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朋友圈吧 关注:78贴子:320
  • 13回复贴,共1

不务正业,无家可归-欧阳中石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度娘,二楼是我写的文章,大家要顶啊!


1楼2014-12-10 12:33回复
    不务正业,无家可归
    仿佛注定要远离专业,从一开始。
    那是1954年,欧阳中石自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专门班毕业,学校把他打发到河北,河北把他打发到通县,通县把他安排在女师,女师分派他教学生几何。他倒好,没有嗟叹,没有怨尤,随遇而安,轻装上阵。
    几何教得好好的,学校又让他改教语文。语文是欧阳中石的强项,学以致用,立竿见影。很快,他的课堂教学成了校内的样板。然后,又成了县内的样板。再然后……没了下文。因为,学校改派他教物理了。
    是欧阳中石精通物理?不,没那回事。因为这事是领导决定的。欧阳中石摊开物理教材,他很快又在其中找到了乐趣。物理的瘾还没有过足,学校又让他改教化学。
    议论就蜂起了。正面的看法是:不愧是北大毕业,全才,教什么都行!负面的看法是:这家伙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只能打杂,不能重用!正面的、负面的议论,欧阳中石听完都一笑了之。他以惯有的坚决,一头钻进化学教学。
    如此这般,欧阳中石在通县,时间从1954年到1978年,年龄从26岁至50岁,单位忽而是中专,忽而是中学,承担的科目,这学期是语文,下学期说不定就变成物理……

    欧阳中石跟我讲过一个故事,是关于钱锺书评职称的。
    评委们意见分歧,焦点在于:不知道钱锺书是干什么的。你说他是搞外国文学的吧,他在中国文学方面比谁都强;你说他是搞研究的吧,他又擅长创作;你说他是搞创作的吧,他那几年主要是搞“毛选”英文翻译……有关评委就此请教欧阳中石的大学老师金岳霖,金先生说:“咱们换一个思路,不要问他是干什么的,而要问他还有什么不会。”此语一出,众人茅塞顿开,是啊,钱锺书是学跨东西、博涉多能的不折不扣的大家!
    仿照金先生的思路,笔者也可以说:“不要问欧阳中石都教过哪些课,而要问他还有哪些课没教过。”
    回顾既往,欧阳中石教得最久的,是语文;教出革新,教出影响力的,也是语文。有例为证:20世纪70年代末,他调到北京一七一中,专抓语文教改,撇开国家统编教材,另起炉灶,自创一套,试验结果是,初中三年,修完中学六年的课程,在教育界引起轰动。
    然而,在内心深处,欧阳中石仍然惦记着专业对口。拨乱反正后,欧阳中石本有机会重返北大,但北大的动作稍微慢了一拍,他被北京师院请去,一待便是30多年。
    1981年,欧阳中石跨进北京师院,延续他的语文教改。从此,舞台不再限于北京市。据统计,80年代后,全国有数百所中学采纳了他的教改方案。
    绝对没有料到,如此轰轰烈烈、有声有色的教改,竟然半途而废,无疾而终!为什么?现在我们可以揭开谜底:是教育体制在阻碍。欧阳中石本事再大,也不过是一个普通教员,焉能与根深蒂固、积重难返的体制抗衡?
    既然无法改变体制,那就只有暂时放弃教改,断然回归逻辑!于是乎,世人看到,在短短几年内,他怀着“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心情,主编或参与编辑了多部逻辑教材。
    1985年,欧阳中石57岁,就一般情形而言,即将船到码头车到站。然而,出乎意料地,他又在北京师院旗下,推出一个当时绝少有人想到的项目:书法大专班。
    在年近花甲之际,欧阳中石重新站上原点。他之所以可爱,在于他竟把自己大半生的行迹,概括为一首顺口溜:“少无大志,见异思迁,不务正业,无家可归。”
    燕郊丝足养生可上门 电联【155*33*400*700】


    2楼2014-12-10 12:35
    回复

      有着学界楷模,一代宗师之美誉的国学大师南怀瑾,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自小接受中国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了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著作。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国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它不仅是国学大师,诗人,还是中国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他一生行迹奇奇特,常情莫测,令人犹不尽识其详者。在为人处理方面,他更是将老子,庄子,孔子的智慧集于一身,俨然一个布道者,在人事纷繁,充满矛盾的社会生活中,为我们详解其“道”。让我们不妨跟随大师的行踪,支看看他在漫漫人生里的点点滴滴。
      做人有方圆,做事有尺度,这是南怀瑾的处世技巧。在台湾时,蒋家父子当权,他本有机会踏进仕途,但他不动心,远离政治是他的一贯标准,这是他的“方”。但另一方面他并不拒绝与台湾高层人士来往。一天,他在给他创办的协会一个“特别班”上课,一看台下坐着全是国民党的少将中将,这可都是党国重臣,握有实权的人物。虽然南怀瑾远离政治,不想和蒋家父子过于亲近,但他并不反对和政要来往,只要来听他的课,来者不拒,这是他的“圆”。正是这“方圆有度”的处世大智慧,使得他的人生左右逢源,路途坦荡。


      3楼2014-12-10 12:36
      回复

        南怀瑾初到台湾时,日子过得相当艰苦。不过,他仍然不忘助人。一次,在得知邻居家揭不开锅时,他悄悄地将自己家的米送到邻居家门口。那时,整个台湾经济并不发达,但只要有人求助,他总是慷慨解囊,即使后来他成名后,依然保持这种救人于急难的作风。发达后,1997年他又造福乡亲,投资数亿元修建金温铁路,为当地的经济腾飞,插上翅膀。正是这种乐善好施,使得他能鹤发童颜,健康高寿,因为有科学研究,乐于做好事的人通常心地善良,心中常有愉悦感,而这种良好的心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是南怀瑾的为人处世的一贯准则。他在儿时遭遇了一件奇特的险事,让他刻骨铭心,他把这件事与福报联系在一起思考,融入了他的人生哲学。南怀瑾的父亲是个有经商头脑的人,有着温州人善于经营的智慧和胆识,因而他的家境相当殷实。有一年他奶奶六十大寿,家里大操大办,从过年一直热闹到了正月十五。南怀瑾急着要上学,不等开学就走了。就在他走后,家里出了大事,由于过度张扬,招来穷凶极恶的海盗,把家里洗劫一空。幸亏父亲逃离迅速,母亲化妆成佣人才逃过杀身之祸。这件事对南怀瑾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不是大操大办奶奶的六十大寿,哪会招来海盗啊。因而南怀瑾总是低调处世,因为低调才能隐藏锋芒,不容易树敌,保护自己不受损害,从而有利于聪明才智的发挥。


        4楼2014-12-10 12:36
        回复

          纵观南怀瑾的传奇人生,他所取得的巨大财富和盖世之誉,无不和他的渊博学识,处世智慧息息相关。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喧嚣红尘,熙熙攘攘,每个人生活在尘世中,都免不了和人与事打交道,少不了烦恼和困扰,怎样化解矛盾,立足于世,南怀瑾的为人与处世,值得我们借鉴,深思。


          5楼2014-12-10 12:37
          回复

            主要发表文章
              震动奚啸伯的一个故事(《中国戏剧》1981年02期)
              别出心裁的《关羽斩子》(《中国戏剧》1981年04期)
              一个语文教改方案的设想(《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天涯何处无芳草——看济南市京剧团青年演员张伟的演出(《中国戏剧》1983年02期)
              张裕钊书法溯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把不利的条件化为成功的动力——从马连良的艺术道路汲取成功的经验(《中国戏剧》1985年10期)
              试析孔子“叩两端”的逻辑方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从马连良先生艺术中去寻求启示(《中国戏剧》1991年07期)
              《京剧打击乐浅谈》序(《人民音乐》1993年02期)
              研究何绍基的新基点——读《何绍基墨迹》(《美术之友》1997年02期)
              率真挺秀 自然天成——谈谈李慧芳的演唱艺术(《中国戏剧》2002年05期)
              “语文”散谈(《语文建设》2002年11期)
              我对“书学”的思考(《光明日报》2004年2月12日)
              庚辰论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文化与书法(《光明日报》2007年6月21日)
              楷书书论析要
            行书书论析要


            6楼2014-12-10 12:37
            回复

              一年一度,一度一回首,情深深,意切切。你我相知,你我相识,相知相识在社会服务的缘分中。
                大家默默地奉献,平和地度过了寒暑春秋。没有声张,没有渲染,正如人们所说的大家成熟了。“成熟了的稻谷低下了头,成熟了的麦穗压弯了腰,成熟了的果实拉近了枝杈与大地的距离,为人们的辛劳,捧出了金色的回报”。一切成熟了的,都是低着头的。人类与自然相应,勾画出“未出土前先有节,至凌云处仍虚心”的壮美诗篇。


              7楼2014-12-10 12:38
              回复

                大家深知,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将成为记忆中的往事。我们的双脚,踏碎了多少时间?我们的双手,送走了多少血汗?没有人准确统计,全部印在你我心间。只有你我才有那种收获后的幸福与快感。成功与挫折,纷争与烦扰也曾与我们相会,但在我们无私的心底中很快消融了,只留下快乐与成长。人人心中都有一本帐,当和尚就要念好《经》,有所为,有所不为,活好这辈子。我们有些人,早把个人的荣、辱、盈、亏,放在了脑后,高高兴兴过一生。布袋和尚有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后原来是向前”,讲的就是这个理。


                8楼2014-12-10 12:38
                回复
                  人心豁达,性情开朗,心底无私天地宽。有一篇文章写的好“生命的富有,不在于自己拥有多少,而在于能给自己多少广阔的心灵空间;生命的高贵,不在于自己处于什么位置,只在于能否始终不渝地坚守心灵的自由;生命的伟大,不在于自己名利的大小,而聚焦于为人类的付出与奉献”。我曾在一本工作手册的封底写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相知,我们相识,我们是朋友,我们是同事,炎黄子孙的血脉,兄弟姐妹的情缘,支撑着我们共有的事业,向着更广阔的未来——拓宽、伸展。象海蓝蓝,象天空无限……”。大家走在一起是缘分,兄也亲情,友也亲情,干在快乐和谐中,思在青山绿水间,共享丰收的成果。


                  9楼2014-12-10 12:39
                  回复

                    潮起潮涌,岁岁年年,人生的经历犹如漫步海滩的脚印,有的深,有的浅;有的直,有的弯。不管对错,脚尖总是朝前。每一个痕迹都深含亲友的期望与挂牵,每一个痕迹都是自己终生的阅历与经验。一年一回首,年年收获有。


                    10楼2014-12-10 12:39
                    回复
                      在我们中间有许多淳朴的语言、举止与默契,约定俗成。或许并不经意,但蕴藏在其中的情感和人生理念,却深入人心,折射出百姓的生活底韵。她是如此的平和、恬美、平凡与不朽,叫我们珍藏在心底,用一生的时光去斟酌,常想、常念、常新。


                      11楼2014-12-10 12:39
                      回复

                        我是一名刚工作6年的初中英语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工作期间,光凭从师范学到的那点知识的确不够,他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学习,这次,通过杨瑞清老师《走在行知路上,创造精彩人生》的专题演讲,使我感触甚深。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12楼2014-12-10 12:40
                        回复
                          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生活即教育” “创造的教育”“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先生的独特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向我们提供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的解决。什么是 "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


                          13楼2014-12-10 12:40
                          回复
                            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教育是从生活中来的,“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这些话听起来很简单,可就是这些简单的话语却揭示了教育的真谛。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们的数学教学,不正是这样吗?让课堂回归生活,让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课堂,密切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与人类社会密切联系,体会知识的价值,增进学生学习的信心,并会用学习到的知识美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无不体现了陶行之先生的教育思想。


                            14楼2014-12-10 12: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