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悦吧 关注:166贴子:5,283

卫氏杀霍去病的原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霍去病第一次出战,汉军没有取得胜利,而霍去病是冠军的战绩。之后,在李、赵两将军仅带几千人做偏军出战的情况下,完全是新人的霍去病直接拿到皇帝的批示,带领八百名敢跟他深入敌后的勇士,取得了独立于大局的胜利。我们一直以来,只注意到二千级的战功,却很少考虑这场胜利的同时,汉匈之战是大兵团、消耗式,而且双方是比较克制的,硬碰硬,谁也没占到便宜,谁也不想吃大亏。
对于卫青来说,接下来了一战就是漠北了,这一战还是一样的,双方比较克制,硬碰硬,没占到便宜,也不吃大亏。
这两战卫青得到的相仿。但前一战,霍去病只有八百骑,再耀眼也有限;后一战,卫霍的战功真的相差太远了。
但这不足以使卫氏动杀机,这样只是卫青光荣退休罢了。
霍去病却不满足,他是对汉匈之战的状况不满,而改变这状况的条件已经充分完备了,其中一条就是霍去病独当大任,独掌兵权。
这在卫青光荣退休的前提下,并不构成对卫青的威胁。即使是卫青的门客部将统统都到了霍去病门下,也不构成卫氏必杀霍去病的理由。


IP属地:上海1楼2008-05-06 21:42回复
    这段历史 有点缥缈 
    是该去看下了解下这段历史 然后好好讨论想想


    2楼2008-06-08 13:40
    回复
      • 220.180.129.*
      卫青是个聪明人,我想他是不会去想什么歪注意去加害汉武帝赏识的人的,他已经功成名就了,也没必要冒这个险,我想汉人的民风还没到我们现在这地步,勾心斗角的这么严重


      3楼2008-06-19 11:47
      回复
        卫氏杀霍的最大可能是卫青的地位受到威胁。
        但想到这一点,确实只有大胆推测,缺少小心求证。
        排除法,卫氏的权力有二,一是内宫,太子和皇后,二是外朝,卫青。说是平阳公主如何,她的权势是附于这两者的。无论是平阳本身的出身,还是平阳侯或者是平阳多年经营的结果,都不如这两者的份量。而太子皇后的地位,除非是其他妃嫔有什么异动而且霍全力与太子皇后唱反调,但这显然不成立。
        而卫青,这有点影子,但不能确定。
        漠北之战,卫青的战功十分勉强,甚至霍出战的第一次,卫青的战功就没什么可表彰的,这在一楼说明子,这些都不足以构成杀机。但是,李广之死到李敢之死,可以有这样一种解释:李广不是因为失期,是因为当时霍去病不只是没有结束战斗,而且由于兵力不足甚至霍的战况可能非常非常惨烈和结局无法判断(或者说就是全军不能归甚至有大量汉军成为汉朝的羞辱都可能的,都不好说)。卫青针对李广,其实是为了针对霍去病,为了推卸责任。结果,李广不肯配合卫青。若此说成立。卫青卫氏杀霍去病的原因就是想要抹杀这件丑事。第一步是重新全面夺回兵权。第二步是全面大清洗中级以上军官。之后李敢的行为和霍去病的过激都可以解释了。
        那么,这一说法的依据呢?
        第一,卫青的撤军时间。显然这是间接的。卫青在一场硬仗之后,追击(?)一天,烧了匈奴的存粮(?),立即撤军。这不正常。哪怕卫氏屯军到吃光了匈奴存粮都比这么匆忙撤军正常。
        第二,李广的失期。李广自杀只能用个人素质解释。这存疑。李广确实确实没有其它的迷路记录。
        第三,李敢打卫青的时间,距漠北之战可能有半年,这或者可以用军事行动滞留了李敢来解释。而李敢打卫青到李敢之死,从各记录半年到一年不等,具体时间若从百官表李敢的职位被徐有为取代,是公元前117年,这个时间非常难用私仇来解释了。


        IP属地:上海4楼2008-08-25 08:57
        回复
          79 回复:从卫青漠北撤军,李敢之死等猜测卫氏可能杀霍 
           我从来不是李广粉丝,估计你们也是什么都不懂,教你们用吧内搜索,虽然我曾要求删了所有的在霍吧的贴子,但还是留了很多,2006年或之前的可能都有。在卫青吧也可以搜出很多我的贴子,我另外一个id是赵破奴,还有驰骋大漠什么的不太常用了。不过,我也极少用霍少这个词,从这个定义上,我也不是什么霍粉。本来我就不是因为喜欢演员,而且大汉天子我也看了,知道吗?李陵都娶妻了霍去病还是个小鬼头那种青春片,虽然只是随便看看,倒也不挑剔,当然现在没人说我挑剔,以后也别说,我不是个挑剔的人,也不是个耐心多好的人。不过几个小时,乱七八糟不知卫粉们在说些什么。 
           
           
           作者: 瑜玥 2008-8-26 15:54   回复此发言 
           
          --------------------------------------------------------------------------------
           
          80 回复:从卫青漠北撤军,李敢之死等猜测卫氏可能杀霍 
           卫少儿,有很多人猜测她是什么样的人,个性很可能要强,但事实确实不通权术,不抓权或者不会抓权。这个人姓卫,但卫氏的利益并不抓在她手里,她也承担不了替卫氏管家或者掌权什么的责任。她的丈夫陈掌,官位是卫子夫的或者陈阿娇的管家一类,有可能与卫子夫在后宫中的事有关,只是从官位猜测罢了。霍去病认父,卫少儿没有什么意见或表示。陈掌,卫少儿是不是有子女,不清楚,肯定没有特别值得一提的子女。 
           
           
           作者: 瑜玥 2008-8-26 15:59   回复此发言 
           
          --------------------------------------------------------------------------------
           
          81 回复:从卫青漠北撤军,李敢之死等猜测卫氏可能杀霍 
           卫青在漠北之战前,不可能想要推卸责任,这是最基本的逻辑,不知从哪里得出让李广迷路是为了陷害霍去病的结论? 
          李广的自杀存疑,有可能卫青对李广有其它要求,那是对卫青来说已撤军的时候的事,李广也早就迷路失期过了。在卫青布置任务的时候,他没有针对霍去病,但当他火速撤军,以为必败的时候,他很有可能针对霍去病,是因为霍去病是唯一与他一样,应该对全局负责的人。换句话说,卫青的撤军,就是把霍去病扔火坑里了,再加块石头是很可能的。只是,这块石头要人证物证,李广正有把柄在卫青手里,就是这么回事。 
          卫青针对霍去病,唯一的原因是他判断漠北战局不妙,先撤了,然后要把他自己的责任全推干净。 
          说什么谁的功劳靠谁之类的话,根本不沾边。漠南之战,卫青的军功和战损都上万,霍去病的两千级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同样,漠北之战,李广的兵力和作用根本和卫青不是一个等级的,卫青再怎么针对李广也没用,他要脱罪,唯一的替罪羊只能是霍去病。 
           
           
           作者: 瑜玥 2008-8-26 16:10   回复此发言


          IP属地:上海9楼2008-08-26 16:14
          回复
            史实:
            1 司马迁班固回避记录霍去病的死因。
            2 皇帝无论如何不会在对匈奴作战前对霍去病不利,霍去病同样不可能在这种时候节外生枝。
            因此,在请立三王时首先上书只是霍去病举手之劳。三王确实没有争太子位之心,汉武也还没有打算废太子,三王离京是皇家的规矩,汉武只是拖延并不想改变。汉武再不高兴也不会因此与卫氏翻脸,更不会迁怒霍去病。
            杀李敢却很奇怪。
            3 霍去病与卫氏并不是紧密相关的。
            4 卫氏的权力欲有强烈的表现。卫青的兵权是卫氏权势最重要的支撑。 

            是疑凶指向卫氏,但缺少很多环节。


            IP属地:广东11楼2008-11-07 18:50
            回复
              卫氏杀霍去病的原因 
              史实: 
              1 司马迁班固回避记录霍去病的死因。 
              2 皇帝无论如何不会在对匈奴作战前对霍去病不利,霍去病同样不可能在这种时候节外生枝。 
              因此,在请立三王时首先上书只是霍去病举手之劳。三王确实没有争太子位之心,汉武也还没有打算废太子,三王离京是皇家的规矩,汉武只是拖延并不想改变。汉武再不高兴也不会因此与卫氏翻脸,更不会迁怒霍去病。 
              杀李敢却很奇怪。 
              3 霍去病与卫氏并不是紧密相关的。 
              4 卫氏的权力欲有强烈的表现。卫青的兵权是卫氏权势最重要的支撑。  
              是疑凶指向卫氏,但缺少很多环节。 
              李广的自杀存疑,有可能卫青对李广有其它要求,那是对卫青来说已撤军的时候的事,李广也早就迷路失期过了。在卫青布置任务的时候,他没有针对霍去病,但当他火速撤军,以为必败的时候,他很有可能针对霍去病,是因为霍去病是唯一与他一样,应该对全局负责的人。换句话说,卫青的撤军,就是把霍去病扔火坑里了,再加块石头是很可能的。只是,这块石头要人证物证,李广正有把柄在卫青手里,就是这么回事。  
              卫青针对霍去病,唯一的原因是他判断漠北战局不妙,先撤了,然后要把他自己的责任全推干净。  
              说什么谁的功劳靠谁之类的话,根本不沾边。漠南之战,卫青的军功和战损都上万,霍去病的两千级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同样,漠北之战,李广的兵力和作用根本和卫青不是一个等级的,卫青再怎么针对李广也没用,他要脱罪,唯一的替罪羊只能是霍去病。  
              然而霍去病却克服困难封狼居胥。从此卫青失去了在军队中有任何作为的可能性。


              IP属地:上海13楼2009-11-25 19:29
              回复
                讨论贴:如果没有卫姨母,卫舅舅的关系,小霍能实现抱负吗
                任何讨论如果无视史实甚至有意曲解历史,就只能是胡说八道。
                如果要假设没有背景的霍会有什么表现,
                仅限于漠南两战的话,最关键的是首战冠军,但是,因为这件事在霍的事迹中实在不!算!重!要!,所以,司马迁省略到只在第二战中用了一个“再”字,“再冠军”,什么信息也没有留下。如同我们猜测霍的属下,赵破奴在河西第一战之后的军功是"以司马再从骠骑将军数深入匈奴",“再”以前跟着骠骑将军,即漠南两战有份,“数”,三次以上,则除河西第一战,漠南两战都是跟着霍去病的。这样细!微!的记录,实在不可能留下更多的信息了。虽然对于每一个仰视英雄的人来说,他是如何脱离平凡是很吸引人的事,但我们仅仅知道,第一次参战的霍去病,他已经有人追随了,他首战冠军,汉武帝也知道,而且,在汉军没有取得辉煌的战绩时,汉武帝火急火燎地封了他个冠军侯,以彰显汉军的军力。
                而事实上,霍去病并没有因为这点小!功!而站稳脚跟,汉武帝还是毫!不!心!疼!地又把他扔到了河西去撞大运(封了个将军,兵马却不过万骑)。
                霍去病的升迁很可能或者说确实要比没有这个背景的人快很多,但是,请注意,霍去病六战连捷是
                从卫青两战,首战冠军后,由汉武诏得到八百壮士和剽姚校尉的封赏。注意这个校尉的封号,绝对表彰是霍去病本人的武力。而且,第二战,卫青主战场是灰溜溜的,霍去病深入敌后(这算是学卫青的???)霍本人的军功已绝对达到封侯标准,而汉军也需要一个英雄,从霍得封的时间(四月),这个侯是十万火急地封下来的。与卫青在回师之后得到千金实在没什么关系。霍的机会是比别人好一点,但与卫“舅舅,姨妈”的关系也仅限于这一点点。
                以后河西两战,卫氏手下多有异动,汉武不喜李陵,是因为与外戚李广利做了对比吧,河西首战的霍与后来的李陵处境相仿,而霍的两千级军功之外,还在河西建立了大汉的威望和信誉,不是什么惨胜如败。正因为霍的军事能力,他才能在卫氏掌军权甚至倚仗军功谋求朝中权势的情况下,终于脱颖而出。也正是这艰难的过程,我实在无法相信,霍与卫可能是亲密的。
                而河西受降,是大汉打通河西走廊,匈奴尽失人心的标志。与后来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的举动呼应。这是大汉与北方人民之间的和平。当然,也是武力和物质生产发展为基础的和平。
                霍在河西的三次出征,与卫“舅舅”的关系,恐怕只是一些阴谋的迹象可以查来看看了。
                漠北之战,霍已不存在有没有表现机会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在河西第一战霍杀回大汉之时已经解决。唯一要提一提的是,漠北之战以后,两大司马的设置,是为了不影响卫青而又让霍去病有足够的发挥空间。
                


                IP属地:广东14楼2010-08-06 11:08
                收起回复
                  回复:7楼
                  讨论卫少儿,不如说讨论她的丈夫
                  若真的从自然的亲情来讨论,那所有的一切,怕是只余下吃人二字了。


                  IP属地:上海15楼2010-08-06 11:18
                  回复

                    李广父子死于卫青漠北不败   
                    不败,实际和本质的是指没打胜仗,技术处理之后,在功劳本上记的是不败。   
                    李广与卫青不是一个量级,只能说,李广不是卫青的政敌,不能说卫青不能算计李广。问题在于,卫青不会凭白无辜地算计一个将军,他算计李广的原因,虽然很隐秘,但还是有迹象的。即,卫青实际算计的是霍去病。   


                    IP属地:上海16楼2010-08-06 11:42
                    回复

                      第一,是辎重。霍去病历次出征,从来没有取食于敌这么一回事,不相信的自己细查去。而偏偏这次倾全国之力准备了几十万步卒维护后勤的大战中,需要取食于敌。只能是一种情况,即,霍去病遇到了需要把辎重丢开的险境。而这个险境,是因为卫青过早地撤军(卫青几乎是在到漠北三天以内撤军的)造成的。霍去病完全来不及全面调整,只能给出细部地应对。   
                      第二,是追击单于的军队,竟然要比卫青撤军晚很多。一直号称是卫青对阵单于,根本是假的,是霍去病的军队。这在匈奴列传中有记录,由于汉军追击,单于逃了很久,而同时,没跟着单于的匈奴人都看出来汉军已经撤了而单于却被小股汉军困住不敢露面,右谷蠡王错估形势以为单于必定已死,竟然敢于自称单于。这样,汉军追击原来的单于已没有意义,于是,单于脱困,右谷蠡王撤了单于号。这场胡闹,为霍去病调整布署赢得了时间。而李广,恰恰是死在此时。  


                      IP属地:上海17楼2010-08-06 11:43
                      回复
                        李广是否遇到了霍去病派去追击单于的汉军?如果没有遇到,还算好,李广只是单纯的卫部功过相抵出师不利的替罪羊。李广真没有必要死;若是李广的精神状态实在特别竟然死了,李敢也未必要找卫青的麻烦。   
                        若是遇到了,真不知道霍去病有什么脸面对李敢要求替李广平反的事,李广之冤关联着卫部(实际就是卫青)置霍部于绝境的事实,必定被这些汉军带回证据去,霍去病怎么在卫青与李广之间两全?而没有证据(汉武帝不需要证据,霍去病当然不会证李敢拿到证据),只是风闻的李敢又怎么去告状为李广平冤?李敢纵然没有证据,却明白战局的情况,明白卫青对战局应负什么责任,他完全可以据此为整个霍部无辜死难者鸣冤,而这是霍去病无法处理的事,毕竟卫青权高根深。大战在即(史载,汉方收士马),汉武帝无意追究,霍去病只能息事宁人,不可能让李敢追究卫青畏战先逃的罪过,这才是李敢真正的死因。   


                        IP属地:上海18楼2010-08-06 11:44
                        回复

                          至于霍去病在大战前突然死了,司马迁不记一个病字,而在霍光口中却有一个病字(即公开的说法是病死,司马迁偏偏不相信不认同不记这一个“病”字)其中,只能说,霍去病之死与李敢之死在明面上是关联的,司马迁认定这一点又说不清楚原因,因为他看问题,只看到表面,只看到李广与卫青之间一个失期,只看到霍去病与李敢之间的一箭。   
                          至于说什么宫斗,那是附丽于战场的。
                          


                          IP属地:上海19楼2010-08-06 11:45
                          回复

                            霍去病历次出征,从来没有取食于敌这么一回事,(事实1)
                            而偏偏这次倾全国之力准备了几十万步卒维护后勤(事实2)的大战中,需要取食于敌(事实3)。
                            卫青几乎是在到漠北三天以内撤军的(事实4)
                            第二,是追击单于的军队,竟然要比卫青撤军晚很多。一直号称是卫青对阵单于,根本是假的,是霍去病的军队。这在匈奴列传中有记录,由于汉军追击,单于逃了很久,而同时,没跟着单于的匈奴人都看出来汉军已经撤了而单于却被小股汉军困住不敢露面,右谷蠡王错估形势以为单于必定已死,竟然敢于自称单于。这样,汉军追击原来的单于已没有意义,于是,单于脱困,右谷蠡王撤了单于号。(事实5)这场胡闹,为霍去病调整布署赢得了时间。
                            


                            IP属地:上海20楼2010-08-06 11:45
                            回复
                              而李广,恰恰是死在此时。 (事实6)
                              李广是否遇到了霍去病派去追击单于的汉军?如果没有遇到,还算好,李广只是单纯的卫部功过相抵出师不利的替罪羊。〔李敢也未必要找卫青的麻烦。 (事实7)一直以来,为卫青辩护的有两点理由,其一,李广特别,喜欢自杀。其二,李敢不讲理。这两点都很站不住脚〕
                              大战在即(史载,汉方收士马),(事实8)
                              至于霍去病在大战前突然死了,司马迁不记一个病字(事实9),而在霍光口中却有一个病字(事实10)(即官方的说法是病死,司马迁偏偏不记一个病字)
                              其中,只能说,霍去病之死与李敢之死在明面上是关联的,〔司马迁认定这一点又说不清楚原因(事实11)〕 


                              IP属地:上海21楼2010-08-06 11: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