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杜甫研究综述
李雁琳
原创 李雁琳 杜甫研究学刊
2025年01月22日 16:25 四川
*

编者按:原文刊载《杜甫研究学刊》2025年第1期。
*
2024年的杜甫研究成果400余种,在学术专著、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方面均有体现。
杜诗文献、杜集注本这类基础性文本的整理工作产出了部分阶段性的成果,杜甫与杜诗两大研究内容均有对经典问题的回顾与反思,同时又出现了新的研究话题与趋势。
学界对于杜甫相关问题的切入视角更显多维度、多层次,方法上则不限于诗史互证、史地结合、以杜证杜等传统,而结合当下数字人文、知识图谱等其他新兴技术手段,在现代与传统路径相结合之中推进研究。如今学界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不断拓新,对杜甫、杜诗、杜注等问题的阐释,呈现出不同学科与方法交互的态势,研究成果关涉内容丰富, 兼及地理学、语言学、图像学、史学、美学等不同方向。以下将从杜诗文献整理与注家研究、杜甫生平及思想研究、杜诗文本及艺术研究三个层次进行叙述,并及杜诗接受与 影响、域外研究等内容。
*
一
杜诗文献整理与注家研究
2024年学界对杜集文献做出了进一步的整理研究,本年度杜集注本的整理著作主要有四部,
一是孙微点校的全新本《钱注杜诗》,
二是韩成武、周金标、孙微等校《杜工部诗集辑注》,
三是彭燕、胡永杰点校的《黄氏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
四是邱瑰华整理《知本堂读杜诗》。
在探索文献整理体例、对文献进行综合集成以及深入考辨等方面均有所裨益。
《钱注杜诗》新点校本是以清康熙六年(1667)季振宜静思堂初刻本为底本,又参校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藏稿本等版本,除却汇校诸本外,亦参考相关文献改正底本文字讹误,对底本中避讳缺字进行校补。总体而言,孙微新校《钱注杜诗》汇校众本,对钱谦益的笺注进行了梳理和考订,为杜诗学研究乃至钱谦益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文献基础,是当下对杜注文献整理的重要成果之一,对于杜诗的专业研究者与一般爱好者而言,都可供查阅。
今年的新本《杜工部诗集辑注》仍由韩成武、周金标、孙微、张岚、韩梦泽五位学者点校,中华书局出版,共分上中下三册。新本有别于2009年版,不同于此前横排简体,采用了传统的竖排繁体模式。
由彭燕、胡永杰点校完成的《黄氏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以下简称《黄氏补注》)。此点校本共四册,是刘跃进主编的“杜诗宋元注本”系列丛书之三。此书的整理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山东博物馆藏明代鲁荒王朱檀墓出土的元詹光祖月崖书堂重刊本为底本,在此基础上根据他本,对原文讹脱衍倒之处进行校勘。点校者在整理中发现四库本文字与他本的差异,推断此现象应出于馆臣的校勘、臆改,对《黄氏补注》成书刊刻时间进行了考辨。宋注可谓诸家注杜之源头,又影响后世之阐释,该书为南宋杜诗学的重要书系之一。
不同于前三本杜集注本,黄山书社今年所出的《知本堂读杜诗》上下两册并非十分著名的杜诗评注本,学界已有的专门研究不多。《知本堂读杜诗》二十四卷是清初杜诗学中的较佳者,今年《知本堂读杜诗》整理本的出版则更有利于学界对其内容进行更为详细的阅读,亦可进一步地挖掘出其注本的杜诗学、文献学价值。
今年,其他有关杜诗文献整理与注家研究的学术文章亦有数篇涌现,虽不及后世学杜现象以及杜诗本身两种研究的热度之高,其数量在年度杜甫研究文章中仍是不可忽视的。此类研究内容大多集中在杜甫诗文集、文献的整理、解析与评价,其研究涉及的包括为人所熟知的《九家集注杜诗》《杜诗通》《钱注杜诗》《杜诗详注》《杜诗镜铨》等,关涉宋、明、清几代杜诗评注文献。学者关于上述著名杜诗集注的研究已然细致到了集注版本的修订细节、对杜诗研究注本起源的反思、杜集注者与选杜论杜者的学养和批点风格的探究等诸多方面。其中又以对历代具体注家的注释理念、风格的解读篇目为多,展示出注杜研究旁及几朝文坛的多元状态。
与此同时,同样有学者不断探析其他相对关注较少的杜诗集注文献。此类研究者在点校过程中的体悟,或在文本阅读整理中发现的成果,不仅是对杜诗文献整理与注家研究的丰富,同样是对后来研究方法的细节性提示。例如《清代杜诗学文献补辑六种》一文就是对此前几种杜集书录中未收内容的补充。此篇文章说明对于杜诗学文献的收录与整理仍然有可以挖掘的空间,在书名明显称作读杜、论杜、集杜外仍有多数内容涉杜而未被收录的书目。回顾当代杜诗学文献整理成果,可以发现其内容已经十分丰富,历代学人致力于此,对于后来学者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见,秉持严谨治学的态度检览书册,仍是在信息检索手段外应当被使用的方法。
【未完】
李雁琳
原创 李雁琳 杜甫研究学刊
2025年01月22日 16:25 四川
*

编者按:原文刊载《杜甫研究学刊》2025年第1期。
*
2024年的杜甫研究成果400余种,在学术专著、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方面均有体现。
杜诗文献、杜集注本这类基础性文本的整理工作产出了部分阶段性的成果,杜甫与杜诗两大研究内容均有对经典问题的回顾与反思,同时又出现了新的研究话题与趋势。
学界对于杜甫相关问题的切入视角更显多维度、多层次,方法上则不限于诗史互证、史地结合、以杜证杜等传统,而结合当下数字人文、知识图谱等其他新兴技术手段,在现代与传统路径相结合之中推进研究。如今学界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不断拓新,对杜甫、杜诗、杜注等问题的阐释,呈现出不同学科与方法交互的态势,研究成果关涉内容丰富, 兼及地理学、语言学、图像学、史学、美学等不同方向。以下将从杜诗文献整理与注家研究、杜甫生平及思想研究、杜诗文本及艺术研究三个层次进行叙述,并及杜诗接受与 影响、域外研究等内容。
*
一
杜诗文献整理与注家研究
2024年学界对杜集文献做出了进一步的整理研究,本年度杜集注本的整理著作主要有四部,
一是孙微点校的全新本《钱注杜诗》,
二是韩成武、周金标、孙微等校《杜工部诗集辑注》,
三是彭燕、胡永杰点校的《黄氏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
四是邱瑰华整理《知本堂读杜诗》。
在探索文献整理体例、对文献进行综合集成以及深入考辨等方面均有所裨益。
《钱注杜诗》新点校本是以清康熙六年(1667)季振宜静思堂初刻本为底本,又参校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藏稿本等版本,除却汇校诸本外,亦参考相关文献改正底本文字讹误,对底本中避讳缺字进行校补。总体而言,孙微新校《钱注杜诗》汇校众本,对钱谦益的笺注进行了梳理和考订,为杜诗学研究乃至钱谦益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文献基础,是当下对杜注文献整理的重要成果之一,对于杜诗的专业研究者与一般爱好者而言,都可供查阅。
今年的新本《杜工部诗集辑注》仍由韩成武、周金标、孙微、张岚、韩梦泽五位学者点校,中华书局出版,共分上中下三册。新本有别于2009年版,不同于此前横排简体,采用了传统的竖排繁体模式。
由彭燕、胡永杰点校完成的《黄氏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以下简称《黄氏补注》)。此点校本共四册,是刘跃进主编的“杜诗宋元注本”系列丛书之三。此书的整理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山东博物馆藏明代鲁荒王朱檀墓出土的元詹光祖月崖书堂重刊本为底本,在此基础上根据他本,对原文讹脱衍倒之处进行校勘。点校者在整理中发现四库本文字与他本的差异,推断此现象应出于馆臣的校勘、臆改,对《黄氏补注》成书刊刻时间进行了考辨。宋注可谓诸家注杜之源头,又影响后世之阐释,该书为南宋杜诗学的重要书系之一。
不同于前三本杜集注本,黄山书社今年所出的《知本堂读杜诗》上下两册并非十分著名的杜诗评注本,学界已有的专门研究不多。《知本堂读杜诗》二十四卷是清初杜诗学中的较佳者,今年《知本堂读杜诗》整理本的出版则更有利于学界对其内容进行更为详细的阅读,亦可进一步地挖掘出其注本的杜诗学、文献学价值。
今年,其他有关杜诗文献整理与注家研究的学术文章亦有数篇涌现,虽不及后世学杜现象以及杜诗本身两种研究的热度之高,其数量在年度杜甫研究文章中仍是不可忽视的。此类研究内容大多集中在杜甫诗文集、文献的整理、解析与评价,其研究涉及的包括为人所熟知的《九家集注杜诗》《杜诗通》《钱注杜诗》《杜诗详注》《杜诗镜铨》等,关涉宋、明、清几代杜诗评注文献。学者关于上述著名杜诗集注的研究已然细致到了集注版本的修订细节、对杜诗研究注本起源的反思、杜集注者与选杜论杜者的学养和批点风格的探究等诸多方面。其中又以对历代具体注家的注释理念、风格的解读篇目为多,展示出注杜研究旁及几朝文坛的多元状态。
与此同时,同样有学者不断探析其他相对关注较少的杜诗集注文献。此类研究者在点校过程中的体悟,或在文本阅读整理中发现的成果,不仅是对杜诗文献整理与注家研究的丰富,同样是对后来研究方法的细节性提示。例如《清代杜诗学文献补辑六种》一文就是对此前几种杜集书录中未收内容的补充。此篇文章说明对于杜诗学文献的收录与整理仍然有可以挖掘的空间,在书名明显称作读杜、论杜、集杜外仍有多数内容涉杜而未被收录的书目。回顾当代杜诗学文献整理成果,可以发现其内容已经十分丰富,历代学人致力于此,对于后来学者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见,秉持严谨治学的态度检览书册,仍是在信息检索手段外应当被使用的方法。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