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学吧 关注:165贴子:17,273

回复:老 子 通 解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漏发了一章,47章。补发!


IP属地:河北233楼2015-12-19 20:39
回复
    四十七章 其出弥远 其知弥少
    不出户,知天下①;不窥牖,见天道②。其出弥远,其知弥少③。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④。


    IP属地:河北234楼2015-12-19 20:39
    回复
      注释
      ①户:家门;人体接收信息的门户:眼耳鼻舌身;
      不出户:不出家门,也不出自己身体的眼耳鼻舌身等门户;
      不出户干什么呢?要收视反听、返观内视、反求诸己、体察“阅读”自身生命体这本天书。因为自身中蕴含着人体从道一直发展到现在所积淀的全部信息。
      知:知道,通晓,明了;
      天下:人类社会在宇宙自组织系统演化发展中的位置,以及现在发展到那一阶段;
      不出户,知天下;
      不出家门,也不出自己人体的眼耳鼻舌身等门户,(读自身这本天书,接收自身中从道一直发展到现在积淀的全部信息),便能通晓人类社会在宇宙自组织系统演化发展中的位置,以及现在发展到什么阶段。
      ②窥;窥视,隔着小缝看;
      牖(yǒu):窗户,暗指眼睛这个心灵的窗口;
      见:体察到;
      天道:宇宙自组织系统运动的时空结构——系统中各元素的运动轨迹结成的时空网络结构;
      不窥牖,见天道
      眼睛不从眼缝和窗缝往外窥视,就能体察到宇宙自组织系统运动的时空结构——系统中各元素的运动轨迹结成的时空网络结构;
      ③其:人的神;
      弥(mí):越;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人的神出去的越远,她对宇宙自组织系统运动的时空结构就知道得越少。
      ④行:行走,行动;
      知:知道自身以及外部世界,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见:用眼睛向外观看、观察;
      明:明了应该往哪走,怎么做;
      不见:不用眼睛向外观察、观看;
      为:向外用神;
      不为:不向外用神(向内用神为无为——抱一守中);
      成:得正果——成大器——完成神然体;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所以圣人的认知模式是不出行就能知道自身以及外部世界,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不用眼睛向外观察便明了应该往哪走,怎么做;不向外用神(向内用神为无为——抱一守中)就可以成正果——成大器——完成神然体。


      IP属地:河北235楼2015-12-19 20:40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不出家门,也不出自己人体的眼耳鼻舌身等门户,(读自身这本天书,接收自身中从道一直发展到现在积淀的全部信息),便能通晓人类社会在宇宙自组织系统演化发展中的位置,以及现在发展到什么阶段。眼睛不从眼缝和窗缝往外窥视,就能体察到宇宙自组织系统运动的时空结构——系统中各元素的运动轨迹结成的时空网络结构;人的神出去的越远,她对宇宙自组织系统运动的时空结构知道得就越少。所以圣人的认知模式是不出行就能知道自身以及外部世界,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不用眼睛向外观察便明了应该往哪走,怎么做;不向外用神(向内用神为无为——抱一守中)就可以成正果——成大器——完成神然体。


        IP属地:河北236楼2015-12-19 20:41
        回复
          体悟
          运用向内用神(返观内照、体察思维)的正反馈思维模式认识世界,方法简捷、简单、简易而效宏,正所谓“大道甚夷”。只是这种思维模式与常人的思维模式正好相反,所以常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难以理解和接受,也就成为正常现象了。不过为了自己的长远的切身利益,人们必然会反省并慢慢接近或试用这种思维模式,然后觉醒,接下去恐怕就是义无反顾的接受运用体察思维这种内向性思维模式了。


          IP属地:河北237楼2015-12-19 20:41
          回复
            四十九章 德善德信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②。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③。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④。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⑤。


            IP属地:河北238楼2015-12-28 21:54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正奇观或理念,(总是)以随和、随顺、善待百姓的理念为理念;对于修道(为道、行道、合于道)者,我以慈善之心待之;对于好径为奇(盗夸)者,我也以慈善之心待之;这是道之德善(上善,大善、至善、大慈大悲之善);信道者,我相信他会得到信道的结果;不信道者,我也相信他会得到不信道的结果,这是道之德信。圣人面对世人,收敛思维行为沉伏逻辑思维,浑浑然无分别妄计,抱一守中为无为,但观本体实相(神元体之相);百姓都只关注自己眼面前的能看见的和能听见的事情,圣人都把他们当做正在成长的孩童善待。


              IP属地:河北240楼2015-12-28 21:55
              回复
                体悟
                紧接上一章,讲如何持续不断地保持“常以无事”的状态。老子真不愧是“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把细节讲的如此详细,生怕人们听不懂做不到。老子还洞彻了社会发展的始终,从两头来俯视中间的发展过程,对于中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逆流、支流,老子绝不试图主宰、横加干涉,而是把他当做正在成长的孩童善待,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由此也可以看出,老子给文化在社会中的定位,那就是以文化之(以文教化百姓)。只说最终结果应该是什么样,也就是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中间过程皆由政治家们根据实际社会情况酌情操作,绝不加丝毫干涉。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善为士者不武”,“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我无为,而民自化”一脉相承。


                IP属地:河北241楼2015-12-28 21:56
                回复
                  五十章 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①。生之徒十有三②,死之徒十有三③,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之有三④。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⑤。盖闻善摄生者⑥,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⑦;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⑧。夫何故?以其无死地⑨。


                  IP属地:河北242楼2016-01-16 17:26
                  回复
                    ①出生:出(死地)则生;
                    入死:入(死地)则死;
                    出生入死
                    出(死地)则生,入(死地)则死。
                    消除、脱离、走出危害生命的因素形成的环境则生,制造、接近、进入危害生命的因素形成的环境则死。
                    ②徒:途径,因素;
                    生:生长、生命;
                    生之徒:利于生命的自然因素;
                    十有三:有十分之三,即有三分之一;
                    生之徒十有三
                    利于生命的自然因素有十分之三;
                    ③死:死亡,致死,危害生命;
                    死之徒:危害生命的自然因素;
                    死之徒十有三
                    危害生命的自然因素有十分之三;
                    ④人之生:人在其生命期间;
                    动:活动,行动,行为,思维和行为活动;
                    死地:危害生命的环境因素;
                    之死地:进入危害生命的因素形成的环境;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之有三;
                    人在生命期间,思维和行为活动进入危害生命的因素形成的环境,也有十分之三。
                    ⑤何故:什么原因呢?
                    以:因为;
                    生生:谋生(的欲望和行为);
                    厚:多,强烈;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什么原因呢?因为他谋生(的欲望和行为)太多太强烈。
                    ⑥盖闻:听说,据我所知;
                    善:善于;
                    摄生:摄取生命因子,自为进化,自为自组织(自为自组织——主动自觉顺应生命运动进化趋势进行自组织);
                    盖闻善摄生者
                    据我所知,善于摄取生命因子自为进化(自为自组织)的人,
                    ⑦兕(sì):犀牛;
                    入军:进入军队;
                    被:遭受;
                    甲兵:披盔戴甲手持兵器的战士;
                    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陆地行走不会遇到犀牛或老虎的袭击,进入军队不会遭到兵器的刺杀;
                    ⑧无所:没有地方
                    投:投刺;
                    措:扑抓;
                    容:施加,施展;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犀牛没有地方投刺它的角,老虎没有地方扑抓它的爪,士兵没有地方施加他的兵刃。
                    ⑨以:因为;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善于摄取生命因子自为进化(自为自组织)的人没有进入存在危害生命因素的环境。
                    无死地有两种情况:(一)犀牛、老虎、兵器比喻的是那些危害生命的因素,因为他把所有危害生命的因素都消除掉(避开)了,所以那些危害生命的因素根本无法施展其功能。(二)由于他持久地正确运用优化的思维意识,使得其生命运动得到升华,进入了自由王国,升华了的生命状态与大自然高度和谐统一,就消除了犀牛、老虎、兵器所能伤害致死的弱点。


                    IP属地:河北243楼2016-01-16 17:27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消除、脱离、走出危害生命的因素形成的环境则生,制造、接近、进入危害生命的因素形成的环境则死。利于生命的自然因素有十分之三;危害生命的自然因素有十分之三;人在生命期间,思维和行为活动进入危害生命的因素形成的环境,也有十分之三。什么原因呢?因为他谋生(的欲望和行为)太多太强烈。据我所知,善于摄取生命因子自为进化(自为自组织)的人,陆地行走不会遇到犀牛或老虎的袭击,进入军队不会遭到兵器的刺杀;犀牛没有地方投刺它的角,老虎没有地方扑抓它的爪,士兵没有地方施加他的兵刃。(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善于摄取生命因子自为进化(自为自组织)的人没有进入存在危害生命因素的环境。


                      IP属地:河北244楼2016-01-16 17:29
                      回复
                        体悟
                        对生命的有利因素占十分之三,危害生命的因素占五分之三,是老子对各种因素的粗略估计。不过大约五分之三的危害因素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应该是触目惊心的比例!善摄生者,就是要能够洞察危害生命的十分之三自然因素回而避之。可是,人们为了求生在追求有利的因素时,所产生的人为的有害因素也占了十分之三(三分之一)。为什么在追求有利因素时会产生有害因素呢?那是因为他求生心切所致,因为求生心切,就忽视了对求生所使用的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手段合理性的研究,因而在慌乱中难免运用不恰当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手段。不过,因为不恰当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手段是自己可以认识操控的因素,所以可以通过消除动之死地那十分之三的思维和行为活动来消除这十分之三危害因素。消除了这五分之三危害生命的因素后,剩下的就全是有利因素了。那五分之三危害生命的因素在其他章节已有表述。我们须好好领悟,闻道勤而行之,切莫若存若亡,更不要大笑之。


                        IP属地:河北245楼2016-01-16 17:30
                        回复
                          五十一章 尊道贵德 生长化收藏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①。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②。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③。故道生之,德畜之④: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⑤。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⑥。


                          IP属地:河北250楼2016-02-02 15:33
                          回复
                            注释
                            ①道:此处指宇宙的本原,宇宙本时空初始物质;
                            之:代词,代指万物;
                            道生之:是宇宙本时空初始物质(道)生了万物,万物皆由道而生;
                            德:道和万物的性状效能(效果功能);
                            畜:蓄养;
                            德畜之:道和万物的性状效能(效果功能)的自我和相互作用蓄养着万物;
                            物:(各种)具体器物;
                            形:使有形;
                            物形之:(各种)具体器物使万物具有不同的形态;
                            势:宇宙自组织系统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势成之:宇宙自组织系统运动必然趋势使万物得以生成演化发展;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宇宙本时空初始物质(道)生了万物,道和万物的性状效能的自我和相互作用蓄养着万物,(各种)具体器物使万物具有不同的形态,宇宙自组织系统运动必然趋势使万物得以生成演化发展。
                            ②是以:以是,以此,因此;
                            莫不:无不;
                            尊:尊重,尊敬;
                            尊道:尊重道;
                            贵:因其珍贵而爱惜(珍惜、珍爱),珍重,珍视,珍视,看重;珍藏;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因此,万物无不既尊重生身之母的道,又珍惜自己的性状效能(效果功能)。
                            ③尊: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尊严;
                            道之尊:道的尊严地位;
                            贵:重要地位和巨大价值;
                            德之贵:物质性状效能(效果功能)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价值;
                            命:颁布封赏命令;
                            莫之命:没有谁对她颁布封赏命令;
                            常:常态,经常,正常,平常,一直,一贯,永久,永远,恒久;
                            自然:自己的本然状态;自组织系统的运动法则和状态;
                            常自然:自组织系统一贯的常态化的运动法则和状态;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的尊严地位,物质性状效能(效果功能)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价值,这种地位和价值不是谁对她颁布的封赏命令,而是自组织系统一贯的常态化的运动法则和状态。
                            ④故道生之,德畜之:
                            所以说道生生了万物,道和万物的性状效能的自我和相互作用蓄养着万物:
                            ⑤长:使之出生;相当《黄帝内经》中对器物阐述的“生”;
                            育:养育;使之长大;相当《黄帝内经》中对器物阐述的“长”;
                            亭:使之挺拔、康健;兼有《黄帝内经》中对器物阐述的“长”和“化”的涵义;
                            毒:磨练它,使之腐熟、熟透;相当《黄帝内经》中对器物阐述的“化”;
                            养:收获保养其精;相当《黄帝内经》中对器物阐述的“收”;
                            覆:覆盖收藏其华;相当《黄帝内经》中对器物阐述的“藏”
                            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使之出生,使之长大,使之挺拔、康健,磨练它使之熟透,收获保养其精,覆盖收藏其华(生长化收藏)。
                            ⑥不有:不占有;
                            为:能为,有能力做;
                            不恃:不仗恃;
                            不宰:不主宰;
                            是谓:这叫做;
                            玄德:深不见底(幽深奥妙)的性状和效能;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有能力做而不仗恃,滋养、引导、辅助万物成长而不主宰万物,道的这种性状和效能(效果功能)叫做深不见底(幽深玄奥)的德。


                            IP属地:河北251楼2016-02-02 15:34
                            回复
                              现代汉语释译
                              宇宙本时空初始物质(道)生了万物,道和万物的性状效能的自我和相互作用蓄养着万物,(各种)具体器物使万物具有不同的形态,宇宙自组织系统运动必然趋势使万物得以生成演化发展。道的尊严地位,物质性状效能(效果功能)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价值,这种地位和价值不是谁对她颁布的封赏命令,而是自组织系统一贯的常态化的运动法则和状态。所以说道生生了万物,道和万物的性状效能的自我和相互作用蓄养着万物:使之出生,使之长大,使之挺拔、康健,磨练它使之熟透,收获保养其精,覆盖收藏其华(生长化收藏)。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有能力做而不仗恃,滋养、引导、辅助万物成长而不主宰万物,道的这种性状和效能(效果功能)叫做深不见底(幽深玄奥)的德。


                              IP属地:河北252楼2016-02-02 15: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