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茶棚凤辇
以前葛沽的春节至灯节期间,耍乐会上街表演,观灯闹元宵。葛沽花会始源于明朝永乐初,故而花会又称老会,因取名于永乐的“乐”字,便有“十老九乐”之名,经诸官僚盐商与巡检司老爷的商议,将东大桥“玉厚堂”张氏家中的娘娘塑像摆放在官轿内,抬着沿街老会观灯,引海河两岸船民来葛沽为娘娘烧香,求助娘娘保佑船人平安。进香者络绎不绝,所以东大桥船民在富户的支持下在东大桥搭棚,作为娘娘出巡的驿所,并摆设茶水招待宾客,这就是东茶棚的由来。由于借用官轿沿街受香火,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东大桥船民效仿官轿,始建第一代的东茶棚凤辇。辇为直腿造型,由“玉厚堂”张氏、“吉顺张”传人张大荣堂号“荣记”(葛沽五大家之一,又称“吉顺三号”)等人资助。时值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又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由众盐商发起在东大桥东侧建关帝庙。清道光七年,由张大荣、张亚轩重修东茶棚凤辇,下座改为象腿造型。插投撑口,中部将轿身缩为龛,专门摆供娘娘塑像。又将轿顶加大,立檐加以美化装饰,由官轿造型改为古时凤辇造型,不用马拉,仍延用人抬,这就是葛沽首驾宝辇第二代的造型。同治十年(1871年)又由广记等富商出资、东大桥盐商、船民资助,重修东茶棚第三代凤辇,上顶和辇龛比二代略有改进,稍有增大,底座仿晚清供桌造型的弓腿,改进了顶部、中部的木雕造型图案,座子侧边、缩边、杆珠、披子、蓬牙、弓腿全部呈半立体浮雕,图案除勾子、蔓子以外,蓬牙雕刻大牡丹花。三代凤辇造型美观,二代象腿凤辇卖给对河苏庄子。1926年正月十八接驾时,三代凤辇辇顶等部位受损,当年重新翻改辇龛和辇顶,造型更加美观,1930年左右在原有辇座不变的基础上,改撇檐为斜坡罩立,雕刻清晰透亮,造型美观堪称一绝,“吉顺三号”张子洲、冯氏出资,邓德发、马文明操办,增置了杏黄咔喇呢料软顶、小围子、围子、刺绣图案与凤辇相同。增置了雕刻的匾额、楹联。第三代东茶棚凤辇毁于文革中首先被砸毁。1985年由李洪生牵头做复制宝辇的准备工作,1986年集资一万余元成功复制第四代东茶棚凤辇
以前葛沽的春节至灯节期间,耍乐会上街表演,观灯闹元宵。葛沽花会始源于明朝永乐初,故而花会又称老会,因取名于永乐的“乐”字,便有“十老九乐”之名,经诸官僚盐商与巡检司老爷的商议,将东大桥“玉厚堂”张氏家中的娘娘塑像摆放在官轿内,抬着沿街老会观灯,引海河两岸船民来葛沽为娘娘烧香,求助娘娘保佑船人平安。进香者络绎不绝,所以东大桥船民在富户的支持下在东大桥搭棚,作为娘娘出巡的驿所,并摆设茶水招待宾客,这就是东茶棚的由来。由于借用官轿沿街受香火,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东大桥船民效仿官轿,始建第一代的东茶棚凤辇。辇为直腿造型,由“玉厚堂”张氏、“吉顺张”传人张大荣堂号“荣记”(葛沽五大家之一,又称“吉顺三号”)等人资助。时值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又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由众盐商发起在东大桥东侧建关帝庙。清道光七年,由张大荣、张亚轩重修东茶棚凤辇,下座改为象腿造型。插投撑口,中部将轿身缩为龛,专门摆供娘娘塑像。又将轿顶加大,立檐加以美化装饰,由官轿造型改为古时凤辇造型,不用马拉,仍延用人抬,这就是葛沽首驾宝辇第二代的造型。同治十年(1871年)又由广记等富商出资、东大桥盐商、船民资助,重修东茶棚第三代凤辇,上顶和辇龛比二代略有改进,稍有增大,底座仿晚清供桌造型的弓腿,改进了顶部、中部的木雕造型图案,座子侧边、缩边、杆珠、披子、蓬牙、弓腿全部呈半立体浮雕,图案除勾子、蔓子以外,蓬牙雕刻大牡丹花。三代凤辇造型美观,二代象腿凤辇卖给对河苏庄子。1926年正月十八接驾时,三代凤辇辇顶等部位受损,当年重新翻改辇龛和辇顶,造型更加美观,1930年左右在原有辇座不变的基础上,改撇檐为斜坡罩立,雕刻清晰透亮,造型美观堪称一绝,“吉顺三号”张子洲、冯氏出资,邓德发、马文明操办,增置了杏黄咔喇呢料软顶、小围子、围子、刺绣图案与凤辇相同。增置了雕刻的匾额、楹联。第三代东茶棚凤辇毁于文革中首先被砸毁。1985年由李洪生牵头做复制宝辇的准备工作,1986年集资一万余元成功复制第四代东茶棚凤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