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013,589贴子:993,647,621

回复:直播:我们的灵魂,扛着这副皮囊在行走。。。蔡崇达《皮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二天办落成酒席,在喧闹的祝福声中,父亲宣布了另一个事情:他不回宁波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5-01-31 20:15
回复
    酒桌上,亲戚们都来劝,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难得的工作:比老家一般工作多几倍的工资,偶尔会有跑关系的商家塞钱。父亲不解释,一直挥手说反正不去了。亲戚来拉母亲去劝,母亲淡淡地说,他不说就别问了。
    后来父亲果然没回宁波了,拿着此前在宁波攒的钱,开过酒店、海鲜馆、加油站,生意越做越小,每失败一次,父亲就像褪一层皮一样,变得越发邋遢、焦虑、沉默。然后在我读高二的时候,父亲一次午睡完准备要去开店,突然一个跌倒,倒在天井里。父亲中风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15-01-31 20:15
    回复
      也是直到父亲中风住院,隔天要 手术了,躺在病床上,母亲这才开口问:“你当时在宁波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处理不来,干脆躲了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5-01-31 20:16
      回复
        父亲笑开了满口因为抽烟而黑的牙齿。
        “我就知道。”母亲淡淡地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5-01-31 20:16
        回复
          父亲当年建成的那座石板房子,如今只剩下南边的那一片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5-01-31 20:17
          回复
            我记得她说那句话的那个晚上。她和当时的男友出去不到一刻钟就回来了。进了房间,躲着父母,一声不吭地把我拉到一边,脸涨得通红,眼眶盈满了泪,却始终不让其中任何一滴流出来。平复了许久,她开口了:“答应我,从此别问这个人的任何事情。如果父母问,你也拦住不要让他们再说。”
            我点点头。


            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5-01-31 20:18
            回复
              直到多年后我才知道,当时他问我姐:“你家出得起多少嫁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5-01-31 20:19
              回复
                那旧房子,母亲后来租给了一个外来的务工家庭。一个月一百五十元,十年了,从来没涨过价钱。那狭小的空间住了两个家庭,共六个人一条狗,拥挤得看不到太多这房子旧日的痕迹。
                一开始我几次进入那房子,想寻找一些东西。中风偏瘫的父亲有次摔倒在地上留下的血斑,已经被他们做饭的油污盖住了,而那个小时候父亲精心打造给我作为小乐园的楼梯间,现在全是杂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5-01-31 20:20
                回复
                  母亲有意无意,也经常往这里跑。


                  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15-01-31 20:20
                  回复
                    我看着这样的母亲,心里想,母亲出租给他们家,只是因为,他们家 拥挤到足够占据这个对她来说充满情感同时又有许多伤感的空间。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5-01-31 20:21
                    回复
                      别人的生活就这么浅浅地敷在上面——这是母亲寻找到的与它相处的最好距离。
                      其实,母亲现在居住的这四层小楼房,于我是陌生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15-01-31 20:21
                      回复
                        她偷偷地出去,悄然把菜扔在后院,第二天她把这些菜清洗干净,去除掉那些烂掉的部分,体面地放置在餐桌上。我们谁也没说破,因为我们都知道,自己承受不了说破后的结果。


                        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5-01-31 20:22
                        回复
                          我点点头。虽然明白,那意味着“不明来路”的菜叶还需要吃一段时间,但我也在那一刻想起来,好几次一些亲戚远远见到我们就从另一个小巷拐走,和母亲去祠堂祭祀时,总有些人都当我们不存在。


                          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5-01-31 20:24
                          回复
                            我 知道这房子是母亲的宣言。以建筑的形式,骄傲地立在那。


                            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5-01-31 20:24
                            回复
                              旧房子拆的前一周,母亲“慷慨”地买了一串一千响的大鞭炮,每天看到阳光出来,就摆到屋顶上去晒太阳。她说,晒太阳会让声音更大更亮。偏偏夏日常莫名其妙地大雨,那几个下午,每次天滴了几滴水,母亲 就撒开腿往家里跑,把鞭炮抢救到楼下,用电吹风轻轻吹暖它,像照顾新生儿一般呵护。


                              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15-01-31 20: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