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吧 关注:195,089贴子:2,177,208

回复: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专业咨询师义务答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格障碍有哪些?
1、偏执性人格障碍
2、分裂型人格障碍
3、反社会人格障碍
4、冲动性人格障碍
5、表演性人格障碍
6、强迫性人格障碍
7、自恋型人格障碍
8、依赖型人格障碍
一部分强迫症人会有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生活风格特色是顽固和强制的规律。强迫症是以不能以个人意志所克制的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动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神经症,并有强迫与反强迫的状况同时出现。


IP属地:上海654楼2019-01-04 17:23
收起回复
    我们的每个思想和意念都负荷着不可思议的能量,这些能量会透过各种形式渗透我们的生命。你的思想会创造出疾病,也能治好疾病;你的思想能让你陷入痛苦,也能让你离苦得乐。
    思想创造出善与恶、美与丑、成功与失败、富有与贫穷、天堂与地狱……你生命经验的种种,通通都是你的思想所创造的。所谓一念一世界。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我们外在所看到的一切,正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呈现。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655楼2019-01-04 21:50
    收起回复
      我们越是将不快乐归咎于外在的人们或状况,就越是难以注意到破坏性思维与不明智的选择,是如何的造就了自己的不幸。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659楼2019-01-16 21:16
      收起回复
        【给强迫症人的忠告】
        后悔过去没有用,担忧未来没有用,将清醒的觉知,纯然的感受放在当下的此时此刻。思维从过去收回来,从未来中收回来,聚焦在当下这一刻,当下的现实才是你真正的生活。要抓住的是现实的生活而不是自己的某个想法或观念。


        IP属地:上海660楼2019-01-18 14:11
        收起回复
          恐惧的根源是个体经常受到外界的指责、否定、攻击而导致内心脆弱没有安全感,在生活中就容易紧张、担忧、害怕,而不敢做真实的自己;这类人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自己犯错误、害怕自己受到严厉的惩罚、害怕得罪别人;对强势或权威人士有抗拒感或恐惧感;在某些场合会有强烈的焦虑及担忧,总想逃避退缩。这类人自卑、敏感多疑,严重缺乏自我认可的意识及能力!


          IP属地:上海661楼2019-02-06 21:25
          收起回复
            “恐惧症”就是指:患者对外界的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的不必要的恐惧,如:某些处境、物体、或与人交往;还有,如对:动物、广场、闭室、登高或社交活动等;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与紧张不安,可致脸红、急促、出汗、心悸、恶心、无力甚至昏厥等症状。
            恐惧的对象可能是单一的或多种的,恐惧发作时往往还会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混乱的症状。
            患者对上述问题产生回避、逃避反应。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患者极力避免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因而影响其正常活动。


            IP属地:上海664楼2019-03-12 13:14
            收起回复
              我就是社交恐惧症、强迫症、惊恐发作的康复者,我能好,大家也能好!
              接纳是改变的前提,去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层面,去接纳自己不能改变的现象。症状只是表象,背后是缺乏安全感、缺乏足够的支持与关爱、是内在缺乏自信心与力量感的表现。若想康复,少盯着自己的症状难过与纠结,而是去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提升自己的意识层次、去完善自身性格、多生活实践少想多迅速行动!
              迫友们加油啊!只要方法与方向正确,坚持前行,康复是早晚的事!


              IP属地:上海665楼2019-03-13 11:00
              收起回复
                天才是走对方向的强迫者,强迫者是走反了方向的天才。
                强迫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可以导向成功,也可以导向毁灭。


                IP属地:上海666楼2019-03-15 19:01
                收起回复
                  患强迫症人、恐惧症人要学会不受限于过往的负面经历、不受限于过往的记忆;不受限于他人的评判,不受限于任何的观点、问题及制约;勇敢的做自己,活出无限的自由意识状态。加油!


                  IP属地:上海668楼2019-03-15 19:43
                  收起回复
                    疗愈冥想对心理患者有帮助!
                    以舒适的姿势坐好,背柱挺直,轻轻闭上双眼。请跟我说:‘“我现在释放挑剔与严厉的言语,给我带来心理上的阴影,无论这些苛责的言语是对我的,还是针对他人的,我现在全然释放负能量的言语!”


                    IP属地:上海671楼2019-03-22 11:17
                    收起回复
                      强迫症之康复篇——
                      不管强迫症如何千变万化,顺其自然把心放平是治疗强迫症的核心与关键. 心病还须心药医,用药物治疗强迫症治标不治本。
                      在强迫症中,一切的心理反抗,或者是转移注意力,都只是暂时性有效果。
                      你最应该做的是把心放平顺其自然,这一点至为重要。
                      强迫症就像在冰面上骑自行车,你越用力摔得越狠。又像一个弹簧,你越是摁它,它就越弹的高,你不动它,它倒自己静止不动了,你的强迫症和这个弹簧原理差不多。
                      以后什么都不要刻意去控制它抑制它,顺其自然就好。
                      再有一点,得强迫症的人,往往把什么都幻想得完美,这是错误的这是在强求。
                      比如,心理强迫症的人多数有“强求完美“的思维观念。什么事都强求做得十全十美。但你静心思考一下,世上存在完美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没有!!
                      所以当自然、现实是不完美的,而你又去强求做到十全十美,结果一定会是矛盾痛苦的!
                      举例说明:很多人总“怕”强迫症的出现。其实,这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出现的,只不过当事人不在意罢了。
                      而强迫症患者由于怕这种思维的出现,于是,越怕就越会出现,越出现就越紧张,并不断把这种意识强化和巩固下来。究其原因,强迫症患者首先要改变思路,即大家都有过这些思维,我也有,我和大家一样正常。这样一来,就能逐步建立自信心。
                      强迫症人把心放平顺其自然,就能在强迫症这只“纸老虎”面前站得住,和它进行战斗,并且战胜它。
                      不要总是试图反抗或想摆脱它,要学会接受它是你的一部分,因为当你反抗的越激烈,它反而会越容易影响及干扰到你,因为此时你的脑海里都是它,虽然你想的是摆脱它,但却恰恰提醒了你自己它的存在,症状会因你的关注而被强化与放大,若进入到反强迫之中,反而会更受苦。
                      追求完美诚然是好事,但这世上有谁做事能达到绝对完美、丝毫不出错呢?答案是没有。只要是人,就没有谁能达到绝对完美的,我们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你无法穷尽所有意外,那是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所以,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吧,不要被它占据了你的思绪,将它放置在你心中的一个角落,不要去触碰它,即使有时不小心又触碰了它,也不要担心,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管它是否回到了那个角落,慢慢的你会平息下来。
                      当你在大脑里不受控制的想一些事情的时候,心理上放松,不要用力控制自己去不想,也不要刻意去追着想,允许自己的焦虑、恐惧情绪的出现,然后顺其自然把心放平。刚开始做或许会有点困难,但是一次又一次慢慢的就发现自己就不想了,就轻松了!记住,关键是顺其自然把心放平,不强求自己,能做成啥样就啥样,接纳自己。
                      强迫症就像拍皮球一样,皮球跳动代表着病态思维。那么,怎样才能使球静止下来,即症状消失呢?
                      答案就是停止拍球,球自然会静止下来,患者只有忽视它的存在,把心放平顺其自然,症状才会慢慢的消失.
                      为什么很多强迫症患者与其斗争多年,却一直无法战胜它呢?原因就是不能做到“顺其自然把心放平”。学会把心放平顺其自然,一点一点的把心放平,一开始会很难受,但只要长久做下去,强迫症是可以完全治愈的。若能以平常心来对待症状就自然减少了反强迫,这样痛苦自然会减轻一半。
                      对于疑似强迫症患者,可以看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创立的“森田疗法”,这种疗法适合疑病素质高的神经症患者学习。如果社会功能受损大,病情严重的强迫症患者请及早做专业的心理咨询辅导。


                      IP属地:上海672楼2019-03-24 23:39
                      收起回复
                        强迫症康复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患者人格完善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要提升正能量品质,学会包容、感恩、宽恕、接纳、善待、平和、豁达、关爱.......
                        康复切记陷入、纠结在埋怨、责怪、批评、否定的负能量状态之中。
                        要允许自己有做不到的事情,允许自己有做的不完美的事情,接纳真实的自己,善待自己,并勇敢的面对困难与挑战。
                        只有撤除心理防御与伪装,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内心才会充满信心与正能量!
                        只要康复的方向与方法是正确的,康复是水到渠成,康复是功到自然成!


                        IP属地:上海673楼2019-03-25 23:00
                        收起回复
                          谈焦虑中的回避现象的问题~
                          生物特性,趋利避害!
                          回避现象,对于外在世界发生的危险情况会有作用,但是对于内心世界的回避,使得其反呢,越怕越回避,越回避就越怕,不断的在恶性循环中没有出路。
                          焦虑症人的回避状态:
                          1.回避所害怕的情境,回避会让自己发生恐惧及焦虑的人、事、物;
                          2.回避恐惧及焦虑的生理感受;


                          IP属地:上海676楼2019-04-03 14:11
                          回复
                            强迫症人常见的五种思维误区
                            误区1:患有强迫,是人生最大灾难 。
                            实际上,对于强迫的否定态度,正是强迫症久久不愈的因素。越把强迫症状当回事,症状越成为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其实,强迫症正是自我完善的一个契机!不要把自己所有的失败都怪罪在强迫症头上。
                            误区2:只有祛除强迫症状,才能拥有美好生活。
                            大错特错了!患者如果把注意放在祛除症状上,那症状是会被强化及放大的,越对抗强迫症状,越远离了生活。
                            误区3:了解强迫的知识越多,越有利于康复。
                            很多强迫症患者,希望通过学习各种知识来克服强迫症。这如同一个患了胃病的人仅知道胃病的原因是不够的一样。强迫症患者必须在实践训练中才能痊愈!
                            误区4:感觉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效果不好,处在绝望之中。
                            强迫症是症状与注意力的相互交织形成精神交互作用,必须提升自身能量才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否则无法顺其自然。森田所说的是一种生活观,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放弃疗法,很多患者无法掌握其精髓。在专业的强迫症治疗师那里,森田疗法也只不过是其中方法之一,还有行为疗法、内观疗法、情绪释放法.....,综合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生活实践、为所当为!
                            误区5:就是那次偶然事件,让我深陷强迫的痛苦无法自拔
                            偶然中有必然性,强迫症的本质是性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具备了疑病素质的性格基础,人生早晚遭遇强迫!


                            IP属地:上海677楼2019-04-04 18:48
                            收起回复
                              强迫症的起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如个体的完美主义倾向,敏感内向以及错误的思维模式或思维习惯导致的,心病还需要做心理辅导。
                              药物不针对强迫症的发病根源来进行治疗,药物治标不治本!


                              IP属地:上海678楼2019-04-04 21: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