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吧 关注:1,827,609贴子:18,978,683

回复:【直播】宁愿死在路上,也不愿意死在床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内地的男人来淘金,自然就有女人跟随着一起来到这里。她们中有的是夫妻、亲友,有的是同村的人,她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不过,她们的故事大部分都很辛酸和无奈,按照她们的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IP属地:江苏225楼2014-08-14 16:47
收起回复
    哈哈哈哈,不错~`(*∩_∩*)′


    IP属地:湖南226楼2014-08-14 16:54
    收起回复

      当地居民中,几乎全部都信奉佛教,当地的稍微大一点儿的寺庙里一般会有三至四个活佛,按照常理来论,活佛多了是好事,可以给予当地人更多教理上的修行,可实际上远非如此,活佛们都很忙,忙着到内地招收新弟子,筹善款修建寺庙等外事活动。


      IP属地:江苏227楼2014-08-14 17:28
      收起回复
        骑行 让我觉得活得充实和有意义 父母不同意咋办???


        IP属地:黑龙江228楼2014-08-14 17:37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9楼2014-08-14 17:42
          收起回复

            关于出家,尤其是让年幼的子女出家,大部分当地居民还是比较认同的,如果有二个以上的子女,他们会考虑让其中的一个子女到寺院出家修行,他们认为,出家为僧,功德无量。


            IP属地:江苏230楼2014-08-14 18:09
            收起回复
              你靠什么生活呢?
              没钱能玩转这些?


              231楼2014-08-14 18:49
              收起回复

                受当地宗教影响,当地有部分就读小学的孩子们会在中途或者适龄读书阶段就到寺庙出家为僧,这也是让当地教师最为头疼的事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学校的教师通过家访等多种形式说服学生家长改变观念,让他们的孩子先到学校接受文化知识后才让成年后的子女选择出家与否。尽管学校的老师们多方位做工作,还有部分孩子的家长选择把年幼的孩子送到寺庙为僧,而不是送到学校读书,另外,乡村学校环境落后,教师匮乏等客观因素,也影响到家长让子女读书的积极性。


                IP属地:江苏232楼2014-08-14 19:10
                回复
                  等将来……等不忙……等下次……等过几天......等有时间……等有条件……等有钱了……
                  ……
                  等来等去

                  等没了缘分……等没了青春……等没了健康……等没了机会……等没了选择……等没了美丽……等没了心情.....
                  ……
                  谁也无法预知未来,很多事情可能会一等就等成了永远!
                  ……
                  想要做的事就赶紧去做,不要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
                  ――致大家 因为等不起


                  来自iPhone客户端233楼2014-08-14 20:26
                  收起回复

                    游牧民族的最大特征应该是骑马放牧,如今,马匹都被摩托车代替了,但摩托车造成的交通事故也越发严重,牧区或者乡镇及其县城,已经很少看见骑马行进的人,原来的骑马技术已经全部转移到摩托车上,可以这样说,当地15岁以上的青少年,基本都是骑摩托车的高手,如果让他们参加摩托车越野比赛,估计都能拿到很好的名次。


                    IP属地:江苏234楼2014-08-14 20:34
                    回复

                      摩托车多了,燃料自然就紧张,特别在边远地区的乡镇上,汽油更是稀缺商品。有关系的当地居民通过走后门购买汽油,然后把汽油从很远的地方拉回家外卖,油的品质很差,价格很高,但销路仍然很好。


                      IP属地:江苏235楼2014-08-14 21:00
                      回复
                        你的能量,超越我想象


                        236楼2014-08-14 22:08
                        收起回复

                          无工业,无就业,无成熟商业的尴尬现状让本地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当地处于自然保护区源头,从政策上来讲,绝不允许发展工业,只能发展畜牧和农业,无奈的是,山地贫瘠且属于高寒地带,所种庄稼只能靠天吃饭,遇到恶劣气候,颗粒不收的情形也可见。


                          IP属地:江苏237楼2014-08-14 22:13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8楼2014-08-14 22:42
                            收起回复

                              当地唯一的特产应该算是冬虫夏草,也是当地居民主要收入的来源。当然,不是所有的乡镇都生长虫草。每年采挖虫草季节,可以称的上是当地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相当于内地的春运。虫草季节,只要有力气爬山的人一般都带上帐篷和干粮上山。令人担忧的是,采挖人数多,每年的虫草数量都相应减少,由于采挖虫草时会破坏高原脆弱的草原植被,草原沙漠化越发地严重,假想一下,如果虫草没有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从何而来?


                              IP属地:江苏239楼2014-08-14 23:0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