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较特别的地名字
每个地方都有一些很特别的地名,含有不常用字,电脑打字犯难,有的连《新华字典》也查不到。本地单是村(居)委会一级的地名中就有这样5个较“特别”字:“浐、滘、蓢、孖、”。
浐chǎn粤音产,形声字。会城街道办事处属下有浐湾社区居委会。浐湾是原会城河流经的河段,在上世纪90年代末覆盖成为冈州大道中的一段。浐湾社区居委会是以水名、地名为辖区名。济字在一般字典、词典中均有收录。
滘 jiào粤音教。会城有大滘村,棠下镇有石滘村。滘是广东方言字一一“粤之俗字”,指分支的河道或河道的相通处,多用于地名。大滘是会城河 (城外段) 流经此处形成河洛,原名大悦滘,后简称大滘,大滘村是以地名为村名。大鳌镇深交村原名深滘,因滘字不好写、不好打印,贪方便才写了同音字,由深的河滘变成了朋友的“深交”。洛字在一般字典、词典中均有收录。
蓢lǎng粤音朗,形声字。新会旧时很多地方萌草丛生,地名中有萌字的不少。双水镇有沙萌村、蓢头村,罗坑镇的天湖村清代名叫“天湖蓢”,至民国简称为天湖。
蓢头村邻近天湖。杜阮镇木朗村原名木蓢;古井镇南朗村原名南蓢。蓢字《新华字典》、《现代汉字词典》、《辞海》不载,要动到目前最大型的汉字字典《汉语大字典》才见。
孖 ma,粤方言字,一对“子”字并排,可会意为相连成对。粤方言有“双孖”,双胞胎叫“孖仔”、“孖女”,头梳两条辫子叫“孖辫”,也引伸为动词,如“孖紧”(钩紧)。罗坑、双水、崖门都有孖髻山,司前有孖鸡山,
古斗林场有双孖公山。会城有孖冲 (涌) 村,因两条河涌从此流经得名。开字在各字典、词典多有收录。 léi粤音吕,形声字。此字《新华字典》、《现代汉字词典》、《辞海》不载,《汉语大字典》解释:“海中动物名,可食,也可人工饲养。“清代李调元《南越笔记》卷
十一记:“比黄蚬大,闻雷则生,故文从雷。”是新会物产之一,清康熙《新会县志》和清光绪《新会乡土志》有记载。类似蚬,比蚬大,新会童谣“吃个蚬,屙个,吃个糍仔屙个煎堆”,意思是出的比进的还大。
清代会城河南有步。2002年由新会划归蓬江区的荷塘镇有步村,是香港歌坛“四大天王”之一刘德华的家乡,原来称江,后在江边筑步头(埠头)上落,改称步。是荷塘的特产之一,荷塘人喜欢用肉混合鱼肉斫碎做成鱼饼,有的还用壳包住售卖,风味独特。
每个地方都有一些很特别的地名,含有不常用字,电脑打字犯难,有的连《新华字典》也查不到。本地单是村(居)委会一级的地名中就有这样5个较“特别”字:“浐、滘、蓢、孖、”。
浐chǎn粤音产,形声字。会城街道办事处属下有浐湾社区居委会。浐湾是原会城河流经的河段,在上世纪90年代末覆盖成为冈州大道中的一段。浐湾社区居委会是以水名、地名为辖区名。济字在一般字典、词典中均有收录。
滘 jiào粤音教。会城有大滘村,棠下镇有石滘村。滘是广东方言字一一“粤之俗字”,指分支的河道或河道的相通处,多用于地名。大滘是会城河 (城外段) 流经此处形成河洛,原名大悦滘,后简称大滘,大滘村是以地名为村名。大鳌镇深交村原名深滘,因滘字不好写、不好打印,贪方便才写了同音字,由深的河滘变成了朋友的“深交”。洛字在一般字典、词典中均有收录。
蓢lǎng粤音朗,形声字。新会旧时很多地方萌草丛生,地名中有萌字的不少。双水镇有沙萌村、蓢头村,罗坑镇的天湖村清代名叫“天湖蓢”,至民国简称为天湖。
蓢头村邻近天湖。杜阮镇木朗村原名木蓢;古井镇南朗村原名南蓢。蓢字《新华字典》、《现代汉字词典》、《辞海》不载,要动到目前最大型的汉字字典《汉语大字典》才见。
孖 ma,粤方言字,一对“子”字并排,可会意为相连成对。粤方言有“双孖”,双胞胎叫“孖仔”、“孖女”,头梳两条辫子叫“孖辫”,也引伸为动词,如“孖紧”(钩紧)。罗坑、双水、崖门都有孖髻山,司前有孖鸡山,
古斗林场有双孖公山。会城有孖冲 (涌) 村,因两条河涌从此流经得名。开字在各字典、词典多有收录。 léi粤音吕,形声字。此字《新华字典》、《现代汉字词典》、《辞海》不载,《汉语大字典》解释:“海中动物名,可食,也可人工饲养。“清代李调元《南越笔记》卷
十一记:“比黄蚬大,闻雷则生,故文从雷。”是新会物产之一,清康熙《新会县志》和清光绪《新会乡土志》有记载。类似蚬,比蚬大,新会童谣“吃个蚬,屙个,吃个糍仔屙个煎堆”,意思是出的比进的还大。
清代会城河南有步。2002年由新会划归蓬江区的荷塘镇有步村,是香港歌坛“四大天王”之一刘德华的家乡,原来称江,后在江边筑步头(埠头)上落,改称步。是荷塘的特产之一,荷塘人喜欢用肉混合鱼肉斫碎做成鱼饼,有的还用壳包住售卖,风味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