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
1.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
2.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
3.计军入玉门者万余人。(《大宛传》)
【集解】韦昭曰:“玉门关在龙勒界。”
【索隐】韦昭又云:“玉门,县名,在酒泉。”
【正义】《括地志》云:“沙洲龙勒山在县南百六十五里。玉门关在县西北百一十八里。”又:“玉门关在沙洲寿昌县西六里。”
〔案〕《汉志》:“敦煌郡龙勒县有阳关、玉门关。”龙勒故城,今甘肃安西县西;唐改寿昌县,属沙洲。龙勒山在安西县西南三百里,汉县因山为名。汉玉门关在今安西县西一百五十里。
炖煌
1.单于益西北,左方兵直云中,右方直酒泉、炖煌郡。(《匈奴传》)
2.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
3.使使遮玉门,贰师因留敦煌。(《大宛传》)
【正义】敦煌郡今沙洲。(《大宛传》)
〔案〕今敦煌县治。
渥洼
得神马渥洼水中。(《乐书》)
【集解】炖煌界。
祁连天山
1.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
2.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城数万人,至祁连山。(《大宛传》)
3.元狩二,霍去病击胡,至祁连。(《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4.出陇西、北地二千里,过居延,攻祁连山。(《匈奴传》)
5.逾居延,遂过小月氏,攻祁连山。(《卫霍传》)
6.天汉二,李广利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李将军传》)
7.李广利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匈奴传》)
【集解】徐广曰:“出炖煌至天山。”(《李将军传》)
【索隐】《西河旧事》云:“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里,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养。”祁连一名天山,亦曰白山也。(《匈奴传》)又:小颜云:“即天山也。匈奴谓天为祁连。”案:《西河旧事》谓:“白山冬夏有雪,匈奴谓之(此八字《李将军传》)天山。”祁连恐非也。(《卫霍传》)案:晋灼云:“在西域,近蒲类。”(《李将军传》)
【正义】《括地志》云:“祁连山在甘州张掖县西南二百里。天山一名白山,今名初罗漫山,在伊吾县北百二十里。伊州在京西北四千四百一十六里。”(《李将军传》)
〔案〕祁连山,今甘肃张掖县西南,酒泉县南。天山在今新疆。晋灼说是,颜说非也。
1.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
2.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
3.计军入玉门者万余人。(《大宛传》)
【集解】韦昭曰:“玉门关在龙勒界。”
【索隐】韦昭又云:“玉门,县名,在酒泉。”
【正义】《括地志》云:“沙洲龙勒山在县南百六十五里。玉门关在县西北百一十八里。”又:“玉门关在沙洲寿昌县西六里。”
〔案〕《汉志》:“敦煌郡龙勒县有阳关、玉门关。”龙勒故城,今甘肃安西县西;唐改寿昌县,属沙洲。龙勒山在安西县西南三百里,汉县因山为名。汉玉门关在今安西县西一百五十里。
炖煌
1.单于益西北,左方兵直云中,右方直酒泉、炖煌郡。(《匈奴传》)
2.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
3.使使遮玉门,贰师因留敦煌。(《大宛传》)
【正义】敦煌郡今沙洲。(《大宛传》)
〔案〕今敦煌县治。
渥洼
得神马渥洼水中。(《乐书》)
【集解】炖煌界。
祁连天山
1.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
2.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城数万人,至祁连山。(《大宛传》)
3.元狩二,霍去病击胡,至祁连。(《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4.出陇西、北地二千里,过居延,攻祁连山。(《匈奴传》)
5.逾居延,遂过小月氏,攻祁连山。(《卫霍传》)
6.天汉二,李广利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李将军传》)
7.李广利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匈奴传》)
【集解】徐广曰:“出炖煌至天山。”(《李将军传》)
【索隐】《西河旧事》云:“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里,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养。”祁连一名天山,亦曰白山也。(《匈奴传》)又:小颜云:“即天山也。匈奴谓天为祁连。”案:《西河旧事》谓:“白山冬夏有雪,匈奴谓之(此八字《李将军传》)天山。”祁连恐非也。(《卫霍传》)案:晋灼云:“在西域,近蒲类。”(《李将军传》)
【正义】《括地志》云:“祁连山在甘州张掖县西南二百里。天山一名白山,今名初罗漫山,在伊吾县北百二十里。伊州在京西北四千四百一十六里。”(《李将军传》)
〔案〕祁连山,今甘肃张掖县西南,酒泉县南。天山在今新疆。晋灼说是,颜说非也。