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
弥勒佛,即东来佛祖,纵三世佛之未来佛,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弥勒为贤劫千佛之第五佛,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出世于第十之灭劫,继绍释迦佛。
欲界六天中第四之兜率天有内外二院。其内院常为菩萨之生处,弥勒菩萨生于此,故谓之为弥勒之净土,弥勒佛于龙华树下说法。
据说,弥勒佛的形象来自于中国唐末宁波奉化的布袋和尚:契此。相传唐末奉化一村民张重天于田间劳作,见一个大金莲花逐浪而来,后化男童,张重天抱于闲旷禅师收养,取名“契此”。不但长的富态,而且是个福星,他天真活泼,俏皮好动,契此在岳林寺出家后,也许是经历了心灵的磨难之后的大彻大悟,也许是超越了红尘之后的大智大觉,常有些令世人感觉趣奇的举动:常袒胸露腹、喜喜哈哈,以杖荷布袋,所有供身资具通通放在囊袋中,行天下以普度世人,故人们皆以“布袋和尚”称之。
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契此端坐在岳林寺的一块盘石上,口中念了一个偈子: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皆不识。说完微微一笑,泊然而逝。契此圆寂后轰动了佛教界,人们才忽然明白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不过是“世人不识”罢了。于是,许多寺院在塑弥勒佛时便按他的形象塑造弥勒佛。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他强调要大度能容,不要计较人世间的是非憎爱,要“宽却肚皮”、“豁开心地”,只要肚量大、心胸宽,遇到冤家也能与之和平相处,甚至还能由此悟道成佛,证得六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