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社团吧 关注:34贴子:624
  • 7回复贴,共1

【第一届“IERC”不可能事件调查中心杯部分经典谜题展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密室逃脱类环节


1楼2014-08-19 10:36回复


    2楼2014-08-19 10:37
    回复
      仔细观察会发现本题目中的符号和二进制存在关系,把O用零代替,把△用一代替就可以获得答案。


      3楼2014-08-19 10:39
      回复
        二。谜题闯关类谜题展示


        4楼2014-08-19 10:39
        回复
          答题第三关:一网打尽
          分值:50分 答题时间:25分钟
          某超市仓库管理员兼推销员B被发现吊死在超市的仓库中。警察赶到时,尸体已经被放下来了。发现者为老板A,秘书C和员工D。三人同时也为犯罪嫌疑人。
          现场情况:
          绳子挂在房间正中央,离尸体不远处,有一个倒下的圆柱形垃圾桶。垃圾桶所处的位置与绳子正下方的位置的连线延长线处有一张木桌子,桌子前的地板上有一部手机,经检测为死者的物品。仓库地板为木地板,地板上无明显痕迹。仓库里有各种各样的杂物,经老板等人确认,无物品丢失。并且在仓库内部的墙角处停着一个崭新的清洁机器人。
          三人证言:
          老板A:大概是今天凌晨的6点,我收到B的短信,上面写着“永别了”。我以为他在和我开什么玩笑,所以我没有理睬它。直到8点我才和往常一样去了超市,刚到超市,C便让我拿钥匙打开仓库的门。仓库的钥匙从B发现D偷偷拿仓库里的东西后,就只有我和B有了。C原来也是知道钥匙的位置的,但是我怀疑C和D有某种暧昧的关系,所以我把钥匙放到一个她不知道的地方。我们打开仓库的门,B被吊在房间中央,很显眼。C吓得脸色苍白,D却表示得无动于衷,还说“死了活该”。之后C让D把B放下来,于是他们两人一起将B放了下来,但B已经死了。我便出去报警了。
          秘书C:我早晨6点收到B的短信,内容真的吓了我一跳,我急急忙忙给D打电话,D说他也收到了同样的信息,他还让我给B打电话询问一下。可是我打了好久都没有人接。我告诉D这些,然后让D和我一起去超市找B,我的直觉告诉我B在那里。大概7点我们到了那里,除了锁着的仓库没找以外,其他的地方都没有B的身影。于是我去老板办公室找仓库的钥匙,结果我没有找到。D说让我给老板打电话,因为那个时候还比较早,我害怕吵到A睡觉就没有打,吵到他他又要扣我工资了。8点A到超市,我立马找他去拿钥匙,他果然把钥匙换地方放了,看来他还是不相信我。我们打开门,我看到B被吊在里面,我吓得脑海里一片空白,后来我和D一起将B放下来,可是B已经死了。A立马出去报警,我当时什么也不知道,甚至不清楚D做了些什么。直到A回来,我才稍微缓过神来。对了,D背了个大包,不知道是干嘛的,里面鼓鼓的,后来好像就扁了。


          5楼2014-08-19 10:41
          回复

            清洁机器人图片


            7楼2014-08-19 10:43
            回复
              答案:
              答案:
              万物皆有理,那么如何整合本文中给出的各种线索得出正确的答案呢。首先,我们就要知道一点,作者的描述必然有其一定的意图。而本文中有几处描述是很关键的。
              首先,文中有一处描述可以让我们直接判断犯人是谁。“8.A在事发前一周,惯用手右手受伤。B非常魁梧高大,C娇小柔弱,D的身高不高,但是曾经参加过武打训练,打击能力很强。”。死者是被勒死的,而且站立的地方很高。要杀死他的话,很明显无论是右手受伤的A,还是柔弱的C都无法单独完成将死者杀死并且布置现场这个过程。而且结合D的言论和奇怪的行为,都更加印证了这个事实。
              所以D必然是案件的主犯之一。
              那么现在有个问题来了,现场的仓库是关闭的,但是D不可能取得钥匙关闭仓库,那么谁能帮他取得钥匙呢?他的暧昧对象C是秘书,在C暴露偷窃意图之前是可以接触到钥匙并且复制的。结合文中确实也有对应的描述。
              但是到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很诡异的地方了。为什么c要复制两套钥匙呢?
              不合理的现象把其合理化就能破案,既然D只需要用一套钥匙,而且用完肯定会丢弃,不会自动让怀疑上门,但是最后在D的家却发现了钥匙,答案很简单,C配置的另一套钥匙是来让C的罪行暴露,死无葬身之地的。
              据此我们可以大致的猜出,其实这是一起C利用D的杀意,制造的借刀杀人,并且制D于死地的事件。


              8楼2014-08-19 10:44
              回复
                C的大致动机:
                不久之前,C听到D说起他要杀死B,C便决定利用D杀死B。这样一来自己可以摆脱B对自己的骚扰,同时,C下定决心要给D的犯案留下破绽,让他被捕,这样一来自己也可以同时摆脱D对自己的长时间骚扰。同时,本来就风雨飘摇的超市,一旦经过同时失去B和D的变故之后,必然加速其倒闭,这样一来也可以反过来对付了A,重获自己。此为一石三鸟之计。
                D的犯罪手法如下(在其中加入对应的C做的动作)。
                事先使B昏迷(安眠药),让B吊在仓库正中央,在B脚下垫上圆柱形垃圾桶。在木桌的旁边放上清洁机器人,将手机放在机器人正上方木桌的附近,将手机调成振动模式,当有电话打入时,手机便会从桌面掉落,击中机器人的开关,机器人按事先预定的轨道运动,将垃圾桶撞倒,B失去支撑,便吊死在绳上(解释了为什么木地板上没有砸痕,手机振动的原因)。机器人一直运行撞倒墙壁,最后因为没电所以停止工作。另外,这不是巧合,D和B有同款手机,D在家中做过反复试验。
                然后就是故事的发展了,D在B的手机上设置了定时发送短信给A,C和自己三人。除了他以外,肯定有人会给B打电话(即使没有人打D也让C给B打了电话),手法便完成了。然后C和D去了超市,直到A来开门。趁A出去报警,C假装发呆之际,从包里拿出另一个机器人,与犯罪用的机器人调换,并放回原位。最后将犯罪用机器人处理掉。
                但其实这一切都落入了C的陷阱之中,C在D的计划实施完毕之后,就在比约定的时间更早之前来到了超市,把犯罪用机器人替换了,保留下了C犯罪的证据,也正是因为这样C才会比平时更快的。然后乘着C被作为重点怀疑对象的时候,悄悄地把多余的那把钥匙和犯罪机器人放到D的家中就好了。
                所以,D只不过是一个傀儡罢了。真正推动案件发生的是C,并且完美的把每个人都一网打尽。


                9楼2014-08-19 10: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