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征,平常一点的将领都没这种机会的。不是普通的出征未还,万里征战,可没说轻骑袭远,也没说孤身万里,那是大军万里出征,唐朝的真事,一定要在汉朝找,除了李广利没别人。
至于李广出塞失利,可惜呀,在唐诗中,你绝对找不到把这种失利说成李广的问题,相反,必然是时兮命兮之类的。
在唐诗中找到的,必然是唐人对唐朝时事借汉事讽喻,口口声声问这首诗为什么叫出塞,明明就是对唐代的万里长征发了感慨,提出问题:人未还,打不打得赢够呛;提出建议:没良将呀,当年哪个哪个守边,匈奴人都不敢来。这就是出塞这个题目之下针对出塞的时事做下的文章。
论国力,唐代对西域的控制,唐代本身的繁荣,都是胜过汉代的,但要说唐代的文人与汉代的文人比,那种投笔从戎的精神气,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华丽的装饰而不能真正实践,汉唐都是强盛的朝代,但,这种强,或者汉如朝阳,而唐已过午了吧。
关于唐诗中的“龙城”,大家别光顾吵架了,建议看看相关的学术论文,比如这篇《唐诗中的“龙城”与“卢龙”》,百度一下,网上很容易找到。
该文的主要观点如下:王昌龄《出塞》诗中的“龙城”与南北朝诗人笔下的“龙城”和其他唐人诗中的“龙城”一样,只是用典,借指边关边城,既非实指匈奴龙城,亦非实指前燕龙城,更不是卢龙之误。“卢龙”一辞在唐诗中先是虚实并用,后来逐渐由今典演化为故典,与“龙城”一样是借指边关边城。
就唐朝诗人而言,无论对李广卫青霍去病,他们都很有好感,有关诗篇都不少。想建功立业的时候,就说卫霍神马神马的,过一会儿悲秋伤怀了、就把李广拉出来说道说道。文人嘛就喜欢借题发挥,他们的观点也是左右漂移的。
楼(71)上所说的文章考证龙城肯定是很专业.前边我也摘抄过.
从诗本身说,龙城必在汉地,阴山必是汉胡交界之地,
阴山很近,万里远征不是汉朝的古战场,是唐朝开拓西域的地点,在汉代找,只有班超万里定远了,当然,李白的出生之地更远.一个盛唐诗人说胡马渡阴山,就算高仙芝大败,胡马也不能踏足中原的,
仔细想想,他不是在说龙城飞将如何,而是说不教胡马渡阴山比万里远征重要的多,
不见得远征的将领就不如龙城飞将,
但远征这个事,就不如不教胡马渡阴山这件事.
远征是人做的,守边也是人做的,
就算远征的人更能打,但在诗人看来,守边的人就是远远强过了远征的人.
塞上曲 年代:唐 作者:戎昱
胡风略地烧连山, 碎叶孤城未下关。 山头烽子声声叫, 知是将军夜猎还。(跋扈)
塞下曲 年代:唐 作者:戎昱
汉将归来虏塞空, 旌旗初下玉关东。 高蹄战马三千匹, 落日平原秋草中。(横扫)
从军行七首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乡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乡愁)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兵士苦)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信心)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报捷)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横扫)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地广人稀)
至于李广出塞失利,可惜呀,在唐诗中,你绝对找不到把这种失利说成李广的问题,相反,必然是时兮命兮之类的。
在唐诗中找到的,必然是唐人对唐朝时事借汉事讽喻,口口声声问这首诗为什么叫出塞,明明就是对唐代的万里长征发了感慨,提出问题:人未还,打不打得赢够呛;提出建议:没良将呀,当年哪个哪个守边,匈奴人都不敢来。这就是出塞这个题目之下针对出塞的时事做下的文章。
论国力,唐代对西域的控制,唐代本身的繁荣,都是胜过汉代的,但要说唐代的文人与汉代的文人比,那种投笔从戎的精神气,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华丽的装饰而不能真正实践,汉唐都是强盛的朝代,但,这种强,或者汉如朝阳,而唐已过午了吧。
关于唐诗中的“龙城”,大家别光顾吵架了,建议看看相关的学术论文,比如这篇《唐诗中的“龙城”与“卢龙”》,百度一下,网上很容易找到。
该文的主要观点如下:王昌龄《出塞》诗中的“龙城”与南北朝诗人笔下的“龙城”和其他唐人诗中的“龙城”一样,只是用典,借指边关边城,既非实指匈奴龙城,亦非实指前燕龙城,更不是卢龙之误。“卢龙”一辞在唐诗中先是虚实并用,后来逐渐由今典演化为故典,与“龙城”一样是借指边关边城。
就唐朝诗人而言,无论对李广卫青霍去病,他们都很有好感,有关诗篇都不少。想建功立业的时候,就说卫霍神马神马的,过一会儿悲秋伤怀了、就把李广拉出来说道说道。文人嘛就喜欢借题发挥,他们的观点也是左右漂移的。
楼(71)上所说的文章考证龙城肯定是很专业.前边我也摘抄过.
从诗本身说,龙城必在汉地,阴山必是汉胡交界之地,
阴山很近,万里远征不是汉朝的古战场,是唐朝开拓西域的地点,在汉代找,只有班超万里定远了,当然,李白的出生之地更远.一个盛唐诗人说胡马渡阴山,就算高仙芝大败,胡马也不能踏足中原的,
仔细想想,他不是在说龙城飞将如何,而是说不教胡马渡阴山比万里远征重要的多,
不见得远征的将领就不如龙城飞将,
但远征这个事,就不如不教胡马渡阴山这件事.
远征是人做的,守边也是人做的,
就算远征的人更能打,但在诗人看来,守边的人就是远远强过了远征的人.
塞上曲 年代:唐 作者:戎昱
胡风略地烧连山, 碎叶孤城未下关。 山头烽子声声叫, 知是将军夜猎还。(跋扈)
塞下曲 年代:唐 作者:戎昱
汉将归来虏塞空, 旌旗初下玉关东。 高蹄战马三千匹, 落日平原秋草中。(横扫)
从军行七首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乡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乡愁)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兵士苦)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信心)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报捷)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横扫)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地广人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