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爱伊帮我补了这两个图。贴吧好象有个贴子,对一些难忘的镜头作了图解,用隽永简洁的句子勾勒出意境,我非常喜欢。也在写作中侵权引用了。这里一并表示感谢。只是用完后想再找出原贴子再用一下图并说明原作者,却未能找到。也就没费事再找了。
人生要经历许多柴米油盐,它们甚至填充了生命大部分的内容,但真正能记起并回味的,可能不是哪一顿美餐,而是上面那些转瞬即过的镜头。因为它们一去永不回,所以便在记忆中得到永恒,它们通过记忆,影响着未来,改变着未来和生命。
因为单位之事,我必须为稻梁谋,所以可能要停笔一周。我设计此次韩琳造访姜士安,情节推进的作用有一点,但主要想让各个主人公有一次见面机会,从而引起心灵上的碰撞。已写了海辰与姜士安,韩琳与姜凤。后面还有韩琳与翠花,重头戏则是韩琳与姜士安的一次长谈。但越是想象中的重头戏,越是感觉能力水平不够支撑,所以有了畏难情绪。停笔一下也好。
郭晓冬吧的绛雪才女有一篇非常好的贴子,叫“凡华人生”,其中提到耕者有其田。但我一直在想,翠花确实应该得到人生的回报,但那块田,是不是最合适的。我以为,以翠花的观念,她不会离开姜家,那是对她一生的彻底否定。神在路上网友大胆地提出一夫两妻的婚姻,可能有李银河教授理论的启发,但在现实中,至少在目前会被认为是对韩琳甚至姜士安的亵渎。
其实,之前我写过鲁迅许广平与朱安的关系。我以为,在目前,特别是在军队,韩琳还拥有不了许广平八十年前的自由度。当然,这里面,也有姜士安的责任,人家鲁迅是没有让朱安承受生儿育女之任的。你不能让一个女人生儿育女之后,再轻易地以没有爱情而舍之。当初的抉择,男儿自要有承担的责任,何况是诤诤铁骨的姜士安。这是姜士安的难题,也是韩琳的难题。
但我是要以姜韩的最终没有道德负担的结合为目的的。我想,可能,最大的救赎者来自时间。时间会对生命有掠夺,但也会带来馈赠。这两天写不了东西,就写一些感触吧。算是填坑的一种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