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拟吧 关注:13,526贴子:370,164

回复:【文】山雨欲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后我在楼上那扇下午时原要打开的窗前看到的,是他俩并排、不大的一个背影。会馆附近算是天津一处繁华所在,房屋很密集,于是那背影也只一晃就彻底从我眼前消失了。
我又在楼上喝了半个时辰的冷茶,算算他们已走了足够远、足够久,到我哪怕此时去叫来一辆美国汽车也绝不可能再追上轮船时,才敢让自己的脚碰了一楼的地板。这半个时辰极慢长和煎熬,让我在走出广东会馆,走在回宾馆的路上了,都还在后怕。
然而总算挨过来了,我心里是庆幸的,庆幸自己这回终于做成了一件对的事儿,没有再去拦在他向前走的路上……


221楼2017-06-14 15:15
回复
    注释:
    ①新文化期间,北京井喷式出版了许多报刊、成立了许多组织,单从数量论,为全国之冠,还要甩第二名一大截。然而大多都不长命,甚至很多是同一批人在一家报被查禁后,改换名目,又办一家。所以有观点认为,这期间京城文化界数据上的繁荣,其实恰恰证明了文网密集、禁锢严重。当然,不可否认京城文化界那一段的努力,为后来北平时期在经济落后情况下保持文化中心地位,奠定了基础。
    ②“民四条约”是后来俗称“二十一条”的一个更确切的名字。因为签订于民国四年而得名。之所以说它更确切,是因为“二十一条”里签了字确认的其实只有十六条,最为严重的后五条在民四年间是讨价成功而被去掉了的。而这十六条甚至也不是导致中国在一战后未能拿回山东的真正原因,真原因实在1918年的“中日密约”里。而密约由于是密约,长久以来没有被曝光,成功躲在了旧条约的背后。所以舆论的准心在1919年,其实是打偏了一些的。
    ③指第二次直奉战争末的北京zheng变。
    *北京改叫北平是1928年的事,而本章的时间线最终定为1927年,是最初的故事在修改中出现的时间差。但想了想还是打算沿用而不做改动了,因为虽然时间线有调整,本章内容要表达的意思却并无大的变化,所以也还依然是用这个标题来概括最适合。


    222楼2017-06-14 15:17
    回复
      ————————————————————TBC 【北京篇】完————————————————————


      223楼2017-06-14 15:19
      回复
        【背景补档•相逢尚年幼】
        明永乐xx年,松江府上海县因浦江疏浚故,随亲眷北上谢恩。船发维扬,远行千里,于入京前歇河间府换文,初识新任卫城天津。
        时上海设县百许岁,天津建卫二十载,形容尚小,皆总角之年。


        225楼2017-07-26 21:06
        回复
          “这位官爷,您翻了一炷香的关文了,究竟有没有啊?”
          “有,肯定有的。你等我再找找……”江宁抬头挺好脾气地一笑,随即又低下去,心里其实已急得要呕出血。十年河东转河西,他对自己现在进京居然需要关文这回事本已不满,现在东西找不见,还要在小城门底下遭胥吏讥讽,心里全是波动,甚至感到一丝凄凉。
          想他堂堂南直隶应天府,留都也是都啊,可偏……算了,跟这些人也讲不清楚,自古吏恶于官,越是权小未卑、越是爱拿鸡毛当令箭。宁建业对这等人情世故看得很清,无意得罪城旦,故而再开口仍是好声气:“是这样,我们同行还有别人,因故在前头驿站分了两路,本定好在这城里相会,我的关文许是也在她那里。你看,若是真无关文,我们也行不到这么远,往后进京路上也还有关口,不如……”


          226楼2017-07-26 21:06
          回复
            “不行!”江宁话音未落便听得一声暴喝,闻声望去,只见很小一个人穿着禁军皮甲,从不远处“笃笃笃”地一路小跑到他近前,站定之后,抬头之前,先用双手扶住帽子,方才露出眼睛:
            “从这里进京一路上,每一处关口都要验看关文,不得马虎。京城那可是天下第一等的好去处,不是随什么人都看得的。”
            说话人声音同身高稚嫩,语气却老成,配合着那顶因为沉重而在不停下坠的帽子,场面说不出的诡异。
            江宁心想:这么小的活物竟能发出这般大的声音。
            城旦心说:见了鬼了,这小子怎么又放出来了。
            但他们谁也没出声,沉默里终于响起耐不住的一声嗤笑,是在江宁腿边,清晰得好死不死、正中靶心。


            227楼2017-07-26 21:07
            回复
              “你,过来!姓什么?叫什么?笑什么?”
              天津偏头一看,竟见出声儿这家伙跟他一边高,底气壮得立赛往常,说话时打横跨过一步,跟对方站了脸对脸。
              那一个倒也没怯,蹙起眉来有一答一:
              “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笑你讲京城是天下第一等好去处。”
              “你敢说不是?”
              “当然不是,天下第一等好去处是苏阿姊家的府城,那里百工商贾冠于天下,亭台锦绣,湖光山色更不需提;绫罗满街,曲好听、戏好看,书院里每放榜皆有高中……这些京城可有的?”
              “京城当然有。不仅有,还是优中选优。百工冠于天下算什么,大皇帝建宫城,百工巧匠都要会京师;好曲好戏、三甲进士又算什么,最后也都要进京来。你定是没到过京畿,才敢放这厥词。”
              天津语毕收声,看对方半晌无语,似是赢一回合,正得意间,却听问道:“百工进士都从别处来,那京城自己,会做什么?”
              “他,他会……”天津一时愣怔,隔着帽子挠了头,终于想到一个妙应:“他会让别人干这些事儿!自己不必亲自干。”
              “那不就是什么都不会咯?”
              “胡说,这分明是天大的本事!你看旁的人谁会?”
              “那就是什么都不会。”上海不为所动,盖棺定论。语毕打量眼前人,一言不合就分析了起来:“你说我没去过京城,我看你像没出过远门,你连帽子也戴不住就学作卫兵了,你家是不是没有别人?”


              228楼2017-07-26 21:07
              回复
                上海的分析到此为止,因被人揪着衣襟摁在了地上,他紧接着感到有什么东西冲过膨起的灰尘砸落下来,伸了手去挡,接住的是天津那顶终于掉下来的帽子。
                帽子怼回天津怀里,上海趁机翻起身,开始撸袖子——他去年考过童生试,小小年纪先做了秀才打扮,衣袖过于宽大,屡撸未遂。此刻与天津互瞪着对质,一个扶帽子,一个卷袖子,架没开打,各已忙得不亦乐乎。


                229楼2017-07-26 21:08
                回复
                  城门边已聚起一小群看热闹的闲人;城旦挤出人丛,不知去向;而江宁不自觉站了个好位置,身旁另立一位佳人,正是上海口中十全十美的下凡天仙苏州府。
                  天仙姐姐手里捏着迟到的换文,此时逮了一把江宁的袖子:“哎,你别看了,去把阿申拉过来。那一个专门是打架的,放着和他去打,定然要吃大亏……”
                  “不去。正好让他得个教训,没一点点大,往后出门少讲话。”
                  “哎呀,我答应松江照管他的,打坏了怎么交代?”
                  “松江?啧,他对着你,反正半句意见也没有,你什么时候倒怕跟他不好交代了?我看就是那小马屁精刚才讲你天下一等好,你偏心他了。”江宁岿然不动,白眼翻得洞若观火。
                  “你去不去?哦,你现在不姓吴了,我讲话不管用了是吧?”


                  230楼2017-07-26 21:08
                  回复
                    最终上海在被揪着后领拎出斗殴现场的时候,还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他跟天津尚还没能真的打起来,此时感到的,是前来解围的表哥像是比对手还要怨气冲冲。而走在一旁的苏州在忍着偷笑——苏阿姐不愧是苏阿姐,不管什么时候什么表情,都依然好看的不得了。
                    “宁阿哥,你来救我的呀?”
                    “嗯。”
                    “你哪能晓得我打不过他?”
                    “那小杆子的城,建来就是打仗用的。你呢?你连城墙都没有。”
                    “哦……”上海应了一声,其实不很信服,他隐约觉得建来打仗的城,也未必就一定多么强大。在他还是上海镇的模糊记忆里,隔着吴淞江,对岸就曾有过一个比他更年长、也更繁华的镇子,原是建来给大唐守海门的。后来仗打败了,镇子也就败了,人口流散,最后大半倒归了对岸的他。
                    思及至此,他忽然有了好奇,仰脸问道:“宁阿哥,现今京城的位子,是从你这里抢去的,那本来……”本来替你打仗的城镇,有没有的已不在了?他没问完这句话,因被江宁捂了嘴巴。
                    江宁的应答是声色俱厉的:“别人家门口,不好随便乱讲话。”上海听着连连点头,惶恐得乖巧,因为宁阿哥是大人,一只手捂住他半张脸,他怕等自己听明白话再反映,已经被捂死了。


                    231楼2017-07-26 21:09
                    回复
                      天津这边要更背时许多,他好容易扶好了帽子,拳头还没挥出去,一抬头已不见了对手。而对面前脚消失,省府河间后脚赶到。他在打架闯祸一道上本属累犯,如今被抓到现行,象征性审过三句半,便赏以一顿臭揍,另罚俸、禁足任选。天津最不喜禁足,总觉得自己十天有半个月在禁足,如果出钱可以免罚,他本来求之不得。
                      不过这次他倒自选了禁足,因挨完揍后盘算盘算,估摸着自己往后半个月大概只能趴在床上过。
                      然趴到十天上下,却等来一位不速的探望客,正是此番罪魁祸首。
                      祸首方从京师返程,进门时带来一阵果香糖香,未开言先捧出一份重贿,是大把的各式酸甜蜜饯——他遥闻了天津挨揍的消息,挨了揍却居然没供出他来,于是感而生愧,道谢带赔礼,专登一趟门。
                      “唉,你怎么进来的?”
                      “这个你覅管。果脯还欢喜吧?”
                      “嗯。”天津一个个小纸包开个不住,拣颜色好的先尝,嘴里忙得不暇多发一言。不过答案倒也是显而易见――趴在床上有人专程来送吃的,哪有什么不欢喜?
                      “不欢喜也无别的办法了,我一路上剩下的零用都在这里了……唉,我问你,为撒要一个人挨罚?”
                      “为……没为什么。”
                      “没为什么就不谢了,东西还来。”
                      “诶,不是,有。有,呃……打架的罚我常挨,你不来我跟别人也要打。你就不一样了,你那是……诽谤当朝,是重罪。”
                      “多重的罪?”
                      “下大狱的。”
                      “哦……那你就包庇我了?”
                      “我……嗨,你废话真多,比我都多。”
                      天津不耐烦深想,横竖说出一二三也没有奖,他不知自己心里觉得三言两语,不堪其罪,只当是为这阵蜜糖香。
                      上海也没再深问,他仿佛生平识得好歹,知晓这下意识的好心,不经一问。即使当事者说不出一二三,他自己胸中已经了然。


                      232楼2017-07-26 21:10
                      回复
                        天津的这段前尘往事时,手里正捏着薄薄一册《大宋宣和遗事》①的平话本子,那是他幼时的心头好,自己那些早已翻得烂掉。现今手上这一册是上海托人从松江捎来的。书边匝得很密,插画相当精美,然而只有一册,因为寄它的人那时,显然带着孩子气得炫耀用心。
                        他记得上海那时信上说,等他远下江南,给他看全本。他当然没有去看过,往后很长的年月里,他甚至都根本没去过上海。
                        直至今日对方远道而来,已是跟着家里的新书局②,到躲进天津租界的遗老们那里,看收古书的股本与善本重刻版。
                        眼前脑中大小两个形象重合一处,这是天津近百年里罕有的一次,觉得这个幼时不太亲近的旧友,同前相比,其实也并没有变得许多。


                        233楼2017-07-26 21:10
                        回复
                          注释:
                          ①《水浒传》的原型故事。
                          ②晚清民国时期,上海作为新式出版业的中心,书局报馆林立。后来享有盛名的商务、中华、世界、开明等等,或多或少都有江南文人背景,在收集整理出版古籍的事业上,常不计成本。而它们正如这个城市本身一样,带着东西新旧内外,传统与现代重叠的影子。
                          ※本篇最后一节的时间线在1930s,即终章时间之后。
                          P.S.写完再看一遍觉得自己像个京黑,我不是,我没有,我爱京爷。虽然不是第一第二第三或者第四爱他,但我是爱他的……诶~这样讲仿佛坐实了自己是个京黑。◕ᴗ◕。


                          234楼2017-07-26 21: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