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吧 关注:39,184贴子:510,950

回复:【对话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高雅和低俗有什么不同?
—— 就是粗和细的区别。这里的高和低,也可以说深和浅,决定于你使用的模型。越到深处,越精微细致,越到浅处,越模糊粗糙。雅到极限是超脱,俗到极限是麻木。
—— 哪一个比较好呢?
—— 当然是越精微越好。浅薄昏庸、浑浑噩噩,是浪费生命。
——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以俗为傲,讽刺、排斥高雅?
——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分专注于高度或深度,就有可能失去宽度,变得狭隘。高雅的人都是孤独的人。而粗人因为简单,所以更容易包容。我们还是喜欢一个其乐融融的社会,哪怕它没那么高。高度和宽度虽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但是经常需要其中一个停下脚步,等待另一个跟上来。它们在交替进步。我们的最终目标,还是做一个既精致、又宽广的人。
I


IP属地:江苏80楼2013-11-04 15:30
回复
    —— 方法和目的能不能在形式上相反?
    —— 能,很常见。比如用中规中矩的词汇,表达炽热的激情。用拉拉杂杂的语言,阐述一个逻辑森严的体系。
    —— 看起来很牛逼的样子。要多久才能练出这种功夫?
    —— 不用刻意去学。事情有它内在的平衡,自然而然就办到了。


    IP属地:江苏81楼2013-11-04 15:45
    回复
      —— 如果把道与禅归为一类,真理与上帝归为一类,这两类东西有什么不同?
      —— 真理和上帝像太阳,明白无误,远在天边,它的光芒普照大地。而道和禅像空气,在我们周围和体内,它无处不在,以至于大象无形,人们都视而不见。


      IP属地:江苏82楼2013-11-07 10:28
      回复
        —— "在不同的维度"是不是等于"互不相干"?
        —— 不是。一般情况是,其中一个维度无法平衡,另一个维度就会止步不前。


        IP属地:江苏83楼2013-11-07 10:28
        回复
          光洋 —— 超级写实主义的绘画,为什么不直接改成摄影呢?与其追求细节上的精雕细琢,摆好姿势,调好灯光,咔嚓一下不就完事了吗。
          青屿 —— 简单说,绘画是由技术、情感、形式、思想等方面组成的。如果说抽象艺术把形式发挥到了极致,那么表现主义就把情感发挥到极致,观念主义则把思想发挥到极致,这个超级写实嘛。。。。不用说你也知道了。若这是张照片,人均知道它是怎么拍出来的,虽然自己拍不出来,但大体上知道。但像照片的画,却有一种人们不能企及的技术至高点,像庄子说的,“技进乎道”一般。
          光洋 —— 明白了。创作作品,是与对象深入沟通,提升自己。欣赏作品,是与作者深入沟通,提升自己。不能只看作品本身。


          IP属地:江苏84楼2013-11-07 10:29
          回复
            —— 我认为,基督教的错误在于,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全善""全知""全能"。它们应当是平衡态,而不是一个极点。
            —— 理解为极点也不为过。只是换了一个模型而已。我们是在个人、群体为两端的双向轴上追求平衡,平衡了就是善,不平衡就是恶。那么,也可以把善与恶当作一个单极的轴,群体和个体都应该趋向善的一端,远离恶的一端。也就是说,“ 独一真神” 和 “阴阳平衡” 说到底只是角度问题,没有实质区别。


            IP属地:江苏85楼2013-11-07 10:29
            回复
              —— 世界的本质是有还是无?
              —— 有和无只是方法,而不是目标。通过有或无能到达某个终点,但是谁也不知道终点是什么。不过,肯定不是以有或无为主题。
              —— 这个终点存在吗?
              —— 在找到它之前,无法确定是否存在。无论本质还是信仰,都是一个假设的东西,“强名之曰”的概念。而且,这年头,本质和信仰由于总是被人滥用,都不值钱了。
              —— 信仰和本质有什么区别?
              —— 信仰是你想去哪里,本质是你实际上会到达哪里。


              IP属地:江苏86楼2013-11-07 10:29
              回复
                —— “客观”的定义是什么?
                —— 站在其它的维度上,评价某一维度。
                —— 既然跳出了当前维度,是不是比局内人看得更清楚?
                —— 当然不是。举个例子。一个人从郊区走到市区,一个人沿相反方向从市区走到郊区。第三个人在空中俯瞰这条路。他们虽然“遍历”了同一条路,但是第一个人看到的是“某某市欢迎您”,第二个人看到的都是“欢迎您再来”,第三个人貌似客观,但是除了这条路什么都没看见,他 “旁观者清”的优势 只是相对而言的。
                —— 结论是?
                —— 结论是,客观也是一种偏见。


                IP属地:江苏87楼2013-12-12 10:40
                回复
                  —— 两件事物之间,可能的关系有哪些?
                  —— 分属同一维度的正负两极。分属不同维度重叠而不相干。在同一维度上的正和偏。


                  IP属地:江苏88楼2013-12-12 10:40
                  回复
                    —— 信仰如何影响一个人?
                    —— 因为信仰,所以自信。因为自信,所以谦虚。


                    IP属地:江苏89楼2013-12-12 10:40
                    回复
                      ( 这个段子不是我说的,原文来自知乎日报 )
                      —— 为什么要阻止别人自杀?
                      —— 一个人上厕所忘记带纸,正好手边有一幅达芬奇的名画,一急之下要把它撕了擦屁股。这个情况恰好被你看到了,你要不要阻止?


                      IP属地:江苏91楼2013-12-12 10:41
                      回复
                        —— 虚无和圆满的区别是什么?
                        —— 两个小孩在玩翘翘板,一上一下,玩得不亦乐乎。这时有个人过来了,说:"你俩上上下下,为一个永远达不到的平衡忙碌一生,这是何苦呢,干脆都坐到中间去,就抓住了生命的本质,再无颠沛之苦。"你说这人错在哪?
                        —— 他看到了本质,但是不该把本质直接当作追求。
                        —— 对,一切本来是空,但我们并不是直接从空里实现生活的意义。


                        IP属地:江苏92楼2013-12-12 10:41
                        回复
                          —— 主观者的世界观如何建立?
                          —— 和客观者相反。客观者把“我”视为外部世界的终端。主观者把“我”视为世界的起点。注意,它们的世界都是网络形的,我和世界没有明确的界线。只是参考点不同。
                          —— 如果我和世界没有界线,那么从主观者的角度来看,工具只是手臂的延伸,并无本质区别,对吗?
                          —— 对。说得更远一点,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延伸。
                          —— 听起来真霸气。
                          —— 霸气个毛。大多数人连自己的身体都管理不好,就算有更大的“身体”也跟没有一样。


                          IP属地:江苏93楼2013-12-12 10:41
                          回复
                            —— 据说最优秀的作者,并不是创造作品,而是和他的作品一起生活,作品中的人和事并不受控制,一切自然而然发展,他只是一个记录者。甚至很有可能上帝就是这样的作者。这是真的吗?
                            —— 我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既然阴阳互生,因果也应该是互生的。过去未来同出一源。
                            —— 能举个最浅显的例子吗?
                            —— 有时候,我的小女儿会说出一句使我茅塞顿开的话,让我获益匪浅。对她来说很浅近的一句话,却蕴涵着她无法想象的深刻内容,会带来雪崩一样的震撼后果。而她只是一个小孩子,并不是上帝。创造者和他的创造物之间,不一定是创造的关系,作者可能只是发掘或激活了一个比他更久远的生命。至少,也只能当他们是同时发生的。因和果同出一源,同步发展。


                            IP属地:江苏94楼2013-12-12 10:41
                            回复
                              —— 怎样超越主观和客观的分歧?
                              —— 把主客之间的联系当作唯一实在的东西。不讲本质,只讲因缘。


                              IP属地:江苏95楼2013-12-12 1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