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经吧 关注:21,170贴子:430,735

回复:【奇闻异事】我所经历的30个奇闻异事<转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讲下一个故事之前,在这里插播一段有关诗人与木客的事。
  先讲一下苏东坡童鞋。苏同学去赣州(那时叫虔州)玩,写了一手关于木客的诗:酒罄君莫沽,壶倾我当发。城市多嚣尘,还山弄明月。从这手诗,我们可以得出几点:
  1、木客会喝酒,可能还会唱歌,呵呵。
  2、木客长得像人,其实所有的鬼都是人形。如果木客长得像大猩猩,在酒馆喝酒,会引起围观的。
  3、木客住山上,偶尔也进城。
  再讲一下李贺童鞋。我们都知道,李白叫诗仙,李贺叫诗鬼。李白就不用说了,大伙都知道,风流、潇洒、豪放。李贺呢,比较诡异,身体不好,多病,27岁就死了。特别是,他写的诗太怪异、充满鬼气。古人有“诗谶”的说法,经常写这样的诗,可能是阴气太重,所以短命吧。
  李贺的诗,最恐怖最怪异句子,恐怕要数“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我认为,李贺的这两句诗,很可能受了木客的启示。为什么呢?
  木魅,很多人认为木客就是山精树怪,与木魅是同义词。笑声不用说了,前面说过了。
  至于“碧火”,祖冲之《述异记》有一个记载“宋元嘉元年,县治民袁道训、道灵兄弟二人伐树取巢还家。山都见形谓曰:‘我处荒野何豫汝事,巨木可用岂可胜数,树有我巢,故伐倒之,今当焚汝宇,以报汝之无道夕。三更火起,合宅荡尽。’”可见,山都与火有关,而山都又与木客是同一类东西。
  最后是“老鸮”,这个也与木客有关。:任昉《述异记》记载“庐陵有木客鸟,大如鹊,千百为羣,不与众鸟相厕,俗云是古之木客化作。” 这个是说木客变为鸟,而李贺是说鸟变为木魅。实际上,木魅与木客,山都与山魈,这两组词,很可能是同源,只因各地发音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说法。
  由此可猜想,李贺一定是知道木客的,至少看过两本《述异记》。有意思的是,祖冲之和任昉的书同名,都叫《述异记》,也都写到了木客,但却是两本独立的书,呵呵。


57楼2013-04-06 10:12
回复
      最后说下我自己。自从我知道木客之后,就喜欢在诗词中用这个典故。有两首词用了它。
      长相思
      丫山高,云山高。锄药扪蛇木客巢。山山闻鬼鴞。 青龙挑,黄龙挑。一担营生山路遥。烟深九里坳。
      南歌子
      蟒雾拖山黑,鹞风簸露圆。石翻傩鼓水翻弦。隐约一坡青果讲方言。 木客收残月,天光出峒边。半村烟起半村眠。屈指红霞烧去梦三千。
      好了,该讲下一个故事了。


    58楼2013-04-06 10:12
    回复
        七 女教师身上的死亡信息
        这是楼主的亲身经历。LZ上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专业不好,又正赶上学*潮,因此LZ的同学,大多数分到了工厂。那个年代大学生不像现在这么多,国家还是包分配的。LZ这个专业,工厂的条件那是相当恶劣的。大伙当然都不想去工厂,想当年同学之间为了分配,经常明争暗斗,呵呵。话说回来,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分到工厂的同学,后来都当了老总,都发财了。LZ当年没有分在工厂,而是分在了一所中专当老师,LZ要说的这段经历或者说故事,就是我当老师时发生的。
        话说LZ一夜之间,从一个屌丝大学生变成了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怀揣派遣证(貌似是叫这个名字吧),LZ来到了江西省的N市。这个城市LZ以前只去过一次,并不熟悉,好在有一个同学是N市的,他带我一起来到公交车站,坐上了开往某中专学校的公交车,开始了LZ新的人生旅途。公交车很快出了城,跑了二三十里,又过了一座县城,然后开始上山,看着两边的山越来越高,离N市越来越远,LZ气得心里大骂,泥马坑爹啊,这还是公交车吗。终于,车开到了山的最高处,那里有一个小村子,十几户人家的样子。但车并没有停,而是又开始下山,又跑了两三公里,车停了,在这大山坳里,有三栋楼房,其中一栋是教室,一栋是学生宿舍,另一栋是教工宿舍。这就是LZ的工作单位了,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宣传资料上说是在N市,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也算N市吗。LZ心里那个失望啊,不过木办法,既然都这样了,那还是先安顿下来再说吧。


      69楼2013-04-06 10:20
      回复
          下了车,扛上行李去校办公室报到。校办主任和校长都还热情。LZ的母校,在行业里算是牛逼的了。因此在这个地方,也有不少校友,其中一个校长也是校友。校长把情况介绍了一下,又介绍了几个校友跟我认识。LZ才知道,这学校原来确实在N市,后来搞什么三线转移,就迁到这大山坳里了。据说是林副统帅搞的,不管是不是,反正林副统帅已经被打倒了,坏事也就都由他来扛了。学校分为中专和技校两个部分,一共四百学生左右。中专生比较老实,都是社会上考进来的,多数是农村孩子。技校生很操蛋,都是行业内各单位的干部子女,平时就很操蛋考不上大学的那种。大概要拜LZ母校还算牛逼,以及跟校长是校友的原故,LZ分在了中专部,教他们专业课,也算是委以重任了。


        70楼2013-04-06 10:20
        回复
            过了几天,LZ就对这里的情况熟悉了。我勒了个的,这真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连电视都收不到,屏上只有一大片雪花。住的房间推开窗子,伸出手就能扯到山上的树枝。据说有碗口粗的眼镜蛇跑到女生宿舍的事。每天下午六点,结了婚的有家室的教工,都坐班车到城里去了,留下我们几个单身青年教工,除了打牌下棋,没有别的娱乐。晚上一片荒凉,离最近的小村子都有三四里地。学校门口一条低等级沙石公路,也不知通往哪里的,有车跑,但不多。学校跟小村子的农民关系还不好,原因是学生老偷他们的水果地瓜什么的。环境基本上就是这样。现在要说正事了,就是LZ在这里的几个月里,这个才400学生的小学校,就死了两个学生。


          71楼2013-04-06 10:20
          回复
              其实,主要的还不是短时间死了两个学生,而是这两个学生的死都很离奇。而且,隐隐约约地都跟一个女教师有关系,尤其是第二个学生。
              这里先说第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是技校生,父亲是行业内某大厂的中层干部,属于家境比较好而人又比较操蛋的那种。
              这个学生在LZ到学校前半个月就死了,死亡的原因是偷东西。整个过程LZ是听学校其他教工说的。
              前面说了,学校只有一栋教室,这教室只有两层楼,呈“丁”字形。有一端顶头的一间,是一个较大的会议室。那天,会议室里准备搞一个什么活动,学校买了很多苹果香蕉之类的水果,晚上就存放在会议室,准备第二天搞活动时用于招待。那个学生晚上就去偷水果,结果出人意料地死了。


            72楼2013-04-06 10:21
            回复
                这个学生出事的经过是这样的。二楼会议室有一扇窗子缺了玻璃,人是可以爬进去的,我们这种学校本来就比较破,也没人管,再说会议室也没什么值钱东西,当时又是夏天,人也不怕冷风吹进来。而会议室正下方,也就是一楼和二楼之间,有一块凸起的很大的水泥平台。这个学生先是用梯子爬上水平台,这里离二楼会议室的窗子只有四米左右了。他就用一根粗绳子将自己吊着,爬到空窗子的位置。通过空窗子进入会议室。然后将两纸箱水果用绳子吊着放到平台上,准备从平台上再用绳子吊放到地上的。然后他就往回撤,用绳子的一端固定在窗架上,另一端吊着自己,慢慢往下挪向水泥平台。就在这时,绳子突然断了。本来窗子离平台只有四米左右,就是绳子断了,人双脚朝下掉到平台上,应该也没大事,顶多受点外伤,崴个脚什么的。可是,非常诡异的是,他掉到了平台的外边缘上。这样被水泥平台一磕,他站立不稳,头脚颠倒,头朝下摔向地面。而地面本来是土,还有好多青草,就算头朝下摔下来,人也死不了。这时又很诡异地,那么多有土有草的地方他不摔,他的头偏偏摔在了一块尖锐的大石头上。尖锐的大石头撞碎了他的颅骨,脑浆和血流了一地。第二天他才被人发现,人早已冰凉了。


              73楼2013-04-06 10:21
              回复
                  发手诗休息一下。
                  人潮百万拥城楼,血色狂飙啸草头。文在革中家有派,炮从打后国多囚。董逃应悔龙沙远, 范黜尤光鄱水流。忽报红场帝羓出,金墉无酒月如钩。


                74楼2013-04-06 10:21
                回复
                    这个学生的死,虽然说不上灵异,但确实也有很多巧合。首先,是他家里这么有钱,竟然会去偷水果,简直不知道是什么心态;第二,是那么粗的绳子竟然就断了;第三,是那么宽的平台,他竟然摔到了外边缘上,并且还摔成了头朝下,按道理说,直直地自由落体,是不应该摔到外边缘上的;第四,是那么多泥土和草地不摔,偏偏头砸在了一块石头上,而且还是尖石头,同样的道理,直直地自由落体按道理也摔不到这块石头上的,这个倒可以解释成被水泥平台一磕,人被弹了出去。就这样,一个本来很简单的偷窃事件,竟然闹出了人命。他父母自然不干了,跑到学校来闹。后来校长和班主任吃了处分,大概又赔了些钱,事情才平息下去。
                    但这个事过了不久,大概两个月不到,又死了一个学生,这次则更离奇了。


                  75楼2013-04-06 10:21
                  回复
                      第二个学生的死,LZ是亲身经历的,而且可以说,一定程度参与了。那时候LZ刚到学校工作时间不长,有一天晚上,有朦胧的月光,十点刚过,LZ的同屋(那时刚分配去的青年教工两人一间屋)便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跟LZ说,刚才他在外面散步,看见树上吊着一个穿白衣服的人影,一动不动的。LZ当时就笑了,说,切~,别吓唬哥。他一脸正经地说,是真的啊,绝对真的啊。LZ听他这么说,也觉得是真的,那事态就有点严重了。便也严肃地反问他,你看清楚没有,真是一个人吗?他说是不是人不知道,但月光下他看得很清楚,绝对是一个人的轮廓。因为不到两个月前刚死了一个学生,而且那学生就是穿的白衣服,所以他怀疑是不是闹鬼了。其实LZ也怀疑。因此我就问他,在什么地方看到的。他把LZ拉出房间,指着校园内的一条路说,就在那边那棵树上。这时LZ突然想到,泥马会不会有人上吊。便跟他说,赶紧喊几个人一起去看看,万一是有学生上吊呢。


                    76楼2013-04-06 10:21
                    回复
                      虽然只证实了这么一次简单的接触,但调查组还是从中发现了蛛丝马迹。他们的推断是这样的:当时小C一直是背对马路的,而两个老师在马路上散步,走近小C时并没有说话。小C突然转过身来叫老师好,动作很自然,很连贯,并不是转过身来,定睛一看,看清了是老师才叫老师好的。因为当时天已经基本黑了,人都不太看得清楚,如果是转过声来定睛一看,那是肯定要先有一个停顿的。调查组分别问了M老师和另一位老师,她们描述是完全一样的。根据她们的描述,可以断定,当时小C根据她们走路的脚步声,在没转过身之前,就已经断定她们是老师了。你可以试验一下,让几个人从你背后走过,你能根据脚步声判断他们是谁吗?显然,只有极其熟悉或者走路极有特点的人,你才能判断出来。老师不像同学朝夕相处,非班主任的老师上完课就走人,学生哪那么容易根据脚步声判断他是老师。这说明,虽然另一位老师是小C的任课老师,小C也不可能通过脚步声判断出她来。而M老师连他们的课都没上过,如果只是正常关系,就更不可能判断出来了。这只能说明,M老师与小C有极不寻常的特殊关系,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有奸情,因此小C才能根据脚步声知道是她来了。


                      80楼2013-04-06 10:22
                      回复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打算自杀,情绪一般来说是会反常的。但这个事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就是调查的结果,是小C的情绪并没有明显的反常。他们班他们寝室的同学,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小C本来性格就是比较开朗活泼的,一直到死的前一天,也没发现他有什么特别的异常,他仍在正常上课。他的同桌还证实,他还是认真做笔记,甚至主动问了老师一个问题。一直查到他临死的那天晚上。我们学校晚十点学生宿舍熄灯。小C上吊的时间大概在十点一刻前后。在十点左右,是有不少人看见他的。当时他一个人在那棵树下徘徊。显然,他对死还是有点犹豫不决的,又或者他只是在等待熄灯的时机。调查组问了好几个最后看见他的学生,有一个跟他比较熟,当时还跟他打了招呼。这个学生是在熄灯后路过那里,看见他坐在树下的石头上。打招呼时,小C对着他惨淡地笑了一下,笑得很不自然。这些最后看见他的人,虽然见证了他最后的犹豫和凄然,但对解释他为什么自杀,并没有提供什么有价值的线索。这时,最后一个目击者出现了,他提供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不可思议的情况。


                        83楼2013-04-06 10:23
                        回复
                            这最后一个看见小C的人,是学校的一名新生。他是在晚上十点过后从那里路过,那时候灯已经熄了。与其他目击者不同的是,他看见的不是小C一个人,而是两个人。他们两个人都坐在树下的石头上。因为新生跟他们不熟,没跟他们说话。这是一个重大的情况。按时间来看,这是小C生前的最后一个目击者了,在这个新生路过不久,小C就上吊了。那么跟小C坐在一起的那个人,无疑有重大问题。这个人一定要找出来。新生说两个人都穿着白衣服,按他对外貌的描述,不由得让人心里发渗。因为根据他的描述,这另外一个人,与一个多月前摔死的那个学生很像。据说后来调查组把许多学生照片混在一起,这个新生一眼就指认出,就是小C和那个摔死的学生。


                          84楼2013-04-06 10:23
                          回复
                              因为涉及真实的人和事,所以一些名字作了下处理,呵呵。这所学校现在还在,已升格为大学,按鬼话的人气,没准就有他们的学生在这里。当然,他们知道二三十年前的事的可能性很小了。


                            85楼2013-04-06 10:23
                            回复
                                可是,事情的诡异之处就在于,在调查组的严肃追问下,这个学生的说法又出现了反复。他开始是说,两个人坐在树下的石头上,另一人按他的描述很像早先摔死的学生。对这一说法,调查组自然是很难采信的。后来追问他,他又说是两个穿白衣服的人一个站着一个坐着,在树下说话,正好那个跟小C熟悉,路过时跟他打招呼的学生,也是穿的白衣服,因为那时是很热的夏天,白衬衫是大伙最常见的装束。因此,调查组认为,这个新生看到的,正好是前一个目击者在跟小C打招呼。学校自然严厉地批评了这个新生,叫他面对调查,不能说谎,否则要负伪证责任的。这个新生是技校生,是本系统内一个官的孩子,平时比较调皮操蛋,因此调查组认为他是故意捣蛋,编瞎话吓人的。但这个新生却私下跟他同学说,他确实是看见两个人坐下树下的石头上,而且那个人确实长得像原先死掉的那个学生。只是因为调查组不相信,老追问他,他怕惹麻烦,就改口了。


                              86楼2013-04-06 10: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