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吧 关注:1,832,983贴子:18,993,408

回复:【激励篇】中国第一驴友,74天孤身穿越大羌塘无人区【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十三天(5-02),0公里,宿营地海拔5117米
早晨醒来,掀开帐篷一看,这雪大的完全是羌塘强迫我五一节休假。
睡了个小懒觉便出去踏雪寻踪,一些羚羊群映入眼帘,他们很容易发现,在雪地里似一条黑线分外明显。取了相机追拍去了,无奈他们始终和我保持着相当长的距离,是一群受孕的母藏羚羊,本能防护吧。
水是不缺了,雪水是极品,问题是非常耗费汽油。此行带了8.6升93号汽油,油炉是多啦的MSR耳语,大锅1.5升,主要是烧水用,经过几天下来的实
测,烧水需时如下:液体水,早晨要用16分钟烧开,晚上则快些,14-15钟的样子。化冰35-40分钟左右,化雪耗时最长,45-50分钟。化雪极耗汽
油,所以在雪和轻度盐碱水同存的情况下,我多数会选择后者作为水源。
躺在帐篷里听歌,边抽着烟,边注视着经过帐篷外的越来越多的
藏羚羊群。因为天气很冷,所以进羌塘以来一直都是穿着鞋子进出帐篷,趁着好天气晒了下郁闷的脚丫子。手上出现了三个裂口,脚掌上有一个,裂口有四厘米长,
看着很恐怖,其实一点感觉都没有。脚趾有一半磨透皮了,有针痛感。取出**袋发现只带了四片创可贴,严重失误。手指关节处的裂口自有了后就再也没有愈合
过,直到出了无人区,几十天里总觉得手指随时会掉下来。其余的裂开不知不觉就好了,然后其他地方新裂口出来,周而复始。裂口产生和干冷天气、缺少维生素有
关。
雪消失的很快,这是此季羌塘特有的现象,由于湿度低,太阳辐射高,雪会很快被蒸发,蒸发的速度远大于雪自身融化的速度,所以
雪消失后的地面还是干透透的。(这也是羌塘雪线特别高的原因。)一般情况下,雪会在下午两三点后蒸发的只剩下2/5了,小块地面路出,到了第二天就完全可
以行路了,第三天只有些阴坡、沟壑、潜冰上会存有些小块雪。所以,一场大雪可以维持三天饮用水。
一个后驮包裂开了,DEUTER最贵的一款防水驮包,关于驮包的问题日后详说。
大雪覆地,今天是走不了了



IP属地:浙江36楼2013-01-23 15:35
收起回复
    今天大雪封路,只好在营地里听着音乐,抽着小烟,暂且还有愉悦的心情

    迁徙的母藏羚羊,估计是去黑石北湖方向集中生育


    雪水是极品,但太消耗汽油

    天气尚很冷,一直穿着鞋子进出帐篷

    逐渐被蒸发的大雪

    防水驮包这么快就不防水了,更担心的是他彻底脱线


    IP属地:浙江37楼2013-01-23 15:36
    收起回复
      2025-05-28 12:31:10
      广告
      第十六天(5-05),19.5公里,宿营地海拔5033米
      今天起的更早,这两天十分干冷,帐内都在-10℃上,怕赖床,定了两
      个闹钟。今天按地图线路指示从碱水湖和拜惹布错之间插到羊湖方向。实测地形才知两湖由此起彼伏的山坡阻隔。通往两湖之间的路极为荒凉,死寂,动物不见一
      个,少见。地软,今天在路上耗了十三个小时居然差0.5公里到20,略郁闷。
      下午三四点的样子在左手山坡上又发现个大地三角点,
      决定爬上去瞧瞧。爬山俨然是种休息方式,挣脱桎梏的鸟儿,桎梏就是看一眼仇恨一眼的自行车。铁塔下零散着许多罐头皮,烧得黑黑,里面充满沙土,或许是当年
      架铁塔的解放军留下的。铁架顶端有个大鸟窝,毫无疑问是乌鸦的闺房。在羌塘,荒芜是主题,却时时有如幻境,那些野生动物不真实的存在着。尤其有一种叫“哦
      哦”的小鸟,近乎每天都能听见他们在帐篷外叫床,只两个旋律,“哦-哦”,“哦哦”比麻雀还小,多成双成对。所以,当看见这个鸟窝时我就想起“哦哦”,他
      们如何在恶劣的羌塘生存,晚上又栖息何处?要知道,羌塘没有一棵树,超过膝盖的草也找不出几根。“哦哦”带给了我太多的感悟,每天听着他们的叫声,开始着
      一天的旅行。
      虽从两湖之间经过,却不见真容,在铁塔坡上北望才勉强看见白乎乎的碱水湖。而失落的是水,一路连个雪影都不见,倒是
      白色的盐碱骗的我几次枉寻一番。到了天黑才扎营,水袋里还剩一点水,没喝没吃,留着明天早晨用。昏暗的光线中,忽然发现对面半坡上有一只健壮的藏羚羊,且
      是此行首见的公藏羚羊,所以格外注意。他威武的伫立着,一动不动的注视着我,心理素质之强在羚羊界少有的。相视一会,两只母藏羚羊出现在公的身后,稍有不
      安的游移,公藏羚羊依旧,气势逼人。我似有明白,这是发情期的羚羊在保护爱妾。
      刚想入睡,大风四起,夹杂着雪花,雪不大,难以估算落到够我融雪的厚度需要几时。没去理睬,抽了根烟,最后一根烟,抽到很细心,然后在呼啸的风中沉眠。
      位于碱水湖和拜惹布错之间的三角点,顶端有一个大鸟窝

      坡顶北望碱水湖,隐约白乎乎

      入睡前风雪起,但要积到融水的厚度尚早,今夜无水无食,抽掉最后一支烟


      IP属地:浙江42楼2013-01-23 15:39
      收起回复
        第十八天(5-07),25.7公里,宿营地海拔4974米
        今天翻越碎石山,海拔不高,山势少有极陡处,碎石铺地,路面较硬,近
        二十公里上坡,下午六点抵达山口,用了九小时,后急速下山六公里。在山口北眺可见昆仑山系,已是极远了,之后日子难再见昆仑。后驮包又涨开一大口,用帐篷
        胶布勉强粘了下,再用4毫米登山辅绳捆束,否则驮包命不久矣。另两个DEUTER驮包一个背板被货架磨破,一个横杆处裂开。还有一个廉价的DOITE驮
        包,车友用的比较多,去年走羌塘用的,补了今年丢失的 DEUTER驮包。DOITE驮包多天前就断了一个卡扣,一直用绳子挂在货架上,全程再无故障。
        不得不提DOITE驮包,除了卡口外,质量非常好,其实比昂贵的防水驮包更适于恶劣的羌塘环境。
        苦恼还是水,以为碎石山上沟壑里
        会有些残冰,却是碎石一片,燥风猎猎。六点在山口放眼前方,天空阴霾,风暴云游荡,山脚不远处有一个白色的湖泊,便锁定方位,抄直线下山奔去,看似咫尺,
        遥不可及。干涸的河道里发现一丝水痕,薄的用嘴也吸不起来,且是极碱水。又是一个奇迹,居然捡到两瓶矿泉水,生产日期3.15号,我怀疑是不是早前有探矿
        的深入羊湖一带,至少不会是近18天留下的,一路独我,又或许是方向一致路线有别绕到了我的前面?顾不得想那么多了。
        八点半大
        风,且风向乱了,西方急转东风,黑云压顶。赶紧扎帐,手忙脚乱,地钉被吹起的帐篷弹走一根,此时才发现没有一根多余的了(好像总共有10/11根地钉,记
        不清了),这些天都被吹走了,竟无留心。只好一番细找,把先前吹走的地钉找到,一共就剩七根了,少一根都无法基本稳住帐篷。此后,这七根地钉宝贝似的,就
        是被风吹到天涯海角也要找回。再前后陆续,帐篷袋、地钉袋、帐杆袋、地布皆被风挟至荒野,消失的了无踪迹。此说HW1.5层单人帐,由于设计问题市面上基
        本买不到,然而却是最适用羌塘穿越的,这个结果是考察了所有国外国内品牌单人帐中偶然发现的,700(或是670,记不清了)银子进货,物美价廉。
        另说,今天营地4974米,十八天来首次下海拔5000米。想念山上看见的湖,明天上午就可到达。
        载物太重,驮包撑开

        北眺昆仑,隐约一道雪山便是,与他越行越远

        山顶平缓,小坡连绵,难以确定主山口


        龙卷风,羌塘小型龙卷风很多,像这么大的却很少,较震撼。

        放眼前方,风云四起


        IP属地:浙江44楼2013-01-23 15:40
        收起回复
          第十九天(5-08),23.5公里,宿营地海拔4942米
          昨天下午在碎石山上看见了日冕,晨起果然大风,下午五点,狂劲北风夹杂着小冰雹把左脸都快要打烂了。风暴持续一个小时后停歇,风没了先前的张狂,蓝色天空也显露不少。
          推行不久便在一条沟里遇狼,先是一只狼从前方沿着土埂小跑。又觉得眼花,田埂后有一黑物闪烁,果然也是只狼,便盯着隐狼看他去向。隐狼完全现身一会后又
          不见了,再看前狼朝我直奔而来。我靠着车子密切注视,他开始时而横切时而直行时而扑腾,慢慢接近。心里略有紧张,或许是激动,此行首次遇狼。回头查看退
          路,以便紧急之需。却见另只狼像尊罗汉似的蹲着,没有理睬他,他的行动受前狼操控,只要和前狼关系搞好即可。僵持了十多分钟,前狼也没再敢靠近,左右徘徊
          着。受缺水影响,又这么僵持着,心里极郁闷,朝狼呵斥起来,什么两块肉过来啊,爷正缺吃的之类的。前狼一顿,后退两步,随后和后狼汇合从土埂后面远去了。
          相比狗,喜欢狼,不干你时绝不吭声,干你时绝对血盆大口,哪像狗,汪汪个不停,虚张声势。
          下午一点才到昨日看见的湖,不看不知道,一看气死人,这水毒的远离水域就扑鼻一股恶臭,令人窒息,白色部分也非冰雪。奇在湖边生长着一些腌菜似的植物,
          也是臭气弥漫。再远些的干燥地方布满鼠洞,地面点缀着稀疏的针茅草,还二度发现甲虫。这种不可思议的生态关系令人费解。
          下午一场大风暴停了不久发现一根木桩,估计下面埋着水准点,木桩是地面标记。水,水,水,一天不见。
          狼,欣赏,不乱叫,一叫定血腥

          来到昨日山口看见的白湖,腐臭扑鼻而来

          鼠洞,白色是盐碱,很难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生态关系

          水准点上木桩标记


          IP属地:浙江45楼2013-01-23 15:40
          收起回复
            第二十天(5-09),35.5公里,宿营地海拔4905米
            八点出头就出发,急需找水,所以使足力气快行。途中被白色盐碱骗了多次,最郁闷下了一条大沟,回途纠结,受侥幸心理驱使的频率过高了。
            九点半的时候遇见一群规模较大的藏羚羊群,雌性,可能是前往昆仑山某个未知湖泊集中生育。羊群不怎么怕人,慢悠悠在前面横切,避免打扰,我放倒车子让他
            们先行。近十二点,发现一块平滑的黄地,干硬了得,如岩石般,其小沟壑里居然藏有一层薄雪,喜出望外。雪薄,选些稍厚的用手指轻掠。雪的密度很低,又非冰
            体,所以扒遍沟壑约取了一升的水,解了燃眉之急。
            因一路下坡至羊湖湖盆,便想再拼一天多赶些路,早遇水。水不见一滴,天色却大
            变,近八点扎营。吃了一块压缩饼干,喝了点水底子,浑身无力。天黑时风雪四起,把帐篷吹的稀里哗啦,我也懒得等雪,便睡下。约十点,忽然听见有人唤“英
            雄……”疑似幻觉,风声作祟,可“英雄……”越发明晰。扭过头看见一丝微光,打开帐篷,天啊,居然一辆越野车停在外面……司机透过车窗兴奋的说,在饮水河
            迷路,然后回铅锌矿问路,矿上人说有一人骑车进了羌塘,不知去哪里了,他便跟着我的车印子一路追踪至此。而他们进入羌塘是因为一辆大车坏在前面,去修车
            的……由于风雪飘摇,寒风刺骨,简单交流了两分钟,他们便赶路去,说明天能遇上。临走前我讨了瓶矿泉水,一口气喝完。然后半夜难眠,既兴奋,明天可遇人,
            说不定能吃顿热饭,又紧张,不知他们是什么人……但至少不是坏人,又觉梦幻,看看矿泉水瓶确实无疑。
            另一说,矿上人说看见我,还劝我不要前行是胡诌的。估计第一天在羊圈休息时,夜晚开车经过看见我靠在外面的自行车,随后又发现车印拐向深处,才确定有人进去了。去年我和流虻、多啦两伙皆遇矿人,他们俩甚至错路骑到矿上,因此矿人有了前事可签。
            途中所遇一群较大的羚羊群,通常,百只就是大群


            经过一硬地,沟壑中发现今日之水,左下可不是兽迹


            IP属地:浙江46楼2013-01-23 15:41
            收起回复
              大神


              47楼2013-01-23 15:41
              回复
                第二十三天(5-12),0公里,宿营地海拔4809米
                睡了懒觉,掀开帐篷,一片白茫茫,分不清湖与地,今天终于不需喝羊湖的水了。纠结的是,雪融,沙土粘性十足,一抬脚两斤泥,这不是一个好兆头。羌塘的年温差不大,日温差大,顷刻可冰雪,顷刻也可晒的人皮开肉绽。白天的绝对温度高,意味着冻土消融将提前。
                温度也不仅是温度表里的,他是一个多因素,受空气温度、湿度、光辐射、风速,四大因素结合才是一个真实的温度,体感温度,还得加上运动量。今天闲暇,做
                了个简单对比。下午两点时,测得帐篷里的温度居然高达32℃,裸浴都行,但到了有风的帐外还是得穿羽绒服。然后趁天气还不错,取了扳手弄货架,转瞬一朵大
                云遮天蔽日,风速加快,五分钟大概,我的手就冻麻木了,一不小心还伤了手,赶紧丢下扳手,跑到帐篷里避寒。纵观整个旅程,这种温度的体感差异就更大了,有时间再细说!
                融雪,稀泥巴也是错觉的地面,很是泥泞


                风暴开始酝酿,半小时候,天色全变


                IP属地:浙江49楼2013-01-23 15:42
                收起回复
                  2025-05-28 12:25:10
                  广告
                  第二十四天(5-13),28.1公里,宿营地海拔4805米
                  八点半就出发,天寒地冻,原本想多赶些路,谁知在河湾里绕了四个小时才出来。早晨沿着地图上的河界走,尽头是一片湖滩挡道,四处探路,无法通行,地面有些融化,一想起昨天一脚两斤泥的画面,头皮发酥。赶紧往回绕。山脚土质不似湖畔泥泞,却十分松软,一直耗到下午三点钟,才推行十公里。
                  羊湖北侧眺望羊湖标志

                  后面十八公里是个奇迹,源于羊湖北岸异常平整坚硬,多数可小骑。在羊湖岸边骑车的感觉非常美妙,湖水波澜,远山淡淡,风也知趣,此行最难忘的一段骑行。
                  6.40分就停下了,一番游玩,登上了竖有铁塔的山坡,还发现了中科院考察队前几年竖立的“金字塔”。初见山坡上有道金光时,蓦地想起一位朋友,曾问我为
                  何喜欢羌塘,我说火山多,有宝石,有金子……越近山顶,金光越闪,心想,莫非真是金子?果真带块金子回去,看你以后还敢说我吹牛。
                  暮色羊湖

                  耸立羊湖岸边小山上的三角点

                  中科队的“金字塔”,只放字面,上有zhanzu


                  IP属地:浙江50楼2013-01-23 15:42
                  收起回复
                    楼主辛苦了,继续。


                    51楼2013-01-23 15:43
                    回复
                      发了那么多,都看看嘛。晕。@单车小杰子


                      IP属地:浙江52楼2013-01-23 15:43
                      收起回复
                        第二十五天(5-14),22.3公里,宿营地海拔4867米
                        破冰,水袋里打点盐水底,然后把雪压实一点点装入。雪装水袋个人体
                        会,雪一定要压实,手指捏成团,要有挤出水的感觉。新雪、风化雪、粉雪密度皆很低,只有水的十几分之一,若不压实,即便水袋装满,小口水矣。苦的是手,压
                        实两升雪就会冻僵,但值得。二是水袋里打点液体水做底,会利于雪融化。若是轻度盐碱水,被冰雪稀释后也会好很多,另外盐碱水冰点低,比净水更利于冰雪融。
                        三是就寝前将水袋放在头部垫子下,既做了枕头,也保温了,否则翌日定是冰坨一块,浪费汽油还不算,问题是根本倒不出冰来。
                        今天直奔独尖山,那年科考志愿者称之鹰嘴山,地图上,独尖山。据说山顶确有鹰窝,或者鸦居?天气差,大风,时而冰雹。又是傍晚时分,风速骤然增剧,密集雪子遮蔽
                        视野,能见度数米。此般天气,皆顺风放倒自行车,蜷缩在包后。趁风雪小了些,赶紧扎营,生怕更猛烈的下一波。果然如此,搭好帐篷,按了两下快门,这天就完全黑压压起来,连续第五天风暴。
                        晨,冰雪羊湖

                        近瞧独尖山

                        趁风暴暂缓,赶紧扎营,地上非雪,是冰雹,雪的前奏


                        IP属地:浙江53楼2013-01-23 15:44
                        收起回复
                          第二十六天(5-15),31.3公里,宿营地海拔4903米
                          今天的状态超常,大雪涌进帐篷,雪漫四处。路硬,红土面,抖抖鞋子
                          里的雪就穿上走人,也没吃饭,准备待到土软之后才吃。时间就是效率,适用于羌塘。雪一直到下午两点才化掉大半,路也神奇的这才干软,一点不湿,雪留无痕,
                          极不真实,数小时前还是一片白茫茫。草地上残雪与白云恍惚,美,却极易视觉疲劳,迷了天空与大地。吃饭时选择一处羚羊多的地方,边吃边看,藏羚羊初始有些
                          羞怯,慢慢的也就放松警惕,认为我不是披着羊皮的狼,靠得近了些。
                          公藏羚羊终于回归草原,还夹杂着母藏羚羊。此季尚是生育季节,
                          母藏羚羊应在别处做月子,为何公母混群了?这点,看的有些不明白。或者,羊们也有羊的私生活,人类并不知晓全部秘密。还疑惑的是,羊湖东侧与西侧地域环境
                          雷同,为何野生动物一夜间冒出似的,星星点点在草原随处。或许,节气就差那么一天,局面就大不相同,或许,巧合,缘分。下一坐标,耸峙岭雪山,凡向雪山
                          行,皆有沟槽循。天高云阔,望山而去,意识似乎先行到达了。
                          风雪涌进帐篷,无暇顾及,抖掉鞋子里雪,饭也不吃,去响应时间就是效率

                          残雪与低矮白云,时常混淆

                          天高云阔,意识似已先行到达了

                          公藏羚羊回归草原,其实先前也是在草原


                          IP属地:浙江54楼2013-01-23 15:44
                          收起回复
                            荒无人烟的旅途着实不易


                            IP属地:安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5楼2013-01-23 15:44
                            收起回复
                              2025-05-28 12:19:10
                              广告
                              第二十七天(5-16),23.8公里,宿营地海拔5145米
                              通往耸峙岭雪山,缓上缓下,是一片稀疏的草地丘陵。耸峙岭海拔
                              6370米,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点,他便是可可西里山脉西部源头。是的,同学们,我们进入了可可西里,欢呼吧。行政上的可可西里保护区只是可可西里的一小部
                              分,人为的划分。国家在划分这片广袤荒原时以省界为界,分为了西藏羌塘保护区、新疆阿尔金山保护区、新疆昆仑山保护区、青海可可西里保护区。实际上,长达
                              四百余公里的可可西里山脉绝大部分在西藏境内,包括主峰岗扎日。同时,耸峙岭雪山也是此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前27天依偎昆仑山脉一路向东,后27天则依
                              偎可可西里山脉一路向东,直至到主峰岗扎日后转向北方,再二十多天纵向翻越可可西里山脉与昆仑山脉……
                              “可可西里”是蒙语,意为“青色山梁”,过几日后,可可西里山梁之态才会完全显露,青色则因人而异了。
                               下午六点多上到耸峙岭雪山下的一片雪原,硬雪壳,块状分布,间隙生有凄凄黄草,冷。雪壳很难推行,他无冰的硬度却有冰的分层特质,所以轮胎很容易压碎雪
                              壳,再一点点破雪推行。几度欲放弃,待到明日晨行,想必雪壳会硬很多。探路过程中却有了惊人发现,在一条宽阔的河床里居然有一条清冽溪水,天啊,这是二十
                              一天来首次见到的可直接饮用的地表水,简直乐疯了,想着今天无论如何也得把自行车推此扎营。
                              先前,就确定了会经过雪山下面的伏沙河和降龙河,但并不认为能遇水。一路行来,地图上标示的河流此季中无一不干涸。实际上,明后天的伏沙河和降龙河确实无水,却没想到在一条地图上无标示的河里居然有溪水。
                              搭好帐篷去打水,溪流表面已结了薄冰,破之取水,格外酷寒,水杯捞起转瞬间杯壁上便结了冰。手冷的不行,几秒就冻僵,换只手取水,反复。一边烧着清冽的
                              溪水,一边欣赏着金色夕阳,一地碎金,铺垫在荒原上,这种金色不是形容词。遗憾的是,我们永远无法拍出金色的赐予者太阳,在羌塘,即便太阳落得只剩一个边
                              角,依然刺眼的不会与众生对视。
                              耸峙岭雪山下的雪原,上一层硬雪壳

                              终见洁水,举国欢庆

                              金色夕阳,羌塘的颜色,碎金一地

                              在羌塘,即便太阳落得只剩一个边角,依然刺眼的不会与众生对视


                              IP属地:浙江56楼2013-01-23 15: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