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吧 关注:1,546贴子:89,489

回复:【学术著作】王曾瑜:岳飞新传(全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次出战,岳飞总是召集全体统制官,共同商讨,研究敌军可能击败我军的各种方案,大家殚精竭虑,谋定计审,然后再采取军事行动,故其用兵往往“有胜而无败”。①大致在绍兴五六年间,宋廷曾命令岳飞移镇荆南府。岳飞大会诸将,共同讨论,众人“皆以为可”,惟有任士安一言不发,岳飞一时有些怒意,任士 安至此不得不进直言,说:
“大将所以移镇江陵,若是时,某安敢不说。某为见移镇不是,所以不敢言。据某看,这里已自成规摹,已自好了。此地可以阻险而守,若往江陵,则失长江之利,非某之所敢知。”
岳飞还是听从他的劝告,申奏朝廷,“留军鄂渚”。②对于文士和幕僚,岳飞更是以“礼士”和“虚心”闻名。他很乐意同他们 谈古论今,以问求学,并欢迎别人直率无隐的究诘。岳飞往往同他们谈论到深夜,方才就寝。③他时常对文士和幕僚说:
“某被主上拔擢至此,倘有纤毫非是,被儒生写在史书上,万世揩改不得。”
他要求别人发现自己的过错,必定见告。大凡混迹官场较久, 特别是一旦拥有高官厚禄,往往沾染上令人憎恶的官气。然而在升迁一二品大官,身任一支最强大的方面军统帅的岳飞身上,却无丝毫官气的踪影。他表里如一,坦诚待人,连自己年轻时酗酒的小过失,也并不对部属隐讳。④
岳飞立身行事所体现的高风亮节,归根结蒂,是由他许身抗金战争的理想所支配。他在自己的战袍上刺绣了“誓作中兴臣,必殄金贼主”十个字,以示与敌人誓不俱生。宋高宗打算在临安府为他建造第宅,岳飞引用汉朝霍去病的话力辞:
“北虏未灭,臣何以家为!”⑤
有一次,岳飞命令将“宅库”里的所有物品,除了“宣赐金器”外,全部变卖,交付军匠,造良弓二千张。幕僚黄纵说:
“此军器,当破官钱。”
岳飞却淡淡地回答:
“几个札子乞得,某速欲用,故自为之。”⑥
在一个贪污盛行的社会里,能“一钱不私藏”,公私分明,已极其不易,而岳飞更进了一步,“所得锡赉,率以激犒将士,兵食不给,则资粮于私廪”。⑦后岳飞遇难,秦桧派人抄家,除了江州的田地、房产外,其家仅存金、玉、犀带数条,还有琐铠、兜鍪、 南蛮铜弩、镔刀、弓、剑、鞍辔之类,钱一百余贯,书籍数千卷。 岳飞家中的剩钱只有其节度使俸的几分之一,却另藏有麻布和丝绢三干余匹,米和麦五千余斛。⑧巨额的布、绢、米、麦贮藏,当然主要还是为了贴补军用,而不是供本家消费的。据说上述财产估计共值九千贯,这在宋代当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他家中并无一件金玉珍宝,却又有如此数额的准备贴补军用的物资,确是堪称“家无剩财”了。⑨
岳飞身处国难当头、国耻深重之际,对官场和军界的腐败,尤其有切肤之痛、切齿之恨,他作为一代名将,深知国难和国耻之由。有一次朝见时,宋高宗随便感叹说:
“天下未太平。”
岳飞当即回答: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命,天下当太平。”
这句言简意赅的名言,很快就传诵一时,以至后世,成为岳飞一身正气的写照。⑩ 岳飞“平居洁廉,不殖货产,虽赐金己俸,散予莫啬,则不知有其家”,在当时得到了公认。⑾他忠实地履行自己一不爱钱,二 不惜命的名言。
人生在世,酒、色、财三关决不易过,岳飞却泰然超越三关。由于他对功名,即他心目中至神至圣的抗金事业十分热衷,对个人的利害得失也就十分恬淡。他说:
“大丈夫欲立功业, 岂可有所好耶!”
其实,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岳飞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嗜好。 他十分嗜渴琼浆玉液,但鉴于两次酗酒的教训,将饮酒的嗜好也戒掉了。有时一些部属好意劝酒,只能使他发怒。岳飞一直盼望着攻破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县)时,能一破酒戒,开怀畅饮。⑿黄龙府原是辽边境城市,金太祖攻辽,黄龙府为金朝最早夺取之重 镇。⒀岳飞一直将黄龙府作为金之老巢。他和全军将士一样,深信总有一天,白山黑水之间将回荡着岳家军的凯歌。
① 杨简《慈湖遗书》卷16《论兵》。
②《朱子语类》卷127。
③《金佗稡编》卷9《遗事》,《金佗续编》卷30《郢州忠烈行祠记》,《会编》卷 208《林泉野记》。
④《金佗续编》卷27黄元振编岳飞事迹。
⑤《金佗稡编》卷9《遗事》。
⑥《金佗续编》卷27黄元振编岳飞事迹。
⑦《金佗稡编》卷9《遗事》,《金佗续编》卷30《郢州忠烈行祠记》。
⑧ 袁褧《枫窗小牍》卷下。
⑨《朝野遗记》。
⑩《朱子语类》卷112,《金佗稡编》卷9《遗事》,《金佗续编》卷28《吴拯编鄂王事》,《齐东野语》卷13《秦会之收诸将兵柄》都有类似记载。
⑾《金佗续编》卷14《武穆谥议》。
⑿《金佗稡编》卷9《遗事》,《金佗续编》卷27黄元振编岳飞事迹。
⒀《金史》卷2《太祖纪》,卷24《地理志》。


IP属地:德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9楼2014-02-12 23:37
收起回复
    还坚持呢。顶一顶


    90楼2014-02-13 22:30
    收起回复
      根据内定的安排,岳飞实际上已不再是荆湖北路和京西南路的宣抚使,而是“宣抚诸路”。除京东东路和西路是韩世忠与张俊两军的作战区外,其余京西、陕西、河北、河东等各路辖地,都作为岳飞的作战区。他在奏札中提出全盘作战计划,准备用两三年时间,“尽复故地”。岳飞满怀决胜的豪情壮志,他惟一的忧虑就是军粮供应,故在此奏中特别强调,希望引起宋高宗的关注。
      南宋初年,一度流行着迎还二圣的政治口号,二圣是指被俘的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个口号最初出自宋高宗的即位诏中有“同徯两宫之复”之语。①由于宋徽宗已死,金人又不断放出风声,要以宋钦宗或宋钦宗之子组织傀儡政权,故岳飞在此奏中便不再沿用这个已经过时的政治口号,而只将宋钦宗包括在“天眷”之中。
      宋高宗读完岳飞奏札,当即亲笔批示:
      “览奏,事理明甚,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惟敕诸将广布宽恩,无或轻杀,拂朕至意。”②
      十四日,宋廷和都督府又发给岳飞三个省札和都督府札,命令岳飞招纳伪齐臣僚,规定岳飞“如行军入贼境”,“许便宜施行”“军期事务”,而后奏报。其中的都督府札则是开列刘光世军的人马清单,包括行营左护军所属十个军的统制名单,共计有五万二千三百十二人,马三千零十九匹。由于罢免刘光世的命令尚未宣布,故规定此札由岳飞“密切收掌”,不得下发宣抚司机构,以免泄漏朝廷机密。③
      岳飞在行朝已暂住了一月有余,他急于离开建康府。宋廷特别规定,绍兴六年立功将佐的升官官告,可“免进入”门下省审覆,而由官告院直接发付岳飞带回鄂州。④
      宋高宗自绍兴元年以来,虽降金之心不死,但因伪齐堵绝了求和之路,有时不得不在表面上赞成抗金。金朝女真贵族经历几次挫败后,灭宋的欲望已不很迫切;刘豫却不然,他认为若不灭宋,自己“子皇帝”的宝座就坐不稳当。他为此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手段,包括搜罗宋高宗个人的秽行丑闻,出文榜“毁斥诟骂,无所不至”。⑤
      宋高宗身为九重之主,竟然遭受这个旧日臣仆的糟蹋,也不免气愤难平,意欲进行报复。近年来的一系列征战,使岳飞的军事声望后来居上,无论是刘光世和张俊,还是吴玠和韩世忠,都不能与他并驾齐驱。真正要在抗金方面有所作为,自然非岳飞莫属。宋高宗在一时的感情冲动之下,似乎是“寝合之命,圣断已坚”,⑥决定重用岳飞,然而他的决定,也仅仅是一时冲动而已。⑦
      ①《会编》卷101。
      ②《金佗续编》卷1高宗手诏。
      ③《金佗续编》卷8《诏谕靖康叛臣能束身以归当复爵秩省札》,《许令便宜行事省札》,《督府令收掌刘少保下官兵札》。
      ④《要录》卷109绍兴七年三月乙亥,《宋会要》职官11之70。
      ⑤《金佗续编》卷1高宗手诏。
      ⑥《金佗稡编》卷12《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
      ⑦因秦桧父子篡改历史,在《金佗稡编》问世前,宋朝官史对宋高宗曾委派岳飞节制大部分军队的史实,一直讳莫如深。《要录》卷109绍兴七年三月乙亥,卷110绍兴七年四月丁未及《中兴小纪》卷2l载,岳飞朝见时,“欲并统淮右之兵”,宋高宗当即驳回,并对北伐计划提出诘难,乃承袭秦嬉主编《高宗日历》之曲笔。


      IP属地:德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5楼2014-02-16 21:58
      回复
        历史贴要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99楼2014-02-20 21:43
        收起回复
          经典专著,怎么一本书篇幅就这几页?


          100楼2014-02-20 22:32
          收起回复
            第三节 建议立储
            岳飞得知淮西兵变后,驰奏“行在”建康府,说: “淮甸迫近行在,臣愿提全军进屯,万一番、伪窥伺,臣当竭力奋击,期于破灭。”
            宋高宗并不批准岳家军移驻淮南西路,只是礼貌性地“降诏奖谕”。①他乘机将岳飞的北伐计划一笔勾销,向岳飞发手诏说:
            岳飞“部率马军前去襄汉”,③“盛秋之际,提兵按边”,本拟大举进击。他奉诏被迫中止后,又接宋高宗手诏,令他遣发水军,前往蕲州蕲春县蕲阳镇和江州,部署江防。④岳飞便亲率舟师,屯驻江州,“为淮、浙声援”。
            接着,宋廷又令岳飞和参谋官薛弼“入觐”。薛弼从鄂州出发,顺江东下,到江州会合岳飞,一同前去“行在”建康府。薛弼在船上看到岳飞不时练习小楷,感到有点蹊跷,遂“穷诘端倪”。岳飞被逼无奈,就告诉薛弼,自己正在写一份密奏,要求宋高宗立皇储,此事连宣抚司书写机宜文字岳云也不予告知,切望薛弼务须保密
            宋高宗才三十一岁,正当盛年。只因建炎三年扬州逃难,一场淫乐时的惊吓,使他丧失了生育能力。他的一个幼子又很快夭亡。宋高宗不得不接受隆祜皇太后和一些臣僚的建议,选宋太祖七世孙赵伯琮,改名赵瑗,即后来的宋孝宗,养育宫中。但宋高宗又不甘心于自己不能生子,他千方百计,求医问药,祈祷神灵,而根本不肯及早确立赵瑗的皇储地位。
            岳飞曾在入朝时,去过赵瑗读书的资善堂,见到这个十岁或十一岁的孩童,聪慧可爱,极有好感,感叹地说:
            “中兴基本,其在是乎!”⑤
            此时岳飞根据谍报,获悉金朝女真贵族准备废黜刘豫,改立宋钦宗的儿子为傀儡皇帝,图谋制造两个宋朝南北对立的局面。宋高宗不能生育的宫闱秘闻其实早已传遍遐迩。岳飞认为,应当及时确定赵瑗的皇储地位,以击破敌人的阴谋。
            薛弼了解岳飞的用心后,颇有些担心,说大将不当参预立皇储的大计。岳飞却坚持认为,文官和武将都是宋朝臣僚,忧心国事,“不当形迹是顾”。
            岳飞大约在九月中下旬或十月到建康府后,趁着朝见之机,向宋高宗宣读这份密奏。由于薛弼的规劝在先,他的精神不免有些紧张,恰好有风阵阵吹来,纸张摇动,他的声音也颤抖起来,古代的汉文又无标点符号,更使他读不成句。岳飞读奏札时的神情,益发加重了宋高宗的疑忌。他终于冷言冷语地回答:“卿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与也。”
            岳飞下殿时,神情颓丧,脸色如死灰一般。薛弼继岳飞进对,宋高宗向他详细追问。聪明的薛弼早有准备,将自己在船上的见闻叙述一遍,既为岳飞圆场,也为自己开脱。宋高宗转念自己正在用人之际,呵斥岳飞之余,也须适当抚慰,便对薛弼说:
            “飞意似不悦,卿自以意开谕之。”
            ①《金佗稡编》卷12《乞进屯淮甸札子》,《要录》卷114绍兴七年九月癸酉。
            ②《金佗稡编》卷2高宗手诏,《要录》卷113绍兴七年八月乙未。
            ③《梁溪全集》卷100《奏陈利害札子》。
            ④《金佗稡编》卷2高宗手诏,《梁溪全集》卷100《乞令湖北京西宣抚司差兵控扼江州奏状》。
            ⑤《金佗稡编》卷2l《建储辨》载,《野史》等书说岳飞曾去资善堂见过赵瑷,但无具体时间。《金佗稡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将此事系于绍兴八年,未必确切。


            IP属地:德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1楼2014-02-24 23:54
            回复
              第六节 北方抗金义军重新活跃
              完颜挞懒(昌)等所以慷慨归还河南之地,是包藏祸心的,正如岳飞所说,不过是寄地而已。由于金军屡挫于长江天堑,完颜挞懒(昌)似乎企图将以步兵为主的宋军诱至河南广阔平原,以便女真骑兵进行聚歼。①金朝既有卷土重来之意,所以把“黄河船尽拘北岸”,并且有意保存了陕西同州与金朝所占的河中府之间的黄河桥,可以“往来自若”。金朝在河南之地所置官吏,也按“誓约”规定,宋朝“不许辄行废置,各守厥官”。②
              宋高宗对金人其实不存戒心,他最害怕的是统兵在外的将帅惹事生非,得罪金人,故又对岳飞作出新的约束。宋高宗的手诏说,“过界招纳,得少失多”,命令岳飞不得再接纳河北、河东、燕云等地的豪杰。③凡是北来者,必须送还金朝。岳飞所派遣的“渡河之士”,也务必全部撤回。
              岳飞事实上并未被这些禁令束缚住手脚,他认为自己决不能出卖北方同胞,也一定要坚持连结河朔之谋。
              女真贵族进入中原已十多年,掠夺和役使奴隶的嗜欲却并无多少减退。天眷元年(即绍兴八年)夏,金元帅府下令,凡积欠公私债务而无力偿还者,即以本人和妻子儿女的人身抵偿。由于女真贵族“回易贷缗,遍于诸路”,贯彻此令,就可得到成千上万的债务奴隶。于是,一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便纷起反抗,或者逃亡他乡,或者杀死债主,“啸聚山谷”。
              完颜挞懒(昌)为强制推行奴隶制,又于天眷二年(即绍兴九年)夏另颁新令,规定凡藏匿逃亡者之家,家长处死,产业由官府和告发者均分,人口一半当官府奴婢,一半当告发者私人奴婢,连犯罪者的四邻也须缴纳“赏钱”三百贯。他还出动大批金军,到处搜捕。搜捕队凡遇着村民,即行拷掠,或迫使自诬,或 威逼诬人。“生民无辜,立成星散,被害之甚,不啻兵火。”或有 持棍棒反抗,则被捕被杀,“积尸狼藉,州县囹圄为之一盈。”在苛政、暴刑、重赋、饥荒等交相煎逼之下,大批大批的人们宰耕牛,焚庐舍,上山寨,加入抗金义军的行列。④
              北方民间抗金武装的活动,至绍兴初年趋向低落,自岳飞大力开展连结河朔的工作后,又出现新的高潮。
              与岳飞有直接联系的太行义士最为活跃,河东路的很多通道 被他们截断。高岫和魏浩率领人马攻占怀州河内县的万善镇。⑤另 一支步佛山“忠义人”王忠植的队伍,也转战和攻取河东路的一 些州军,并与陕西的宋军取得联系。⑥
              在京东路,岳飞派遣的李宝,开辟了新的抗金游击战场。李宝是兴仁府乘氏县(今山东荷泽市)人,绰号“泼李三”。他惯舞双刀,勇鸷绝伦,⑦早先聚众三千多人,企图杀死金朝的濮州(治甄城,今山东甄城县北)知州,没有成功,脱身南归,来到“行在”临安府。宋廷正忙于求和活动,根本不理睬他。绍兴九年九、十月间,岳飞到行朝奏事,⑧李宝乘机找到这位慕名已久的统帅。 岳飞收留了他,将他带回鄂州当马军。李宝见朝廷不准出师,怏怏不乐,暗中结识四十余名军士,准备私渡大江,北上抗金。此事被发觉后,李宝挺身而出,说“乃宝之罪,众皆不预”。岳飞更为赏识他,授以“统领忠义军马”的头衔,发遣北上回乡。李宝 回到京东后,与孙彦、曹洋等组织抗金武装,到处攻袭金军。⑨
              除了李宝外,一些和岳飞没有联系的北方起义者,也使用岳家军的旗号,对金作战。绍兴九年夏,一支“岳家军”进袭东平府。金东平府尹完颜奔睹(汉名昂)带兵出击,双方相持数日,这支队伍才泛舟而去。淮阳军(金朝称邳州)也出现一支“岳家军”,围攻城垒。由于金朝援军的到达,方撤出战斗。⑩
              此外,张青还指挥一支抗金义军,渡海直抵辽东。他使用宋军旗号,攻破苏州(治来苏,今辽宁金州),当地百姓也纷纷起义响应。⑾
              面对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金朝统治者也惊慌失措,有的人甚至丧失信心。兀林答赞谟(乌陵思谋)使宋后,出任怀州知州, 他听到万善镇被抗金义军攻破的消息,对当地百姓说:
              “尔等各抚谕子弟,无得扇摇,南朝军来,吾开门纳王师。”
              他每天夜里辗转反侧,有时披衣起坐,唉声叹气说:
              “我未知其死所矣!”
              完颜兀术(宗弼)的心腹、悍将韩常夜饮时,也对人坦白说: “今之南军,其勇锐乃昔之我军;今之我军,其怯懦乃昔之南军。”⑿ 总之,大河以北出现前所未有的抗金义军活跃的局面,迎候着宋金大会战,迎候着岳家军的第四次北伐。
              ①《藏一话腴》内编卷下说金方《南迁录》载此密谋,今存《南迁录》 亦载。按《南迁录》系伪作,而《金史》不载此事。完颜挞懒等 后在金朝派系斗争中被杀,《金史》所载,实是按完颜兀术等胜利 者的政治需要,将归还南之地列为完颜挞懒等的罪状。按完颜挞懒 等归宋土地,而别无图谋,似于情理不通,今姑依此说。
              ②《会编》卷195,《要录》卷125绍兴九年正月丙申,卷129绍兴九年六月己巳, 《宋史》382《张焘传),卷388《陈橐传》,《历代名臣奏议》卷91陈橐奏。
              ③(金佗稡编》卷2高宗手诏,《要录》卷119绍兴八年四月。
              ④《会编》卷197《金虏节要》,《要录》卷120绍兴八年夏,卷132绍兴九年秋, 《中兴小纪》卷26。
              ⑤《会编》卷178《金虏节要》,《要录》卷133绍兴九年冬,《金佗稡编》卷8 《鄂王行实编年》。
              ⑥《要录》卷132绍兴九年秋,卷133绍兴九年冬,《宋史》卷448《王忠植传》, 《紫微集》卷18追赠王忠植制词。
              ⑦《历代名臣奏议》卷238洪遵奏。
              ⑧《金佗续编》卷9《令赴行在奏事省札》,《会编》卷197。
              ⑨《会编》卷200,《要录》卷132绍兴九年十月。
              ⑩《金史》卷84《昂传》。
              ⑾《要录》卷133绍兴九年冬。
              ⑿《会编》卷178,《要录》卷133绍兴九年冬。此外,《大金国志校证》卷9还 记载女真千夫长斜也怯战,进行迷信活动的故事。


              IP属地:德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9楼2014-03-22 01:21
              回复
                第二节 宋军抗击
                宋军抗击金军,事实上划分成三个战场。
                西部战场有行营右护军等部队,当时四川宣抚使吴玠已经病逝,文臣川、陕宣抚副使胡世将主持军务,统辖行营右护军都统制吴璘,川、陕宣抚司都统制杨政和枢密院都统制郭浩三军。吴璘是吴玠之弟,他和杨政原是吴玠的左右手,骁勇敢战。吴璘等三部与金朝元帅右监军完颜撤离喝(杲)军相持干关中,互有胜负,彼此都未能给对手以重大打击。①
                东部战场的宋军主将是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韩世忠。他命统制王胜等攻取海州(治朐山,今江苏连云港市西)。自己率部在淮阳军附近的泇口镇、潭城、千秋湖等地击败敌人,然而却又顿兵淮阳军城下,久攻不克。②
                无论是东部和西部,都不是主战场,对此次宋金战争全局不起决定作用。关键是在中部战场,一方是都元帅完颜兀术(宗 弼)指挥的金军主力,另一方则是岳飞、张俊和刘锜三军。
                刘锜新任东京副留守,带领近二万人马,连同大批将士眷属,前去开封府。这是宋廷为应付突发事变,而调遣北上的惟一一支较大的兵力。宋廷宁肯舍近求远,不准岳家军就近北上驻防,又命刘锜军拖带家属,扶老携幼,其措置之乖谬,实源于主和的方针。
                绍兴十年五月,刘锜军途经京西路的顺昌府(治汝阴,今安徽阜阳市)时,得到金军败盟南犯的急报。接着,金军又源源不断地拥向顺昌府。五、六月间,因进攻屡遭挫败,完颜兀术(宗弼)亲率十多万大军前来,双方众寡悬殊。秦桧为宋高宗起草手诏,令刘锜“择利班师”,以便女真骑兵在广阔原野上追歼这支步兵。
                刘锜军的基干是十多年前威震太行的八字军,王彦病死后,此军归刘锜指挥,他们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士气高昂。刘锜身处险境,深知只能犯死求生,可战而不可却。他以斩钉截铁般的语言, 激励士伍,誓与顺昌共存亡。完颜兀术(宗弼)骄横不可一世,他看到如此卑薄残缺的城垣,说:
                “顺昌城壁如此,可以靴尖踢倒!”
                刘锜军充分利用暑热天气,以逸待劳,以少击众,大败金朝最精锐的骑兵部队。金军死五千多人,伤一万多人,战马死三千多匹,完颜兀术(宗弼)狼狈逃回开封府。
                顺昌之战是继和尚原与仙人关两次战役后,宋朝的第三次大捷。英勇的八字军首创在平原地区大破金军的奇迹。金军“自言入中原十五年,尝一败于吴玠,以失地利而败;今败于刘犄,真以战而败”,“十五年间,无如此战”。③
                完颜兀术(宗弼)的攻势已被击破,而宋军则开始转入反攻。在北方被扣押多年的宋使洪皓,也写密奏报告宋廷,说顺昌战后,金人“震惧丧魄”,将燕山府的珍宝席卷而北,准备放弃燕、云以南的土地。④可见女真贵族对战争前途,已开始丧失信心。
                ①《会编》卷200,卷202,卷204,《要录》卷135,卷136,卷137,《宋史》卷 366《吴璘传》,卷367《杨政传》,《金史》卷72《彀英传》,《拔离速传》,卷 84《杲传》,《宋会要》兵14之27--33。宋金双方关于陕西战事,记载互异。 实际情况应是在金军占领陕西部分土地后,双方处于胶着状态。
                ②《会编》卷204,卷217韩世忠神道碑,《要录》卷136,卷137,《宋朝南渡十 将传》卷5《韩世忠传》,《宋史》卷364《韩世忠传》,《宋会要》兵14之28— 3l。
                ③ 关于顺昌之战,参见《会编》卷201,卷202,《要录》卷135,卷136,《宋 会要》兵14之27-28,《宋史》卷366《刘锜传》,《宋朝南渡十将传》卷 1《刘锜传》,《朱子语类》卷132。
                ④《会编》卷221洪皓行状,《要录》卷136绍兴十年闰六月己亥,《宋史》卷373 《洪皓传》,《盘洲文集》卷74《先君述》。


                IP属地:德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1楼2014-03-22 01:28
                回复
                  休息一下,偷懒了很久,好几个科普帖子都没更新完,趁着暂时还有描红的权利争取今天搞定!


                  IP属地:德国113楼2014-03-22 01:35
                  回复
                    第四节 第四次北伐
                    完颜兀术(宗弼)败二顺昌府后,他本人与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退回开封府,命大将韩常守颍昌府,翟将军守淮宁府,三路都统完颜阿鲁补守应天府。①金军企图以颍昌、淮宁、应天三府作开封府的前卫,开封府作这三府的后盾,负隅顽抗。
                    根据敌情,岳飞主力军的第一步战略目标,是扫荡开封府的外围。 六月初,张宪和姚政率前军与游奕军直抵光州,往东北的顺昌府方向疾进。由于顺昌府于十二日解围,张宪便挥兵折向西北,击破敌军,袭取蔡州,为岳家军此次大举北伐,举行了一个奠基礼。岳飞当即委派马羽镇守蔡州。②
                    牛皋的左军也接着出战。十三日,在京西路打败金军,兵锋直指汝州。牛皋率左军攻克他的故乡鲁山等县,又挥师东向,同大军会合。③
                    二十三日,统领孙显在蔡州和淮宁府之间,大破金朝裴满干夫长的部伍,实际上是对淮宁府作了一次试探性的军事侦察。④
                    闰六月,岳家军经过集结和准备后,又发起新的更猛烈的攻势。
                    首先出击的,仍然是能征惯战的张宪。十九日,同提举一行 事务、前军统制张宪指挥傅选等将,在离颍昌府四十宋里的地方,同金朝的韩常军对阵。韩常军被杀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张宪麾军追奔逐北,在二十日夺取颍昌府城。⑤
                    张宪留董先的踏白军和姚政的游奕军守颍昌府城,自己又会同牛皋、徐庆等军,东进淮宁府。二十四日中午,在淮宁府城外十五宋里,同敌骑三干多人发生遭遇战。岳家军击破金军,分兵数路,进行追击。金方翟将军率领本城兵马,另加自开封府发来的援军,在城外几宋里的地方“摆布大阵”。张宪率励全军,分进合击,突入敌阵,粉碎金军的顽抗,乘胜占据淮宁府城。金将王太保等人被俘,岳家军还虏获一批战马。⑥
                    二十五日上午,踏白军统制董先得悉金军自本府长葛县(今河南长葛市)来犯,即同游奕军统制姚政出城迎敌。在城北的七里店,金酋镇国大王、韩常和邪也孛堇率六千余骑,已经摆开军阵。显然,由于得到开封府金军的增援,韩常企图夺回颍昌府城。董先和姚政率部分头直捣敌阵,双方激战一个时辰,金兵终于败退。岳家军追杀三十几宋里路,方才收兵。⑦
                    金军拱护开封府的三个战略要点,顷刻之间,被岳家军拔除了两个。剩下一个南京应天府,原属京东西路,当时新设应天府路,⑧应是张俊军的作战区。尽管开封府的门户业已打开,岳飞继 续执行扫除外围的计划,他期待张俊和刘锜两军北上,以便共同与完颜兀术(宗弼)大军举行战略决战。 岳家军第四次北伐路线图(点击查看)
                    张宪麾军收复开封以南地区,战果辉煌;另一支岳家军,则在提举一行事务、中军统制王贵的指挥下,又接着向开封府以西的地区进军。
                    一十五日,王贵派遣的将官杨成等率兵前往郑州。金军万夫长漫独化带五千余骑出城迎战,岳家军掩杀敌人,一鼓作气,攻克郑州。⑨二十九日,准备将刘政又率兵突入开封府中牟县(今河南中牟县),夜袭漫独化的营寨。岳家军杀死很多敌人,夺得三百五十多匹战马,一百多头骡、驴,还有大量衣物器甲,漫独化本人生死不明。⑩
                    中军副统制郝晸统领军马,直指西京,在离河南府城六十宋里外扎营。金朝河南知府李成手下有七千多“番人”,三千多“食粮军”,五千多匹战马。七月一日,李成发几千骑前来挑战。郝晸命将官张应和韩清指挥马军迎头痛击,神速地追杀到西京河南府城下,郝晸也鼓率全军为后继。李成心胆俱裂,连夜弃城狂逃。岳 家军于翌日光复了西京河南府。
                    翟兴部将李兴早先在商州等地抗金。绍兴三年,翟琮军南撤, 伪齐军占领襄汉一带后,李兴被迫投降伪齐。金朝归还黄河以南 地域,他重新担任宋朝西京河南府兵马钤辖。此次金军大举南下, 宋朝西京留守李利用和副总管孙晖都弃城逃跑。承信郎李靓率兵英勇抵抗,俘虏了翟将军。然而在敌人优势兵力的攻击下,李靓 战败牺牲。⑾李兴只带七名骑兵,从天津桥转战到定鼎门,额颅受伤,昏仆于地。他在半夜苏醒后,跑到伊阳、福昌、永宁三县,招集民众,组织抗金武装。岳飞特命中军统领苏坚前往联络,双方 密切协作,并肩作战。李兴和苏坚率部队攻占西京河南府另外五个县,又在河清县(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打败金军,并收复汝州 城。他们与郝晸所部会合后,岳飞特命李兴和苏坚共守西京河南府。⑿
                    在不足半个月的时间内,岳家军凯歌猛进,席卷京西,⒀兵临大河,胜利地完成了扫清开封府外围的作战计划。
                    ①《会编》卷201,卷202,《要录》卷136绍兴十年六月乙卯,《宋朝南渡十将传》卷l《刘锜传》。但《金史》卷68《阿鲁补传》说守颖州(顺昌府)为大 挞不野(上白下大),守许州(颍昌府)为韩常,守陈州(淮宁府)为赤盏晖,守归 德府(应天府)为完颜阿鲁补。按《金史》卷80《赤盏晖传》,《大(上白下大)传》未 载两人守陈州和颍州,《阿鲁补传》所载有误。关于三路都统,《会编》卷181, 卷182说即是完颜阿鲁补(阿鲁波、阿鲁保),《会编》卷200,《要录》卷117 绍兴七年十一月丙午,卷135绍兴十年五月丁亥,卷136绍兴十年六月乙卯, 闰六月戊戌说是葛王完颜裒,参对《金史》卷6《世宗纪》,应以前一说为准。
                    ②《金佗稡编》卷9《遗事》,《会编》卷205《淮西从事记》,《皇宋十朝纲要》卷 23,《宋史》卷29《高宗纪》。其中《淮西从军记》所载取蔡州时间有误。
                    ③《金佗续编》卷28《吴拯编鄂王事》,《会编》卷202,卷208《林泉野记》,《要录》卷136绍兴十年六月丙辰,《宋史》卷29《高宗纪》,各书未载牛皋战 于京西何地,今据张宪和武赳的作战地区推断,应为汝州一带。
                    ④《会编》卷202,《要录》卷136绍兴十年六月丙寅。裴满,原作“排蛮”,据《金史拾补五种》统一译名。
                    ⑤《金佗稡编》卷16《复颍昌府奏》,《会编》卷204,《要录》卷136绍兴十年 闰六月壬辰。
                    ⑥《金佗稡编》卷16《陈州颍昌捷奏》,《会编》卷204,《要录》卷136绍兴十 年闰六月丙申。《要录》称淮宁府守将仍为韩常,系误。
                    ⑦《金佗稡编》卷16《陈州颍昌捷奏》。
                    ⑧《要录》卷127绍兴九年三月己亥。
                    ⑨《金佗稡编》卷16《郑州捷奏》,《会编》卷204。按《会编》卷207《岳侯传》,《要录》卷136绍兴十年闰六月丁酉,《宋史》卷29《高宗纪》载,由郝 晸等克郑州,系误。
                    ⑩《金佗稡编》卷16《漫独化捷奏》。 ⑾《周益国文忠公集·省斋文稿》卷28《忠义李君传》,《宋史》卷453《李靓传》。
                    ⑾《金佗稡编》卷9《遗事》,卷12《李兴吴琦转官告乞付军前给降奏》,卷16《复西京奏》,《会编》卷200,卷204,《要录》卷135绍兴十年五月己丑,卷 137绍兴十年七月癸卯。
                    ⑿ 当时京西路只剩不属河南之地的滑、孟两州没有收复。


                    IP属地:德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4楼2014-03-22 04:23
                    收起回复
                      第六节 郾城和颍昌大捷
                      七月初,金朝都元帅完颜兀术(宗弼)指挥的主力部队,经过一个半月的休整,并增添了由盖天大王完颜赛里(汉名宗贤)等所率领的生力援军后,①倾巢而出,直扑郾城。在此之前,完颜兀术(宗弼)还发付金军家属渡河北上,预作撤退的准备。②总之,完颜兀术(宗弼)在屡战失利后,虽心虚胆怯,却仍不甘心失败,他利用闰六月后的“弓劲马肥”有利时节,③企图作孤注一掷。
                      八日,有探事人报告岳飞,完颜兀术(宗弼)督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盖天大王完颜赛里(宗贤)、昭武大将军韩常等将,统领精锐马军一万五千多骑,披挂着鲜明的衣甲,自北方赶来,距郾城县只有二十多宋里路。显然,这一万五千人既是十几万大军的前锋,又是其精华,金军中充当步兵的汉人签军,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当时岳飞麾下只有背嵬军和一部分游奕军,游奕军的另一部分则随统制姚政驻守颍昌府。完颜兀术(宗弼)应是得到郾城兵少的情报,故亲率主力进行突击,企图一举摧毁对方的司令部。
                      岳飞深知将会有一场前所未遇的恶战,以寡敌众的硬仗,也坚信自己的将士能够承受严酷的考验。他首先命令岳云率领背嵬和游奕马军,出城迎击。岳飞神色严毅,对儿子说:
                      “必胜而后返,如不用命,吾先斩汝矣!”
                      当天下午,岳云舞动两杆铁锥枪,挥军直贯敌阵。双方的骑兵开始激烈的鏖战。岳家军主要依靠缴获的战马,装备了相当规模的骑兵。④其骑兵的数量和质量都胜过其他各支宋军,能够与金朝引以为骄傲的骑兵单独周旋。在平原旷野上驰突,正是女真骑兵的长技。岳家军不可能依托山险,也没有凭借城垣,却是在最有利于女真骑兵发挥威力的地形,进行骑兵会战。这在宋金战争中尚属首次,也是郾城之战不同于和尚原、仙人关、顺昌等战的特点。

                      金方的后续部队源源不绝地拥来。岳云的马军经过一个回合的战斗,打败敌骑的一次冲锋后,又招致更多的敌骑进行第二次冲锋,举行两军第二回合的战斗。形势逐步发展到与完颜兀术(宗弼)“全军接战”的地步,⑤金方十余万大军先后开进战场。杨再兴要活捉完颜兀术(宗弼),单骑冲入敌阵,杀金军将士近百名。⑥他自己也身中数十枪,遍体创伤,仍然战斗不止。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黄尘蔽天,杀声动地,岳飞亲率四十骑突出阵前。都训练霍坚急忙上前挽住战马,说:
                      “相公为国重臣,安危所系,奈何轻敌!”
                      岳飞用马鞭抽了一下霍坚的手,说:
                      “非尔所知!”
                      他跃马驰突于敌阵之前,左右开弓,箭无虚发。将士们看到统帅亲自出马,士气增倍。⑦
                      女真骑兵的擅长是弓箭,然而宋朝发达的经济技术条件,使岳家军配备的弓矢射程更远,穿透力更强。至于白刃近战,更是女真骑兵之所短。女真骑兵能够坚忍不拔地进行韧性战斗,然而岳家军持续交锋了几十个回合,也毫无倦色和馁意。金军惯用左、右翼骑兵,进行迂回侧击。按宋时行阵术语,左、右翼骑兵称 “拐子马”。⑧岳飞也指挥军队,运用巧妙的战术,对付敌之两翼拐子马,“或角其前,或掎其侧,用能使敌人之强,不得逞志于我”。⑨
                      完颜兀术(宗弼)眼见骑兵会战不能取胜,焦躁万分,下令将披挂“重铠全装”的“铁浮图”军投入战斗。“铁浮图”军也称铁塔兵,形容重甲骑士装束得如同铁塔一般,都是完颜兀术(宗弼)麾下精练的亲兵。⑩“铁浮图”军每三匹马用皮索相连,“堵墙而进”,进行正面冲击。由于金军一反以左、右翼拐子马迂回侧击的惯技,“自谓奇计”。完颜兀术(宗弼)希图以严整的密集的骑 兵编队,击溃对方较为散乱的骑兵。岳飞当即令步兵上阵,他们手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之类以步击骑的利器,⑾专劈马足。只要-—匹马仆地,另外两匹马就无法奔驰,“铁浮图”军乱作一团。⑿岳家军步兵与敌骑“手拽厮劈”,杀得尸横遍野。天色业已昏黑,金军一败涂地,狼狈溃逃。岳家军在此战中“戕其酋领”,还夺得二百余匹战马。⒀
                      在此次大战中,不仅梁吉等一大批武将,还有宣抚司干办公事韩之美,准备差遣杨光凝、吴师中等幕僚,都立有战功。⒁
                      完颜兀术(宗弼)经历此次失败,仍不甘心,试图反扑。十日下午,巡绰马军飞报宣抚司,有金军骑兵一千多人,径来进犯郾城县北的五里店。在这支金军的后面,征尘滚滚,更不知有多少军马。岳飞当即率领军马出城,并差背嵬军将官王刚,带背嵬使臣五十多骑,组成一支精悍的军官队,前往侦察。
                      王刚等到达五里店,只见金军已摆布一字阵,其间有个敌将,身穿紫袍,当是头领无疑。于是王刚根据擒贼先擒王的原则,率使臣们闪击敌军,大家挥舞兵刃,一拥而上,先把这名金将砍死。 一千多名敌骑惊慌失措,如鸟兽散。岳家军在敌尸和马鬃上,分别摘到两个红漆牌,上面写有“阿李朵孛堇”字样,证明是敌方 一个悍将。王刚以五十多骑杀退金军一千多骑后,还乘胜追赶了二十多宋里,凯旋而归。⒂
                      ①《靖康稗史笺证》之《青宫译语》,《呻吟语》,《宋俘记》载,盖天大王即完颜赛里,《金史》卷70有《宗贤传》,据《金史》卷135《金国语解》,“赛里”意为“安乐”。又据《石林奏议》卷12《奏乞立赏格募人擒捕兀术等用事首领十三人札子》载,完颜赛里最初“在浚、滑,以主签军”。
                      ②《金佗稡编》卷12《乞乘机进兵札子》,《金佗续编》卷10《收复赵州获捷照 会杨沂中除淮北宣抚刘锜除宣抚判官》。
                      ③《金佗稡编》卷2高宗手诏。
                      ④《金佗稡编》卷22《淮西辨》载,绍兴十一年援淮西时,光背嵬“亲军”即有“八千余骑”,郾城之战时当亦接近此数。
                      ⑤《金佗续编》卷1o《奖谕郾城获捷省札》,《郾城获捷支犒士卒省札》。
                      ⑥《会编》卷204,而《金佗稡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要录》卷137绍兴十年七月己酉作“数百人”。
                      ⑦ 岳飞亲自出战,《金佗稡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系于十日,与《金佗稡 编》卷16《郾城县北并垣曲县等捷奏》相抵牾,应为八日大战时事。
                      ⑧《武经总要》前集卷7,《会编》卷201,卷202,卷244《金虏图经》,《历代 名臣奏议》卷90吕颐浩奏,《水心别集》卷16《后总》,《琬琰集删存》卷3 李显忠行状,《宋朝南渡十将传》卷1《刘锜传》。
                      ⑨《紫微集》卷12梁吉等转官制。
                      ⑩《会编》卷201,卷202,卷243《炀王江上录》,《宋朝南渡十将传》卷l《刘锜传》,《宋史》卷377《陈规传》,《石林居士建康集》卷1《闻兀术将过淮再 遣晁公昂觇师》。《炀王江上录》说,后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时,仍有“铁浮图一十万”随行,但不作为亲兵。浮图即宝塔之意。
                      ⑾《会编》卷215《征蒙记》,吴泳《鹤林集》卷20《边备札子》。麻扎刀为“制马之具”,“以截其胫”。大斧在大仪镇、拓皋等战中也发挥很大威力。
                      ⑿《会编》卷202汪若海札子载顺昌之战时,金军“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乃 “铁塔兵”用于“攻城”,舍马步战。《金佗稡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所载, 乃骑兵“贯以韦索,凡三人为联”。岳珂所述,将“拐子马”与“铁浮图”混 为一谈,系误。据房玄龄《晋书》卷107《石季龙载记》,慕容恪“乃以铁锁 连马,简善射鲜卑勇而无刚者五千,方阵而前”,也与金军此种战术相似。《金佗稡编》卷2高宗手诏称此战“虏以精骑冲坚,自谓奇计”,应即是指采用三马相联的战术。若仅用左、右拐子马,此乃惯技,不可谓“奇计”。
                      ⒀《金佗稡编》卷2高宗手诏,卷16《龙虎等军捷奏》,《宋会要》兵14之30, 《会编》卷204,《要录》卷137绍兴十年七月己酉。据高宗手诏,可知岳飞另有一补充捷奏,今已佚失,故不知被戕金军“酋领”为何人。
                      ⒁《紫微集》卷12梁吉等转官制,韩之美转官制,卷13杨光凝、吴师中转官制。按梁吉等将只转一官,属战功较小者,而战功较大者已无转官制传世。
                      ⒂《金佗稡编》卷16《郾城县北并垣曲县等捷奏》,《会编》卷204。


                      IP属地:德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6楼2014-03-22 04:49
                      回复
                        郾城之战是空前的大捷,宋廷不得不在奖谕诏中,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自羯胡入寇,今十五年,我师临阵,何啻百战。曾未闻远以孤军,当兹巨孽,抗犬羊并集之众,于平原旷野之中,如今日之用命者也。盖卿忠义贯于神明,威惠孚于士卒,暨尔在行之旅,咸怀克敌之心,陷阵摧坚,计不反顾,鏖斗屡合,丑类败奔。”①
                        完颜兀术(宗弼)惨败之余,虽不敢再窥伺郾城县,却仍想作一番挣扎。他以大军插入郾城县和颍昌府之间的临颍县(今河南临颍县),妄图切断岳飞和王贵两军的联系。
                        岳飞兵力不多,不能立即向临颍县发动进攻。他估计完颜兀术(宗弼)可能会调转兵锋,攻打颍昌府,命岳云率领一部背嵬骑兵,绕道急驰,前往增援。岳飞一方面加速调集兵力,另一方面还向顺昌府的刘锜写信求援,请求他的军队北上,参加会战。
                        张宪等统制大约先后从淮宁府等地率部前来郾城县。十三日,张宪奉命率领背嵬军、游奕军、前军,还有其他一些军组成的雄厚兵力,挺进临颍县,寻求和完颜兀术(宗弼)大军决战。
                        将官杨再兴和王兰、高林、罗彦、姚侑、李德等以三百骑为前哨。他们抵达临颍县南的小商桥时,与金方大军猝然相遇。金军进行包抄围掩。尽管众寡悬殊,杨再兴也毫无惧色,率三百骑士奋不顾身地进行殊死战。最后,杨再兴和三百将士全部牺牲。金军也支付了更惨重的代价,光被杀的即有二干余人,其中包括万夫长(忒母孛堇)撒八、千夫长(猛安孛堇)、百夫长(谋克孛堇)、五十夫长(蒲辇孛堇)等百余人。②当时恰值大雨滂沱,溪涧里都注满了血水。③
                        完颜兀术(宗弼)再无勇气同张宪的大军较量,他留下八千金兵守临颍县,自己带领主力军转攻颍昌府。
                        十四日天明,张宪指挥的大部队直逼临颍县,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金军,一直追过县城三十多宋里。敌人或往颍昌府方向,或往开封府尉氏县(今河南尉氏县)方向逃跑。④岳家军获得杨再兴的战尸,焚化以后,竟得箭镞两升,⑤足见当日战事之惨烈,捐躯之英勇。岳飞和将士们都痛悼不已,对三百猛士深致敬意。岳 飞特地上奏,要求宋廷对杨再兴、高林、王兰等将追赠七官或六官。⑥
                        在张宪军轻易取胜的当天上午,颍昌府也展开了大会战。完颜兀术(宗弼)、镇国大王和韩常,另有四个万夫长,以骑兵三万多骑,在城西列阵。接着,十万名步兵也陆续到达战场,大约由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盖天大王完颜赛里(宗贤)等率领。金军在舞阳桥以南摆开阵势,横亘十多宋里,金鼓震天。
                        戍守颍昌府的共有五个军,然而除踏白军外,中军统领苏坚在西京河南府,选锋军统制李道在外地,背嵬军和游奕军的一部分又在郾城县和临颍县,都不是全军。王贵令统制董先率踏白军,副统制胡清率选锋军守城,自己和姚政、岳云等率中军、游奕军、背嵬军出城决战。显然,这又是一场以少击众的硬仗与恶战。
                        二十二岁的虎将岳云抡枪纵马,率领八百名背嵬骑士,首先 驰击金军。步兵也展开严整的队列继进,翼蔽马军,与敌军左、右 拐子马搏战。一方面依仗兵多势大,另一方面凭借士气勇锐,愈 斗愈烈。两军苦战了整整几十个回合,依然难分高低胜负。岳云 前后十多次出入敌阵,身受百余处创伤。⑦很多步兵和骑兵也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在最艰难的时刻,连宿将王贵也不免有些气馁怯战,岳云以自己的坚定,制止了王贵的动摇,终于使全军“无一人肯回顾者”。⑧
                        到了正午,守城的董先和胡清分别率领踏白军和选锋军两支生力军,出城增援,战局才很快得以扭转。完颜兀术(宗弼)全军溃败。
                        颍昌大捷战果辉煌,岳家军杀敌五千多人,俘敌二干多人,马三千多匹、金、鼓、旗、枪、器甲之类更是多得不计其数。完颜兀术(宗弼)的女婿、统军使、金吾卫上将军夏姓万夫长当阵被杀。副统军粘汗孛堇身受重伤,抬到开封府后死去。岳家军还杀死金军千夫长五人,活捉渤海、汉儿都提点、千夫长王松寿,女真、汉儿都提点、千夫长张来孙,千夫长阿黎不,左班祗候承制田瓘等七十八名敌将。⑨
                        郾城和颍昌两战,是岳家军在第四次北伐中关键性的大捷。在孤军深入,而兵力来不及集中的险境之下,岳家军依靠将士的勇敢和技艺,经历酷烈的战斗,熬过严峻的形势,击破敌军的优势兵力,终于迈入走向胜利的坦途。
                        完颜兀术(宗弼)自绍兴元年后,亲自经历了和尚原、仙人关、顺昌、郾城和颍昌五次大败,而最后两战又是在金军完全得天时地利条件下的大败。他率残兵败将奔回开封府,丧失了还手之力;至于往后能否招架住岳家军的进攻,也毫无把握。金军在绍兴十年以前,尚未同岳家军进行过严重的较量,这回才真正领教了岳家军的威力。金军中从此流传了一句著名的评语: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⑩
                        他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支排山倒海般的攻势不足以冲散的哀师,轰雷飞电般的重击不足以摧毁的铁军。
                        刘锜的援军出发了,可惜并非全军,只是由雷仲和柳倪指挥的 约几千步兵的偏师。他们按刘锜指令,没有奔赴战场,而是直奔开 封府南部的太康县。由于岳家军已经击溃了敌军,他们到达太康 县后,不见金军的踪影,即行撤回。⑾
                        ①《金佗续编》卷4《郾城斩贼将阿李朵孛堇大获胜捷赐诏奖渝仍降关子钱犒赏战士》,《新安文献志》卷2《奖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郾城 胜捷仍降犒赏诏》。
                        ② 据《会编》卷3,卷244《金虏图经》,《金史》卷44《兵志》,金军自五夫长、 十夫长至万夫长,有六级编制单位。《金佗稡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说杀 “万户撒八孛堇、千户、百人长、毛毛可百余人”,毛毛可即谋克之歧译,似 与百人长重复,然《宋会要》兵14之34亦有类似记载,估计《鄂王行实编 年》所载应包括五十夫长在内。
                        ③《会编》卷204,《要录》卷137绍兴十年七月乙卯称杨再兴等死于颍昌之战,系误。关于杨再兴之军职,绍兴六年为副将。绍兴十年时,《金佗稡编》卷2高宗手诏说明词为“小校”,《要录》卷137绍兴十年七月己酉和《宋史》卷 29《高宗纪》说为“统制”,《要录》卷137绍兴十年七月乙卯说为“将官”, 估计他至多是“将官”中正将一级,如当—军统制,不会只率三百骑前往巡绰。
                        ④《金佗稡编》卷16《小商桥捷奏》。
                        ⑤《金佗稡编》卷9《遗事》,《会编》卷204,《要录》卷137绍兴十年七月乙卯。
                        ⑥《紫微集》卷19杨再兴、王兰、高林、罗彦、姚侑、李德等追赠制词。
                        ⑦《金佗稡编》卷9《遗事》,《诸子遗事》。
                        ⑧《金佗续编》卷27黄元振编岳飞事迹。
                        ⑨ 据《金佗稡编》卷16《王贵颍昌捷奏》,当另有一补充捷奏,今已佚失。《金佗稡编》卷8《鄂王行实编年》关于战绩的叙述,当另有所据,实际应来源于补充捷奏。其中“杀其统军、上将军夏金吾(失其名)”,据《金史》卷55,卷 57《百官志》,即是正三品统军使,金吾卫上将军,《王贵颍昌捷奏》称“当阵杀死万户一人”,估计即此人。《鄂王行实编年》“擒渤海、汉儿王松寿,女真、汉儿都提点、千户张来孙”—句,在“王松寿”之上,应脱“都提点、干户”五字,两军应为渤海人、女真人与原辽统治区汉人混合编组。《会编》卷 204,《要录》卷137绍兴十年七月乙卯载颍昌之战,其中显然有讹。
                        ⑩《金佗稡编》卷9《遗事》,《金佗续编》卷30《郢州忠烈行祠记》。
                        ⑾《会编》卷205《淮西从军记》,《宋朝南渡十将传》卷1《刘锜传》,两书所载 因夸张刘锜战功而失实。自七月八日郾城之战至七月十四日颍昌之战,为时仅七日。刘锜从接岳飞书信,到发兵至太康县,为时已晚,不可能起到援助岳飞的作用。相反,雷仲和柳倪的偏师未遇金兵,恰好享受了岳家军破敌的战果。


                        IP属地:德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7楼2014-03-22 04:59
                        回复
                          擦汗……总算赢官人的重头戏赶上了
                          就算今天没发完,后面不能描红也不算太遗憾了
                          (岳相公不是我偏心啊


                          IP属地:德国118楼2014-03-22 05:04
                          回复
                            又可以描红了


                            IP属地:德国125楼2014-05-16 04:51
                            回复
                              这都被算成恶意挖坟实在有点无语……
                              怎么说呢,我本性就是不着急,自己的大坑填十年也填了,飞吧的种氏将门,词学十讲这种长资料性质文也都还没更完,几个月了都暂时放着呢。
                              这个帖子四个月之前发的,中间断断续续被封禁拉黑打断,因为发帖的时候想着尽量还是把重点描红一下,所以被拉黑断签导致无法描红的时候基本上就搁置了,再加上吧里的争斗就没断过,也确实没心情更新什么科普——谁会关心这个呢?
                              看上面的回复,我16号才发现上次被拉黑以后,终于重新攒够了签到数有描红资格,昨天本来是看看更新到哪儿了准备继续的,大家可以翻翻之前的段落,不止123楼,其他我觉得有趣或者有意义的地方都单独在相关楼层的楼中楼里跟了两句,这样的方式不会干扰原文的连续性,姑且算是标注性质的小贴士吧。
                              结果就是贺兰大吧主马上以“恶意挖坟”为由封禁十天,玉川解封以后干脆黑名单了,并且贺兰在另外一个帖子里回复要我“戴罪立功,啥时候更完了再从黑名单出来吧”
                              说过很多次了,我不迁就谁也不跟谁矫情,反之亦然,我不跟别人矫情但也不会为了刻意追求某种目的而迁就谁——有心情更新科普的时候,客观条件可以描红的时候,时间允许的时候,我自然会更,但是,我看我的书,选出我觉得重要的段落描红分享,这不是跟谁交换“解封解除拉黑”的条件,而是我自己想做的事,如果有人非要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显示权限优越感的话,抱歉,我恐怕是不太乐意配合的
                              昨天的事简单说明一下,先这样吧,觅食去了


                              IP属地:德国126楼2014-05-23 13: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