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的人从不在乎他人,在祥林嫂被迫改嫁后仍不断假装亲昵地叫她“祥林嫂”,不在乎这样一句讽刺的称呼会把她的心扎得支离破碎。周围的人都把自己的娱乐与消遣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即便一开始同情的人,也因为害怕“不合群”而加入嘲笑他人的队伍。然而随波逐流,不去阻止露骨的恶,也不过是一种带着自我满足的恶意罢了。
“前面‘我’询问长工祥林嫂的情况,而长工却用不耐烦与不所谓地语气答道:‘死了呗。’一个人的生命在他们看来是如此的轻薄,那群芸芸众生,往往只看到利于自己的一面,而忘掉种种的不和谐与弊端,把别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只要与自己无关就不会去想,不愿意撕破现实的伪装,不会去反抗这荒谬的不合理的社会。
“根深蒂固的思想侵蚀了人们的大脑,让人们安于听命,连祥林嫂本人都不懂得去反抗,即便是反抗了,也是建立在迷信与封建的基础之上的。那无力的反抗,不过是听信了柳妈的胡言蜚语,希望通过买下庙前的门槛而找回尊严与人格。而买回门槛后她又得到了什么呢?人们依旧唾弃她。最终渺小而可悲的愿望都被否定,希望就像黑暗中划亮的火柴,刚刚以为自己看到了光明找到了希望,却又无情的熄灭,留下了更加深沉的黑暗,而原本无所想无所念的心,却留下名为希望的位置,然而却是空缺的,让人越发绝望。”
回答完后,圣护慢慢坐下,百无聊赖地望向窗外。
“唔,槙岛君真的好厉害啊,讲得简直就是标准答案啊!难道你之前看过参考资料?”
又一个愚蠢的问题。圣护不耐烦地用笔轻击着桌面。
——现在的学生,让“标准答案”噬啮了自己的大脑,只会在别人讲的时候胡乱地记上两笔,而自己却从不去思考。只要记住了标准答案,考试便不会有问题,未来就会很美好。这种麻木与愚钝,不也和几百年前的封建社会一样?
——根深蒂固的巫女思想使人们都安于听命,每一个人都听凭着自己美好的愿望与幻想,只要这个社会不损害到这群“优等生”的利益,就没有人站起来去看清现实的矛盾,只会一味地祈求着世界会按照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和谐发展下去。
——在那个时代,为自己做决定的是不容打破的封建传统思想,而如今,为自己做决定的是有着“和谐社会”作粉饰的巫女系统。在这个环境下的你们,没有挑战的能力,没有反抗的能力;但你们,却又不以此为难,认为自己信奉的巫女系统一定会给自己美好的未来,因此,需要做的事就是循规蹈矩,听从别人的安排罢了,没必要挣扎。
——实在是太可笑了,思考的权利明明是自己的,却要拱手让人。
——总有一天,人类会被自己所信仰的巫女所吞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