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楼主要重点说一说。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我们有它们难以逾越的思想境界,所以人之所以能称之为人,是因为不断的对生命的思考,对自然的探索,而不是每天像动物般的觅食。这是比较形而上的东西,对于现实生活而言,读书可以平复焦虑的心情,这是刷微博,空间和贴吧换不来的。因为这三样东西信息都是让你以片段形式获取,很难对你的三观产生影响,所以不会触碰到灵魂深处,自然没有平静的感觉。至于都什么书,楼主家里给楼主最好的影响就是读书,楼主父母都十分爱看书。妈咪除了看专业书籍以外,经常买各种杂志,比如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等等,当然还有妇女们离不开的杂志,知音(她要买海外版的……)可以说楼主很多思想就是源于小时候读的这些杂志,这些杂志一一个一个得小故事,或者某篇中长小说讲述一个一个道理,慢慢楼主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三观。有人说大学生大一时应该看看哲学方面书籍。楼主随意翻了两本,发现里面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实际上和那些通俗易懂的小短文一样,所以楼主果断摒弃了哲理方面的书。那么楼主现在看什么书呢?妈咪对楼主看书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就是,书本一般买专业性强,能解决问题的书(就是说一般不买小说或者美文什么的)楼主现在家里有一大堆中医养生,针灸,穴位,中药,瑜伽方面的书,那都是妈咪的杰作啊。所以楼主一般看书会选择比较实际的书,比方说最近看得就是投资类,为以后打基础。这些书看完以后的满足感和课本是一样的,因为楼主现在的三观已经确立,所以不再花时间在上面,调整三观的话就靠实际生活了。大家可以借鉴这个事例掂量掂量自己在哪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