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令吧 关注:35,707贴子:1,474,230

回复:来自天涯法律专业人士“玫瑰成灰”深入解读剖析“孙维声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云中羽衣子:16:36:57
网上网民非常支持您,说您是有正义感的律师在传递正能量,有没有志愿者加入此案,或推动此案?
张捷:16:37:27
有志愿者帮助我们分析,还有海外的志愿者一直对这件事很关心、很热心。
云中羽衣子:16:38:38

歪道道:16:38:57
您觉得有没有这是团体作案?
张捷:16:39:26
团体作案不排除,一种情况是团体作案,一种情况是其他人知道。
因为这里面下毒没有误伤,很多次,对于其他人知道的可能性很大。只要其他人知道,那么其他人虽然说没参与作案,她也得要保着孙维,否则孙维咬上她一口说她是共谋这就惨了。真到最后,你真要说抓了孙维,现在孙维为什么不找替罪羊,因为是你抓不到她,你真要抓到她的时候,她要找替罪羊的时候,她屋里的人很多都顶不住,为什么屋里的人死命保孙维,你要不保我,出来了咬一口说你是主犯,这个事情可就不一样了。
歪道道:16:39:46
如果朱令案不能翻案,中国的司法就没有希望了,您怎么看?
张捷:16:40:05
有些案子确实是交给历史,这个案子不能翻案,对于中国的司法肯定是一个很大的不良事件和不好的事件。
但是你说完全没有希望也未必,正义会不会来得太迟,最后当事人都不在了。
歪道道:16:40:25
谢谢张律师,张律师还有什么对网友说的?
张捷:16:40:37
感谢这么多的网友关心支持朱令,我们一起祝福他们一家人。
歪道道:16:40:50
当年的失窃事情警方有没有做调查?
张捷:16:41:45
第二次失窃以普通管理责任赔了朱令他们家三千块钱,当时三千块钱不少了,相当于物品多少倍的赔,这个东西没有了确实很奇怪。
歪道道:16:42:08
当时我看网上的帖子是说她父母确实看到东西在的,最后消失了?
张捷:16:42:45
一次是盗窃现场,一次是等于把现场封存的证据拿走了,最后发还的时候没了。为什么对于清华和协和猛追,因为对清华和协和猛追的效果是什么?有可能有人保存着证据,真追到的时候他会拿出证据,真像王立军一样,他保存着古开来的证据。
歪道道:16:43:00
会不会对清华和协和有压力。
张捷:16:44:03
有一定压力,有一个帖子是对清华和协和不指责,指责协和里有一帮人特别反对,我觉得现在这些事都公开了,很多人指责协和会妨碍追铊,妨碍凶手的追逐,会让凶手和协和、清华建立起同盟,实际我认为他们的协和和同盟已经建立,让它公之于众更有利处,而不是藏在暗处。
歪道道:16:44:25
扣留毕业证是姿态了?
张捷:16:45:02
她在取保候审期间自然是要扣留的,大学生如下遭受了刑事审判应该除学籍,不会发毕业证的。
歪道道:16:45:27
他们的主治医生呢?
张捷:16:45:44
主治医生退休了,魏进可能还在协和,李顺伟可能退休了。医生的内心是很强大的,天天面对死亡。
歪道道:16:45:58
总觉得有人会站出来,但这么多年都没有。
张捷:16:46:17
有利益。
云中羽衣子:16:49:48

云中羽衣子:16:51:08
感谢张律师做客天涯,感谢他以及所有网友为朱令、为正义而做的一切。这期的天涯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359楼2013-04-25 16:57
回复
    支持楼主。铊门杀手真的是太无耻了。


    362楼2013-04-25 18:08
    回复
      犯案团伙太强大,她们有钱有权有势,过得特别滋润幸福,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如此的肮脏恶心,真可悲。


      363楼2013-04-25 18:11
      收起回复
        一群变态的老母猪!丑陋无比恶心!你们的幸福日子不会太久,请相信!


        364楼2013-04-25 18:18
        回复
          她是妒忌,浅意识是她自己不承认!记得朱令说要帮她介绍到乐队吗,她说反正你又不是玩专业,不用太认真。朱令是单纯说的,但朱令身上那种天生的自然和高贵激发了她天生的恶。这世界上有人天生生下来是恶,有人天生生下来就是美!这点她怎么投毒她也改变不了!


          来自iPad365楼2013-04-25 18:39
          收起回复
            群伙做案!死不承认的女生应该是不愿意承认朱令比她们优秀,不愿承认她们当年对朱令第一次的作为是错误。朱令天生完美,她的完美是自然不做作,是单纯不靠别人的。如果这件事以后留传千年。朱令就赢了!加油吧,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打败人性的恶!


            来自iPad366楼2013-04-25 18:46
            收起回复


              368楼2013-04-25 20:33
              回复

                贴一张贝先生微博的图:关于朱令被投毒案的疑问汇总


                369楼2013-04-25 20:38
                回复
                  06年资料帖:《清华女生被投毒11年,全球华人网上追凶》
                  http://zzhzbbs.zjol.com.cn/thread-372441-1-1.html


                  371楼2013-04-25 21:19
                  回复
                    网易湖南省手机网友 ip:113.219.*.* 2013-04-25 21:27:37 发表
                      天妒红颜~才女朱令
                    才女朱令翻译的《大麦歌》对比一下郭沫若的译作,便可知朱令的才气!
                    郭的译文:
                    ”象大麦那样 在海滨的低地, 在强劲的风中 不断地低吟,摇曳。
                    象大麦那样 吹倒又起来, 我也要不屈不挠地 把苦痛抛开。 我也要柔韧地,不问昼夜多长, 要把我的悲哀 变成为歌唱。”
                    朱令此诗译作:
                    大麦俯身偃,海滨有低地,巨风动地来,放歌殊未已;
                    大麦俯身偃,既偃且复起,颠仆不能折,昂扬伤痛里;
                    我生也柔弱,日夜逝如此,直把千古愁,化作灵风曲。
                    译作的神润,超出原著。比郭沫若的译作,高出一筹。
                      朱令如此完美的才华,光芒掩盖了其他所有女生。
                    现在明白了,当年在朱令当年身边的那些同班小女生,很容易自惭形愧,易生妒嫉。
                    朱令的译作,超越了原诗意境。
                      中国文字,比英文更丰富。中国古诗的意境,比英(美)国诗句更加优美。
                      朱令面相灵动,淳朴憨厚。
                    当时一高中生的年纪,所表现出的个性,其文字水平,思想境界就达到这个境界,真乃天才啊!假如当时没有遭遇投毒案。。。
                      今天她当会如何???
                      叹息!!!太有才了~叹息。。。


                    373楼2013-04-25 21:53
                    回复
                      叹息!!!


                      374楼2013-04-25 23:53
                      回复
                        妩媚呀~你的善良让我折服~无条件支持你~


                        375楼2013-04-25 23:57
                        收起回复
                          持续关注,转发让更多人知道朱令事件。。直到将铊党绳之于法那天!向各位帮助朱令的善良勇敢的人们致敬!


                          来自手机贴吧376楼2013-04-26 01:00
                          回复

                            每看一次朱令,都有一种切肤之痛!


                            IP属地:广西377楼2013-04-26 09:58
                            回复

                              转天涯一个回复帖,请大家都看看,这是值得我们所有人都好好反思的问题!
                              作者:出走的Nala 时间:2013-04-26 01:28:50
                              默默潜水关注了这个帖子(天涯热帖)整整五天,到新浪投了重启案件的赞成票,用支付宝捐了款给朱令家人,默默问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经过同学,辗转要到了母校北大一位L老师的手机号,很冒昧地打过去,问她对于这个事情的看法。
                                因为在95年,她是清华的一名从事学生服务工作的老师,当时她刚踏出社会也没几年,除了外语和计算机专业,当时的年轻老师很少能当任课老师,大多从事些辅助性的工作,例如学生生活辅导员、毕业办工作人员、学生会管理老师、图书馆或实验室的管理人员等等,为了保护她,请恕我不具体说明她究竟从事以上哪一类工作。
                              她在2000年后的某一年离开了清华,到北大任教,并且刚好是我其中一门必修课的老师。我离开校门也很多年了,很感谢L老师还记得我,更感激她愿意倾谈关于朱令的这件事。
                              其实她并不知道凶手是谁,让人诧异的是,身为当时清华校园内的一名老师,她对这件事了解程度之少,引起我思考的方向。
                                L老师跟朱令接触不多,这女孩给她的记忆是“在一群女生中很亮眼、走路一阵风好像总在赶时间”。
                                朱令第一次病倒的时候,很多老师都不知道,第二次病倒,老师之间才开始有了传言说有个女生病得很严重,但L老师当时并不能将人跟名字关联上,直到有警察介入、传闻是投毒,这件事才真正在老师这个团体之中宣扬开来。
                                当时清华紧急召开了一次教职工大会,不是全体,而是部份老师参加,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安抚学生、消除影响,会议的重点是“不许散播这件事”。
                                但这件事的传播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传言是学生带出了本校实验室的铊盐去投毒,L老师又参加了一次关于这件事的会议,这次开会的氛围就更严肃了,而且是分院系、分部门小范围召开会议,学校领导们反复强调“老师们应分头做好学生们的思想工作”、“禁止散播谣言,维护清华的名誉”、“尽快消除这件事情的负面影响”、“不要让一件小事分散了学生们的学习精力,影响了学生们的正常生活”。
                                而相关的老师很快又找到各班的班长和团支书开会,将领导的旨意传达下去。
                                L老师说,当时的集体主义观念很强,尊重个体的意识很淡薄,所以听到领导说“一件小事”也不觉突兀,领导的要求也都一一遵照执行,当时她积极投入这项工作中,她觉得自己在做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有一种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当时的她还有相当一部份老师都认为维护清华的名誉比调查清楚投毒一案的凶手更重要,甚至认为“铊盐从是本校实验室流出”是谣言。但也有一部份老师私下讨论估计是宿舍集体投毒而不是个人行为,而且铊盐确实是本校实验室流出,所以学校领导才觉得“丢脸”,才会“禁止讨论这件事”。
                                根据L老师的回忆,结合在这个帖子里看到的很多信息,不难得出物化2班的朱令的同学们甚至当届的学生们的冷漠由何而来,当时他们都还是学生,学校和老师的引导何其重要,而清华灌输给学生们的是“维护清华的名誉”和“不要让一件小事分散了学习精力”!
                                这样的思想引导何其恶劣,因为对清华来说“这是一件丢脸的事情”,校园里人人忌谈此事,学生中没有形成揪出投毒者的舆论氛围,这给投毒者造成的心理暗示是——都没什么人站出来指责,看来自己也没做一件多坏的事情。声讨投毒者这一环节的缺席,间接造成了罪犯的心安理得和知情者的悄无声息,被害者和家属们微弱的呼喊声,都淹没在了师生们统一了思想的无声中。
                                反观发生在美国的校园枪击案,从学校到师生到社会,一边是对罪犯的大力谴责与声讨,一边是对被害者的祝福与帮助。这些枪击案的发生,丢了学校和国家的脸吗?不,丢脸的仅仅是罪犯!是那个做了错事的人!
                                而现在,清华才真正是丢脸丢到姥姥家了!因为清华是百年名校,很多政坛大人物都出身于此校,所以要证明从这里走出来的个个是精英,绝不能让投毒这件事坏了清华的百年清誉。结果呢?估计再一个百年后都将跟“铊”这个字彻底捆绑在一起了。
                                我们再来看北大,不也同样出了投毒案吗?同样是铊毒,而且是两名受害者!但是,一是由于投毒者自身意识到了错误,及时将受害者送院救治,二是北大的处理妥当,敢于面对,承认是本校实验室管理不严,确认流出的是铊毒,医院方面才能对症下药,两名中毒者一个月不到就康复了。
                                投毒事件同样发生在九十年代,所以绝不能用时代的错来归结清华对此事的处理方法,用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何其荒谬!
                                大学生,是走出社会前最后一个学习的驿站,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的地方,而当年这些清华的学子们,得到的什么样的教育,形成的又是怎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知道这样说未免落井下石,但我还是忍不住为我的母校感到骄傲,并且深深庆幸我不是清华人!哦,对了,一直坚持为朱令发出声音的贝师兄也是北大人!
                                我想,今日的政府,面对朱令这个案件,该如何处理,可以从十多年前的清华、北大对投毒事件的不同处理方法和截然不同的后果中得到启示。
                                是掩盖事实?还是揭露真相?
                                为了呼吁朱令案重启尽一份绵薄之力,把这个荒废了五年的ID要回来,我,不再沉默。
                              ---------------------------------------------------------------------
                              赞同,请尊重事实,反思历史,揭露真相,这才是我们所有人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378楼2013-04-26 10:1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