一瞬间,就
          抓住了最能代表人物理学性格的神态。世界上没有绝对相似的人,人各有特征,精神面貌各
          有差异。由于民族、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的不同,而形成的外部特征和内在性格各有不
          同。满脸皱纹的老人与朝气蓬勃和年轻人是不同的,城镇职业女性与饱经风霜的农妇是不同
          的。即便是同一年龄段同一性别的人,由于民族、地区的差异其外部特征和内在性格也有很
          大差别。这就需要作者在拍摄前对被摄对象的外表特征要有认真的观察和分析。找出能代表
          其性格的外部神态,并加以突出的表现。外貌最重要的部位是脸,人的神态主要由脸部表达
          出来,尤其是拍摄近景的胸像和特写的头像时,对脸部表情更要仔细。
          2 . 要注意皮肤的处理


          180楼2015-07-04 13:44
          回复
            皮肤是人体外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精神面貌和画面的影调有重要影响。皮肤丰
            润、影调明朗,能表现出人物的喜悦的神情和开朗的性格;皮肤憔悴,影调低沉,表现了人
            物忧郁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的孤僻。所以,拍摄中要注意把人物的皮肤和年轻人的皮肤当然不
            同,但都要把皮肤的质感体现出来。
            在生活人像摄影中,拍摄角度的稍微变化,对人物面部形象的表现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拍摄角度的变化一般可分为:正面、九分面、八分面、七分面、六分面、侧面等几种;在高
            度方面又分为俯拍、平拍、仰拍三种。正面和九分面可清楚的表现出被摄者的五官,看到人
            物正面的形象;八分面和七分面可表现出被摄者的眼睛、鼻子及侧面的某些特征,能表现出
            人物的头型,头上的装饰品等;六分面和侧面可突出的表现被摄者的侧面轮廓,清楚地描绘
            出额头、鼻子和口部的线条及型式样。这里,关键的是作者要根据被摄者的脸部特征,选择
            合适的角度,尽可能地表现出脸型上的美的部分。
            拍摄生活人像,选用全适的镜头也很重要。通常应使用标准镜头,距离两米开外拍摄人
            物理学,因为距离太近会产生透视变形效果。例如用低角度拍摄,人物腿部变长,头部变小;
            而用高角度近摄,人物理学头部很大,身躯变小。因此,人物摄影不宜选用广角镜头,以使
            用 50mm 标准镜头和 80mm 或 75mm 中焦镜头,拍摄人物脸部特写,应选用 135mm 的
            中长焦镜头。
            3 . 要注意手的运作的处理
            手的动作,能表现出人物理学的心理状态。劳动时,手的动作和人的精神面貌是一致的;
            唱歌跳舞时,手的动作和脸部表情是和谐的;讲话时,许多人也常常用手势表达思想感情。
            所以,作者一定要注意被摄人物在不同的心情下,手的不同动作。身体的姿态对表现人物的
            情绪起着重要作用。在表现身体姿态时,要生动活泼,自然大方,避免呆板。总之,各种姿
            态都要有助于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4 . 生活人像摄影用光
            生活人像摄影的用光,基本是以自然光为主,有时辅以闪光灯拍摄。
            A 正面光。正面光也就是顺光,可使被摄人物受光面大,获得明朗的平调效果,但明暗反
            差不大,缺乏立体感。所以在利用自然光的正面光拍摄时,可稍偏一点照射角度,这样既可
            以取得与正面光拍摄的相同效果。又能使脸部产生一点阴影,从而鲜明有力的表现出人物的
            立体感。
            B 侧光和侧逆光。侧光和侧逆光能使被摄人物理学受光面较小,造成较大的明暗反差,影
            调对比较为强烈,能表现出人物的立体感。但人物的脸部黑影较明显,可使用反光工具反光,
            使阴影部分得到必要的辅助光。反射光要高于照相机的位置,使光线从上往下反射,免得出
            现下明上暗的反常现象。同时还应注意反射光不要过强。采用侧光和侧逆光时,照相机镜头
            应尽可能加用遮光罩或用其它方法遮挡,以避免光线射入镜头而产生雾翳现象。
            C 逆光。逆光拍摄人物照,成败的关键在于光线的处理。比如,在逆光下,倘若能使人物头顶被阳光照射形成一束光环,背景衬以深色的建筑物或树丛、山坡、画面就会十分悦目。
            但按正常感光,人物脸部会发黑,此时如有一块反光板反射部分光至人物脸部,或者以闪光
            灯作为辅助光源,便能降低反差,使人物脸部不致过黑。但是闪光灯射出的光线比较强烈,
            照射到人物脸部容易使人物面部显得生硬。因此,使用时在灯前罩一层薄的白布,可以使灯
            光变得柔和。这样拍出的照片就比较理想了。
            D 散射光。用散射光拍摄人物,即有受光照射的效果,又有明暗反差不太强烈的柔和影调,
            也不必用反光工具辅助照明,很适宜拍摄人物照。在黄昏或黎明,阳光不太强烈,可利用云
            彩作衬托,能拍出别有情趣的人物作品。但这种光线会使人物形成半剪影状态,不能区分人
            体的细部。阴天的散射光,由于没有明显的方向性,拍出的人像反差低,效果一般较平淡。
            在室内拍摄人物照,可根据窗户进光的多少,进行不同处理。若室内只有一扇窗户进光,
            可采用顺光或侧光拍摄。顺光能获得平调的画面效果,缺乏层次,特别是当人物和背景的亮
            度接近时,会使人物和背景有重迭在一起的感觉。侧光较易表现人物的立体感,但照片的反
            差大些,需要辅助光。室内若有相对的两扇窗户进光时,对人物造型较为有利。一面窗户的
            光线为主光,另一面窗户的光作辅助光或背景光。这样可以获得丰富的影调。如受条件限制
            人物的方向、位置不便随意变动时,就要避免或遮挡不利于造型的光线,加强有利于造型的
            光线。


            181楼2015-07-04 13:44
            回复
              生活人像的影调
              人物摄影的影调,是指照片上的黑白密度。影调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不同的影调也可
              以表现人物皮肤的不同质感。照片的影调,可通过光线处理和洗制条件来控制。常见的人物
              照,按影调的明暗淡浓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类。
              A 高调。画面大部分是明亮的淡影调,黑色影调只占少部分,这类照片属于高调,也叫明
              调。它能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拍这类照片时,应尽量减少人物身上的阴影,或使阴影部
              分减淡,服装和背景也要选择浅的颜色,这样会产生较好的高调效果。高调人物照,靠淡影
              调的细微变化来表现形象,但也可以有少量较深的影调用以表现人物某些部分。
              B 低调。低调也叫暗调。其特点是和高调人物照相反,画面上大部分都是较深的调子,尽
              量避免和少用亮调子。它给人以深沉、庄重的感觉。服饰和背景通常以深色为主。一般采用
              侧进光或侧光,使被摄者面部阴影大一些,依照被摄者面部的亮度曝光,使亮面再现为中等
              明暗的调子。个别是的低调人像也可以用顺光拍摄,但曝光量要少,以便将面部再现为暗调。
              C 中间调。中间调是相对高调和低调而言的,其画面上明暗影调分布比较正常,是人物摄
              影中常见的一种。这类照片给人的感觉既不偏于明快,也不偏于凝重。画面上允许有大面积
              的淡调子,也允许有一定面积的深调子,有较丰富的中间层次。
              此外,在谈论人物摄影的影调时,除了以上明暗不同外,还有影调的软硬之分。实践中,
              许多人物摄影作品就是用柔和、朦胧的软调拍摄的,自然也有与软调相反的、反差大的硬调
              作品。所以,不妨对这两种调子也分别做一研究。
              D 柔调。柔调人物照的特点是画面的影调配置比较朦胧,而且多半是用中等明暗的调子。(在
              黑白照片上是灰影调;在彩色照片上是中等明暗的色调)去描绘被摄者的形象。亮调子较少,
              深暗的调子更是少用或不用。它给人的视觉感受是比较轻盈、明快,有一种清淡、愉悦的感
              受。这种柔调人物照的拍摄技巧是,尽量运用散射的柔和光线,而且光比要小,要避免画面
              中出现明显的深色调子。要瞄准中间影调的部位测光,并根据它的反射亮度曝光。同时,拍
              摄过程中常常在照相机镜头上加用柔光镜。柔光镜不仅可以使画面的调子柔化,也能使影调
              进一步变浅。
              E 硬调。硬调人物照的特点与柔调人物照恰恰相反,它主要是运用明暗两极的影调(比如
              黑白照片上的黑调子和白调子)构成影像,光比大,而中间调子很少。这种影调处理方法常
              常用来表现被摄者处在明亮的光线之下,或者采用日光拍摄时表现一种暑热的感觉。在曝光技巧上,要分别测量被摄者脸部亮面和阴影的亮度,然后折衷曝光。或者根据脸部亮面与阴
              影的综合亮度曝光。硬调人物照虽然有以上造型效果,但由于它对于被摄者皮肤的质感表现
              不充分,所以除了特殊需要时,一般不采用。
              以上调子各有特点,画面效果各有不同。在拍摄中要根据不同民族的人物特点及作者的
              表现意图,采用不同影调借以烘托人物,表现出人物的外表与内在素质的关系,通过外表的
              拍摄来刻划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从而拍出更多更好的民族生活的人像作品。
              民俗环境的拍摄
              民俗环境,是经过人们劳动改造过的自然环境。在各族人民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只要认
              真观察,善于取舍,到处都有反是非曲直当地民俗特色的景色可以拍摄。如锦绣的梯田,广
              阔的田野,茂密的山林,古朴的建筑等等可以表现无究。一般村寨小景也可以创作出动人的
              作品。


              182楼2015-07-04 13:45
              回复
                自然环境
                用高角度拍摄能展示自然环境的大场面壮观景象。这类作品要求景深大,线条和影调分
                明,气势磅礴,透视效果好,深远感强烈。若平视或仰视拍摄,则难以表现好大地的气象万
                千。拍摄自然环境时,不应使自己的眼睛只看到田野和植物的色调或面积的大小变化,更要
                注意山川、河流、林带、道路、田埂等在画面中的位置和对构图的影响。这些景物可加强画
                面的线条变化,层次与深度,能用以渲染气氛,突出主题,增强艺术魅力。
                采光方法运用得当,是拍好自然环境的基本条件之一。多用侧光和顶逆光,在画面上的
                造型效果较佳,可达到立体感强,层次多,景物轮廓明朗,线条清晰。在同一景物中,若改
                用顺光,整个画面会变得平板、单调,景物层次少,画面上的深度效果也出不来。全用大逆
                光也不行,被摄景物在画面上占的面积过大时,容易形成漆黑一团。
                此外,对云、雨、雾、霞等自然条件的得体运用,也是拍摄自然环境时营造画面气氛的
                重要手段。有人说阴雨天气无法拍摄好自然环境照片,但大量实践表明,阴雨天却是表现的
                有利时机。阴雨天,由于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才能到达地面,从用光的角度说,此时的光线
                等于加了枚柔光镜,比烈日当空的“顶光“要柔和得多。拍摄时用彩色胶卷比较适宜。这样,
                只要注意纳入一点暖调色彩,如红橙色的花卉或衣服,使前景中的色彩和雾蒙蒙的背景形成
                色彩反差,拍成的作品同样十分悦目。通过天气的变化加强对大自然气氛的刻画,或造成悬
                念,产生联想,或构成特有的意境,使画面形象具有诗情画意。一幅反映自然环境的照片,
                如果缺少云、霞、或雾气来活跃画面,就象炒菜缺少调料一样平淡无味。云、雾、霞就是摄
                影的调料,而掌握拍摄时机和角度,抓取瞬间,就是摄影艺术的火候。
                2 . 村寨小景
                拍好村寨小景,也是民俗摄影中常遇到的题材,大场面虽然能表现自然辽阔壮丽的景色,
                但村寨小景也同样富于诗意,在美的欣赏中给人以启迪,使各族人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家
                乡,陶冶思想情操。拍好村寨小景,应选取有特色,有情趣,多层次的景物,特别要注意周
                围景物的特征,认真观察阴雨晴雾的变化,寻找最好的角度和理想的光线效果,以相应的景
                物作陪衬,当即立断地按动快门。选择的拍摄对象,如民居、田间、古建筑、池塘、溪流、
                椰林等等。村寨小景的拍摄并非靠单纯的摄影技巧取胜,而其更包含着作者对民俗生活的热
                爱,是在深刻的感受中产生的美的结晶。 应当用三角架固定照相机,这样拍出的照片即使放得很大,也可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有计划有重点地拍摄
                一个大型的民族竞技活动,往往时间长,内容多,如何在即定的时间内拍下所需要的照
                片,而避免在拍摄过程中的盲目性,事先需要有一个拍摄计划。首先利用各种途径了解竞技
                活动的程序。然后确定自己的拍摄项目(一般和重点要有所区分),排列出拍摄表,依次拍
                摄。
                拍摄中要以有民族特色的项目为重点。各民族的竞技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几乎每
                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例如,同样是摔跤,蒙古族与朝鲜族不仅跤服不同,而且比赛
                的方式也不一样。朝鲜式摔跤,开赛前双方先抱好,而蒙古族的摔跤,开赛前对手是分开的。
                蒙古族摔跤手进入场地时的动作很有特色,又有舞蹈的美感,还有虎视眈眈的竞争气氛,很
                有拍摄价值。有些少数民族的运动会,不仅经赛项目别有特点,奖品也是很独特的。有奖励
                马的,奖励牛的,还有奖励骆驼的,摄影者若将这种独特的奖品作为前景,透过栓在场地上
                披红戴彩的黄牛,拍摄场地中央龙争虎斗的比赛场面,肯定会使画面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情趣。


                183楼2015-07-04 13: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