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吧 关注:3,501贴子:37,535

回复:海河情缘——《海棠之恋札记》加长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周喜欢青春活力四射的女性,张少了些热情开朗。


307楼2014-01-14 17:04
回复
    还有么?还想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08楼2014-01-15 10:56
    回复
      这日子窘迫却也充实,就是少了知心人。


      311楼2014-01-21 17:30
      回复

        四个月个月后:<?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拒款风潮
        ——616日至813
        故事情节及系列版本纯属虚构
        如有相似雷同者纯属偶然巧合


        时间:19216月初——1921813
        地点:蔡向夫妇在蒙达尼住所、贝尔拉雪兹神父墓地、塞纳河畔的*咖啡馆、卢森堡公园、巴黎哲人厅、巴黎6区耆【qi】老市场的一幢楼下《穷苦人报社》室内、塞纳河畔的*咖啡馆、巴黎哲人厅、巴黎郊外花园别墅【暨碧细女士的家】

        人物:周恩来【中共党员,南大勤工生、天津《益世报》驻欧记者(掩护身份),筹划、领导拒款风潮的主要领导人】、刘清扬【回族,原籍天津,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周恩来同志的入党介绍人】、张申府【曾是中国共产小组组织、发起人之一,曾代号是R先生,隐蔽身份是蔡元培秘书赴法国深造、到里昂中法大学任教,周的入党介绍人之一】、赵世炎【时是勤工俭学派人物,后是旅欧少年共产党(暨旅欧支部)创建人之一】、陈公培【湖南长沙人。又名吴明、无名;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王若飞【贵州安顺人,暨时属于勤工俭学派,后是中共旅欧少年共产党发起人之一】、蔡和森新民学会发起人之一,法国勤工俭学组织者、实践者之一。新民学会发起之人一、勤工俭学组织[实践]者之一,属于蒙达尼派】、向警予【蔡妻,原名向俊贤,湖南溆浦人,土家族,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时属于蒙达尼派】、葛健豪【蔡母,随儿子、女儿一起远涉重洋留学法国】、张若茗【觉悟社创办人、成员,社内代号念吾,河北清苑人,女师肄业生;早年参加五四运动后出国留学,后弃政从术】、郭隆真【原名郭淑善,化名石衫、石珊、林一、林逸。回族,河北省大名县金滩镇人。原名郭淑善,觉悟社代号13暨石衫】,尚无明党派之分、李书华【字润章。直隶省昌黎县新房子村(今属河北省卢龙县)人,中华民国生物物理学家,曾任中华民国部长】无党派之分、张君励【暨张君劢,原名嘉森,字士林,号立斋,别署世界室主人,笔名君房,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宝山区)人,中国政治、哲学家,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近现代学者,被部分学者认为是早期新儒家的代表之一。无党派之分,】、谢东发【简历不明,党派不明是咖啡馆在场筹划人之一】、蔡畅【暨蔡咸熙、和森之妹,湖南湘乡(今双峰县)人。当时属于蒙达尼派】、袁子贞【别名袁利、钟声、袁尧、袁字真、严自贞,河北省人。1916年到法国,是赴法华工著名领袖,时任华工会负责人】、陈毅【字仲弘,四川乐至人,现在圣日曼大学的勤工生暨在法国克虏伯炮厂做工】李富春【字任之,湖南长沙人,派别不明、亦在现场】、聂荣臻【字福骈(pian),小名双全,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吴滩乡石院子人,191910月赴法勤工俭学,并积极投身旅法学生运动,亦在现场。】、邓小平【原名邓希圣、学名邓希贤(至1927年莫斯科中山大学期间或回国前),四川广安县人,尚无明确政治倾向;在克虏伯炮厂工作】、李立三【原名李隆郅,湖南醴陵人,19199月赴法勤工俭学】、李维汉【化名罗迈,湖南省长沙县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6月同周恩来、赵世炎一起创建旅欧少年共产党负责组织工作;年底回国】、李慰农【原名李尔珍,化名王伦。1895年出生于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革命烈士。1922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入党。】、徐特立【原名懋恂,字师陶,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县江背镇)人,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1919-19246月,42岁时,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并考察了比利时和德国的教育】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12楼2014-01-28 18:39
        回复

          张君励【即张君劢(mai),1887118日——1969223日原名嘉森,字士林,号立斋,别署世界室主人,笔名君房,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宝山区)人,中国政治、哲学家,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近现代学者,被部分学者认为是早期新儒家的代表之一。无党派之分,时是当是咖啡馆参与筹划反借款风潮的当时在场人之一】:曾留学日本、德国,学习政治经济与哲学。回国后,推崇唯心主义哲学,被称为玄学鬼。曾参与组织中国民主同盟,在蒋介石拉拢下,参加伪国大。国民党逃台后,张君劢在海外组织中国自由民主战斗同盟,以第三势力自居。张君劢一生未置产业,仅靠稿费与少量养老金维持,生活清苦。<?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20楼2014-01-28 20:36
          回复
            这篇传纪很有文采又有研究价值,建议吧主出书呀。


            328楼2014-01-28 21:57
            回复

              就在和森闻妻言,正一时憋着心火又无可奈何之际,心情郁闷之极,就听门外突然响起了似乎黏熟的敲门声和问候声:“和森在家吗?是我,若飞;正有急事找你;你若不可吭气,届时耽误了大事,没地找后悔药吃,别赖兄弟不帮忙。” 就在此时,妻警予正端着杯蓄有冰糖菊花茶的茶杯走来,放在桌上,随即转身对门外应声道:“若飞呀,别急,稍等片刻,这就给你开门,马上就到。”<?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说完,便在和森的示意下,立即走到屋门前开门,不稍片刻警予就领着若飞走进来,因为大家多少都是已有几面的熟人,若飞进的屋来亦如惯例地先向建豪【唯一在场的长辈】施礼问好,神情恭敬中不乏亲热地说道:“伯母你好,我找和森兄真有急事,不好意思,刚才惊扰您了。”


              建豪此时的神情是一脸慈祥,又无意责怪地抬眼看着来人,顺嘴说道:
              “嗷~是若飞呀,我听和森、警予都告诉我啦,公使馆多亏有你在,既保护了警予不受伤害,又帮着警予劝拉来回了这头犟驴;否则真不知道届时出了乱子该咋收拾呢;伯母我这儿,正想找机会谢谢你;可你完了事就不知哪去了,啥都别说了——还是老规矩,你们谈你们滴;完了事,就在我这儿吃完饭。

              啥都别推辞了,再推辞就外道了不是,伯母我该不客气地给你生气了。我呀手头刚卖【定】销出了一批咱家乡的湘绣,手头上宽裕着呢。叫你伯母咋说,这拨法国老外,不知道是真识货还是物以稀为贵地看着新鲜,蛮抢手嘞不说,这不眼前,当初只是试试看看帮着出售,但当初一旦尝着甜头的的商家,这回不但主动上门地找我签合同【警予帮我看着】又抢着不客气滴给我下了一批单子,但是人家可要的是法国自己的花卉、名胜佳景;我说没图形【样】是无论如何绣不了滴;人家可不客气,也不带商量地,当即就给我找了一本《法国历史人物、名景全景、花卉汇编》就啥话也不说地塞给我了,还说我只要按照书上的绣,绣出几件要几件,工期不限不说,但只要是纯地地道道的东方手工绣品就行,如果等把一本书全绣完了,他们就当仁不让地给我全包销了;剩下滴,我就不用管了,而且价钱也还真不低。

              等这批单子的货忙活完了,估计咱家乡的手艺活,再推销就不会太难的蜀道上青天了,会很快地打开局面滴。我这老太婆做梦咋也想不到,平常在国内并看不上眼的手艺活;现如今到了异国他乡竟成了养活、维持一家人生活来源的初衷。有了这笔钱,三个孩子的学费、房租就都不用愁了不说,生活也宽裕了一大截;以后呀,你们这批孩子再到家里聚会、咋热闹,伯母都给你们供得起;别担心。”

              屋内是鸦雀无声、一片寂静,四个同龄人静静地听着老人一席宽慰的话语,禁不住彼此面面相觑之时,又压抑不住内心的一片暖流滚过不息,望着眼前原本已是颐养天命、安享晚年的老人,现如今不但跟着儿女千里跋涉身居异国他乡不说,不仅没有丝毫怨言不说,还要用自己的手艺活勤耕不缀地操劳着一家人的生活;这恐怕就是母亲与母爱的伟大所在吧。

              ————同期声、森、予、飞、咸熙【畅】的心灵独白



              只听四人中的若飞,对蔡母,心平气和地对她,劝说着说道:“伯母您老还是别太辛劳了,留学勤工俭学生不下数千人,但居家勤工者目前据我所知,唯您一家独树一帜;而且在全旅法勤工俭学者女性本来就为其不多的只有40余人,而您却不但旅法女性也是所有旅法勤工俭学者年龄最长者,又是在异国他乡、水土不服、气候不适、加之生活艰辛,您老可更应该善自珍重为要。

              日后,我们的伙伴会越来越多,大家同是天涯沦落人,都是孤身异域的海外游子,您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以后少不得有麻烦您、让你操劳、操心劳神的地方,这可真滴不好说那可多了去呀;您又还得我们大家海外留学生涯作证呀。”

              建豪闻言之际,神情和蔼、心知肚明地又顺嘴就来地热情响应着说道:“嗷~是嘛,那感情好,只要你们这群孩子不把我老太婆当外人看,我就够求之不得滴啦;以后需要我的时候,尽管开口说话,以后伯母这儿就是你们这批孩子共同的家,孩子来家聚会、吃饭,还顾忌客气个啥。
              好啦,你们快商量你们的要事吧,我呀去外面把衣服收拾收拾,厨房整理整理,再上街买点菜;顺便把绣好的成品,拿过去给店家看看,能推销是多少;你别心存不安地,伯母懂回避的禁忌和规矩。谁都一样,别的商量,我这个闲人在屋里,你们不好说话、商量事情,我走就是了。”


              334楼2014-01-29 12:43
              回复

                望着伯母【妈妈】已经片刻不耽误地起身拿着随身物品和装衣服的筐蓝走出了刚才的小屋,三人心内翻腾如潮,不禁眼眶再度湿润。或许对母亲理解、支持,给予,最好的汇报方式,就是早日让老人家见到自己为之奋斗努力的工作所有实效,才对得起老人家一片良苦用心的付出。<?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这时和森突然冷不丁地回马枪,心急火燎对若飞说道:

                ————同期声、森、予、飞、咸熙【畅】的心灵独白


                行啦,若飞,妈妈已经自动回避啦,我看你要是说不出什么货真价实,价值千金的情况、消息和事情,看我届时咋收拾你都不为过,别怪我翻脸无情。快点,别吊人胃口。”

                闻其言之时,姑嫂两人都心有灵犀地静眼旁观,但又心有默契地集聚到书桌旁,静听若飞的下文;只见若飞不紧不慢又神情淡定地把手里由9期国内天津《益世报》报道有关‘二.二八’内容辑录成册的专刊,递给了和森后,便再不言语。和森此时神情,先是莫名其妙地看着手里的这本封面是法兰西国旗图案的杂志,再看若飞不时飘过‘非看不可、否则后悔’的暗示眼神及神情后;又迫不已和万般无奈的静下心来翻看,越翻看神情不由随之起着莫名其妙地变化:由不情愿到出其不意,再到惊喜异常,最后当他把一本杂志看完后,放到桌上后弃之不理,竟由不得激动地上前一步一把拽住若飞的双肩,神情焦虑中带着喜出望外又亟不可待地对其,脱口说道:

                “若飞,你快告诉我,中法两国身居东西半球、欧亚两陆,遥遥三万里海疆【1.6万海里】之距;二.二八事件连在发生地、素有西方高度文明自由、法治国家之誉的法兰西,朝野皆都是都是尚且谈虎色变和闪烁其词地,对素有着‘无冕之王’之誉的新闻界来说,也都唯恐避之不及和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禁地一方,迄今皆无人敢天下我为先地报道涉及此事;你的胆子越来越大,真不怕一旦东窗事发之际,就得被驱逐和遣送回国。

                为何远在三万里之遥的国内这家报纸,竟咋会出现了内容如此连续完整、详实,意见中肯的全面长篇报道;无怪乎,勤工俭学生的境遇,竟会因为是报道的及时和影响力,才引起国内同胞高度关注,也因而得到国内大量及时的救助、接济,才明显有所如此明显程度的改善。可是我们当事人谁也没接受任何一家媒体的采访,也没人来找过我们,我们的事咋会传到了国内。你该跟我该说实话了吧;否则我绝不会轻饶了你这冒失鬼严惩不贷,谁说请也没用;就算是将功折罪也无效。”


                若飞闻言后,依旧神情谈定地信口说道:“和森兄,没错——是有人找到我,要采访二.二八事件的亲身经历者详谈,后人家又做了这方面的专门调查,写成长篇通讯寄回国内发表,访谈结束时,我跟他约定要了这一事件独家连载报纸,他当面答应了,事后等报道连载完后,找了个时机,便如期寄给我这我这本专刊,之所以会如此包装,就是为了避免像你说的被人察觉,免得届时东窗事发时要殃及无辜,对大家都不好了;这是包括他在内和大家,都不愿看到的事情趋势和情景。

                你知道嘛,独家全面报道这一事件的却是,国内鼎鼎有名的四大民国报之一的天津《益世报》。我今天从巴黎赶过来,不但既是参加你召集的例会活动,也是趁着世炎等人没到、开会之前,给你引荐个朋友,相信你们会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及日后的战友,备不住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届时你不知还要怎样感谢我,而我只不过受人之托终任之事,做的是铺路搭桥、牵伐引荐之举,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听着他一席如此言谈,再看他处变不惊的神情,和森心里顿生疑惑他要给自己引荐的是何等人物、那方神圣;若飞为人性情中厚是绝不会框蒙自己;等他四人议论完了学俄文的议题后,再要出口追问下文,屋中相继走进世炎、立三等人、富春也尾随而至。世炎一见面就对若飞不客气地张口就来地言到:

                ————同期声、和森心灵独白




                335楼2014-01-29 12:53
                回复
                  好文章。


                  343楼2014-01-31 19:53
                  回复
                    蔡向是曾经的恩爱、,无奈缘尽,唯有一声叹息。


                    344楼2014-02-03 09:50
                    回复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xml:namespace>

                      贝尔——拉血兹神甫公墓Pere-Lachaise Cemetery】:
                      <?xml:namespace prefix="v"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xml:namespace>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45楼2014-02-08 11:29
                      回复

                        周太玄【1895120 (农历)--1968723日】:是中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在法国留学期间曾获蒙彼利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后在巴黎大学研究院作研究生。因在细胞学和腔肠动物研究方面有卓越的成就,获得法国国家理学博士学位。周太玄经吴玉章同志介绍加入了法华教育会学习法文。1919118日巴黎和会开幕,中国人民热切关注着和会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为此周太玄在这年的正月初一搭乘一艘邮轮奔赴法国。
                          为了将巴黎和会的可靠消息发回祖国,周太玄征得了吴玉章的同意,在华法教育会倡导者之一李石曾支持下,迅即办起了巴黎通讯社。最初是由周太玄和李璜合办,后来又邀请了李吉人等来法合办。<?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在国内新思潮的影响下,1919年底周太玄又开始创办《旅欧周刊》,并受华工工会的委托,筹办《华工周刊》。《华工周刊》于第二年出版并改名为《华工旬刊》。《旅欧周刊》设有国内时事、旅欧新闻、世界新闻、华工状况、思潮、随感等栏目,每逢周末出版,周太玄担任主编。从发刊词到以后各期的论说、随感等,很少有哪一号上没有周太玄的文章。《华工旬刊》由周太玄、李立三、赵世炎一起创办,是主要反映华工问题的刊物。周太玄在北京时原拟作为华工赴法,后又拟充任华工翻译,故到法国后随时都比较注意华工的情况。同时"巴黎通讯社"和《旅欧周刊》均设有华工栏目,采访工作也需要常到华工中去,因此,他能经常为华工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始终与华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当时的留学生不少人愿在他所创办的刊物上投稿,他联系的人很广泛,徐特立、蔡和森、蔡畅、向警予、李维汉、李富春等都是他在法文学校时的同学。
                        周太玄一生在担任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领导职务的同时,还勤于著述,孜孜不倦,并十分重视科学普及工作。他为我们留下的生物学著作很多,重要的有《Chrysaora生活史之研究》(由法国大学出版处印刷发行)、《动物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30年初版)等共7部。译着共有11部,重要的有、《古动物学》(1922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达尔文以后生物学上诸大问题》(1927年北京朴社出版)、《人的研究》(1924年中华书局出版)、《人的科学》(1945年中华书局出版)、《物种》(194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等。此外,他还撰写了大量的科学论文、科普书籍及教育、文学等方面的评论和大量的政论文章。由于晚年多病常住医院,在此期间常写诗填词,1964-1968年的5本日记中共有诗1300余首,420余首.周太玄于1968723日在北京病逝,19781222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

                        他又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翻译家、 政论家、社会活动家和诗人,曾写过7部科学著作,翻译过11部著作,此外还留下许多生物学论文和有关教育、妇女、哲学等方面的论述,以及诗论、诗作,被誉为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通才。最近被评选为四川文化名人。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57楼2014-02-11 09:16
                        回复

                          旅欧周刊】:旅欧华人团体主办的刊物。19191115日创刊。每期四开一张,星期六出版。由周太玄主编。撰稿人有李石曾、王光祈、曾琦、华林等。辟有论说、世界新闻、国内新闻、通信、随感录、读者论坛等栏目。现今能见到的有第一年的合订本,其中缺5052号。不但是最早披露此次中法秘密借款秘闻的华裔法文媒体,而且也是积极参加日后拒款风潮的三家主要媒体之一。
                          【巴黎通信社】:是少年中国学会会员周太玄与李璜开办的专门从事欧洲新闻报道的机构,在1919年巴黎和会期间巴黎通信社最重要的任务是将巴黎和会的消息准确、及时地发回祖国。当青岛归还问题在巴黎和会中决定不归还我国时,巴黎通信社得到消息后,连夜奔走,一定要赶在英、美、日通讯社之前,把这一信息准确传到国内。各报收到稿件均及时加以刊登,燃起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怒火,迅即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在人民群众巨大压力下,北洋政府代表团未在和约上签字。周太玄称这是巴黎通信社事业的顶点<?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巴黎通信社作为中国人全资新闻机构向国内报道了有关和会的全部内部消息,从而引爆了五四运动。
                          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巴黎通信社也是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驻外国的新闻机构,意义非凡。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58楼2014-02-11 09:19
                          回复
                            祭祀膜拜仪式====这个内容第一次看到,张的态度和心理也正常,只是不适应周的生活状态和环境以及人生轨道,他们当时算是好聚好散,但是张自杀了,导致后来人误解许多,演变成一些不利消息了。


                            360楼2014-02-12 10:30
                            回复
                              忽略看了一遍,感觉人物心态描写很到位。


                              361楼2014-02-12 10: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