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bf吧 关注:14,694贴子:522,478
  • 3回复贴,共1

Try19话中出现的“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的来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Try19话中闪电高达FB和战车女神空中交战时,原本在后面紧咬战车女神的闪电高达FB突然因为对方一个动作导致形势逆转陷入被动。

被对方的突然一招惊到的佑马惊呼“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动作”这一让我们陌生的空战战术名词。那么这一名词的出处是出自哪里呢?下面就为大家细细道来。





IP属地:广东1楼2015-02-19 22:31回复
    “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动作是俄罗斯王牌飞行员普加乔夫于1988年创立的。当时,苏霍伊设计局在试验苏—27失速的大迎角极限中,普加乔夫在危急情况下转危为安,并因此而创立了一种机动动作。在飞行试验中,战机在15km高空失速状态下急速下降,苏霍伊设计局的总设计师西蒙诺夫大惊失色,命令普加乔夫放弃战机弹射逃生,但普加乔夫镇定自若,继续留守并在距离地面800m的时候奇迹般地启动了发动机,并且将战机改成平飞。在他的操控下,急速跃升的机头不断上扬,并达到了120°的大迎角,高高扬起的机头,就像一只眼镜蛇,从而诞生了惊世骇俗的“眼镜蛇机动动作”。普加乔夫能够完成这一动作得益于苏—27战机的优良气动布局,飞行员在完成这一动作时,要在克服超强过载压力的同时,从仰角30°到仰角120°,都必须控制飞机保持平衡,避免进入尾旋等失速状态,因此,要求飞行员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术。


    IP属地:广东2楼2015-02-19 22:34
    回复
      机动过程中飞行员快速向后拉杆使机头上仰至110度~120度之间,形成短暂的机尾在前,机头在后的平飞状态,然后推杆压机头,再恢复到原来水平状态。机动时飞机进入的速度约为425公里/小时,飞机以超过110公里/小时的速率减速,然后减速到148公里/小时,这个动作仅使飞机承受3.5~4g的过载,在整个机动过程中,飞机的飞行高度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苏-27 飞机的过失速机动——“普加乔夫眼镜蛇”、“尾冲”和“赫伯斯特”机动等都是典型的快速机动动作,都具有快速指向的能力,在近距空战中不但可以作为进攻的战术手段,而且可以作为有效防御的战术手段。概括起来,过失速机动具有以下战术意义:
      (1) 过失速机动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战的情景,即取决于敌机的相对位置,飞行速度以及武器系统的能力。
      (2) 在使用过失速机动动作,尤其是使用“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时,目标的机动对飞机机头的瞄准影响很小。因为该机动的状态时间非常短。
      (3) 实际近距空战中,当我机在蛇形转弯或盘旋等机动过程中发现后方距离较近的敌机时,适时使用“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快速减速,可使敌机“冲到”前方,使我机处于有利的攻击位置。
      (4) 在使用全方位导弹的空战中,利用过失速机动动作可在更大范围内攻击敌机,与常规机动相比,可为飞行员提供更多的发射导弹的机会。
      (5) 当我机受到敌机导弹攻击时,使用过失速机动动作可迅速地改变姿态,减小遭受攻击的可能性。


      IP属地:广东3楼2015-02-19 22:38
      回复
        补上3L机动动作分解的图片

        “眼镜蛇机动”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人对它的实战意义持怀疑态度,认为它只是一种特技飞行表演动作,实战中作用不大。但是随着近距离空战的重新受重视,人们最终还是确认了它的实用性。在空战中,当敌机离你尾部很近并准备攻击时,飞行员可以尝试通过“眼镜蛇机动”的制动作用突然减速使敌机错过你,重获空战优势。不过“眼镜蛇机动”是一个高难度动作,对战机的机动性能和飞行员的驾驶技术要求较高。


        IP属地:广东4楼2015-02-19 22: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