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墨侠”与“盗王”
秦时中的盗跖,具有两个十分重要的身份:墨家弟子和盗王之王。
这两个身份虽然密不可分,但在不同的表现中侧重不同。在第一、二、三部中的盗跖,主要表现的是他作为墨家弟子的身份。第四部则突出盗跖作为“盗王之王”的身份。所以,我们就从“墨侠”和“盗王”两个角度来再看盗跖。
(一)“墨侠”



盗跖在秦时里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墨家。他在墨家的地位并不是一般的弟子,而是墨家七大统领之一。年仅20岁的他,为何会加入墨家,又成为墨家的统领?
秦时里对盗跖加入墨家的原因并没有详细交代,甚至连只言片语都没有。但是,我们从一些人的回忆和盗跖的话中可以发现一些线索。
首先,盗跖一出场就对端木蓉十分热情,并且在之后多次提到端木蓉救过自己。而端木蓉也是墨家统领,但她加入墨家的原因也没有交代。其次,墨家前任巨子燕丹对盗跖有救命之恩,所以盗跖对老巨子十分忠心和敬仰,相信巨子选人的眼光,愿意相信天明可以做墨家 巨子。最后,在第二部回忆“易水送别”时。依稀的几个人影中有一个就是盗跖。可见,当时的他已经是墨家的弟子了。
由上述线索可以大致推断出,盗跖原本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盗王之王”,在某次行动中身受重伤,被墨家巨子救下,带到墨家后交给“墨家医仙”端木蓉救治。伤好以后,因为对巨子的救命之恩心怀感恩,又对端木蓉倾慕有加,所以选择“金盆洗手”,退出江湖,加入墨家。这样,就实现了从一个江湖独侠到社会著名团体正式成员的转变。
那么墨家为何会接受一位偷盗之人?这应该和墨家的教义以及盗跖的具体行为有很大关系。墨子曾经指出“据财不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在《兼爱》中也写到“有财者勉以分人”。可见墨家提倡富者应该帮助穷人,把自己的财物分给他们。盗跖作为一名江湖上的“侠盗”,做的就是劫富济贫,行侠仗义之事,这与墨家的思想十分吻合。所以盗跖成为了墨家的统领,也算是顺理成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