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愿石吧 关注:332贴子:11,710

最近忽然开始对科幻感兴趣。。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又看了一遍《流浪地球》,然后找出大刘最初的老文《带上她的眼睛》又看了一遍(貌似小时候看过),现在在看《三体》。
叹为观止。大刘果然名不虚传。一边看一边觉得里面肯定会有很多小姆感兴趣的话题以供讨论。
准备看完这三本之后去看小姆的《伊甸》。话说,这篇现在结文了没?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02-08 20:30回复
    蛮奇怪的,我其实一直对科幻兴趣不大,以前一直觉得科幻冷冰冰的又枯燥,现在才觉得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角度切入。就像我之前对网游文不感冒,看了顾漫的微微和禾早的江湖之后就一头扎进去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5-02-09 09:42
    回复
      好的好的~扑倒小姆~~
      昨晚看三体看到凌晨一点,平时一般十点睡。。停不下来。。刚把第二本看完。
      科幻对我而言的吸引力也在于此,与空茫广袤的宇宙太空相比,人类甚至连一粒尘埃都算不上。而正是这样巨大的反差,使得生命留下的痕迹格外令人震撼。
      除此之外,大刘在三体中提出的宇宙社会学和黑暗森林法则简直让我惊艳,正是因为人类不明白这一点,当年叶文洁才会草率幼稚地回复三体世界的警告信息,从而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命运。
      道德,人性,善与恶,这些名词在这里看来已经没有了意义,因为宇宙的距离早已把文明抽象成了一个点,只留下了一个词:生存。
      小姆的那个片段我看得不是太明白,不过可以大体看懂你想要表达的意思。刚从大刘那个冰冷残酷的宇宙中抽离出来,一时有点不能适应这样的“温情”和“浪漫”。它比较完整地表达出了你想要的宇宙的空茫和孤寂,但看起来很美,甚至美得有点不像我印象中的科幻文,或许是因为你贯穿其中的爱情因素。至于具体的,可能需要等我了解了这段文字的整体背景之后才能进行细致的分析。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5-02-10 09:54
      回复
        好吧,我是初入门,之前也没看过关于外星文明的科幻作品(倒是看过一些关于科技进步的),缺乏比较,难免不够客观。不过我所说对黑暗森林法则和宇宙社会学的惊艳,并不是指来自它对宇宙文明的解释(事实上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得并不多),主要来自于把“社会学”扩展到宇宙这个领域。换句话说,当我们跳出了地球这个圈子后,来评判两个文明之间的行为,人类社会那一套道德标准已经不再适用。就像黑暗森林法则里所说的,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那么,如果为了自身文明的存续,抹杀和毁灭另外一个文明的行为,到底该如何评判?标准又是什么?是不是一切行为都可以用“为了自身文明的存续”这个理由来解释和原谅?就像书里那个三体世界的和平主义者,他发出的警告信息,客观上讲,背叛了他自身的文明,这是不是出于一种“他无法原谅三体世界的侵略行为”的心理呢?哪怕三体世界的侵略行为是为了他们自身文明的存续?这是一个我没有思考过的角度。其实仔细想想,这个角度并不算新颖,把它套在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关系上来看会形象很多,但是放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当双方都是几乎平等的智慧生命体时,感觉就会很不一样。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5-02-10 16:26
        回复
          所以这一点让我很感兴趣,我不是理科出身,理科基础只有高中生水平,所以对那种物理底蕴很深厚的东西感触不深,最多也就感叹一句“哇好厉害”或者做做白日梦。我更感兴趣的是这样一个文明和人类文明的碰撞会对两个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管是经济和科技方面的,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另外,我很好奇当面对自身文明的生死存亡时,到底有没有一条底线,或者说是不是真的可以不择手段?另外,我同意黑暗森林法则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也认为在宇宙中,两个文明可以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就算偶然出现了,也只是薄冰上的和平。这和文明的发展程度没有关系。我认为在宇宙中,唯一一种可以保持长期和平的方式就是空间距离的阻隔。
          不得不说,文科生和理科生看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果然不一样啊~
          忘了之前在哪里看到过的一句话,大意是写科幻就是要把离奇的想象写得像历史事件,越是胡扯越要一本正经,我当初之所以对《满》爱不释手也是因为这一点(就是你说的“忽悠”~)。一看就知道是假的,连作者自己都打动不了的文章,又怎么能打动读者。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5-02-10 17:06
          回复
            哎呀,爪机打字太不给力,明明想到很多东西,手速跟不上,一下子就想不起来了。。我就慢慢写吧,想起一点写一点,感觉我们讨论的问题挺杂的。
            先说宇宙文明未知的问题。其实我也是倾向于宇宙里绝对存在其他智慧生命体的,而且说不定有些文明的发展程度已经远远超过现在的人类。但是之所以现在仍然未知,我觉得一个原因是人类现有技术水平的限制,你没发现不意味着就没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你说的,宇宙空间太广大了(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不管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可以和现阶段的人类刚好对接的几率实在太小太小了,就像你说的,人类文明也不过短短五千年,也就是这一百年才进入信息时代,具备了和外星文明互通信息的能力。或许就在人类文明成型之前,才刚刚有一个发展程度很高的文明毁灭了呢,何况又离得那么远——时间和空间的双层距离更加降低了这种几率。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15-02-10 21:11
            回复
              我也觉得我刚入门就看三体门槛是有点高,但是我进入科幻界差不多也是大刘的作品带进来的,《带上她的眼睛》是小时候看过的,然后就是去年看的《流浪地球》,适应了他的文风,就想先看看他的代表作。初中的时候看过一些凡尔纳的书,和外星文明没有关系,印象比较深的是一本《机器岛》,现在想想,那本书对人性的刻画还是很深入的,讽刺也很辛辣,可惜那时候年纪小,只记得那个人造岛简直像是伊甸园一样美好,还在惋惜为什么那些富人都那么有钱了还不珍惜。。
              还有啊,我觉得包括我在内,应该很多人都对宇宙,星系,黑洞,外星文明之类的感兴趣吧。另外还有像世界未解之谜之类的东西也很吸引人,金字塔,幽灵船,百慕大三角之类的。。对科幻小说感兴趣,某种程度上应该也是这些情结的一种投影。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15-02-10 21:58
              回复
                关于你说的,“没看到哪个动物会对抗自己的本能”,我刚刚一直在想,到底什么叫“对抗自己的本能”。比如一只雄狐狸咬死了一只鸡,明明自己已经很饿了,但是想到雌狐狸在家怀着宝宝,还是把猎物带回去给老婆吃——这个,算不算“对抗自己的本能”呢?这种行为,算不算是一定程度的“理性”呢?
                我认为作为人,最值得骄傲的就是自己的思想。哪怕我们这样渺小,生命如此短暂而脆弱,在茫茫宇宙中简直不值一提,但幸好,我们是会思想的苇草,可以认识到这一点。


                IP属地:北京36楼2015-02-12 22:59
                回复
                  啊,你说的那个养殖场的故事,在三体里面有提,就在第一本,有个名字叫“农场主假说”,是一个关于宇宙规律的假说。还有一个假说叫“射手假说”,和这个比较类似:有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个洞。设想这个靶子的平面上生活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会有一个洞。”它们便把这个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意行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铁律。
                  是的,我们不知道别的生物是不是也会思考,是不是也有思想,我所说的“作为人,最值得骄傲的就是思想”,其实是针对宇宙中那些拥有漫长岁月但毫无知觉的非生命体。哪怕某颗恒星可以存在几十亿几百亿年,拥有那样巨大的能量,又有什么用呢?它甚至连自己有多可悲都不知道。


                  IP属地:北京40楼2015-02-12 23:42
                  回复
                    “我相信只要有善良的心,对他人的理解就会自然而然产生”,这句话让我联想到那句有名的“存在即合理”,其实我一直认为,绝大多数的思想都是可以理解的(是可以理解,不是可以认同),换句话说,只要不是像黑龙王巴哈姆斯那样从一个结论莫名其妙跳到另一个理论,大多数思想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是经由大脑综合各种信息之后一步一步得出的结论,尽管这种结论有时候不为世人理解和接受,甚至是疯狂的或者不道德的,是我所不能认可的,但你不能否认它们存在的合理性。
                    所以我有时候会很困扰,常常觉得自己立场不够坚定啊,就是我虽然觉得他这样做是不对的,换成我的话我绝对不会这样做,但是我又觉得可以理解他。。


                    IP属地:北京43楼2015-02-12 23:51
                    回复
                      呃,我这里的时间比国内晚一个小时,现在刚刚十一点。。不过也要睡了,明天要上班~
                      剩下的明天再讨论~晚安~


                      IP属地:北京44楼2015-02-12 23:54
                      回复
                        啊。。那篇评论我也看过,其实我一直觉得大刘在故事情节的架构上非常厉害,但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不够鲜明生动,或者说只有那一层表面上表现出来的东西,薄薄的,没有挖下去,因此使这个人物看起来很单薄,并不丰满。这种倾向在流浪地球里就有体现,三体里更加明显。我不知道科幻小说里的人物是不是只负担起牵引故事情节发展的任务就可以了,不需要这种鲜明和生动。。
                        另外我还看过一篇评论,大意是大刘你其实是个悲观主义者吧,三部三体,每一部里“人类的劣根性”都准时准点登场,你是对人类多没信心啊。。我也有这种感觉,初期还好,后来顺着一部一部看下来,这种感觉不断累积,到了第三部的时候已经有些心理疲劳,太过了,真的,下笔的时候太用力,反而容易激起读者心理上的反弹。
                        我不知道大刘是不是借程心鄙视女性,我比较倾向于相信他是借程心影射社会中的阴暗面,如虚伪、懦弱、逃避现实、不肯承担责任、缺乏自我反思和成长等。不过不可否认在大刘的作品中,大部分女性形象都是很难博得好感的类型,我看到过唯一一个让我比较喜欢且敬佩的女性形象出自他最早的短篇《带上她的眼睛》,可惜在那之后再也没有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50楼2015-02-16 20:26
                        回复
                          哈哈,我一般是去豆瓣看书评影评,因为在那里可以单看一星二星的吐槽评论,比较省力~花千骨的评论基本处于两个极端,说好的捧上天,说差的踩到泥里去简直一无是处,其实我对这个结果挺好奇的,因为中性的评论很少。。不知道为什么。。
                          我也觉得可能科幻文受文体限制,人物更多的只能是载体,但是程心的设定单薄得有些过了,倒是有些配角很出彩。
                          话说你老弟居然反应那么大吗。。我只是看到后来有些不满有些烦,觉得大刘啊你笔下的人类社会能不能有一次让我感觉到正能量啊。。要是都像你笔下这样的话那这样的世界干脆别救了,反正我们也有“蓝色空间”号担负起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了。。
                          话说,“蓝色空间”号写得很精彩,只要是跟“蓝色空间”有关的所有片段都很好看,不管是黑暗战役还是四维碎块,都很惊艳。可惜戏份少了点。。
                          想起看《满》爱不释手的那些日子,哎呀,那时候真年轻~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54楼2015-02-16 21:19
                          回复
                            。。。同拜个早年~明天启程去和别的中国老师一起过春节看春晚,我们就是“奋斗在一线的海外工作人员”啊~话说小姆方便的话能发一下《伊甸》原文么~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58楼2015-02-17 20:45
                            回复
                              是的是的~另外小姆的作品入V了没?还是应该尊重一下作者的劳动成果呢,有点不好意思。。
                              这边过春节是不放假的,但是大年初一上班真心不能忍。。跟学校请了明天的假。话说在外面看个春晚都不容易,住的地方没有wifi,电视收不到,还要跑到外面去开房,也是蛮拼的。。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61楼2015-02-18 16: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