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女吧 关注:17,680贴子:429,524

回复:【小故事数则】姑妄听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征君载扬说:一次,他住宿在友人的菜园中,听见窗外有人说话。一人说:“太寒冷了,可到空屋中暂避一下风雪。”另一人说:“后墙已经半塌,夜深以后,小偷进来怎么办?既吃人家的饭,就不可不尽心给人家做事。”他认为是守夜的僮仆。天明以后,他推开门一看,见雪地上没有人的足迹,只有两只狗卧在墙的缺口下,大雪已经没了狗的腹部。嘉祥人曾映华说:“这是王载扬的寓言,用来羞愧对主人负心的僮仆。”我认为狗作为一种义物,不用人驱赶就能忠于守夜的职责,宁可忍饥受冻也留恋主人不肯离去,天下作为僮仆的人,确实万万不及,家犬的行为足以使人惭愧;并不在于能否说话。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4-07-12 23:07
回复
    有个姓孟的老太太清明去上坟,回来时觉得口渴极了,于是找了一户附近的人家,想要点水喝。恰在那时,她看见有个女子站在树下,很美,她用水壶端过水来让老妇喝完,还邀请她坐下,态度很热情。老太太闲谈中问到她的父母兄弟的情况,那女子都一一条理分明地回答。一会儿,老太太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找了婆家了么?要不,我力你作媒吧。”女子一听这话,羞得满脸飞红。恰巧,半年后有人为老太太的儿子作媒,问过才知道正是以前她见到的那个女子。老妇人大喜过望,极力支持,并主张快点成亲。女子嫁过来后,老妇人拍着她的肩说:“几个月不见,你身上该凸的凸,该凹的凹,真的长成大姑娘了。”带有一种满足的神气。女子闻言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老太太又刨根问底,才得知这女子十岁丧母,寄养在外祖父家五六年,直到收了聘礼后才回家。老太太上坟时,她还没回家呢。这女子本来出身小户人家,家境十分贫寒,要不是老太太亲眼看到她的聪明贤慧,这婚事恐怕难以成功。不知是什么鬼妖,变成人形,联姻做好事,也不知那鬼的目的何在,非得变个人形来给两家联姻。世上有些事总说不出道理来,正像这事一样。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4-07-12 23:08
    回复
      据故城人刁万飞说,他的家乡有个人,与狐女生了孩子,他的父母因此而怒骂他。狐女哭着说:“公公婆婆都要赶我走,按道理我实在不应该抗拒。但孩子还小,还需我喂奶,所以我暂时把孩子也一起带走。”过了两年多,狐女忽然抱着孩子来了,她对丈夫说:“儿子现在已经长大了,我把他还给你。”她的丈夫遵从父母的训诫,转过头不和她说话。狐女叹息着把孩子抱走了。这个狐女还真有人性,但把儿子抱走,不知道孩子将来会怎么样?认为人所生的仍然是人,而让他居住在房屋里,吃煮熟的食物,和人群呆在一块呢?还是认为妖所生的仍然是妖,变幻通灵,隐迹在荒郊野外的废墟坟墓之中?或者虽然是妖,但继承了父亲的姓氏,长大后生儿育女,处在非人非妖的境界?还是虽然是人但却依恋母亲,和母亲的同类在一起,来往于洞穴,处在是人是妖之间的境界?只可惜这种事情只知道开头,不知道结尾,竟然不知怎么去打听。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4-07-12 23:15
      回复
        与我同科取中的蒋心余编修说:他家乡有座大户人家废弃的宅院,常常见到有美貌女子打扮得很漂亮,在墙头向外张望。有个姓王的武夫,为人粗野豪放,且有胆量,竟自带了被子一个人到宅院过夜,希望能有艳遇。他等到半夜,还不见动静,就拍着枕头自言自语道:“别人说这房子里有狐女,现在到哪儿去了呢?”只听窗外有人小声答道:“六娘子知道你今天来,避到溪头赏月去了。”王问道:“你是谁?”又听答道:“我是六娘子的丫环。”又问:“为什么单要避我?”答道:“我也不知为什么,只听说是怕见这腹负(少谋略)将军。”王也不懂这话是什么意恩,后来经常拿这话回别人:“腹负将军是几品武官?”被问的人听后都哈哈大笑。我后来问他的同乡人,答说:“这是真人真事。但王某只是徘徊了一夜,什么也没看到。那些话却是心余虚构的。”心余生性诙谐,可能真是那么回事哩!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4-07-12 23:21
        收起回复
          先母张太夫人,曾雇了一位姓张的老太太做饭。她是房山人,住在西山深处。她说她乡里有个极穷的人离家外出去找活计,因为没出过门,走了半天便迷了路。石路曲折崎岖,云遮晦阴,不知往哪儿走。他就坐在一棵树底下,等天亮了认清方向再说。忽然一个人从林子里出来,三四个人跟随着。这些人相貌狰狞、身材高大,和平常人不同,他知道这些人不是山神就是妖魅,估计已不能躲藏,就躬身下拜,哭着说了他的苦处。那人同情地说:“你不要害怕,我不会伤害你。我是神虎,今天来给老虎们分配吃的。等虎吃了人,你把人的衣物收起来,就可以养活自己了。”于是把他引到一个地方。神虎高声长啸,众虎从各处汇集到了一起。神虎抬手指挥,语声特别,听不懂。一会儿群虎散去,只有一只虎智下来伏在草丛里。不久有个挑担子的人走过树林,虎跳起来要吃他,可忽又避开退下。过一会儿又来了一个妇人,虎便捉住她吃了。神虎捡起妇人的衣物,里面有几两银子,取了给他,告诉他说:“虎不吃人,只吃禽兽。那些被吃的人,是人中的禽兽。一般天良未泯的人,他的头上一定有灵光,虎见了就避开了。那些丧尽天良的人,灵光全消失了,和禽兽没什么差别,虎便抓来吃了。刚才那个男子,虽然凶暴没有人性,但抢夺到东西,还用来抚恤他的寡嫂和孤侄,使他们不受寒挨饿。因此他的灵光莹莹像弹丸大小,虎便不敢吃。后来的那个妇人,抛弃丈夫私嫁,还虐待他丈夫前妻的孩子,打得他体无完肤。又偷后夫的钱给前夫的女儿,就是她怀中携带的那些银子。因为这些罪恶,她的灵光消尽,虎所见的她不再是人身,所以就吃了她。你今天能遇到我,也是因为善待继母,停了妻子的饭来养活她,头顶上的灵光有一尺多高,所以我叫虎来帮助你。并不是因为你叩拜我求我的缘故。好好办善事,还会有后福。”说完指示方向让他回去。他走了一天一夜才到了家。张老太太的父亲和这个人是亲戚,所以知道这些事情。当时一个家奴的妻子虐待她七岁的孤侄,听了张老太太的话,行为有些收敛。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14-07-12 23:27
          回复
            舅舅张梦征先生讲,他居住的吴家庄西有一个乞丐,死在路上。乞丐养的狗守着他的尸体不离开。夜晚有只狼来吃尸体,狗奋力拼咬使狼不能近前。一会儿,群狼聚集而至,狗筋疲力尽,终于也被狼吃掉了,只剩下一个头,仍然双眼怒睁欲裂。有个守瓜田的佃户亲眼看见了。程易门在乌鲁木齐时,一天晚上,有个强盗进了他的住所。跳墙将要出去时,被程家养的狗追上去咬住了脚。强盗抽刀砍狗,狗直到被砍死也没松口,因而强盗被捉住了。当时,程易门家有个叫龚起龙的仆人,正忘恩负义地反咬主人。人们都说,程太守家有两怪:一个人面兽心,一个兽面人心。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4-07-13 14:49
            回复
              惠叔又说,有个人得瘟疫死了,后来又还魂。在阴间遇到他以前的老朋友。这位老朋友衣衫褴褛,戴着枷锁。他俩相见不觉悲喜交加,他握着老友的手叹息着说:“你一生富贵,财产竞不能带到这儿来。”那人神色悲戚地说:“富贵完全可以带到这儿来,但人不肯带。知果生前做了善事,积了功德,到这儿来怎么会不富贵呢?所以我想奉劝世人一句,早点做好把富贵带到这儿来的打算。”李南涧说:“这句话很对,胜过富贵是一场空的观点。”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4-07-13 14:50
              收起回复
                两世都成为夫妇的,象韦皋、玉箫那样,大概还是有的。景州人李西崖说,乾隆十年参加会试,看见贵州的一个孝廉,述说他的冢乡有一村民家生了一个孩子,刚会说话,就说前生是某人的女儿,某人的妻子,丈夫名叫某某;死时丈夫年龄多大,现在应当多大;所居住的地方,距离村民家大约有四五天的路程。这些话渐渐地传开了。到她十四五岁的时候,她原来的丈夫就径自找来询问。他们俩人一见面,便痛哭流涕,述说前生的事情都一致,这天晚上,竟然抱了被褥一同就寝。她的母亲不能禁止她,便疑心而偷听他们的谈话。熄灭蜡烛以后,他们俩已经在喃喃地说着一些亲热的情话了。她的母亲勃然大怒,把她原来的丈夫赶了出去。她气愤地吃不下饭,她的故夫也住在旅馆中,迟迟不肯动身。一天防范偶然疏忽,两人竟一起逃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这件事真是奇怪,自古以来就没听说过。这可以说是“发乎情”而不“止乎礼”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4-07-13 14:55
                回复
                  世上有一种圆光术:把一张白纸贴在墙上,焚烧符口召来神仙,让五六岁的儿童来看。儿童必然会看到纸上突然出现一个大圆镜,镜中人物,一件件地显示未来的事。就像古时的卦影术。不过卦影隐晦地显示形象,这种术则明确显示人物形状。庞斗枢会这种法术。某生和庞关系很密切。他曾觊觎一个妇人,偷偷地请庞使用圆光术,看看他能否得到她。斗枢惊讶地说,这种事怎么可以来亵渎鬼神呢?某生不住地求他。庞不得以勉强烧化符口。儿童注视了半天说:“见到一个亭子,中间有一张床,三娘子和一个少年坐在上面。”三娘子是某生的亡妾。某生正骂儿童瞎说,斗枢大笑说:“我也见到了。亭中还有一个匾,儿童不识字罢了。”某生生气地问是什么字,庞说是“己所不欲”四个字。某生默然不语,拂袖而去。有人说,庞斗枢焚化的不是符,他事先用吃的哄儿童,教他说这些话。大概是这样吧。虽然玩笑过份,但立旨仍不失为规劝朋友改过。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4-07-13 14:57
                  收起回复
                    家奴刘琪养了一头牛、一只狗。牛看见狗就用角抵,狗看见牛就用牙齿咬,经常斗得头破血流。然而奇怪的是,牛只看见这只狗就用角抵,而看见其他的狗则不这样做,狗也只看见这头牛才用牙齿咬,看见其他的牛也不这样。后来把它们分开,拴在两个不同的地方。牛有时听到狗的声音,狗有时听到牛的声音,都抬头瞪眼的。后来先父姚安公在户部作官,我跟随着他一起到了京城,不知道这两头动物究竟怎么样了。有人说:禽兽不能说话,但都能记得前生。这头牛和这只狗,大概就是佛经里所说的前世冤家今世相逢吧?我认为夙冤的说法是确凿无疑的。但所谓的能记起前生,则不一定。亲戚中有姑嫂三人互相厌恶的。嫂子与其他小姑子都能和睦相处,唯独和这个小姑子仇人一般;小姑子与其他嫂子都能和睦相处,唯独和这个嫂子仇人一般。难道这也是能记得前生的冤仇吗?相互厌恶怨恨的念头,根源在于各自的性情喜恶不同,一旦碰上,就象相反的药,即使是枯根朽草,本身没有知觉,彼此的气味就能激发相斗。因果互相牵连纠缠,没有什么作为不会受到报应的。人的一生也不过眨眼就过去了,何必为一些小事而纠缠不清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4-07-13 14:58
                    回复
                      我在乌鲁木齐时,听骁骑校萨音绰克图讲,过去他驻守江山口哨卡,一天天将亮时,有只乌鸦对着门哑哑啼叫。他讨厌乌鸦叫不吉利,就用箭射它。乌鸦怪叫一声,从牛背上急飞而过,牛受惊吓奔跑起来。他招呼几个士兵急忙追赶。追进一个山坳,遇见两个耕地的农夫,牛将其中一人碰倒。扶起来一看,没有大伤,只是脚拐了难以行走。农夫家离这儿不远,就一起搀扶送他回家。进了农夫家门还没坐定,就听见一个小孩连呼“有贼”。士兵们出门追捕,竟是在逃犯韩云。他跳过墙来偷瓜吃,大家一拥而上捉住了他。假使乌鸦不对着门啼叫,则萨音绰克图不会射它;不射乌鸦,牛就不会奔逃;牛不奔逃,就不会碰倒农夫;不碰倒农夫,士兵也不会到农夫家;如果只是一个小孩看见有人偷瓜,也不可能将盗贼捉住。就这样转辗引导,终使盗贼被捕受到制裁。这只乌鸦的到来,莫非是受了什么东西引导?韩云本是一个大盗,多次劫物杀人。当时虽没有发现什么,但实际上与刘刚遇鬼的因果一样。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4-07-13 15:13
                      回复
                        有位额鲁特族妇女,是乌鲁木齐一个平民的妻子,婚后几年便守寡。这位少妇颇有姿色,常常有媒人登门。少妇辞谢说:“再嫁是必然的。然而丈夫死去,没有儿子,公公年老,我要离去后他依靠谁呢?等我将公公养老送终后再说嫁人之事吧。”有人愿意到她家入赘,代她赡养公公。少妇又辞谢说:“男人的性情没法保险,万一与公公合不来,后悔就来不及了。这也行不得。”少妇辛苦操劳,使公公生活得温饱安乐,竞胜过了以前儿子在世时。过了六七年,公公寿终正寝,少妇操办丧事完毕,在墓前痛哭辞别,然后换上鲜艳的衣服登车改嫁去了。议论者惋惜她不贞节,却不能不说她孝。内阁学士永公当时镇守乌鲁木齐,听说这事后叹惋地说:“这就是所说的本质好而没有学习修身啊。”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4-07-13 19:35
                        收起回复
                          海阳县的鞠庭和前辈说,一位官宦人家的夫人在临终前,左手挽着幼儿,右手挽着幼女,呜咽而死;费了很大劲才把她的手臂拉开,她的眼睛却炯炯发光,不肯暝目。后来,灯前月下,往往遥见其身形,但叫她也不答应,问她也不说话,向她招手也不过来,走近去却不见了。有时几个晚上不出来,有时一夜出现好几回;有时望见她站在某人的面前,但那人却什么也没看见;有时在此处看见她,有时又在别处看到她。如同空花泡影,电光火石,转瞬即失,而弹指之间又倏地出现了。虽不为害于人,但人人心中都有个已亡夫人的影子。因而,后母对她的子女,不敢有歧视心;婢女僮仆对她的子女,也不敢有凌侮之心。等到男婚女嫁后,便渐渐看不见她了。但过几年就间或出现一次,因此一家人总是战战兢兢,好像她就在身边。有人怀疑是狐魅冒形作祟,这也是一种说法。只是狐魅是搅扰人的,但此鬼却不接近人。况且狐魅又为了什么非要辛苦十多年,时时变形出现呢?可能是过于眷恋,魂灵不散吧。为人子女者,得知父母死后更加关切子女,以致到了这个地步,不叫人怆然感叹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4-07-13 21:17
                          回复
                            庭和又说:有一个弟弟,在哥哥死后竟侵夺侄儿的财产,逼迫、威胁、蚕食,使侄儿几乎无法活下去了。一天夜里,这个弟弟夫妻俩正在酣睡,忽然梦见哥哥急急地呼喊:“快起来!快起来!火烧来了!”他们从梦中惊醒,只见屋里烟火迷漫,已无路可逃,只得破窗而出。喘息未定,房子已经崩塌,如果逃得稍慢一点,人就成为灰烬了。第二天,他急忙叫来侄儿,把侵吞的财产全部退还。人们对他几天之内忽坏忽好觉得很奇怪。那人流泪自责,人们才知道其中原因。这位哥哥的鬼魂善于保全骨肉,比变作厉鬼要好得多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4-07-13 21:25
                            回复
                              御史汪香泉说,布商韩某与一狐女亲昵,日渐赢弱起来。他的伙伴求得符口加以劾禁,那狐女暂离后又回来了。一天夜晚,她与韩某共寝时,忽而披衣坐起,说:“你有异念吗?为什么我觉得刚气逼人,刺得我不能安宁呢?”韩某说:“我并无他念。只足邻人吴某迫于负债,将儿子卖为歌童了。我不忍读书人的后代沦为下贱人,便想筹措四十两银子将他赎回来,因此才辗转未眠。”狐女急忙推开枕头说:“你有这样的念头,就是善人,害善人会受大处罚,我从此就离开你。”于是,她与韩某接吻,嘘了好一会儿气,才挥手别去。韩某从此又像原先那样健壮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14-07-13 21: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