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吧 关注:462,019贴子:4,027,392

回复:分享一些私人收藏的印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发一件萨珊,褐铁矿的山羊。印是半球形的,背面带经典的萨珊突眼,相对较少见。
褐铁矿是西亚常见的铁矿石,但是在萨珊时期相对不受重视,所以带的工通常也要相对粗糙一些。
萨珊时期用羊来象征王者灵光(既神对王者的庇佑),所以羊作为皇家用品的装饰很常见。同时山羊也是拜火教中战神瓦赫兰的十大变身之一。另一个可能的象征意义是黄道十二宫的白羊座。


萨珊银盘上表现的头戴王冠的萨珊王族及其妻子坐在卧榻上,类似的场景在印珠上也可以找到。而卧榻之下的羊头则是王者灵光的体现。

这件法国国家图书馆藏的印戒属于萨珊皇帝沙普尔三世的宠妃,值得注意的是头冠上的羊角。


19楼2015-05-11 09:00
回复
    来件两河流域新巴比伦时期(公元前800-500年)的金字塔印珠,材质是软石料(可能是滑石)。雕刻的内容是蛇龙形状的祭坛和神徽。
    公元前十一世纪前后,来自地中海的一支闪米特人的部落入侵两河流域,尔后来在巴比伦到波斯湾之间的地域建立了一个加勒底王朝。但是在亚述人强大的压力下,这个王朝很快沦为附庸,直到公元前600年才打败亚述获得独立,建立了新巴比伦王朝。王朝延续到公元前539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新巴比伦王朝使用金字塔形状的平印为主,滚印数量相对较少。印珠上的题材主要是神徽和宗教相关的符号。蛇龙形状祭坛其实代表了新巴比伦的主神马杜克,他也是巴比伦城的守护神和战神。新巴比伦泥板中的一种创世说提到蛇龙原来是混沌母神提亚玛特,在创世的过程中被马杜克打败。蛇龙背上驮着的是两个神徽——倒立的铲子和一对芦苇杆,分别对应了战神马杜克和书神那布(掌管书写的神),在巴比伦传说中后者是前者之子。



    著名的伊西塔之门上彩釉砖拼合的蛇龙形象,伊西塔之门是巴比伦内城的八个门之一。


    20楼2015-05-12 08:28
    回复
      请问楼主能否帮忙看一下我发的扳指啊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5-05-12 09:21
      收起回复
        大赞!感谢楼主给我们涨知识了


        22楼2015-05-12 11:09
        收起回复
          我觉得里面的滚印最好玩


          IP属地:江苏23楼2015-05-12 21:15
          收起回复
            再来一件滚印,两河流域苏美尔早王朝中后期(公元前2600-2300),材质为青金石,题材是动物争斗场景。
            此类场景最初出现于乌鲁克时代晚期的滚印上(公元前3300-3000年),到早王朝时期的时候则比较喜欢使用动物交叉直立的布局,在一些场景里还有史诗英雄的加入。公元前3000纪以后,苏美尔人建立的城邦互相争霸,史称早期王朝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处于上升期,出现了很多浪漫的史诗题材,艺术作品也保留了早期的生气。
            这件滚印雕工虽然潦草,但动物的动态和张力表现的很到位。遗憾的是有一个小磕,也是一件不错的小标本。




            发几件类似的馆藏件



            24楼2015-05-13 10:09
            回复
              好高端啊,我家里最老物件可能就是结果的时候我奶送的棉被了,好想有件老物件啊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15-05-13 11:35
              收起回复
                哈哈,最喜欢看滚筒印章滚出来的图案了,像原始的连环画一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5-05-13 21:55
                收起回复
                  新亚述时期(公元前900-700年)费昂斯滚印,题材为大胡子英雄和怪兽的战斗。这里大胡子英雄的身份不明,有人认为是创世神话中的大神马杜克(在亚述版本中则是阿淑尔)和混沌之魔提阿马特及其手下战斗的故事,抑或只是早期苏美尔的英雄题材的翻版。
                  新亚述在之前已经聊过,费昂斯滚印的数量较大,多用于陪葬或者供奉神庙,而非实用品。




                  28楼2015-05-14 08:35
                  回复
                    今天比较忙,发个简单的:两河流域乌鲁克晚期半纺锤形平印,题材是两个长角的动物和四个形态抽象的动物。材质为不明软石料(可能是石灰石)。
                    公元前4000-3000年两河流域南部见证了文明的曙光,而乌鲁克是最早的苏美尔城邦。乌鲁克在公元前3500年后崛起,经由将过剩的农业产品和周边地区进行贸易,形成了以两河流域南部为中心的最早的贸易网络。这一贸易网络同时也催生了滚印的诞生。
                    乌鲁克晚期的印珠风格开始趋向抽象化,喜欢使用钻点和简单的线条来刻划动物和人物,这一倾向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600年的早王朝中期。





                    29楼2015-05-15 20:34
                    回复
                      今天发个萨珊王朝的鹿头印珠,自己看就不多评论了




                      30楼2015-05-16 07:43
                      回复
                        超级赞,长见识了,慢慢学习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5-05-16 07:51
                        收起回复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32楼2015-05-16 08:42
                          收起回复
                            桑托的帖子要支持


                            来自iPhone客户端34楼2015-05-17 18:45
                            收起回复
                              苏美尔风格滚印,鹰(或者安祖鸟)捕猎羚羊的题材。这类滚印通常应该是乌尔第三王朝的(公元前2100-2000年),但是苏美尔早期王朝也有少数类似的题材。
                              乌尔第三王朝是苏美尔人的一次短暂复辟,在阿卡德帝国覆灭以后出现的权力真空下,两河原有的苏美尔和闪米特人城邦,新进入的阿摩利人开始了长时间的军阀割据。其中乌尔*那木在南方的乌尔建立了一个苏美尔人的王朝,史称乌尔第三王朝,而此时期北方仍然处于阿摩利人入侵混战的时期。乌尔第三王朝维持了一百多年后被来自伊朗的埃兰人消灭。
                              安祖鸟(又称Imdugud鸟)的象征意义非常古老,最初应该是某城邦的徽记,后来被用于代表战神宁吉尔苏。更常见的表现方式是狮头鸟,是体形巨大的猛禽。这件滚印中对头部的刻划不明显,所以也可能是指西亚常见的巨型鹰类如金鹰等。捕猎题材本身可能代表了征服,展现力量或者仅仅是辟邪。




                              35楼2015-05-18 07: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