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华歌吧 关注:1,169贴子:52,616

回复:【红颜华歌 早读】每日一首诗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水仙子·暮春即事》 乔吉
风吹丝雨卷窗纱。苔和酥泥葬落花。
卷云钩月帘初挂。玉钗香径滑。
燕藏春衔向谁家。
莺老羞寻伴。蜂寒懒报衙。啼煞饥鸦。


IP属地:山东61楼2014-11-26 07:46
回复
    《折桂令·客窗清明》 乔吉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
    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
    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IP属地:山东62楼2014-11-26 07:49
    回复
      湘月  张炎
        余载书往来山阴道中,每以事夺,不能尽兴。戊子冬晚,与徐平野、王中仙曳舟溪上。天空水寒,古意萧飒。中仙有词雅丽;平野作《晋雪图》,亦清逸可观。余述此调,盖白石《念奴娇》鬲指声也。
      行行且止,把乾坤收入,篷窗深里。
      星散白鸥三四点,数笔横塘秋意。
      岸觜冲波,篱根受叶,野径通村市。
      疏风迎面,湿衣原是空翠。
      堪叹敲雪门荒,争棋墅冷,苦竹鸣山鬼。
      纵使如今犹有晋,无复清游如此。
      落日沙黄,远天云淡,弄影芦花外。
      几时归去,剪取一半烟水。
      词作鉴赏
        在小序中,作者交待写词的背景。作者与友二人:词人王中仙(王沂孙)、画家徐平野泛舟江,饱览山阴道中影色。山川美景、自相映照使人应接不暇,使人大发雅兴。于是王沂孙赋词一首,徐平野挥毫画成《晋雪图》,作者写就本词。在本词中作者句句写景,亦句句写画,描述中迷人的山阴景色,并抒发了爱国情怀。
        上片句句写景:一叶小舟,在萧瑟的溪上划行。船行缓慢,行行止止,像是要把这天地乾坤的美景尽收于篷窗之内。船中三人都陶醉在这天空水寒的冬风光之中。星星点点几只白鸥,在水面上徘徊,像是一位丹青妙笔疏工几笔画出的水乡苇塘秋意图。远处的江岸上,江涛拍岸激起几波水纹,篱笆树下堆积着枯落的树叶,一条荒僻的小路正好通向集市。此时微风拂面,卷起的水气沾湿了三人的衣服。上片写景了了几笔,如同作画高手,活画一幅冬际图。
        下片,首先引用两处典故:“敲雪门荒”指晋人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的故事。据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今浙江嵊县),即便夜乘小船扰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见《世说新语。任诞》。小序所提徐平野作《晋雪图》即源于此。”争棋墅冷“,指谢安与其侄谢玄弃棋争胜的典故。据《晋书。谢安传》载:公元383年,北方的前秦80万军进攻南方的晋国,双方会战于淝水。淝水之战前夕,谢安与其侄谢玄在建康(今南京)山墅中下围棋,以别墅作赌注。棋艺中谢玄为高,今时局未定,谢玄心神不定,终至落败。
        另外其典故还暗含谢安隐居会稽东山的故事。谢安隐居山中亦有别墅。在此,“敲雪门荒”指谢安会稽之别墅故居,今已门前冷落。“门荒”,“墅冷”廖廖几字显现出世态炎凉,不禁令人大发慨叹。作者联想到时局,“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因此发出“纵使如今犹有晋,无复清游如此”的哀叹。
        最后“落日”几句,以景写情,表达思归之意。落日的余晖把沙滩染成金黄,晴朗的天空飘着几朵微云。透过芦花丛中的空隙,看到这一切景色都倒映水中随着波浪荡漾。作者不禁又发出赞叹,何时能用剪刀把一江烟水美景,剪取一半回去呢!“剪取一半烟水”句用晋索靖的故事:传说索靖在观赏顾恺之的画时,为画倾倒赞叹道:“恨不带并州快剪刀来,剪松江半幅纹练归去。”作者用此典,即赞眼前之景,又叹发人徐平野的《晋雪图》,情景交融,使人叹服。
        张炎是忧国忧民的词人,湖光山色,山川美景都不会自我麻醉,仍发出忧国之词。因而《四库全书提要》赞道:“炎生于淳病戊申,当宋邦沦覆,年已三十有三,犹及见临安全盛之日。故所作往苍凉激楚,即景抒情,备写其身世盛衰之感,非徒以剪红刻翠为工。


      IP属地:山东65楼2014-11-26 13:27
      回复
        八声甘州  张炎
         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
        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
        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
        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
        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
        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词作鉴赏
          1290年,张炎和友沈尧道应召为元政府写金字《藏经》。翌年,回归南方。之后词人在越州居住,和沈尧道及赵学舟都有词往来,这首词即作于此时。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以“记”字领起,气势较为开阔、笔力劲峭。写他前年冬季赴北写经的旧事,展现了一幅冲风踏雪的北国羁旅图。北风凛冽,寒气袭人,三两个“南人”在那枯林古道上艰难行进。“此意悠悠”此句虽简,然则写出他内心无限的忧思。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旧事重提之后,续写北地回归之光景。江表,指江南。西州,古城名,在今南京西。此两句谓自己虽已回到南方故土,屈辱经历也过去,仍只能老泪洒落、无欢可言。南归以后,自己与尧道分处杭、越,音讯久未通。“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点出为何不致书问候。并非不想题诗赠友,但实在是提不起任何兴致来。因西风吹打而飘散的片片红叶上,似乎处处都写满了“亡国”两字。不忍在上题诗,怕引起浓浓愁情。请老友给予谅解。开头这两韵五句,其意境苍凉阔大,有“唐人悲歌”之概。着实为全词增添了一点“北国型”的“壮美”之感。“短梦依然江表,……落叶都愁。”随即音调多么缠绵低回。这是作者善于“一气旋折”的高妙本领。
          “载取白云归去”则从眼前的离别写起。故人之访,给作者多少欢乐、慰藉和温暖。故人又要回去。面对此景,作者当然又会感慨生悲。“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写出了自己与他两情依依之感。“楚佩”借楚辞中湘君和湘夫人的典故。“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当然会赠所赠之物,只能是一枝芦花。这里表现出赠者零落如秋叶的心情。他以芦花来比己“零落一身秋”的凄况,饱寓着他生不逢时痛感。这里“折苇赠远”,笔调不凡,写意深刻。“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而故人既远,“野桥流水”附近也能招集到三朋二友,但终非沈尧道、赵学舟之类故交了。“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惆怅寂寞只能靠登楼远望排解。但余斜照的景色,只能徒增伤悲。所以顿又缩回了脚步!
          全词先悲后壮,先友情而后国恨,惯穿始终的,是一股荡气回肠的“词气”。使读者极能渗透到作者的感情世界之中。写身世飘萍和国事之悲感哀婉动人,令人如闻断雁惊风,哀猿啼月。


        IP属地:山东68楼2014-12-01 09:24
        回复
          珍珠令 张炎
          桃花扇底歌声杳,愁多少,便觉道花阴闲了。因甚不归来,甚归来不早。
          满院飞花休要扫,待留与、薄情知道。怕一似飞花,和春都老。


          IP属地:山东69楼2014-12-02 08:46
          回复
            声声慢(赋渔隐) 张炎
            门当竹径,鹭管苔矶,烟波自有闲人。棹入孤村,落照正满寒汀。桃花远迷洞口,想如今、方信无秦。醉梦醒,向沧浪容与,净濯兰缨。
            欸乃一声归去,对笔床茶灶,寄傲幽情。雨笠风蓑,古意谩说玄真。知鱼淡然自乐,钓清名、空在丝纶。笑未已,笑严陵、还笑渭滨。


            IP属地:山东70楼2014-12-02 08:46
            回复
              声声慢 旧游编否 张炎
              穿花省路,傍竹寻邻,如何故隐都荒。问取堤边,因甚减却垂杨。消磨纵然未尽,满烟波、添了斜阳。空叹息,又翻成无限,杜老凄凉。
              一舸清风何处,把秦山晋水,分贮诗囊。发已飘飘,休问岁晚空江。松陵试招旧隐,怕白鸥、犹识清狂。渐溯远,望并州、却是故乡。


              IP属地:山东71楼2014-12-02 08:46
              回复
                声声慢 张炎
                秋高,光景奇绝,与姜白石垂虹夜游,同一清致也。
                晴光转树,晓气分岚,何人野渡横舟。断柳枯蝉,凉意正满西州。匆匆载花载酒,便无情、也自风流。芳昼短,奈不堪深夜,秉烛来游。
                谁识山中朝暮,向白云一笑,今古无愁。散发吟商,此兴万里悠悠。清狂未应似我,倚高寒、隔水呼鸥。须待月,许多清、都付与秋。


                IP属地:山东72楼2014-12-02 08:47
                回复
                  南乡子 张炎
                  野色一桥分,活水流云直到门。落叶堆篱从不扫,开尊,醉里教儿诵楚文。
                  隔断马蹄痕,商鼎熏花独自闻。吟思更添清绝处,黄昏,月白枝寒雪满村。
                  词作赏析
                  这首小令以清幽淡远之笔,写词人自己乡居生活的情趣,在闲适静穆的意境之中,流露出凄冷的情致,是词人后期心境的形象反映。
                  小令开首四句,作者以清远蕴藉之笔,勾勒出一幅自己乡野闲居的环境。小桥、流水、行云、落叶、疏篱,这一切都笼罩在一片“野色”之中。作者把自己安置在这样一个闲适的环境之中,远离尘世,过着与世无争的闲散、隐居生活。他一友皆无,落叶从不扫。时不时还“开尊”饮酒,直到醉了为止。至此,作者以悠远、淡泊的笔调为人们塑造了一位与世无争、忘却尘世的世外高人的形象。然而,“醉里教儿诵楚文”,在句意上一折,似在不经意之中流露出一丝内心的真实情感。“楚文”,这里就是指屈原所作的楚辞。也许在这种恬淡清雅的环境之中,教子诵读楚辞有些不合时宜,但要看到此际作者正是在“醉里”,醉中往往会流露出真实的思想情感。所以前面的“开尊”饮酒,既可看作是怡然自得之时的饮酒,亦可看作愁极之际的饮酒。作者张炎是由南宋入元的遗民,又是宋贵胄之后,曾亲眼目睹了南宋的覆灭,其有故国之思也就不奇怪了。然而在这里,这种故国之思,却被压抑在深沉的心扉之后,使人无法直接窥得。
                  下片开头:“隔断马蹄痕,商鼎熏花独自闻。”谓自己断绝了与一切亲朋故友的来往,独自在室内嗅闻着花的清香。上片以极隐蔽的手法写自己已经关上的情感的闸门,这里则再言已经割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张炎在《高阳台》里曾这样写道:“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其句意虽非明白如话,直抒胸臆,却完全可用来作上片中的“开尊”和此句中的“独自”的注解。在这里读者似亦可看到作者在作冲淡之语的背后,正竭力维持着内心的平衡。“商鼎熏花”,以炉鼎焚烧燃料,利用其热气催开花朵。“商鼎”指商朝的古鼎,这里是一种雅致的说法,从中似也透露出一种怀旧的心理。“吟思更添清绝处,黄昏。月白枝寒雪满村。”独居斗室之中,边沉思边吟着诗句,此情此景,更增添了几分“清绝”,不知不觉地已经是黄昏了,往室外望去,一弯清月发出白光,从枝头上倾泻下来,照亮了满村的积雪。末句不仅写了“月白”、“枝寒”,还写了“雪满村”,三个冷清意象的排列,勾勒出一幅透出寒气的凄清夜景图。可以想象,这幅图所流露出的情思与一位恬淡隐居者的心境并不完全是合拍的。
                  这首小令里,作者的笔触由室外写到室内,接着又写到室外;由白天写到夜晚,勾勒出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活动在这一画面之中的作者自身也是清冷孤寂的。这种意境除了是作者此时心境的形象反映外,也是作者艺术主张的实践。张炎在《词源》中主张词要清空,反对质实。这首小令在风格上显得清爽雅致,萧疏清淡。同时在文字上也很畅美,腔调流动。


                  IP属地:山东73楼2014-12-02 08:57
                  回复
                    青玉案(闲居) 张炎
                    万红梅里幽深处。甚杖屦、来何暮。草带湘香穿水树。尘留不住。云留却住。壶内藏今古。
                    独清懒入终南去。有忙事、修花谱。骑省不须重作赋。园中成趣。琴中得趣。酒醒听风雨。


                    IP属地:山东74楼2014-12-03 08:10
                    回复
                      庆清朝 张炎
                      竹,散怀吟眺,一任所适。太白去后三百年,无此乐也。
                      浅草犹霜。融泥未燕,晴梢润叶初干。闲扶短策,邻家小聚清欢。错认篱根是雪,梅花过了一番寒。风还峭,较迟芳信,恰是春残。
                      此境此时此意,待移琴独去,石冷慵弹。飘飘爽气,飞鸟相与俱还。醉里不知何处,好诗尽在夕阳山。山深杳,更无人到,流水花间。


                      IP属地:山东75楼2014-12-03 08:11
                      回复
                        清平乐(题倦耕图) 张炎
                        一犁初卸。息影斜阳下。角上汉书何不挂。老子近来慵跨。
                        烟村草树离离。卧看流水忘归。莫饮山中清味,怕教洗耳人知。


                        IP属地:山东76楼2014-12-03 08:12
                        回复
                          南乡子(杜陵醉归手卷) 张炎
                          晴野事春游。老去寻诗苦未休。一似浣花溪上路,清幽。烟草纤纤水自流。
                          何处偶迟留。犹未忘情是酒筹。童子策驴人已醉,知不。醉里眉攒万国愁。


                          IP属地:山东77楼2014-12-03 08:14
                          回复
                            南楼令 张炎
                            风雨怯殊乡。梧桐又小窗。甚秋声、今夜偏长。忆著旧时歌舞地,谁得似、牧之狂。
                            茉莉拥钗梁。云窝一枕香。醉瞢腾、多少思量。明月半床人睡觉,听说道、夜深凉。


                            IP属地:山东78楼2014-12-03 08:15
                            回复
                              南楼令(送黄一峰游灵隐) 张炎
                              重整旧渔蓑。江湖风雨多。好襟怀、近日消磨。流水桃花随处有,终不似、隐烟萝。
                              南浦又渔歌。挑云泛远波。想孤山、山下经过。见说梅花都老尽,凭为问、是如何。


                              IP属地:山东79楼2014-12-04 08: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